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1)页,57.51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bf62c5bed8956e812b1d88f7d6c3f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上)高三年级入学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
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科学史上,数学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这是由于,在中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医学等学科一样,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数学在古代社会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人们以仰视的角度看待数学家的活动,甚至以神话的方式
渲染数学家的技艺,赞颂数学家的成就。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应该起步于对数的认识和记数方法的形成。在古代中国,数字的产生究竟始于何时,现在无从考证。可以肯定的是,在传说中的“结绳记事”年代,古人已经有了数的概念,其对应的时期应该在文明产生之前。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无法找到明确的考古依据,以此
确定其具体年代。在目前已知的古代遗存当中,半坡遗址一些器物上的刻画符号,很可能与数字有关,但那也只是今天人们的一种猜测。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数字的具体记录,包括从一到十
以及百、千、万,最大的数字是三万。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古人的记数法——十进位值制。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的发明,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与发明十进位值制记数方法相应的是,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筹算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算筹
作工具的一种数学计算方法。根据《汉书·律历志》的记载,算筹是一种长六寸、直径一分的小圆竹棍。古人在用算筹表示1-9九个数字时,有纵横两种摆法,为减少算筹使用,其中6-9这四个数字则以上方摆一个纵横相反的算筹代替五个算筹。0这个数字则以空位表示。再用它们
依据纵横相间的方式组合表示一个数:在个位、百位、万位、百万位等摆纵式,在十位、千位、十万位、千万位等摆横式。在明确了算筹的摆放方法之后,就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利用算筹进行加减乘除、开平方以及其他的代数计算了。后来在筹算的基础
上又发展出了珠算。珠算明代时在中国得到了普及,取代了筹算。筹算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的痕迹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筹划”“统筹”等词语身上,仍然可以看到历史上筹算的影子。珠算较筹算更为快捷方便,因而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快捷的计算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太重要
了,正因为如此,国外曾有人把算盘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珠算的影响及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十进位值制的记数方法、以算筹作工具的数字计算方法,这些是先秦时期中国人在数学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而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则要等到汉朝,是以《九章算术》的
出现为标志的。《九章算术》的确切作者已很难考,它大概完成于汉代,是在《算数书》《周髀算经》这些数学成就的基础上,经过长时期、多人整理,最终得以成书的。它集秦汉数学之大成,内容多,题材广,对后世影响深远。汉朝之后,进入
三国时期,这个历史时期古代数学发展的一件重要事情是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九章算术》虽然重要,但《九章算术》是以问题集的形式编写成书的。全书共收集了246个数学问题,内容涵盖算术、代数、几何等各方面,并一一给出了答案。它的基本形式是提出问题,给出答案,中间的解
答过程却被忽略了。刘徽的注正是针对《九章算术》的这一不足,对寓于全书的各种算法中的数学理论作详尽阐释。他的阐释精辟严谨,影响深远。经过刘徽的注释,《九章算术》才在数学史上真正立了起来,成为可与《几何原本》相媲美的数学经典著作。在世界数学史上,《几何原本》是以演绎为特征的公理化体系的
典范,《九章算术》则是以计算见长的算法体系的代表,如同《几何原本》对西方数学的影响一样,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九章算术》一直是东方数学的标准教科书,对中国、朝鲜、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徽的注不但弥补了《九章算术》缺乏中间环节的不足,对原书的方法、所涉公式和定理进行解释和
推导,更有许多自己的发明。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在计算圆周率方面提出“割圆术”理论。在刘徽的时代,一般人所采用的圆周率是“周三径一”。刘徽指出,“周三径一”不是圆周率,它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和圆直径之比。用这个比值计算出的圆面积,并非真正的圆面积。当时人们已经知道圆面积计算公式
是“半周半径相乘”,半径是直线,理论上可以准确测得,这样,要求得准确的圆面积,就得知道准确的圆周长,但圆周是曲线,无法直接测量,于是人们用圆内接六边形周长来代替圆周,可是这样又带来了误差。那么,如何才
能化曲为直呢?刘徽提出:当圆内接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的时候,多边形的周长就会无限逼近圆周长,这时就可以用多边形周长代替圆周长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刘徽提出的这种方法就是“割圆术”。刘徽把自己的设想付诸实施,用割圆术具体推算了圆周率π值。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算
起,令其边数逐次加倍,相继算出圆内接正十二边形、二十四边形、四十八边形、九十六边形每边的长,还求出了正一百九十二边形的面积,这相当于求得π=3.141024。他在实际计算中,采用的是π=3.14。非但如此,为了验证这一结果,他还继续求得圆内接正三千零七十二边形的面积,得到了更精确的圆周
