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DOC
  • 阅读 1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1.260 MB
  • 2024-09-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1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共(19)页,1.260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e3f73b8a1bb8373a6282c9ef278a5e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一并交

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S-32H-1C-12N-14O-16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属于天然

高分子化合物,摄入后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将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于新鲜的水果箱中,其作用是催熟水果C.苯酚有毒,但低浓度时可用作杀菌消毒剂。因此常用来制造有消毒作用的酚皂D.防控新冠病毒常用75%的酒精或“84”消毒液,二者可混用以增强消毒效果【答案】C【解析】【详解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摄入后,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错误;B.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蔬菜具有催熟的作用,将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于新鲜的水果箱中,可以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

其作用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故B错误;C.苯酚具有杀菌消毒能力,可以用来制造有消毒作用的酚皂,故C正确;D.“84”消毒液具有氧化性,乙醇和“84”消毒液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成分被消耗,消毒效果被减弱,不能增强,故D

错误;答案选C。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丙烯分子的比例模型:B.甲基的电子式:H····HHC∶C.系统命名法命名:3-甲基--2-丁烯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答案】B【解析】【详解】A.为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故A错误;B.甲基的结构简式为-CH

3,电子式为:,故B正确;C.以为键线式表示的分子结构简式为CH3CH=C(CH3)2,以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链为主链,主链上4个碳,则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甲基-2-丁烯,故C错误;D.聚丙烯由丙烯(CH3-CH=C

H2)发生加聚反应制得,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答案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NH4)2SO4浓溶液和CuSO4溶液都可使蛋白质沉淀析出D

.可由乙烯与溴水加成制得溴乙烷【答案】C【解析】【详解】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其产物是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A说法错误;B.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B说法错误;C.(NH4)2SO4浓溶液可使蛋白质沉淀析出,

CuSO4溶液使蛋白质变性、析出,C说法正确;D.可由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与溴化氢加成制得溴乙烷,D说法错误;答案为C。4.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K和ArB.C

60和晶体硅C.CO2和SiO2D.NaCl和CaO【答案】D【解析】【详解】A.K含有金属键的金属晶体,Ar是不含化学键的分子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B.C60是含有共价键的分子晶体,晶体硅是含有共价键

的原子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C.CO2是含有共价键的分子晶体,SiO2是含有共价键的原子晶体,故C不符合题意;D.NaCl和CaO均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5.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极性:异戊烷>新戊烷B.沸点:<C.碳碳键的键长:33

22CHCHCH=CHD.在H2O中的溶解度:CH3CH2Br<CH3CH2OH【答案】B【解析】【详解】A.异戊烷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新戊烷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分子的极性:异戊烷>新戊烷,故A正确;B.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分

子间作用力强弱有关,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只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只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分子内氢键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则沸点:<,故B错误;C.碳碳单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双键的键能,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则键长:3322CHCHCH=CH,

故C正确;D.CH3CH2OH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CH3CH2Br与水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则在H2O中的溶解度:CH3CH2Br<CH3CH2OH,故D正确;答案选B。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

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B.电子在3PX与3PZ轨道上的运动状态不相同C.N原子的电子排布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D.B原子由xy2212211s2s2p1s2s2p→时,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形成发射光谱【答案】B【解析】【详解】A.同一层即同一能级中的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比s轨道电子能量高,但不同能层

时,外层s轨道电子能量则比内层p轨道电子能量高,故A错误;B.3PX与3PZ为同一能层上的轨道,其能量相同,但在同一原子里,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则电子在3PX与3PZ轨道上的运动状态不相同,故B正确;C.N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处

于2p能级上的3个电子应尽可能分占3个不同2p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违背了洪特规则,故C错误;D.B原子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221x1s2s2p,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221y1s2s2p时,电子的能力增大,需吸收能量,形成吸收光谱,故D错误;

答案选B。7.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该有机物属于烃类物质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几滴浓溴水,

无白色沉淀生成苯酚与浓溴水不反应D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再移至内焰,变黑的铜丝恢复红色酒精灯内焰有挥发出的乙醇蒸气,将变黑的铜丝还原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某有机物完全燃烧

,只生成CO2和H2O,可判断有机物中含有C、H,不能确定是否含O,A结论错误;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但与Na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则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活性不同,B结论错误;C.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几滴浓溴水,无白色沉淀生成,反应时应为

稀苯酚溶液,否则生成的白色三溴苯酚会溶于苯酚中,C结论错误;D.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再移至内焰,变黑的铜丝恢复红色,反应时铜作催化剂,D结论正确;答案为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碳化硅晶体结构相似.金刚石的硬度

