【文档说明】【精准解析】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原卷版).doc,共(6)页,42.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23a8126e1bdc1af9f419980ab4299f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也使得中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①推翻封建主义,建立资本主义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③打破自然经济束缚,发展民族工商业④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④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②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③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和
平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它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①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③要牢记初心和使命,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④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推动理论创新A.①③B
.②③C.①④D.②④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A.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要代表人民行使权力2B.党以接续推进的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C.党始终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D.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5.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正
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是()A.执法公正B.立法公正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6.下列能直接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的是()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调整宏观调控政策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
家意志③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④国务院就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始终,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
命,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凸显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A.保障所有人的权益B.公民当家作主C.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D.人民当家作主8.国家的职能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下列属于我国的对内职能的是()①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②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维护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维护领土完整④发展国际的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
式到来。这说明,在我国()①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②全国人大代表拥有决定权③人民民主有了根本法律保障④人权事业取得新的重大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亚里士多德说:“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这句话旨在强调()3A.公民要自觉维护公共安全
和社会秩序B.执法机关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C.公民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D.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守法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
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说明了()①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②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③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④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和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有异曲
同工之处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2.高二学生小林利用假期时间,深入自己所在的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完成了《关于在社区推动智慧停车的建议》,并提交给当地社区居委会。材料说明小林参加了()A.民主监督B.民主决策C.民主管理D.民主选举13.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关
于中华法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②强调礼法结合③认为君主权威在法律之下④主张法治优于“君主之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逍遥法外”,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搞特权;任何人违反法律,都必须依法予以追究,
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说明,全面依法治国要()A.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D.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
度看,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公民应()①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积极立法②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参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能力③依法行使监督权,消除违法失职现象④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A.①②B.②④4C.③④D.①③
16.某县人民法院组织多支法官普法宣传队走进乡村,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就农村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赡养抚养、土地征收补偿、劳务债务纠纷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并与村干部沟通交流,为他们解疑释惑。开展这些活动旨在()①增强农村群众的法治意识②让村民依法有
序参与司法过程③营造乡村振兴的良好法治环境④确保权力在法治的框架下运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6题,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要加强
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要重点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基层扶
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对善意的批评、意见、建议要认真听取,及时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对恶意攻击、炒作放大个别问题影响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的,要坚决依法制止。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
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结合材料,运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说明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是如何为人民谋幸福的。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
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要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
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党和人民把国有资产交给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是莫大的信任。要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
党性修养,从思想深处拧紧螺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实行垃圾分类,关系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建设和谐宜居社区的重要举措。某社区是“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该社区探索多年来开展的“垃圾分类兑换
积分”活动经验,在5垃圾桶边建设“绿馨小屋”提供宣传。居民如果对垃圾分类的标准和要求不清楚,社区居委会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会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社区居委会还设计了一款软件,定期向居民公布垃圾分类工作的汇总情况
,居民可以随时通过客户端查询个人的参与次数、投放重量、积分情况。不少该社区的居民在支持“垃圾分类兑换积分”活动的同时,也向居委会提出希望积分活动更加人性化的意见和建议。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听取建议后表示将
召开居民会议,讨论制定“奖励积分+文明积分”的“双积分模式”,让更多居民行动起来。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社区是如何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的。20.2020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1周年。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发表电视讲话说: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61年西藏换了人间,西藏的沧桑巨变,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今天的西藏,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靠。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
持下,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进,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西藏巨变带给我们的启示。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
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不同主体不同方面着力。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不同主体如何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自始至终,民法
典编纂工作都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民为邦本,法系根基。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民法典的编纂以“保护民事主体权利”作为主线,对人民权利的保障可谓事无巨细。民
法典把对人身权、人格权的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民”与“法”之间彰显为民情怀。6编纂民法典,是一个国家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一个国家的立法水平,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更高境界,从民法到民法典,一个“典”字折射出整个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反映了人民意愿,体现了民法
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和民事活动的内在规律。民法典是权利的宣言,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全面修典,不止于立法,更在于法之必行!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