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度上期高中2021级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共(12)页,2.120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c3055402925b824811cc56db16b50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度上期高中2021级期中联考生物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
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杂交育种作为操作性强的育种方法已经为人类造福多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杂交育种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B.杂交育种是获得新
品种的方法C.杂交育种在动物中不适用D.杂交育种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常规方法2.利用基因型为AAbb和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作为亲本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正确且最优的操作是A.杂交→F1自交→F2中选出表现型符合的植株连续自交→
获得目的植株B.杂交→F1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目的植株C.杂交→F1即为目的植株D.杂交→F1自交→F2中选出目的植株3.小黑麦的育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R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过程依据的
原理是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B.将普通小麦的花粉粒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三倍体高度不育C.杂种三高度不育的原因是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D.拟二粒小麦和滔氏麦草可以杂交产生杂种二,所以他们是同一物种
4.自从人类开始种植作物和饲养动物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品种的改良,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均可产生新基因B.杂交育种主要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C.利用高产感病和低产抗病小麦杂交
可获得高产早熟的小麦品种D.用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种马交配,所生小马一定跑得快且耐力持久5.辐射处理后的“黑农五号”大豆的产量高,含油量也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2.5%,下列与“黑农五号”大豆育种原理相同的是A.经过紫外线照射的高产青霉菌株B.产量为7500kg/hm2的杂交水
稻C.杂交选育出的泌乳期可达305天的中国荷斯坦牛D.抗棉铃虫的抗虫棉6.航天育种是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育种方法,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农作物具有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太空的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实质上是基因碱基对的替换B.进入太空后生物的
细胞都会发生基因突变C.进入太空的农作物一定会产生预期的优良变异D.去过太空的种子经人工选择后会淘汰掉大部分变异类型7.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一种生物的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身上,该技术A.仅需要“基因的剪刀”和“基因的针线”两种最基本的工具B.
是在DNA上进行的分子水平的设计施工C.能将切割下来的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D.可以用同一种限制酶识别各种核苷酸序列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分别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和形成B.在受体细胞中检测到目的基因说明操作成功
C.基因工程中唯一可以使用的运载体是质粒D.不同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黏性末端一定不同9.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都必须通过连续自交才能获得纯合子B.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通过物理或化学
诱变一定可以获得需要的新性状D.基因工程和杂交育种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10.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合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植株的比例逐代增加B.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全新品种的作物C.诱变育种可以定向改变生物性状D
.单倍体育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当今农业生产中11.现在常利用可遗传变异原理进行育种,如图是某一年生农作物的几种育种思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②→③→④是杂交育种,该过程第二年即可得到适用于生产的种子B
.②→⑤过程是多倍体育种,一般只用于植物C.②→⑥→⑦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①→⑧的育种过程可以产生新基因,进而出现新性状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马克认为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存斗争都是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的C.拉马克科学地论证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用达尔文的观点来看,鹿颈的变异是朝着有利于其生存的方向发展1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许多科学家的探索发现中不断地发展完善。下列关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合理的
是A.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B.拉马克认为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C.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生物大爆发现象D.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4.