小于碳化硅B.PH3和NH3分子中均含有孤电子对,且NH3提供孤电子对的能力强于PH3C.BeO的晶格能大于MgO,可推测BeCO3的分解温度低于MgCO3D.向1mol[Cr(H2O)4Cl2]Cl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可以得到3molAgCl沉淀【答案】C【解析】【详解】A.金刚石

与碳化硅晶体结构相似,金刚石的原子半径小,共价键键能大,则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碳化硅,A说法错误;B.PH3和NH3分子中均含有孤电子对,N原子半径小,原子对孤电子对的作用力强,则NH3提供孤电子对的能力弱于PH3,B说法错误;C.BeO的晶格能大于MgO,则Be对氧原子的作

用较强,则推测BeCO3的分解温度低于MgCO3,C说法正确;D.[Cr(H2O)4Cl2]Cl中含有4个H2O,2个Cl-为配体,则向1mol[Cr(H2O)4Cl2]Cl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可以得到1molAgCl沉淀,D说法错误;答案为C。9.用下列实验装置

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检验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B.用乙装置验证硫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C.用丙装置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D.丁装置常用于分离互相溶解且沸点相差较大的

液态混合物【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中挥发的醇及生成的乙烯均使高锰酸钾褪色,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乙烯生成,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证明硫酸酸性强于碳酸,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沉淀,可以证明碳酸的酸性,

强于苯酚,则用乙装置能验证硫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C.收集乙酸乙酯时,导管口在液面上防止倒吸,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水的方向应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应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答案选B。10.一

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W、X、Y、Z,其原子中电子数总和为24,且仅X、Y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中存在非极

性共价键、离子键B.简单离子半径:Y>ZC.XCl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D.YW3分子中Y原子采用sp3杂化【答案】C【解析】【分析】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根据图示,W只形成1个

共价键,且W原子序数最小,则W为H元素;Z为+1价阳离子,则Z为Na元素;Y形成3个共价键,则Y为N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24-1-11-7=5,则X为B元素,据此解答。【详解】A.根据图示显示,该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根

据化合物的结构式中Y为N元素,N原子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B.Y为N元素,Z为Na元素,二者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半径:Y>Z,故B正确;C.X为B元素,BCl3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达不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Y为N元素,W为H元素,YW3分子为NH3,中心原子N的价层电子对数=3+5-123=4,则N原子采用sp3杂化,故D正确;答案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

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态Cr原子有6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G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1[Ar]4s4p,位于元素周期表中p区C.NH3中N-H键间的键角比CH中C-H键间的键角小D.XY2分子为V形,则X原子一定为sp2杂化【答案】B

D【解析】【详解】A.基态Cr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有6个未成对电子,A说法正确;B.元素G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位于元素周期表中p区,B说法错误;C.NH3中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作用力大于成键电子对间的作用力,则N-H键间的键角比CH中C-H键

间的键角小,C说法正确;D.XY2分子为V形,则X原子可能为sp2杂化,还可能为sp3杂化,D说法错误;答案为BD。12.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红外光谱图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含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由1H核磁共振谱可知,该有机

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2:3C.由1H核磁共振谱就可得知A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为6D.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答案】C【解析】【详解】A.红外光谱图中有C-H、O-H、C-O,因此至少有碳氢键,氧氢键,碳氧单键三种化学键,故A

正确;B.该有机物分子有三个吸收峰,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峰面积之比等于氢原子个数比为1:2:3,故B正确;C.若不知A的分子式,则无法确定氢原子总数,故C错误;D.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其结构简式有两种:CH3CH2OH或CH3OCH3,氢原子个数比为l:2:3,只能是

CH3CH2OH,故D正确;答案选C。13.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232HOBF,一定条件下()232HOBF可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32HOBF熔化后得到的物质属于离子晶体B.()232HOBF分子之

间存在着配位键和氢键C.H3O+中氧原子为sp3杂化D.BF3是仅含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答案】CD【解析】【详解】A.从题干给定的转化可以看出,()232HOBF熔化后得到的物质,虽然由阴阳离子构成,但其为液体,故其不属于离子晶体,故A错误

;B.()232HOBF分子间的H2O与H2O之间形成氢键,分子中O原子提供孤电子对,B原子提供空轨道,O与B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但分子间不存在配位键,故B错误;C.H3O+中氧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6-1-13

2=4,则O原子采取sp3杂化,故C正确;D.BF3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3-132=3,则B原子采取sp2杂化,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结构对称,是仅含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故D正确;答案选CD。14.