率值π=3.1416。刘徽得出的圆周率值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非常先进的,但他的功绩并非仅在于此。他的理论中蕴含着极限概念和直曲转化思想,这种思想是后世微积分理论的先导。他为圆周率的计算找到了科学的方法,后人只要沿着他的方法继续做下去,就能
得到越来越精密的圆周率值。(摘编自关增建《传统数学的发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人一直重视数学,在文明产生以前就有数的概念,只是无从考证数字产生的具体时间。B.完成于春秋战国的筹算虽被明代普及的珠算取代,但筹算的旧
痕在后世日常词语中仍可以看到。C.古代中国人发明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与快捷的计算工具算盘都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D.古人虽在春秋战国就发明了算筹,但直到三国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才让数学史真正立起来。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半坡遗址器物上的刻画符号可能与数字
有关,商代殷墟甲骨文已出现数字的具体记录。B.从筹算到珠算,是从记数方法到计算方法的飞跃,使计算更为快捷,使用范围更加广泛。C.《几何原本》属于以演绎为特征的公理化体系,而《九章算术》属于以计算见长的算法体系。D.《九章算术》按问题集形式编写,虽然忽略了解答过程,但仍是我国
古代数学的重大发展。3.下列四种算筹摆法,表示1861这个数字的一项是()A.B.C.D.4.为什么说《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请简要说明。5.刘徽在计算圆周率方面提出“割圆术”理论,这一过程蕴含着怎样
的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A2.B3.D4.①《九章算术》集秦汉数学之大成,内容多,题材广。②它在《算数书》《周髀算经》等数学成就的基础上,经过长时期、多人整理而成。③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5.①勇于质疑:刘徽
指出“周三径一”不是圆周率,对当时普遍采用的圆周率提出质疑。②创新精神:他提出“割圆术”理论,以圆内接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来逼近圆周长,从而计算圆面积,这种方法是一种创新。③实践精神:刘徽不仅提出理论,还将其付诸实践,通过具体推算验证了圆周率的值。④科学精神:他的理论中蕴含
着极限概念和直曲转化思想,为圆周率的计算找到了科学方法,对后世微积分理论有先导作用。【解析】【导语】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就。文章从数的起源、记数方法、筹算和珠算的发明与应用,到《九章算
术》的编写和刘徽的注释,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既有历史背景的介绍,又有具体数学方法的阐述,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
能力。A.“在文明产生以前就有数的概念”错误。根据第一段“古人已经有了数的概念,其对应的时期应该在文明产生之前”可知,原文用的“应该”,所以不能肯定的说在文明产生以前就有数的概念。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
进行分析、辨析的能力。B.“从筹算到珠算,是从记数方法到计算方法的飞跃”错误。根据第二段“筹算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算筹作工具的一种数学计算方法”可知,筹算也是一种计算方法。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
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第二段“古人在用算筹表示1-9九个数字时,有纵横两种摆法,为减少算筹使用,其中6-9这四个数字则以上方摆一个纵横相反的算筹代替五个算筹。0这个数字则以空位表示。再用它们依据纵横相间的方式组合表示一个数:在个位、
百位、万位、百万位等摆纵式,在十位、千位、十万位、千万位等摆横式。”可知,在筹算中,数字1到9的表示方法如下:纵式:1,2,3,4,5;横式:1,2,3,4,5;纵式代替:6(=5+1),7(=5+2),8(=5+3),9(=5+4);0则以空位表示。根据筹算的规则,1861这
个数字应该按照如下方式摆放:个位:1(纵式);十位:6(横式,即上方摆一个纵横相反的算筹代替五个算筹,下方摆一个横式1);百位:8(纵式,即上方摆一个纵横相反的算筹代替五个算筹,下方摆一个纵式3);千位:1(横式)。因此,1861的筹算表示应该是:千位横式1,百位上方一个纵
横相反的算筹加下方一个纵式3,十位上方一个纵横相反的算筹加下方一个横式1,个位纵式1。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三段“它集秦汉数学之大成,内容多,题材广”可概括出,《九章算术》集秦汉数学之大成,内容多,题材广。
根据第三段“《九章算术》的确切作者已很难考,它大概完成于汉代,是在《算数书》《周髀算经》这些数学成就的基础上,经过长时期、多人整理,最终得以成书的”可概括出,《九章算术》在《算数书》《周髀算经》等数学成就的基础上,经过长
时期、多人整理而成。根据第三段“而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则要等到汉朝,是以《九章算术》的出现为标志的”“对后世影响深远”可概括出,《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发掘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刘徽对
当时普遍接受的“周三径一”这一圆周率值提出质疑,指出它实际上只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与直径之比,而非真正的圆周率。这种敢于挑战既有认知的精神,是科学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科学探索中,勇于质疑是发现错误、推动理论更新和知
识进步的关键。刘徽提出的“割圆术”理论,是基于对圆周率计算方法的创新思考。他通过不断增加圆内接多边形的边数,让多边形的周长无限逼近圆的周长,从而找到计算圆面积的精确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化曲为直的问题
,而且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计算圆周率的途径,体现了创新在科学发现中的核心作用。科学理论的真伪最终需要通过实验或计算来验证。刘徽不仅提出了“割圆术”的理论,还亲自进行了复杂的计算,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逐步增加边数,最终推算出π的值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家的实践精神,是科学探索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刘徽的“割圆术”理论中蕴含的极限概念和直曲转化思想,是后世微积分理论的先驱。他的理论和方法不仅解决了圆周率的计算问题,更为数学和物理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学精神体现在对知识的严谨追求、对理论的精确验证以及对科学方法的持续探索上,刘徽的“割圆术”理论及其实践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语文短简汪曾祺普通而又独特的语言鲁迅的《高老夫子》中高尔础说:“女学堂越来
