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95.177 KB
  • 2025-01-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共(7)页,295.17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b5a4899086f1aab0103b1744919e8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阆中中学高2020级2021—2022学年寒假学习水平测试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命题教师:敬镔)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

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2.图5《废井田,开阡陌》是当代画家张友仁

的作品。他根据战国时期商鞍变法的史实创作,曾作为中学历史教材插图而广为人知。该作品图5A.创作源于画家的生活实践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表达D.体现写意传神的特点3.北魏时期,孝文帝深叹“移风易俗实为甚难”,南迁洛阳后,留在北方边镇民众甚至出现了鲜卑化趋势。而在南方,新汉族

较多地保存了北方汉族之文化传统,“蛮气”则显得不足。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A.区域地理环境B.经济发展水平C.汉文化影响力D.政府推行力度4.唐律规定“奴牌比之资财”,“律比畜产”,地位低下。宋代除少数官奴牌外,私奴往往订立契约,约以时限,付以雇值,又称“女使”。这反映了宋代A.宗法等

级观念淡薄B.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女性政治地位提高D.雇佣劳动开始出现5.16一18世纪,“南海”是东西方贸易的集中地,中国的“朝贡贸易”规则被世界各国普遍遵守,白银产量的一半也流入中国,“南海”因此有“东方地中海”之称。

该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农耕文明的发达B.郑和下西洋的推动C.海禁政策的松弛D.白银货币化的影响6.明清商人群体中常见“抱德怀才岂惮贫,广行方便方施仁。光明正大无荣辱,留此心田荫后人”。“处世为人做一场,要留名节与纲常

”之类的劝诫。这反映出当时A.尊富尚利意识的盛行B.社会风尚发生转变C.儒家财富观受到冲击D.商人责任意识增强7.传统观点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古代农民起义“均田免粮”思想的发展。后来有学者认为,均田纲领是长期以来客家先民心理积淀的一种折射,它主要解决的是士、客矛盾,而不

是贫富悬殊的问题,带有浓厚的华南乡土色彩。据此可知,这一认识A.推翻了传统的研究观点B.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野C.缺乏对古代农民的关注D.比传统观点更值得可信8.1893年,清廷采纳薛福成建议,允许“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

,婚娶生息,一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给予护照,任其回国谋生,置业与内地人民一律看待,并昕其随时经商出洋”。这表明清政府A.重农抑商政策开始转变B.试图摆脏西方列强控制C.强化对海外侨民的管理D.对世界形势的认识加深9.古希腊曾在周边建立了139个殖民城邦,形成了一个包括南欧,西欧,西亚,北非的大希腊

世界。在扩张中,子邦往往采用母邦的宪政制度,在经济、宗教、文化上保持联系,但并无隶属关系。据此可知,古希腊的殖民扩张A.加速了希腊半岛统一B.推广了城邦自治体制C.消除了公民内部矛盾D.促成民主政治的形成10.1485—1536年,英国获

得自治权的城市仅13个。随着大小修道院的解散,大量教会财产投入市场,此后自治城市迅速增长,百年间达150个之多。这反映了当时A.圈地运动助推城市化进程B.启蒙思潮引发了革命风暴C.宗教改革影响到国家治理D.工业革命改善了城市风貌11.在美国,曾有宗教保守派视铁路为“将不朽

灵魂引入地狱的撒旦装备”,但很快“贫困的牧师们匆忙改信了蒸汽机,不久就在机车油门上看见了上帝之子”。大都市气势恢宏的火车站成了与大教堂一样的地标性建筑。这表明铁路建设A.引发了价值观念更新B.推动了生产力

的迅速发展C.增强了殖民扩张动力D.动摇了民众对上帝的信仰12.表3是1750年—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3时间国别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英国1.94.39.519.922.9

18.5德意志诸邦德国2.93.53.54.98.513.2美国0.10.82.47.214.723.6中国32.833.329.819.712.56.2印度24.519.717.68.62.81.7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18世纪中国经济引领世界潮流B.西方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矛盾

尖锐C.工业化浪潮缩小了东西方差距D.世界经济中心从亚洲转移到欧美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15题15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唐宋时期,在商品经济更高程度发展基础上,一批富民乘