化合物Z是合成某种抗结核候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B.Y分子中的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Z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D.X、Z分别

在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均能生成丙三醇【答案】AB【解析】【详解】A.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X分子中*标注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A错误;B.中与氧原子相连接的碳原子之间化学键为单键,可以旋转,因此左侧甲基上碳原子不一定与

苯环以及右侧碳原子共平面,故B错误;C.中与羟基相连接的碳原子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在浓硫酸作催化并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故C正确;D.中含有卤素原子,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丙三醇,在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下先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然后在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条件

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丙三醇,故D正确;答案选AB。15.高温下,某金属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氧的化合价可看作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A可能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A族

B.该离子晶体的化学式是A2O2C.晶体中A+等距且最近的A+有12个D.晶体中,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为1:1【答案】AC【解析】【详解】A.元素A形成的离子是A+,即化合价是+1价,因此可能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A族,故A正确;B.根据

示意图知,每个A+周围有6个过氧根离子,每个过氧根离子周围有6个A+,所以该晶体中,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该离子的化学式为AO2,故B错误;C.选取一个A+为研究对象,通过该离子沿X、Y、Z三轴

对晶体进行切割,结合图片知,每个A+周围距离最近的A+有12个,故C正确;D.根据十字交叉法可知该晶体中0价氧原子和-2价氧原子的个数比为:,所以是1.5:0.5=3:1,故D错误;答案选A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非选

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现有下列7种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有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①322CHCHCHOH②③2|CHOH2CHOH④|322CHCHCCHCH—==⑤32CHCHOH(1)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基态C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__________;(2)与①互为同系

物的为__________(填序号);(3)②的单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4)④中σ键和π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5)⑤分子中O-C-H键角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

C-H键角。【答案】(1).L(2).⑤(3).|322CHCHC-CHCH==(4).(5).6:1(6).小于【解析】【详解】(1)基态C原子的核外6个电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L;(2)与①322CHCHCHOH互为同系物的

物质含一个羟基,且与①相差n个—CH2,⑤32CHCHOH符合题意;(3)②是两物质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方程式为:n|322CHCHC-CHCH==+n⎯⎯⎯⎯→一定条件,故两单体结构简式为:|322CH

CHC-CHCH==;;(4)④|322CHCHCCHCH—==中含碳碳双键,单键全是σ键,双键含一个σ键,一个π键,则该物质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6:1;(5)⑤32CHCHOH分子中碳原子均采取sp3杂化,碳原子与直接相连的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甲

醛分子内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甲醛是平面三角形结构,故乙醇内的O-C-H键角小于甲醛内的O-C-H。17.己二酸在化工生产、有机合成工业、医药、润滑剂制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其制备反应为:3+8HNO3一定条件⎯⎯⎯⎯⎯⎯→3+8NO

↑+7H2O。(1)有机反应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其中所有的碳原子__________处于同一平面(填“能”或“不能”)。(2)已二酸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用对应字母表示)。a.σ键b.π键c.极性共价键d.非极性共价

键e.离子键f.氢键(3)该反应方程式中所涉及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4)反应物硝酸可脱水生成N2O5,固态N2O5

由3NO−和一种一价阳离子构成,则其中阴、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环已醇(2).不能(3).abcd(4).O>N>C>H(5).N(6).平面三角形(7).直线形【解析】【分析】(1)

有机反应物为六碳原子的环,且含有羟基;(2)已二酸含有C-C、C-H、C=O、C-O、H-O键,可判断含有的化学键;(3)方程式中所涉及元素的C、H、O、N,再判断电负性;(4)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详解】(1)有机反应物的名称为环己醇;所有的碳原子均为sp3杂化,不能处于同

一平面;(2)已二酸含有C-C、C-H、C=O、C-O、H-O键,则含有σ键、π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答案为abcd;(3)方程式中所涉及元素的C、H、O、N,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从大到小的

顺序为O>N>C>H;(4)已知固态N2O5由3NO−和一种一价阳离子构成,根据原子及电荷守恒,则阳离子为2NO+,3NO−中N原子含有的孤电子对数=12(5+1-2×3)=0,含有3条共价单键,则为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2NO+中N原子孤电子对数=12(5-1-2×2)=0,含有2条共价单键

,则为sp杂化,为直线形。18.氯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是染料、医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常用“间歇法”制取。实验室模拟制备装置加热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2℃。回答下列问题:(1)a中制取氯气,中空

玻璃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等的反应器d中,加热维持反应温度在40~60℃为宜,温度过高会生成二氯苯。①加热d的方法是__________

;②c出口的气体成分有HCl、__________;③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a、d反应器之间洗气瓶内装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4)d中反应完成后,装置内液体要进行水洗、碱洗及干燥

再进行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可得到氯苯。碱洗之前要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答案】(1).平衡气压(2).球形冷凝管(3).水浴加热(4).Cl2、苯蒸气(5).+Cl23FeClΔ⎯⎯⎯→+HCl(

6).浓硫酸(7).蒸馏(8).洗去HCl、FeCl3,节省碱的用量,降低成本【解析】【分析】(1)根据c的特征以及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解答,玻璃管b伸入液面下,装置内压强过大时,可以用于平衡气压;(2)①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等的反应器d中,加热维持