越不像话,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着和他们酱在一起。”(手边无鲁迅集,所引或有出入)“酱”字甚妙。如果用北京话说“犯不着和他们一块掺和”,味道就差多了。沈从文的小说,写一个水手,没有钱,不能参加赌博,就“镶”在一边看别人
打牌。“镶”字甚妙。如果说是“靠”在一边,“挤”在一边,就失去原来的味道。“酱”字、“镶”字,大概本是口语,绍兴人(鲁迅是绍兴人)、凤凰人(沈从文是湘西凤凰人),大概平常就是这样说的,但是在文学作品里没有人这样用过。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写伐木,有句云“大树缓慢地,庄重地倒下
了”。“庄重”不仅写出了树的神态,而且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深沉、广阔的感慨。阿城的小说里写“老鹰在天上移来移去”,这非常准确。老鹰在高空,是看不出翅膀搏动的,看不出鹰在“飞”,只是“移来移去”。同时,这写出了被流放在绝域的知青的寂寞的心情。我曾经在一个果园劳动,每天下工,天已昏暗,总有一列火车从我
们的果园的“树墙子”外面驰过,车窗的灯光映在树墙子上,我一直想写下这个印象。有一天,终于抓住了: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树东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追赶着”,我自以为写得很准
确。这是我长期观察、思索,才捕捉到的印象。好的语言,都不是奇离古怪的语言,不是鲁迅所说的“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只是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平常而又独到的语言,来自长期的观察、思索、捉摸。读诗不
可抬杠苏东坡《惠崇小景》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名句,但当时就有人说:“鸭先知,鹅不能先知耶?”这是抬杠。林和靖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千古名句。宋代就有人问苏东坡,这两句写桃、杏亦可,为什么就一定写的是梅花?东坡笑曰:“此写桃杏诚亦可,但恐桃杏不敢当耳
!”有人对“红杏枝头春意闹”有意见,说:“杏花没有声音,‘闹’什么?”“满宫明月梨花白”,有人说:“梨花本来是白的,说它干什么?”①跟这样的人没法谈诗。但是,他可以当副部长。想象闻宋代画院取录画师,常出一些画题,以试画师的想象力。有些画题是很不好画的。如“踏花归去马蹄香”,
“香”怎么画得出?画师都束手。有一画师很聪明,画出来了。他画了一个人骑了马,两只蝴蝶追随着马蹄飞。“深山藏古寺”,难的是一个“藏”字,藏就看不见了,看不见,又要让人知道有一座古寺在深山里藏着。许多画师的画都是在深山密林中露一角檐牙,都未被录取。有一个
画师不画寺,画了一个小和尚到山下溪边挑水。和尚来挑水,则山中必有寺矣。有一幅画画昨夜宫人饮酒闲话。这是“昨夜”的事,怎么画?②这位画师画了一角宫门,一大早,一个宫女端着筐箩出来倒果壳,荔枝壳、桂圆壳、栗子壳、鸭脚(银杏)壳……这样,宫人们昨夜的豪华而闲
适的生活可以想见。老舍先生曾点题请齐白石画四幅屏条,有一条求画查慎行的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很难画。“蛙声”,还要从十里外的山泉中出来。齐老人在画幅两侧用浓墨画了直立的石头,用淡墨画了一道曲曲弯弯的山泉,在泉水下边画了七八只摆
尾游动的蝌蚪。真是亏他想得出!艺术,必须有想象,画画是这样,写文章也是这样。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节选自《塔上随笔》)文本二:早春(习作)汪曾祺彩旗当风的彩旗。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早春(③新绿是朦胧的,
漂浮在树杪。完全不像是叶子……)远树绿色的呼吸。黄昏青灰色的黄昏,下班的时候。暗绿的道旁的柏树,银红的骑车女郎的帽子。橘黄色的电车灯。忽然路灯亮了,(像是轻轻地拍了拍手……)空气里扩散着早春的湿润。火车火车开过来了。鲜洁,明亮,刷洗得清清爽爽,好像闻得到车厢里甘凉的空气。这是餐车,窗纱整齐的
挽着,每一个窗口放着一盆鲜花。火车是空的。火车正在进站,去接纳去往各地的旅客。火车开过去了,突突突突,突突突……火车喷出来的气是灰蓝色的,蓝得那样深,简直走不过一个人去;但是,很快在它经过你面前的时候,④它映出早已是眼睛看不出来的夕
阳的余光,变成极其柔和的浅红色;终于撕成一片白色的碎片,正像正常的蒸汽的颜色,翻卷着,疾速地消失在高空。于是,天色暗下来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第一则以鲁迅将口语入文为例
,说明好的语言无需创新,并非离奇古怪的,平常普通的语言就是最好的。B.文本一第三则中,画师画“踏花归去马蹄香”和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都实现了感官跨越,触发艺术想象。C.文本二“黄昏”一节通过“青灰”“暗绿”“
银红”“橘黄”等不同颜色的组合,构建了一幅生动可感的早春图景。D.文本二“火车”一节对火车开来又开去的描述,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淋漓尽致,牵引着读者的心弦。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A.第①处语句表达了作者对读诗态度的看法,批评了读诗抬杠的人,充满了调侃和嘲讽的意味。B.第②处语句展示了想象如何帮助我们填补时间的空白,读者可以直观的看到宫人们昨夜的豪华闲适。C.第③处语句中“朦胧”一词把新绿的美描写得亦真亦幻,新奇而梦幻,天真而
烂漫,极具新意。D.第④处语句展现了火车经过时气流的变化,赋予了这一过程以视觉上的美感,画面生动立体。8.有人评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平淡而有味”,请结合文本一分析这一评价。9.以文本二“彩旗”这节小诗为例,分析文本一中作者展现的文艺理念在创作中的实践
。【答案】6.A7.B8.①语言平常普通:如“好的语言,都不是奇离古怪的语言,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观点。②语言有味:如“‘酱'字甚妙”“‘镶'字甚妙”“‘庄重’不仅写出了树的神态,而且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深沉、广阔的感慨”等,通过对具体字词的分析,展
现语言的精妙之处。9.①“当风的彩旗”“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语言平常普通,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彩旗在风中的状态。②“被缚住的波浪”这一表述,将彩旗与波浪联系起来,赋予彩旗以动态感,想象奇特,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体
现了作者的文艺理念。【解析】【导语】汪曾祺的《语文短简》通过具体例子探讨了语言的独特性与平常性,强调好的语言源于长期观察和思索,平淡中见真章。文本二的习作《早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展现了汪曾祺对生活细节的敏