势而起,形成了“富民社会”。顾名忠义,“富氏”是占有财富的人。但就富民来说,“虽田连忏陌,家资在巨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没有任何特权。因为没有特权,他们主要通过租徊契约实现对耕种者的剥削。伴随国家赋税的征收方式和乡里制度的变革,富民逐渐成为乡村拉

制的主要力量。中国社会也向流动化、市场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富民社会”之后,从理论上说,随着商品经济更高程度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将进入“市民社会”,但具体就中国历史的发展而言,明清时期是否已经形成一个市民阶层还是值得慎重研究的大问题。——摘编自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

形成及其历史地位》材料二14世纪末,经过三、四个世纪的发展,西欧农民经济社会生活状况已大为改观。在此情况下,西欧农村分化出一批精英分子:富裕农民的兴起。“通常他们有相当于六、七年收入的储蓄。他们有很多家畜,很好的家具、器皿,有三、四床鸭鹅被,有地毯、银盐罐、高脚酒杯、一两打的

汤匙。”在英国,通过大面积承租领主自营地或者蚕食小农。到16世纪,50%以上耕地已经集中到他们手中。以此为基础,富农在地方事务中的领袖作用令人瞩目。为了打赢一场官司,他们“不惜每人花20英镑,以斗垮一个不受欢迎的领主”。他们改变着乡村的经济和

政治生活,也改变着他们自身。显然他们是一个崭新阶层的前身,一代新人呼之欲出。——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富民阶层的共同特点。(7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富民阶层兴起产生

的重要影响。(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富民阶层在中英两国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我国历史教科书一直重视国防教育,表4是统编历史教科书涉及到的中国近代史国防教育的部分史事。表4时间国防相关史事说明184

0—1842年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不再享有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42年虎门销烟、三元里乡民抗英显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

《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中国的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时间国防相关史事说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建立新式海陆军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向近代化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1895年台湾人民抗日武装斗争体现台湾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1895年以后瓜分中国狂潮,各国在中国划分“势

力范围”中国国防体系基本崩溃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统治者不能掌握国家权力,改革失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倾向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深渊1911年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历史教科书中国国防教育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5分)材料明治政府大力倡导欧美式教育方针,要求华族、士族、平民及妇女等“一般人民”的子弟“必须从事于学也”,强制贯彻的“国民皆学”方针的政策。对于幕府时代的各种教育设施,明治政府加以重新编组和改造,以资利用。幕府创立的昌平费、开成所、医学所等高级育机构,几

经改组、调整,在1877年4月合并为拥有法学、理学、文学、医学等4学部的东京大学;诸藩设置的280余所藩校被改设为中学;万余所寺子屋被改造成小学。在以上各类学校中,四民子女无差别地成为同校、同班的同学,接受教材划一的新式教育。武士长期垄断、身份等级差别鲜明的旧

文化教育体制,成为历史的陈迹。——摘编自宋有成《新编日本近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在推行教育改革方面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意义。(8分)阆中中学高2020级2021—2022学年寒假学习水平测试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

9101112答案ACCBADBDBCAD13.(25分)(1)特点:得益于商品经济发展;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依靠土地兼并积累财富;地方秩序的领导者。(7分)(2)影响: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影响到国家税收制度变革;推动基层治理秩序

的变化;使中国社会向流动化、市场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贫富分化。(8分)(3)中国:专制集权制度阻碍;生产方式未发生质变;重农抑商政策阻碍;重义轻利观念影响。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重商主义推动英国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影

响;国家对富民的重视。(10分)14.(12分)示例一历史教科书以反侵略为主线进行国防教育(3分)反对列强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是近代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

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血战,消灭了大量日军。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战士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在中国近

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7分)教材通过上述反侵略的史实,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了学生的国防意识。(2分)(注意: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拟论题只要符合题意,均可给分。如列强入侵对国防安全的侵犯;国防近代化在曲折中前进

等,均可给分。)15.(15分)(1)倡导欧美教育;集中统一领导,用行政命令手段,强力推行;强调教育共享和平等;对旧教育重新编组和改造,以资利用。(7分)(2)建立起近代学校体制;国民教育素质得到提高;加强了

中央集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建立,有利于文明开化。(8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