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必修)含答案.doc,共(9)页,1000.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07d63a961a8c9e6bb330b84564205e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第一次学情调研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必修)75分钟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华文明
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原始文化遗存,空间位置标示正确的是A.①——大汶口文化B.②——河姆渡文化C.③——北京人遗址D.④——元谋人遗址2.文物是历史留下的印记,也是人类存在于历史中的见
证。下列文物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的是3.从春秋到战国,我国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周边各族A.大量迁居黄河流域B.生产方式迅速封建化C.华夏认同不断发展D.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4.商鞅在谈及治国理念时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
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下变法措施反映其上述治国理念的是①奖励耕织②奖励军功③实行什伍连坐④推行郡县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
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北京人能够制造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B.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半坡居民C.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D.“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6.下
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A.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B.都表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C.都有期盼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D.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7.秦朝统一后,大量原六国贵族心怀灭国之仇,时刻图谋复立;六国百姓也并不习惯秦国的严刑峻法,尤其对秦
二世沉重的劳役兵役极为不满。材料表明A.郡县制难以巩固统一局面B.分封制影响较为深远C.法家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D.秦亡是多种因素所致8.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
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A.采取“与民休息”政策B.实施尊崇儒术的文化改革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直接为皇帝控制的中朝9.某同学在复习秦汉王朝开疆拓土、奠定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历史时,绘制了右图所示的疆城示意图。其中在西北方向的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汉代管理机构是A.西
域都护B.尚书省C.澎湖巡检司D.伊犁将军10.推开斑驳厚重的历史大门,翻检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我们触摸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脉搏。其中有这么一部典籍,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被誉为“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典籍是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11.东晋灭亡后的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这4个王朝加上东晋以及三国时期的吴国,统称为“六朝”。六朝时期的都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
大中心”,六朝都城即今天的A.南京B.扬州C.杭州D.洛阳12.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举推动了北方的民族融合。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举措,并能起到同样效果的有①皇族拓跋氏改姓元②在
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③颁行九品中正制,维护鲜卑贵族特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唐代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作诗以表达其欣喜之情(下图)这可以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4.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
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由此可知,科举制A.解决了朋党之争B.推动了文化的发展C.体现了公平原则D.扩大了官吏的来源15.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
相是委员制。”这句话可以用于说明唐朝A.宰相的职能彻底改变B.宰相的权力被分割C.宰相的品级逐渐下降D.宰相执政能力降低16.明清时期,国家对于赋役,都有一种重要的册籍。其中,“黄册”是登记户口的,“鱼鳞册”是登记田亩的。直到清代后期一百多年间,黄册没有了,户口很久不调查,但鱼鳞册
则长期存在。据此可知,清代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B.农民赋税负担增加C.工商业发展受到国家政策阻碍D.人身依附关系松弛17.北魏至唐初,政府都出台颁授土地给成年人的相关法令。这些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A.扩大国家赋
税来源B.实现儒家社会理想C.应对地方藩镇割据D.促进农耕技术改良18.唐朝中期,韩愈等知识分子积极复兴儒学,主要是回应A.魏晋玄学的挑战B.佛、道思想的挑战C.世俗观念的挑战D.无神论思想的挑战19.中国国家
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于2018年4月27日至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非正式会晤,亚洲这两位领导人的携手,将为这个世界增加一份安稳和乐观。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A.张骞B.鉴
真C.玄奘D.班禅20.下列历史现象或事物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②④③21.如图为明朝人绘制的《雪夜访普图》(局部),画面展现的是赵匡胤夺取帝位后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情景。对这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这是研究宋初政治的一手史料B.宋太祖忧
心国事求策问计C.此时宰相地位高于皇帝D.陈桥兵变经过了精心策划22.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根据上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A.财政状况日益恶化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
地方机构人浮于事23.元朝的政治中心大都,远离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需要源源不断地调运南方物资入京。然而,如何把大量物资从遥远的南方运往大都是统治者面临的难题。为此,元朝政府A.大力发展海外贸易B.收取货币地租C.重新开通了大运河D
.迁移政治中心2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下列措施中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是A.汉武帝实行中朝制度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C.明成祖设置内阁D.清朝设置军机处25.北宋熙宁五年八月由司农寺制