锐捕捉和独特表达。两篇文章共同体现了汪曾祺“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既有对语言艺术的深刻理解,又有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充满了诗意和哲思。【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好的语言无需创新”错误。文本一“好的语言,都不是奇离古怪的语言……只是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说明
好的语言是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并非无需创新。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分析鉴赏能力。B.“帮助我们填补时间的空白”错误,②处语句后,紧接说“这样,宫人们昨夜的豪华而闲适的生活可以想见”,可见宫女倒果壳是通过想象展现昨夜宫人生活,不是填补时间空
白。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语言风格的能力。①语言平常普通:在文本一中,作者开门见山地表明“好的语言,都不是奇离古怪的语言,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这种直白的表达本身就体现了对语言的一种质朴认知。在阐述过程中以一种拉家常式的口吻,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其对语言的观点。例
如,在分析鲁迅、沈从文等作家作品中的语言时,所选取的例子都是日常生活中可能会说出口的词汇,像“酱”“镶”这些字词,它们是人们在口语交流中可能会用到的词汇,这充分体现了好的语言是源于日常生活这一理念。②语言有味:从字词的精妙方面来看,作者在文本中对一些字词的分析细致入微且充满韵味。如对鲁迅作品中的“
酱”字,作者指出“酱”字甚妙,如果换成北京话中的“犯不着和他们一块掺和”,味道就差多了,这一个简单的对比,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了“酱”字独特韵味。对于“镶”字,作者认为如果用“靠”或“挤”来替代,就会失去原来的味道,这体现了“镶”字的精妙之处。再如屠格涅夫散文诗中“大树缓慢地,庄重地
倒下了”的“庄重”一词,它不仅仅是对树倒下这一动作的简单形容,更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深沉、广阔的感慨,将一个简单的形容词赋予了更丰富的意义,使语言变得有深度、有韵味。【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作者创作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①在文本二“彩旗”这节小诗中,“当风的彩旗”简洁明了地描述了
彩旗在风中的状态,没有任何华丽的修饰,仅仅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出画面中的主体——彩旗以及风。“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同样是简单的语言,通过比喻的手法,把彩旗比作被缚住的波浪,这种比喻通俗易懂,没有使用那些让人费解的意象或者修辞
手法,而是就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类似的场景可能会自然而然地说出来的话一样,体现了语言的平常普通。②“被缚住的波浪”这一表述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想象。彩旗和波浪在一般的认知中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是作者通过独特
的想象力,将彩旗在风中飘动的样子与波浪被缚住的情景联系起来,这种想象写出了大多数人在看到彩旗在风中飘动时心中可能会有类似的感觉,但却很少有人能够如此生动、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意境,是典型的“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它不仅仅是对彩旗状态的一种新颖描述,更体现了作者在创作
中能够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独特的想象进行加工,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表达,实践了文本一中作者所倡导的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运用想象进行创作的文艺理念。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书》曰:“临下以简,御众以宽。”此百世不易之道也。昔汉高帝约法三章,萧何定律九篇而已。至于文、景,刑措不用。历魏至晋,条目滋章,民无所措.手足。唐及五代止用律令,国初加以注疏,情文备矣。今《编敕》续降,动若牛毛,人之耳目
所不能周,思虑所不能照,而法病矣。臣愚谓当熟议而少宽之。今御史六察,专务钩考簿书,责发细微,自三公九卿,救过不暇。夫详于小,必略于大,其文密者,其实必疏。故近岁以来,水旱盗贼,四民流亡,边鄙不宁,皆不以责宰相,而尚书诸
曹,文牍繁重,穷日之力,书纸尾不暇,此皆苛察之过也,不可以不变。《易》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先王之理财也,必继之以正辞,其辞正则其取之也义。三代之君,食租衣税而已,是以辞正而民服。自汉以来,盐铁酒茗之禁,贷榷易..之利,皆心知其非而冒行之,故辞曲而民为
盗。今欲严刑妄赏以去盗,不若捐.利以予民,衣食足而盗贼自止。夫兴利以聚财者,人臣之利也,非社稷之福。省费以养财者,社稷之福也,非人臣之利。何以言之?民者国之本,而刑者民之贼。兴利以聚财,必先烦刑以贼民,国本摇矣。而
言利之臣,先受其赏,近岁宫室城池之投,南蛮、西夏之师,车服器械之资,略计其费,不下五千万缗,求其所补,卒亦安在?若以此积粮,则沿边皆有九年之蓄,西夷北边,望而不敢近矣。赵充国有言:“湟中谷斛八钱。吾谓籴三百万斛,羌人不敢动矣。”不待烦刑贼民
,而边鄙以安。然为人臣之计,则无功可赏。人主不察乃以社稷之深忧而徇人臣之私计岂不过甚矣哉?(选自苏轼《刑政》,有删改)材料二:荀子曰:“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
,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齐湣、薛公是也。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诎秦,北足以败燕,中足以举宋。及以燕、赵
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是无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选自《资治通鉴·周纪四》,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人主A不察B乃以社稷之深C忧D而徇E人臣之私F计G岂不过H甚矣哉?11.下列对文中
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措”,指放置,和《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中的“错”词义相同。B.“榷易”,指专卖,朝廷当时实行盐、铁、酒、茶专卖制度,严令禁止民间私下买卖。C.“捐”,意思是舍弃、抛弃,和成语“秋扇见捐”“
