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1.651 MB
  • 2024-10-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1.65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b8daa65701483fd10db5d9448e4f6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河南省太康一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天象可能是月全食(红月亮)巧遇超级月亮。2021年5月2

6日10时,月亮运行到距离地球的最近点,是名副其实的超级月亮;当天19时14分,太阳、地球和月球排成一条直线而发生月全食。下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月全食”天文景观涉及的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A

.恒星、行星、行星B.恒星、行星、卫星C.卫星、行星、行星D.恒星、卫星、行星2.图示天体()A.均位于地月系B.均位于太阳系C.地球质量最大D.自身发光的是太阳和月球【答案】1.B2.B【解析】【分析】【1题详解】恒星是自身会发光发热的天体,

太阳属于恒星;行星围绕恒星公转,地球为行星;卫星围绕行星公转,月球属于卫星,所以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恒星、行星和卫星,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图示天体系统主要涉及到太阳系和地月系,均位于太阳系,A错误,B正确。太阳属于恒星,质量

最大,C错误;自身会发光的是太阳,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D错误。故选B。【点睛】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

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金星,它不是光源,人们称它为“启明星”。下图是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被称为“启明星”的是()A.MB.JC.VD.W4.“狮子座流星雨”来源于()A.M轨道与V轨道之间B.V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C.地球轨道

与W轨道之间D.W轨道与J轨道之间5.图中所示信息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特征是()A.自转方向都一致B.公转方向都一致C.公转轨道都为正圆形D.公转轨道面完全重合【答案】3.C4.D5.B【解析】【3题详解】图中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M距太阳最近示意的是水星,其它行星依次为V示

意金星,W示意火星,J示意的是木星。依据材料信息,“启明星”应指的是金星,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狮子座流星雨”来源于小行星带,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转轨道之间,由上题可知,W示意火星,J示意的是木星,故D正确,ABC错

。故选D。【5题详解】图示信息不能反映行星的自转方向,且金星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A错误。由图可知,图中所有大行星的公转方向皆为逆时针,公转方向都一致,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的同向性,B正确。太阳系中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C错误。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彼此之间的夹角都很小,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但没有完全重合,D错误。故选B。【点睛】流星雨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因此,流星群的轨道

常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下图为某大气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符合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7.关于该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层吸收相当数量红外光②大气稳定,适合于飞机飞行③上冷下热,大气平流运动为主④

大量紫外线被该层的臭氧吸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有关低层大气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B.主要是太阳照射地面,地面又反射给空气的结果C.主要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

碳吸收的结果D.主要是受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答案】6.A7.D8.A【解析】【6题详解】图中显示,该大气层位于离地面12千米至50千米之间,应为平流层。平流层含有大量臭氧,而臭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而增温,越向上获得的太阳紫外线越多,因此平流层向上气温升高。图中显示,曲线③和曲线④表示气温

向上气温降低,CD错误。曲线②表示整体上向上气温升高,但在中下层频繁变化,不符合平流层大气稳定的特征,因此B错误。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千米~50千米的大气中,因此在12千米至20千米处,向上气温变化不大,20千米以上气温向上增长较快,与图

中①曲线变化特征相同,因此符合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曲线是①,A正确。故选A。的【7题详解】该层为平流层,含有大量臭氧,主要吸收相当数量的波长较短的紫外光,不是红外光,①错误。由于平流层气温向上递增,对流运动弱,且水汽和尘埃少,天气单一,大气

稳定,适合于飞机飞行,②正确。平流层向上气温递增,上热下冷,不是上冷下热,③错误。平流层含有大量臭氧,大量紫外线被该层的臭氧吸收,④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因此近地面大气增温主要是靠大气

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升温,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为对流层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由

于这种作用大气温度结构在高度50km左右有一个峰,地球上空15~50km存在着升温层。正是由于存在着臭氧才有平流层的存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

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塔里木盆地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太湖平原10.“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A.提升大气温度B.增强地面辐射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降低水体温度【答案】9.D10.D【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要大面积发展需要水面多、光照丰富,太湖平原最符合,D正确;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没有大面积水面可以用来进行光伏电站建设,ABC错误。故选D。【10题详解】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

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水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会削弱到达水体的光照,会降低水体温度和大气温度,减少地面辐射,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综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的影响:(1)影响地球环境:①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②是地球上水、