定《方田均税条约》,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按土地肥瘠定为五等,以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这一措施A.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B.维护了地主的权益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来源D.旨在增加政府收入26.北宋时期,货币需求量剧增。据统计
,货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这反映出北宋A.商品流通规模大B.冶铸业发达C.海外贸易繁荣D.区域性商人群体进一步发展27.汉初有“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
人物渊薮”的说法,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古代政治重心的南移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C.中国古代军事重心的南移D.中国古代教育重心的南移28.元朝开通了直通南北的大运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是
因为A.海外贸易非常发达B.南方成为经济重心C.南方反元势力强大D.来自北方的威胁加重29.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思想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下列情形出现在宋朝的是①“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②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④“苏湖熟,天下足”⑤能够烧制出青花瓷和釉里红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⑤30.隋唐以后,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分两类,一是考文学(诗赋),二是考儒家经义。蒙古统治者认为汉人文学没有实际用处,而对儒家经义比较赞赏,于是把程朱理学作为考试的内容和标准。
这主要是因为,程朱理学有利于A.提高官员文化素养B.稳定伦理道德秩序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消解各民族间矛盾31.明朝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28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当时印度洋周边3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年来,中国与印度洋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据此可知
,郑和下西洋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推动了明朝政治革新进程D.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3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封建帝王,下列关于他们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33.图1为清代雍正年间中央制度架构示意图
。图中空缺处应为A.尚书台B.政事堂C.枢密院D.军机处34.选用官吏是中国古代皇帝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下对于中国古代选用官吏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吏②皇帝指派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大臣③地方长官将考察、选取的人才举荐给中央④选拔文官辅佐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形成内
阁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35.下图是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战绩C.民族危机日益严重D.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36.清政府鉴于边疆地区与中原之间、边疆各地区之间历史文
化传统均有较大差异,因此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政策。这反映出清朝治理边疆的基本政策是A.扩大贸易B.招抚授官C.因地制宜D.军事控制37.19世纪初,英国建筑师托马斯·阿洛姆根据当时来华西方
人的介绍绘制了一百多幅关于中国的版画,并配有文字说明,在西方影响巨大。如图4。判断此图A.可以佐证清朝的衰落迹象B.能反映殖民者的侵略图谋C.没有可信的史料研究价值D.可体现中国画的艺术风格38.康熙时期,江苏《吴江县志》记载吴江县盛
泽镇“富商大贾数千里辇(车载)万金而来,摩肩联袂,如一都会”。利用该记载作为证据,可以印证清朝时期A.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B.工场使用了雇佣劳动力C.实力雄厚的商帮形成D.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II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39题12分,40题12分)39.(1
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取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信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4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
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摘编自《新全球史》材
料二明朝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有了很多的进步。商业资本也十分活跃,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商人和商人集团,在当时较著名的有徽商、江右商、闽商、粤商等,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许多商贸中心和新兴城镇。明中叶以后,“朝野率皆用银”,白银得到广泛使用。——摘编自齐涛主
编《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朝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5分)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第一次学情调研高二
年级历史学科试题(必修)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CADCDA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DCBDAB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CBDABBAB题号31323334353
63738答案ADDCDCAA二、非选择题39.【答案】解读:图片一说明秦朝完成统一后实行郡县制(2分)图片二说明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2分)图片三说明西汉中后期消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巩固了郡县制(2分)认识:①统一的封建帝国形成并不断巩固;
②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③汉初高祖刘邦错误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既实行郡县制又分封诸侯王,出现郡国并行的情况,后来出现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④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行“推恩令”,逐步消除了分封的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巩固了中央集权。(每答对一点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最多不超过6分)40.【答案】(1)品质:诚信、重义轻利。(2分)表现:①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②钱币铸造量大,并开始出现纸币;③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成为国库重要财源;④城市兴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2
)商业资本活跃;形成商帮;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流通的主要货币。(每点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