细大不捐”中的“捐”词义不同。D.“与”,指结交、亲附,和《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中的“与”词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对前朝及宋初律法多有称赏,只对当时多如牛毛的律法颇有微词,
并不认可。B.苏轼引用赵充国的话来说明无须兴利以聚财,积粮即可安边境这一主张的正确性。C.荀子认为国君若以欺诈手段对待人民和他国,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国君。D.齐以权谋治国,国势强大,足以称霸诸侯;当诸侯联兵时就不堪一击,身死国灭。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详于小,必略于大,其文密者,其实必疏。(2)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14.请比较文中苏轼和荀子治国理政观点异同。【答案】10.BDG11.C12.A13.(1)在小的方面详细,在大的方面必然简略,那些条文周密的,其实质一定粗略。
(2)领导国家来追求功利,不致力于伸张道义,完善信用,唯利是图。14.相同点:都认为治国不应追求功利,而应重视道义。不同点:苏轼认为治国应减少严刑峻法,舍弃利益给予百姓,以养财安民;荀子认为治国应修正内在,不以欺诈手段对待人民和他国,否则国家
会危亡。【解析】【导语】两则材料均探讨了治国理政的原则和方法。苏轼强调宽政简法,反对苛察,主张通过减少苛政和赋税来安定民生,认为民富则盗贼自止。荀子则批评以功利为治国目标,认为应以礼义为本,强调诚信和的道义的重要性,指出权谋治国虽能一时强盛,但终将导致国破家亡。两者均强调治国应以民为本,但
侧重点有所不同。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国君不能细察,竟然用(对)江山社稷的深深忧虑之心,去顺从臣子们的私心,岂不是错得太厉害了吗?“人主”为主语,“不察”为谓语,结构完整,其后断开,选B;“深忧”为偏正短语,作“以”的宾语,后面断开,选D;“岂不过甚矣哉
”反问句式。“岂”表示反问,“过甚矣哉”表达过分的意思,语意完整,其前断开,选G。故选B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老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B.正确。句意:还要
征收专卖的利益。C.错误。“捐”,均指舍弃、抛弃。句意:不如让利给百姓。/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大的小的都不舍弃。D.正确。“与”,均指结交、亲附。句意:友邦对他猜疑顾忌。/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故选C。【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苏轼对前朝及宋初律法多有称赏”错。由原文“历魏至晋,条目滋章,民无所措手足”可知,苏轼对魏晋时期律法并没有称赏。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详于小”“略
于大”,状语后置,“于小详”“于大略”;“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实”,实质。(2)“挈”,带领、领导;“呼”,呼吁;“务”,致力于;“张”,伸张;“齐”,修整,完善。【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同:由材料
一“今欲严刑妄赏以去盗,不若捐利以予民,衣食足而盗贼自止”“夫兴利以聚财者,人臣之利也,非社稷之福。省费以养财者,社稷之福也,非人臣之利”,材料二“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
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可知,荀子批驳统治者见利忘义,损害民众利益,实现个人野心的做法。异:由“臣愚谓当熟议而少宽之”“今欲严刑妄赏以去盗,不若捐利以予民,衣食足而盗贼自止”可知,苏轼侧重宽简刑罚以施行仁政;由“是无他
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可知,荀子侧重依照仁义行事,不要滥用权谋欺诈之术。参考译文:材料一:《尚书》中说:“帝王对下面臣子的管束要简约,管理民众要宽松。”这是百代不可改变的大道。当年汉高祖入关之后,与秦民约法三章;萧何制定律令,不过九篇而已。
到了文帝、景帝之时,刑法几乎无所施用。经过曹魏到了晋代,法律条文越来越多,平民百姓几乎无所措其手足。唐朝和五代只使用律令,宋朝初年,对律令加以注解疏理,终于使律令情理兼备。如今各种《编敕》接连颁降,条文动辄多如牛毛,以至人的耳目无法周览,脑子想记也记不过来,于是乎法令出现了大问题。臣愚昧,认为此
事应当仔细议论,稍微放宽一些。如今御史台的监察官员,一心只在细细考核文书材料,发现指出其中细微的不足,上自三公九卿,补救小过错都来不及。任何事情如果在小处过于苛细,势必忽略大的方面,条文过于慎密的,其实际成效必然会被忽视。所以近年来,
水灾旱灾、大小盗贼,各业之民四散流亡,边疆没有安宁之象,都不去问责宰相,而尚书各部中,文书表格如山之重,一天到晚地批阅,在文件末尾签署意见都忙不过来,这完全是苛察小事没完没了所造成的,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周易》中说:“圣
人治理财货,须端正言辞,禁止他的百姓做有罪的事,这就叫义。”前代帝王处置财货之事,一定会有相应的理由给人们作出说明,这些理由合情合理,所以获取财货就不会偏离义。三代时期的君主,不过靠收取赋税来谋衣食而
已,所以说话刚正而百姓悦服。从汉朝以后,盐、铁、酒、茶这些利润高的货物,严禁私下交易赚钱,还要征收专卖的利益,那些帝王心里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却还要一意孤行,他们的说辞不在理,因而百姓起而为盗。如今想要用严酷的刑罚和不合理的奖赏消弭盗贼,不如让利给百姓,百
姓衣食丰足,盗贼便会不剿自止。通过兴办有利的事业来聚集财富,这是臣子的利益,并非国家的福气。节省费用来培养财富,这是国家的福气,却不是臣子的利益。为什么这样说呢?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而刑罚是百姓的祸害。兴办有利的
事业来聚集财富,必定首先要用繁多的刑罚来祸害百姓,国家的根本就动摇了。而主张谋利的臣子,却首先受到赏赐。近年来宫殿城池的修建投入、对南蛮和西夏用兵的费用、车辆服饰器械的耗费,大致计算这些费用,不少于五千万缗,
探求其中的补益,最终又在哪里呢?如果用这些钱财来囤积粮食,那么沿边地区都会有九年的储备,西方的夷人和北方的敌人,只能遥望而不敢靠近。赵充国有句话说:“湟中的谷物每斛八钱。我认为买三百万斛,羌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不用等到用繁多的刑罚祸害百姓,边疆就
能安定。然而从臣子的角度考虑,就没有功劳可以赏赐了。君主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却因为国家的深切忧虑而屈从于臣子的私利打算,难道不是很错误吗?材料二:荀子说:“带领全国上下追求功名利禄,不追求申明德义,不修整信义,只追求利益;对内不害怕以欺诈
人民来谋取蝇头小利,对外不害怕以欺诈盟国来寻求大利;在内不治理已有的国土,却常常想着去侵夺他人的东西,如此,臣下与百姓就没有不心怀欺瞒狡诈而对待自己的君王的。身居上位的欺诈臣下,身居下位的欺诈君上,于是上下之间关系分崩离析。像这样,敌国对他轻蔑,友邦对他猜疑顾忌,权术诈谋日