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导致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性差异。(2)影响人类活动——提供能源①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②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1984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古生代早期生物化石群,证明当时发生了以多细胞动物在海洋中大量出现并迅速发展

为特征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事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含有该生物化石群的岩石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12.该次生物大爆发时期,地球表层出现了大量的()A.单细胞生物B.无脊椎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答案】11.C12.B【解

析】【分析】【1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主要特征,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由板料信息“古生代早期生物化石群”可知,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大发展的时代,B正确。单细胞生物出现在前寒武纪,A错误。爬行动物盛行于中生代,哺乳动物于新

生代大发展,CD错误。故选B。【点睛】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2018年11月21日,中国台湾屏东县(位于台湾南部,西临台湾海峡)大鹏湾海岸出现异象,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飞起跃上码头,持续

时间长达3分钟以上。2018年11月26日7时57分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3.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飞起跃上码头,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是大鱼在追捕小鱼,小鱼跃出水面试图

躲避B.电磁场发生变化,预示将要发生地震C.进入冬季,海水中氧气减少,小鱼跃出水面呼吸空气D.小鱼逃离被污染的海水14.地震发生时,位于台湾海峡轮船上的小明的感觉是()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15.地震发生时正确避震方法是()①在家可躲

在空间较小厨房②在影剧院,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④走在街上要远离高层建筑、广告招牌,霓红灯架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3.B14.C15.D【解析】【13题详解】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飞起跃上码头,如果

是大鱼在追捕小鱼导致跃出水面不可能有这么多鱼,A错误。电磁场发生变化,预示将要发生地震,导致鱼群慌乱,B正确。进入冬季,海水中氧气减少,小鱼可能浮到水面上呼吸空气,但不可能跃上码头,C错误。海水被污染不会是突发性的,D错误。故选

B。【14题详解】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地震发生时,横波不能通过轮船下的水体,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而无左右摇晃,C正确,A、B、D错。故选C。【15题详解】在家可躲在空间较小的房间,卫生间比厨房更合

适,①错误;在影剧院,在门口的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空地,但离门口较远来不及从门口逃脱的应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②错误;在教室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寻找能够支撑的空间,③正确;走在街上要远离高层建筑、广告招牌,霓红灯架等,防止震落砸伤路过的人,④正确。③④组合正确,D对,A、B、C错。故选D。【点睛】

地震的逃生路线要确定就近避灾或选择逃生;选择沿相对平坦开阔的地段逃生。地震的避灾场所要选择地形平坦开阔、地质条件稳定,远离建筑物的空旷地带。地震中自救要注意清除附近杂物,保持空气流通;寻找水源与食物。16.据科学家考证,辽宁北票发掘的“辽宁古果”是被子植

物的果枝化石(如图),生存年代为距今1亿4500万年的中生代,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被子植物。据此推测,在“辽宁古果”存在的年代().的A被子植物高度繁盛B.陆地爬行动物盛行C.喜马拉雅山脉形成D.海陆格局

多次变迁【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题意表明,辽宁北票发掘的“辽宁古果”化石,生存年代为距今1亿4500万年的中生代,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被子植物,表明当时只是被子植物起源阶段,不是被子植物高度繁盛的时期,排除A;题意表明,“辽宁古果”化石中果枝生存年代为中生

代,中生代为爬行动物时代,因此在“辽宁古果”存在的年代陆地爬行动物盛行,B符合题意;喜马拉雅山脉开始形成于几千万年前的新生代,与“辽宁古果”存在的年代不同,排除C;在中生代期间,各大陆逐渐移动到接近现在的位

置,海陆格局没有发生多次变迁,排除D。故选B。【点睛】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17.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________;与其相邻的两颗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填行星名称)(2)图中的小行星带

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行星运行轨道之间。(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几级天体系统________。(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能反映出来的是什么?【答案】(1)C;金;火.(2)D;E(3)2(4)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解析】【分析】本题

考查天体系统、太阳系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详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此图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C;与其相邻的两颗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金星、火星。(2)据图可知,小行星带在火星D和木

星E轨道之间。(3)图中地球等八大行星及彗星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其中心天体是太阳;地球及其卫星月球构成地月系,因此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地月系、太阳系两级天体系统。(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包

括适宜的温度、适宜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等。图中能显示出来的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上温度适宜。大气和液态水都不能反映出来。18.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