对某校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某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aa占5%,携带者Aa占10%。该校学生中a基因的频率约为A.10%B.20%C.15%D.7.5%15.贵州毕节的“百里杜鹃”是国家级5A级景区,其杜鹃花品种有41种,占世界杜鹃花种属5个亚属的全部。经过人工培育,可
以错季开放,将“花期游”变“四季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杜鹃花在人工培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B.人工选择一定可以提高杜鹃花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C.人工培育的杜鹃花与野生杜鹃花存在DNA序列的同源性D.3月开花和8月开花的杜鹃花是相同的物种16.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
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具有抗盐碱、耐淹等优势。第一株野生海水稻发现于1986年的湛江海边,袁隆平团队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通过常规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高产的海水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野生海水稻的出现表明其原有的基因库发生
了改变B.盐碱地的土壤环境导致了抗性基因的出现C.人工筛选过程使水稻朝着抗盐、抗碱、抗病的方向进化D.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海水稻改变了其基因型频率17.几十年来,随着除草剂的持续使用,其功效已经逐渐减弱。最新研究表明,他汀类药
物对双子叶植物的除草性较强,从而揭示了新的除草剂作用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变异决定了杂草种群的进化方向B.产生抗药性的杂草与原来的杂草是不同的物种C.没有产生抗药性的杂草没有进化D.产生抗药性的杂草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18.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B.生物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19.食虫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捕食夜行性昆虫,很多昆虫进化出超声波听觉及相应的行为反应,防御回声定
位蝙蝠的捕食。如灯蛾科的一些物种对极高强度的蝙蝠超声波信号释放出强烈的超声波“滴答”声,削弱蝙蝠的回声定位能力。针对某些具有听觉防御能力的昆虫,蝙蝠进化为使用具有不可探测性的低频或高频回声定位信号探测识别猎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蝙蝠的特征决定被捕食的昆虫的变异方向B.释放强烈的超声波“滴答”
声是昆虫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昆虫的超声波听觉会因逃避捕食越来越强D.食虫蝙蝠与被捕食的昆虫是共同进化的关系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多样性D.物种中不同表现型个体的存在体现了基因多样性21.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含有的成分是A.葡萄糖载体B.呼吸酶C.抗体D.淀粉22.关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中蛋
白质的含量比乙中的低B.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直接排到甲中C.血红蛋白、尿素氮和葡萄糖等物质存在于甲中D.乙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神经递质和氨基酸23.关于人体的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的pH会因为肌细胞产生的乳酸而显著降低B.体内细胞生活在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液
体环境中C.人体血浆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Na+和Cl−的浓度D.正常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是保持不变的24.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组织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B.当代谢异常造成①处堵塞时,会导致组织水肿C.图中所有液体的
渗透压基本一致,但不能相互转化D.③大部分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进入淋巴25.下列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加入酸或碱后生物材料的pH不会出现明显变化B.实验说明生物材料含有缓冲物质,能维持pH的稳定C.HCl有腐蚀性,应避免它与皮
肤和眼睛接触,也不要入口D.实验过程中,缓冲液的pH变化与自来水相同26.下图是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模式图。图中的“●”代表甘氨酸(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甘氨酸从①释放到②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B.③处接受
甘氨酸后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C.甘氨酸与③上的受体结合,会引发膜电位的变化D.结构③可以发生膜电位变化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7.下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局部电流的刺激会使C区域的膜电位从静息电位变
为动作电位B.在反射活动中,兴奋传导的方向为B→A和B→CC.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D.从B区域膜电位转变为C区域膜电位,与K+外流有关28.图A中甲、乙表示放置在蛙的坐骨神经上的两个电流表,图B表示该段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示意图。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A.若要测量静息电位,可以选择电流表甲B.刺激图A的①处,电流表乙的指针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图B中bc段表示Na+通过协助扩散从膜内外流D.若提高膜外K+浓度,可使图中a点下移29.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能传递兴奋及开
心的信息,毒品可卡因会使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下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多巴胺从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结合并进入突触后神经元B.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与多巴胺结合后,会使其Na+通
道打开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多巴胺转运蛋白重新运回突触小体内D.多巴胺的重摄取会被可卡因阻碍,导致有关中枢持续兴奋30.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包括离子通道蛋白和水通道蛋白等,它们没有ATP酶活性。肾小管、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与水通道蛋白有关;离子通道蛋白平时处于关闭状态,仅在特定刺激下才会打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可能是使靶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打开B.通道蛋白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会使细胞内ADP和Pi含量升高C.神经纤维膜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是Na+通道开
放,Na+顺浓度梯度流出细胞D.离子通道蛋白和水通道蛋白的空间结构是相同的31.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c为性腺,则c分泌的激素可以作用于a和bB.a→d→b→e→c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记忆细胞,c表示浆细
胞,则该过程表示二次免疫D.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兴奋从a传递到c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32.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重摄取或被酶降解,可以用药物X抑制乙酰胆碱的重摄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会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B.突触中
信号的传递通过神经冲动的形式完成C.药物X可以破坏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而发挥作用D.突触前膜可以重摄取乙酰胆碱,说明兴奋可以传回突触前膜33.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分子可以定向运送到靶器官、
靶细胞,作用完后随即失活B.长期服用性激素的人,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较正常人更低C.饮食中长期缺碘可能会导致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D.若某人的胰岛素受体受损,则不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34.秋季气候反复无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气