益泛滥,于是国家免不了被削弱而变得危险,齐湣王、薛公就是这样。所以齐王拥有国势强盛的齐国,不修礼义,只是不断地勾结别国,向外扩张。因此治理强大的齐国,向南足以击破楚国,向西能够使秦国屈服,向北可以战胜
燕国,在中原能一举而消灭宋国。等到燕、赵两国联合起兵来讨伐齐国,却如同摧折枯朽的草木,而齐王身死国灭,成为全天下得奇耻大辱。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不遵循礼义却沉溺于权谋之中。”(二)古代诗词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
,完成下面小题。任所寄乡关故旧①周敦颐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注】①清张伯行《周濂溪集》:“先生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复任永州通判,仲章侄至任归,有诗与之云。
”书端州郡斋壁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诗颔联说自己经常吃的是粗茶淡
饭,但如果有香甜美酒也不会因厌恶而停杯。B.周诗颈联说自己虽“事冗”却不知疲惫,传达出诗人为官尽心竭力,问心无愧。C.包诗比喻通俗贴切,如“秀干”“精钢”“鼠雀”“兔狐”等,生动具有感染力。D.包诗就为官的道德问题发表看
法,体现了宋代“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16.两首诗都谈到对为官的看法,比较二人为官处世之道的异同。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15.A16.同:两首诗都强调为官要清廉无私,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异:周诗:①不求奢华、崇尚节俭。香甜的美酒,不愿多喝,只会停下手中的酒杯;口中常吃
的、心里喜欢的,还是粗茶淡饭。一个“厌”字,一个“常”字,都足以表现他的生活态度。②处世谦逊,不慕名利。尾联“只一般”看出他为人处世的谦逊与淡泊的心境。包诗:①为人处世以刚直不阿为准则,宁折不弯,绝不被外力折服;②要除暴安良,铲除这些贪官污吏赖以生存和为非作歹的条件,使其无法逞凶。【解析
】【导语】周敦颐的诗表达了他在官场中的清廉自守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安宁和对故乡的思念。包拯的诗则强调为官应清廉正直,以史为鉴,不辜负后人期望。两首诗都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为官之道。【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
诗歌内容的能力。A.“但如果有香甜美酒也不会因厌恶而停杯”错,颔联上句意思是,香甜的美酒,不愿多喝,只会停下手中的酒杯。“厌”字写出诗人不喜奢华、崇尚节俭。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
力。同:周诗颈联“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强调自己在工作上,不知疲倦,清廉为官,安然入睡,梦魂也受不到惊吓,其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周诗主人公是一位生性高傲、为官多年却不改清廉初心的宦者兼学者的形象。包诗首联写为人处世之道:治理世事以清廉无私为根本,
为人处世以刚直不阿为准则。颈联写除暴安良。两首诗都强调为官要清廉无私,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异:周诗:①不求奢华、崇尚节俭。颔联强调在生活中,不喜推杯换盏,不贪美味佳肴,只觉家常淡菜清香扑鼻,惬意无比。香甜的美酒,不愿多喝,只会停下手中的酒杯;口中常吃的、心里喜欢的,还是粗茶淡饭。一个“厌”字,
一个“常”字,都足以表现他的生活态度。②处世谦逊,不慕名利。尾联强调故乡的朋亲好友如要了解我的境况,我自豪地告诉您们,我依然是和家乡道州普通百姓一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爱民之心,平和快乐地工作、生活。“只一般”看出他为人处世的谦逊与淡泊的心境。包诗:①颔联是说好
木料最终会成栋梁,好钢材坚强不屈,为人处世以刚直不阿为准则,宁折不弯,绝不被外力折服;②要除暴安良。颈联运用互文比喻手法,把贪官污吏、害民之徒比喻成“鼠雀”“兔狐”,为官者要除暴安良,铲除“鼠雀”“兔狐”这些贪官污吏之流赖以生存和为非作歹的条件,使其无法逞凶。(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周邦彦《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鸟鸣叫渲染了环境的美好。(2)《登泰山记》中,姚鼐与泰安知府坐日观亭待日出时,遭遇“____________”,在太阳升起前,他们看到“_________
___”,不一会就变成五光十色的彩霞。(3)古人喜欢用“啸”抒发情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和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都有体现。【答案】①.鸟雀呼晴②.侵晓窥檐语③.大风扬积雪击面④.极天云一线异色⑤.登东皋以舒啸⑥.偃仰啸
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易错字:“雀”“檐”“皋”“偃”。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费孝通先生的内心
世界是存有一份家国情怀的。这种情怀,既跟他成长的那个时代①,也跟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地位的变化紧密相连。在其晚年,他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理论。这一理论论述至今仍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理论构建方面一块重要和不可撼动的基石。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包括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种研究,仍然离不开费孝通所提出的颇具包容性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这个出发点。他关注到了中国那种独特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方式,也注意到生育制度中那种代际关系的反哺模的式,是以年长一辈
对年轻一辈②的关怀为前提,关怀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等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时,便得到一种反哺式的养老。费孝通所有乡村研究的课题,都未曾真正脱离中国人的家观念,而将其作为全部问题思考的出发点。费孝通的学术思想观念最终实现了一种一体性涵盖并包容多样性的家国认同。换言之,对于中国文化之中,传统儒
家观念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观念,与费孝通提出的首次以家为核心的“差序格局”的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或推开去,就有了③的默契。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