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材料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2.年)。材料三: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

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____;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__,____,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性环

境问题是____。(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按波长分),其相对于常规能源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3)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____地形区,该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____。【答案】(1)①.太阳能②.古生代(后期)③.中生代④.全球变

暖(2)①.可见光②.可再生③.无污染(3)①.青藏高原②.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解析】【分析】该题以中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太阳辐射的概念、分布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

知识迁移能力。【小问1详解】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生物的生长主要是在太阳光合作用下不断生长,因此是太阳能的不断积累。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植被繁盛时期,主要在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两个地质年代。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释

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因此会引发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小问2详解】太阳辐射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主要在0.15~4.0微米之间,其中波长在0.4~0.76微米的称为可见光。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太阳能相对常规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

生等优点。【小问3详解】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形区,主要原因是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更稀薄。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8年

1月15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沈阳师范大学胡东宇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的研究团队的一项科研成果。他们发现了一个和鸟类亲缘关系很近的恐龙新属种——巨嵴彩虹龙。下图为巨嵴彩虹龙

复原图。(1)恐龙生活在____代,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时代”。(2)巨嵴彩虹龙是鸟类演化的重要一环,据此推测应处在____纪。(3)恐龙是地球历史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在6600万年前,恐龙突然灭绝。关

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猜想,代表性的有“陨星撞击说”、“火山爆发说”、“气候变化说”等。请从以上几个猜想中任选一个分析恐龙灭绝的原因。【答案】(1)①.中生②.爬行动物(2)白垩(3)陨星撞击说:陨星是

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小行星,如果陨星体积、质量较大,与地球撞击会在地球表面形成巨大的撞击力,产生强烈震动,引发森林大火,烟尘遮蔽阳光,植被难以生长,破坏恐龙的生存环境。火山爆发说:大规模、大范围的火山爆发,

大量火山熔岩喷出地表,大量火山灰进入大气,破坏了恐龙的生存环境,导致恐龙灭亡。【解析】【分析】本题立足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我国关于发现新属种恐龙的成果,考查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注重对学生调动与运用知识、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考查。

【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小问2详解】巨嵴彩虹龙作为恐龙向鸟类演化重要一环,应发生于中生代晚期,即白垩纪。【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推知,地球自然环境的变化使恐龙食物匮乏,最终灭亡。因此,不论哪个猜想都离不开恐

龙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言之有理即可。陨星撞击说:如果陨星体积、质量较大,在地球表面会形成巨大的撞击力,产生强烈地震,撞击地球时产生的烟尘遮蔽阳光,导致植被大量死亡,从而破坏恐龙的生的存环境,导致恐龙的灭绝;火山爆发说:

大规模、大范围的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熔岩喷出地表,大量火山灰进入大气,遮蔽阳光,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剧的温室效应,使得植物死亡。破坏了地球恐龙的生存环境,导致恐龙灭亡。气候变化说:由于板块运动,海流产生改变,更引起气候的巨幅改变。严寒而干燥的气候使植物死

亡,由温暖湿润的环境逐渐演变为寒冷干燥的环境,导致恐龙灭绝。【点睛】20.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A~G地层中形成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哪一层?分别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2)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哪些?并说明判断

理由。(3)推测乙地与甲地比,有些沉积地层缺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案】(1)A层最早,形成于古生代;G层最晚,形成于新生代。(2)B和W,F和Y,G和Z属同一年代,因为每对地层中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

。C和X属同一年代,因为地层的先后顺序和岩石类型相同。(3)地势高,缺失某地层时代的沉积物;或沉积后,又被外力侵蚀殆尽。【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球的演化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详解】(1)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距今越近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A层的化石为三叶虫化石、菊石化石,为结构最简单,分类最低等的生物,形成年代最早,形成于古生代;G层的化石有哺乳类动物化石,结构最复杂,分类最高等的生物,

形成年代最晚,形成于新生代。(2)从图中可以看出,B和W、F和Y、G和Z属同一年代,因为每对地层中含有相同的古生物化石。C和X属同一年代,因为地层的先后顺序和岩石类型相同。(3)沉积地层缺失的原因主要:一是

形成该地形时,乙地地势高,没有接受沉积;二是接受沉积,但后来地壳抬升,又被侵蚀掉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6579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