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docx,共(10)页,3.50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06df0bdc470db8d28e314fec7993d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基础年段第36届期中联考(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3.考生作答时务必将选择题
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完成后,将答题卡上交,其它试卷考生自己留存。5.相关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C-12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1.下列过程中
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B.C.D.使用燃料电池驱动新能源汽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提供“绿电”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气蒸煮食品用电烤箱烘焙面包2.下列各组反应中,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和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N2+3H2B.H2+I2Δ2HI和2H
IΔH2+I2C.2H2+O2点燃2H2O和2H2O通电2H2↑+O2↑D.2SO2+O2催化剂2SO3和2SO3催化剂2SO2+O2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4+2O2⎯⎯⎯→点燃CO2+2H2OB.CH4⎯⎯⎯→高温C+2H2C.CH4+2
Cl2光照⎯⎯⎯→CH2Cl2+2HClD.Fe+2HCl==FeCl2+H2↑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烷的电子式:B.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C.正丁烷的结构式:CH3CHCH3CH3D.丙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5.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Cl2充分反应,得到的生成
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物质是()A.CH3ClB.CH2Cl2C.CCl4D.HCI6.如图是反应A2BC+的速率(v)和时间(t)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2t~t内,反应依然进行着B.12t~t内,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10~t内,
C(A)、C(B)不断减小,C(C)不断增大D.12t~t内,C(A)、C(B)、C(C)相等,且不再变化7.某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2ZnCuZnCu+++=+,该原电池的正确构成是()A.B.C.D.8.可逆反应A(g)+4B(g)C(g)
+D(s),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15mol/(L·min)B.V(B)==0.02mol/(L·s)C.V(C)==0.4mol/(L·min)D.V(D)==0.01mol/(L·s)9.已知4A(g)+
5B(g)=2C(g)+6D(g),则关于反应速率正确的关系是()A.4V(A)=5V(B)B.5V(B)=6V(D)C.2V(A)=3V(D)D.2V(B)=5V(C)10.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1molL−的2A和2B
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A2)=0.58mol/L,C(B2)=0.16mol/L,C(C)=0.84mol/L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A.2A2+B22CB.A2+B22CC.A2+B2CD.A2+2B22C1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
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增大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2.“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可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几种装置,其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④⑤⑦B.③④⑤
C.③⑤⑦D.②⑤⑥13.X、Y、Z、W四种金属片在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W>XB.Z>X>Y>WC.Z>Y>X>WD.Y>Z>X>W14.类比推理是重要的学科思想,下列“类比
”合理的是()A.Fe与S反应生成FeS,则Cu与S反应生成2CuSB.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则SiO2与水反应生成H2SiO3C.Cu与浓HNO3常温下反应生成Cu(NO3)2,则Fe与浓HNO3常温下反应生成Fe(NO3)
3D.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会产生白烟,则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也会产生白烟15.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SO2有漂白性SO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NH3极易溶于水充满NH3的试管倒置
于水槽中,水面迅速上升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16.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B.甲:溶液中Zn2+
向Cu电极方向移动,电子由锌经电解质溶液流向铜电极C.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D.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1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9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39.5%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
g)=Z(g)18.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
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19.下图为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每生成2molHCl,放出183kJ的热量B.该反应生成液态HCl比
生成气态HCl释放的能量少C.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氢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更稳定D.1mol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吸收431kJ的能量20.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
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SO2为0.4mol·L-1,O2为0.2mol·L-1B.SO
2为0.25mol·L-1C.SO3为0.4mol·L-1D.SO2、SO3均为0.15mol·L-1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1.(12分)I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①O2与O3;②126C与136C;③H2O和D2O;④冰与干冰;和⑤⑥
和CH3CHCH2CH3CCH3CH3CH3(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4)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5)属于同一物质的是II观察下面几种链状烷烃的球棍模型(1)①A的结
构简式为②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③C的分子式为④D的名称为(2)上述4种物质的沸点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填字母顺序)(3)B的一氯取代产物有种同分异构体。(4)若上述4种物质各为1g,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填字母)22
.(12分)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分别按图1中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甲中两个烧杯中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①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B.两装置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
产生C.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Cu→ZnD.如果将装置乙中锌片换成铁片,则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②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③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可观察到正极(填实验现象),其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某
氢氧燃料电池装置如图2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①电池工作时,空气从(填“A”或“B”)口通入。②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3)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本质判断,下列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KOH+HCl=KCl+H2OB.Cu+2Fe3+==2
Fe2++Cu2+C.Na2CO3+2HCl=2NaCl+H2O+CO2↑D.Mg3N2+6H2O3Mg(OH)2+2NH3↑23.(12分)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氮元素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氮的单质和常见的含氮化合物中,常用作保护气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常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是_______(填名称)(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NO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A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性,实验室以NH4Cl固体为主要原料制备A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欲吸收尾气中的A,下列装置中不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已知A难溶于CCl4)a
.b.c.d.(5)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下列组合中也能产生“喷泉”现象的为_______(填字母)。a.NO和水b.2CO和饱和3NaHCO溶液c.Cl2和浓NaOH溶液d.HCl和水(6)Ertl(获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对合成
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中,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将NO和C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色无毒气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这个过程______。24.(14分)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开始至2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A的转化率为________。(3)反应达平衡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
时的________倍(用分数表示)。(4)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A.B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B.相同时间内消耗3nmolA,同时消耗nmol的B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5)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A.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C.体积不变,充入AD.体积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A获得更多资
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