请找出并进行修改。(1)第一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
改写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息息相关②无微不至③异曲同工19.①.“对于中国文化之中”中“对于……中”改为“在……中”②.“提出的首次”改为“首次提出的”③.“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或
推开去”改为“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或推开去的世界观”20.费孝通提出了“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这一格局颇具包容性,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仍然离不开这个出发点,这些研究包括了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语境意思是费孝通先生内心的家国情怀与他成长的时代关系密切,所以此处用“息息相关”恰当。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②语境这里用来形容年长一辈对年轻一辈关怀得非常全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所以此处用“无微不至”恰当。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③语境意思是传统儒家的家国观念和费孝通以家为核心向外扩展的观念有相似之处,用“异曲同工”合适。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做法或说法收到同样的效果。【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对于中国文化之中”中“对于……中”句式
杂糅,可改为“在……中”。第二处,“费孝通提出的首次以家为核心……”语序不当,可改为“费孝通首次提出的以家为核心……”。第三处,“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或推开去”中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改为“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或推
开去的世界观”。【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首先提出主干,单独成句:研究仍然离不开这个出发点。然后根据语意,把“研究”和“这个出发点”定语修改为三个短句:①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
包括了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费孝通提出了“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③这一格局颇具包容性。最后根据逻辑关系,调整语序。改后的短句为:费孝通提出了“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这一格局颇具包容性,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仍然离不开这个出发点,这些研究包括了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时常怀想起这样一个场景:我从屋里出来,穿过杂草拥围的沙石小路,走向院门……我好像去给一个人开门,我不知
道来找我的人是谁。我不理解自己为什么牢牢记住了这个场景,每当想起它,都会有种依依不舍、说不出滋味的感觉。后来,有事无事,我都喜欢让这个情节浮现在脑海里,我知道这种回味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享受。我从屋门出来,走向院门……两道门之间的这段距离,是我一直不愿走完,在心中一直没让它走完的一段路程。多少年后
我才想明白:这是一段家里的路。它不同于我以后走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我趿拉着鞋、斜披着衣服,或许刚从午睡中醒来,迷迷糊糊,听到敲门声,屋门和院门间有一段距离,我得走一阵子才能过去。在很长一段年月中,我拥有这样的两道门。我从一道门出来,走向另一道门——用一根歪木棍牢牢顶住的院
门。我要去打开它,看看是谁,为什么事来找我。我走得轻松自在,不像是赶路,只是在家园里的一次散步。一出院门,就是外面了。马路一直在院门外的荒野上横躺着,多少年后,我就是..从这道门出去,踏上满是烫土的马路,变成一个四处奔波的路人。21.文中画横线
句子的省略号不能换成句号,请说明理由。22.下列句子中的“就是”和文中加点的“就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风里来雨里去,他就是这样艰难地撑起了这个家。B.今日为了工作,就是熬夜,也无怨言。C.这几天天气不好,不是
刮风,就是下雨。D.我看大家都来了,就是小林还没有来。的2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如果改写成“我后来有事无事都喜欢在脑海里浮现这个情节”,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21.①此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②暗示了“我”心中一直不愿也不肯走完这两道
门之间的路程。③如换成句号,则表示一句话说完后的停顿,达不到上述效果。22.A23.①原句将“后来”和“有事无事”放在主语前,用逗号隔开,强调了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长久且深刻的印象;改句无强调之意。②使用“让”字,并把“这个情节”前置,
强调“我”主动回忆起这个情节及这个情节带给了“我”喜悦和享受;改句则普通,不能突出情感。【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结束,本处是说“我”从屋门出来,走向院门,
屋门和院门这两道门之间的距离,而屋门和院门之间的这段距离是“我”一直不愿走完的,在心中一直没让它走完的一段路程,所以本处有语意上的省略,表示语意未尽,而省略号有表示省略未尽的作用,句号没有这样的作用,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
停顿。【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语境义的把握能力。文中加点的“就是”表示肯定陈述语气。A.“就是”表示肯定陈述语气;B.表示假设让步,下半句常用“也”呼应;C.连词,与前者构成非此即彼的关系;D.表示某种确定的范围,排斥其它,相当于“仅”“只有”。故选A。【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
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后来”“有事无事”独立成句,放在主语前面,起到强调作用,强调了这个情节常常浮现在脑海中,强调了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长久且深刻的印象。而改写后的句子没有强调的意味。“让这个情节浮现在脑海里”中使用“让”字,并把“这个情节”前置,“让”具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意志,