反应温度在40~60℃为宜,温度过高会生成二氯苯,据此分析;②由于苯易挥发,反应产生的HCl,且有未反应的氯气,都会在c出口导出;③d中氯气和苯在氯化铁做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苯和氯化氢,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3

)a、d反应器之间洗气瓶为干燥装置,干燥生成的氯气;(4)氯苯与苯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方法分离;碱洗之前要水洗的主要目的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详解】(1)a中制取氯气,a中空玻璃管b伸入液面下,装置内压强过大时,可以用于平衡气压,因此玻璃管b的作用是平衡三颈烧瓶内

外气压;根据图示可知仪器c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2)①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等的反应器d中,加热维持反应温度在40~60℃为宜,温度过高会生成二氯苯,则加热d的方法是水浴加热;②由于苯易挥发,反应产生的HCl,且有未反应

的氯气,c出口气体中含有HCl、苯蒸汽、氯气;③d中氯气和苯在氯化铁做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苯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Cl23FeClΔ⎯⎯⎯→+HCl;(3)a、d反应器之间洗气瓶用来干燥生成的氯气,内装有的物质是浓硫酸;(4)d中反应完成后,反应产生的HCl及催化剂

FeCl3、未反应的Cl2都能溶于水,并且与NaOH发生反应,所以用10%氢氧化钠碱洗时除去的物质有HCl、FeCl3、Cl2;最后根据苯与氯苯的沸点的不同通过蒸馏可得到纯净的氯苯;碱洗之前要水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部分HCl、FeCl3

无机物,同时减少碱的用量,节约成本。19.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其单质和化合物被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镀工业中为了提高镀锌的效果,通常采用24Zn(CN)−溶液代替Zn2+溶液进行电解。①基态Zn2

+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②24Zn(CN)−中存在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③不考虑空间构型,24Zn(CN)−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2)锌的某些硫化物

具有独特的光电效应,被研究应用于荧光材料、电磁学等领域。如图为锌的某种硫化物的晶胞结构: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②C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③列式表示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

___3gcm−(用含a、b、NA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2).8(3).或(4).ZnS(5).4(6).230A2(6532)3abN102−+【解析】【分析】(1)①基态Z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确定排布图;②[

Zn(CN)4]2-中含有4条配位键及C、N键形成的σ键;③配位键由C或N形成;(2)利用分摊式求解化学式,利用密度公式计算。【详解】(1)①基态Zn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则基态Zn2+的价电子排布图为;②[Zn(CN)4]2-中含有Zn2+与CN-形成的

4条配位键及C、N键形成的σ键,则共有8条σ键;③[Zn(CN)4]2-中含有Zn2+与CN-中的C或N形成配位键,则示意图表示为或;(2)①根据晶胞的结构,黑球位于棱上和体内,个数=4×14+1=2

,白球位于顶点和体内,个数=8×18+1=2,则硫化锌的化学式为ZnS;②根据晶胞的结构中,B球上方的C,据C最近且距离相等的黑球有4个,则配位数为4;③晶胞的体积=12×b×3b×apm3,晶体的密度=()326532

1b3apm2AgNb+=230A2(6532)3abN102−+g/cm3。20.2018年我国首次使用a-溴代羰基化合物合成了G,G在有机化工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合成路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是:___

___;(2)B→C反应所需试剂为:_______;(3)D→E过程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G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硝基、__________;(5)由E发

生聚合反应,生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6)化合物X是H的同系物,其分子式为893CHON,其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则X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写一种即可)。【答案】(1).(2).NaOH溶液(3).+2Cu(OH)2+NaOHΔ⎯⎯→+Cu

2O↓+3H2O(4).取代反应(5).醚键、羧基(6).或(7).或【解析】【分析】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水解生成C,由C的结构逆推可知B为,A为;由D、E的分子式结合反应条件知,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为,D发生氧化反应然后酸化生成E为,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F与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结合G

的结构,可知H为,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分析,A的结构简式是;(2)B为,B→C反应为B在NaOH溶液作用下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水解生成C;(3)D发生氧化反应生成E,D−E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H)2+NaOHΔ⎯⎯→+Cu2O↓+3

H2O;(4)E−F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G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硝基、醚键、羧基;(5)E为,由E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或;(6)H为,化合物X是H的同系物,其分子式为C8H9O3N,则X比H多2个-CH2-,且X含

有酚羟基、硝基,其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说明X中含有两个甲基且对称,则X的结构简式可能为或。【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结合分子式和流程中给出的结构简式推断未知结构的有机物,主要使用的方法为逆合成推断法,结合分子式、反应条件和已知的产物结构推断物质结构变化

,进而求得未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741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