温下降,若未及时添加衣物,人体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不会改变B.气温下降,肾上腺素会调节骨骼肌战栗引起人体产热增加C.人体感受寒冷刺激的部位是下丘脑D.寒冷环境中,若人体摄入的水量不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35.图1是某人运动过程中血糖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人体内血糖的
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上表现为协同作用B.图1中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机体运动消耗大量能量C.图2中的甲、乙分别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D.血糖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36.下图是某种鸟类在繁殖季节时的激素调
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鸟类在繁殖季节分泌激素A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B.在鸟类非繁殖季节,激素B的分泌量明显减少C.激素A与激素C的化学本质是一样的,二者作用的靶细胞也可能相同D.激素C分泌过多会导致激素A分泌减少,它们属于拮抗关系37.下列有关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
到全身B.激素发挥完作用后被立即灭活C.激素可以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来调节生命活动D.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少,作用效果显著38.我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以来,一直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A.效应T细胞通过直接与病毒密切接触来消灭它B.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C.人体内已经衰老的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不可以使用新冠病毒康复者的血清来治疗该病的危重症患者39.下列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A.T细胞B.B细胞C.效应T细胞
D.浆细胞4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酶体等B.免疫细胞中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等C.自身免疫病是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与感染病原体无关D.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T细胞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41.(10分)下图中的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_______(填序号)为基因工程育种,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⑤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由于其具有________,所以需要处理大量的种子,其优点在于________。(3)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AAbb植株,需要通过连续自交,此育种方法需要从F2开始筛选的原因是_____
___。(4)③为________,出现Ab的概率为________。42.(10分)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是说明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著名实例。这些地雀的祖先属于同一个物种,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由于各个岛上的地雀种群被海洋隔开,这样,不同的种
群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而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因此,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由于各个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
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地雀,就成了不同的物种。(1)“物种”是指________。(2)从资料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可以为生
物进化提供原材料。(3)“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是因为________。由共同的祖先进化出13个不同的物种,即岛上的食物和栖息环境对个体的表现型起了________作用。(4)在岛上,吃昆虫的鸟是抓捕型喙,吃种子的鸟是碾压型喙,这
说明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________。43.(10分)下图为人体肝脏组织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可以组成人体的细胞外液。①与②相比较氧气浓度更低的是________,原因是_
_______。(2)尿素氮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与a端相比,b端尿素氮的含量________。(3)若肾脏出现炎症,会导致________(填标号)中的________降低,使________(填标号)中的水分增多,引发组织水肿;若
因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组织液渗透压将________,引起组织水肿。(4)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运输到血浆中至少需要穿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44.(10分)如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
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组成部分。(2)ACh的释放是因为细胞膜具有________。小分子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选择图示方式,其意义在于________。(3)Na+由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当ACh作用
于A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4)兴奋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是因为________。(5)成年人在医院做尿检时,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也能排出尿液,这说明排尿反射的相关神经中枢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45.(10分)人和高等动物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主要调
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其中下丘脑和垂体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图是部分激素分泌的示意图,包括①~⑤五个过程,a、b、c代表人体内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1)夏季,高温刺激人体皮肤里的________,使其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________中枢,引起人体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稳
定,兴奋传至________产生热的感觉;在此过程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①~⑤中属于反馈调节的是________。(2)中午吃完饭后血糖浓度上升,使________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引起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
于________调节。(3)当饮食过咸时,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________,减少尿量,调节血浆渗透压。(4)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____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________。46.(10分)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
某一免疫过程示意图,X表示抗原,数字序号表示过程,m、n表示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填图中字母)。(2)图甲中③⑤⑥表示的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图乙表示
的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3)利用特异性免疫反应原理,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能________。(4)某患儿被确诊为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
,该患儿缺少的免疫功能是________。(5)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证明注射过相关疫苗的大白鼠对病毒α具有抵抗能力:①选取生理状况、年龄和体重相同的健康大白鼠若干只,均分为两组;②甲组每只注射_______
_,乙组每只注射等量的疫苗制剂;③一段时间后,给两组大白鼠注射________;④检测两组大白鼠体内的抗体水平,预期结果是________。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