表明是“我”主动回忆起这个情节的,之所以主动回忆这个情节,是因为这个情节带给了“我”喜悦和享受,从而更具强调作用。而改句则普通,不能突出情感。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势”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①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②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
③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习主席多次谈到干事创业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正确的认识“势”,灵活的把握“势”。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
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乘势而上,驭势前行“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古人对“势”的理解,已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更是将“势”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细细想来
,“势”之一字,于个人、于国家,都可谓至关重要。“势”是什么?简言之,就是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春华秋实是自然的“势”;盛极必衰是历史的“势”;科技发展是时代的“势”。“势”无处不在,又瞬息万变,只有敏锐观察、准确判断,
才能真正做到“因势而谋”。“因势而谋”方能运筹帷幄。诸葛亮深谙此道,初出茅庐便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提出三分天下、联吴抗曹的蜀汉生存之道。他准确把握了群雄割据、曹操势力壮大的政治格局,以及“天下苦汉”的社会形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为
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功勋。反观王莽,急于求成,推行激进的改制,却忽视了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改革基础薄弱的现实,最终导致王朝覆灭。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认清“势”、顺应“势”,将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才能把握方向,成就伟业。“应势而动”方能事半功倍。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
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更要“应势而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互联网+”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正是“应势而动”的生动体现。我亲眼目睹家乡的传统
制造业,在数字化浪潮下,积极拥抱互联网,利用电商平台开拓市场,最终实现逆势增长,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唯有积极求变,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顺势而为”方能行稳致远。事物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既要看到“势”的发展方向,也
要认识到“势”的曲折性,在顺应大趋势的前提下,保持战略定力,不为一时困难或诱惑所动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奋斗,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目标变为现实。我自身也经历过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瓶颈想放弃的时刻
,但想起“顺势而为”的道理,便告诫自己要坚持下去,最终也收获了进步的喜悦。“势”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不可掌控。我们要以“观沧海”的胸襟去认识“势”,以“乱云飞渡仍的从容”的定力去把握“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去顺应“势”,最终才能乘势而上,驭势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华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给出了“势”字的几种含义,包括事物力量的趋向、自然现象或形势以及社会活动状况或情势。随后引用了习主席的话:“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句话强调
了在各种情境下,应当根据当前的形势来制定策略,做出相应的行动,并顺应大势发展。材料最后指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正确地认识和灵活地把握“势”的重要性。“因势而谋”强调了决策前对形势的分析和理解;“应势而动”指出行动应基于对当前形
势的响应;“顺势而为”倡导在顺应大趋势的基础上采取行动。写作时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在学习、生活中如何认识和把握“势”;也可以选择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势”,并探讨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还可以从历史事件或人物中汲取智
慧,分析其成败与“势”的关系,从而得出对现实的启示。行文思路上,文章开篇可以“势”的多重含义为切入点,引用习主席关于“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论述,表达对其深刻哲理的认同。在论述过程中,可采用对比论证、例证法和因果分析等多种论证方法,结合具体
事例,从个人成长、社会变迁及国家战略三个维度,深入剖析“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实践意义。例如,通过讲述成功企业家如何捕捉市场趋势,调整企业战略,实现企业腾飞的案例,来论证在商业领域中“顺势而为”的重要性;或者,
通过分析历史转折点上的国家决策,展现“因势而谋”的深远影响。文章结尾部分,强调正确认识和灵活运用“势”的原则,不仅能够促进个人成长,加速社会进步,更能在国际竞争中为国家赢得主动权。同时,呼吁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势”的敏感度,学会在变化中寻找机遇,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从而在各
自的领域内开创出一片新天地。立意:1.因势利导,才能驾驭未来。2.识势者智,驭势者强。3.把握时代大势,奏响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