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 地理 含答案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833.650 KB
  • 2024-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 地理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 地理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 地理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 地理 含答案.docx,共(10)页,833.65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a952143323bd6117aaf68e58ae70ff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西南大学附中重庆育才中学高2025届拔尖强基联盟高二下三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学校:西南大学附中2024年3月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以下各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

得分。2024年1月30日到2月7日,湖北省遭遇连续冻雨导致多地树木被积雪(冰)压断,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冻雨俗称“滴水成冰”,多出现在冬季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中层大气出现逆温层的地方。下图为冻雨发生时大气垂直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湖北冻雨现象最有可

能出现在图中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武汉形成冻雨现象时,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最有可能的是A.B.C.D.3.湖北城区香樟等常绿乔木折断较多的主要原因A.树木含水量较大B.树根深,树体高大C.枝叶过大,枝干负重D.木质化程度高,抗压能力差湖泊“皮肤效应”是指湖水0.

5毫米厚表面温度(Ts)与50厘米深处水温(T50)的差异(Ts~T50),差值大于零为“暖皮肤效应”,差值小于零为“冷皮肤效应”。对太湖的观测表明,“皮肤效应”主要受湖水吸收的太阳辐射、湖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等因素控制。据此完成4~5题。4.在多年平均情况下,太湖最强的“暖

皮肤效应”和最强的“冷皮肤效应”分别出现在北京时间A.0~2点;15~16点B.7~8点;12~14点C.15~16点;7~8点D.12~14点;0~2点5.有利于增强太湖“皮肤效应”的天气状况是A.阴天大风B.阴天微风C.晴天大风D.晴天微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通过遥感技术反映植被

覆盖度的指数,NDVI值越大表明植被覆盖度越高。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位置。据此回答6~8题。6.为获得该区域NDVI年内最大值分布图,最适合选取的遥感影像的月份是A.2月B.4月C.8月D.11月7.提高该区域NDVI值最合理的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B.降低放牧强度C

.开垦荒地D.抽取地下水灌溉8.当该区域NDVI值显著增大时A.下垫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C.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B.沙丘活化程度增加D.实际蒸散发量增加破火山口是指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口由于后期受自然或人工的

破坏而成为的不完整的火山口,多数破火山口都是火山喷发之后火山锥下方空虚陷落而形成的。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部分破火山口区面积,该区域由成列环状海底火山喷发而成,其喷发多属小型爆炸,产生的火山灰可以达到4500到9000米的高空。据此完成9~11题。9.图中

火山带的直接成因是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10.与通常的火山口相比,破火山口A.形状规则B.面积更大

C.锥体更高D.坡度更陡11.图中区域火山喷发时能A.造成珊瑚死亡B.诱发洪灾发生C.毁灭特大城市D.威胁空中航线目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严重,不仅使土壤活动层(指覆盖于多年冻土之上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土

层)储水能力发生变化,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水量平衡,而且草甸退化后,土壤活动层的冻结期和融化期也出现明显的变化。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土壤剖面。据此完成12~13题。12.下列对冻融过程响应最敏感的水循环环节是A.大气降水B.坡面蒸发C.地下径流D.植被截留13.高寒草甸退化会导致图中A.地表径流量减

小B.活动层的冻结期滞后C.活动层厚度变小D.生态系统的水分不足土壤储存的碳是植物的三倍多,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草地的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迅速递减。新西兰某牧场推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将15~30厘米的底土放置在0~15厘米的表土上方。图7示意“倒置耕作”

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14~15题。14.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吸收较少B.淋溶作用较强C.土质疏松多孔D.生物质积累多15.当表层土壤有机碳不再增加时,可以实施下一轮“倒置耕作”。“倒置耕作”的周期最适宜为A.5年B.10年C.15年D.20年梵净山位于“青年

”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云贵高原,自该地区从浅海抬升为陆地,梵净山山体逐渐突兀于周围丘陵之上。下图示意该山地剖面。据此完成16~17题。16.梵净山山体突兀于周围丘陵之上的主导因素是A.地壳抬升B.岩浆活动C.岩石岩性D.植被覆盖17.如果该地地

质构造稳定,且气候无明显变化,梵净山与周边地区的落差将A.一直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汾河入黄口湿地是治黄的重要保洁员,考察发现,该湿地以砂砾石沉积为主,地下水赋存条件良好。主汛期时,汾河流域多暴雨,下游极易出现“水位雍高”现象,即因水流受阻而产生的水位升高现

象。下图示意汾河入黄口段地形地势图。据此完成18~20题。18.汾河入黄口湿地以砂砾石沉积为主,说明古汾河A.植被覆盖度高B.河岸岩性致密C.黄河顶托显著D.流域内降水丰富19.主汛期时汾河流域多暴雨,是由于A.冷锋活动较多B.准静止锋强盛C.地形雨较频繁D.热力对流强盛20.推测主汛期

时汾河下游极易产生“水位雍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汾河河床高于黄河B.入黄口上游汇水多C.汾河水下渗能力差D.入黄口处地形狭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重庆市某区的中梁山顶部,发

育有背斜谷地,被称为“槽上”。该地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自然土壤瘠薄,缺水现象时常发生。萝卜生长需水量大,土层要求较厚。“槽上”村民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水土状况种植萝卜,逐渐培育出爽口脆甜、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槽上萝卜”。(1

)据图描述“槽上”背斜谷地的形成过程。(8分)(2)分析“槽上”土壤瘠薄、时常缺水的自然原因。(8分)(3)推测“槽上”村民克服萝卜种植限制条件可采取的合理措施。(4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扬沙是一种本地或附近沙尘被气

流剧烈活动带向空中的天气现象。受蒙古国扬沙影响,我国华北地区某年3月18—20日出现了一次严重的沙尘天气。监测发现,该年3月中上旬蒙古国降水稀少,且气温较往年偏高。左图示意沙尘移动路径和沙尘分布高度,右图示意该年3月19日1

7时亚洲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1)指出沙尘的水平运动方向,并描述其分布高度变化。(8分)(2)判断在蒙古国引起扬沙的气压系统类型,并说明本次扬沙的成因。(8分)(3)指出引起沙尘移动路径转折的高压中心编号,

并分析路径转折的原因。(4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碳元素交换存在于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之中,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河流的有机碳输出、北极鱼类洄游、陆地植被生长是北极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溶解性有机碳(DOC)

主要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搬运。左图为西伯利亚北极河流2004-2017年春、夏、冬季DOC输出量示意图(该区域水文年划分:5-6月为春季、7-10月为夏季、11月至次年4月为冬季),右图为2004-2017年西伯利亚北极河流年平

均径流量统计图。(1)从地形角度分析鄂毕河区别于其他两条河流的径流特征。(8分)(2)与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相比,说出鄂毕河溶解性有机碳(DOC)输出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3)简述溶解性有机碳(DOC

)参与北极碳循环的过程。(8分)高2025届高二下三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1—5DDCCD6—10CBAAB11—15DCDDC16—20CBDAB21.(20分)(1)形成过程:①地壳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2分)②

岩层受力超过耐受限度,“槽上”断裂抬升;(2分)③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多裂隙,致顶部泥岩、砂岩易受较强的风化、流水侵蚀;(2分)④石灰岩出露地表,遭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溶蚀,形成背斜谷地。(2分)(2)①石

灰岩成土慢,土层薄,甚至岩石裸露(石漠化)。(2分)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降水量较大,淋溶作用强,矿物养分流失多;(2分)③石灰岩(在内外力作用下)多裂隙(裂隙发育),地表水易渗漏;(2分)④断层发育,地表水易下渗。(2分)(3)①修筑蓄水池等小型水利工程,修筑

引水渠,利用水泵抽水;②移植客土、增施有机肥;③修筑水平梯田;④营造防护林带?(任答2点得4分)22.(20分)(1)水平运动方向:自西北向东南移动(1分),在渤海海域转向西北(1分)。分布高度变化:①17日,在沙

源地附近沙尘分布波动增高;17日夜间沙尘高度最高(2分);②18日沙尘沉降,并于12点左右分布于近地面,持续至20日凌晨(19日晚)(2分);③20日沙尘分布略微升高(2分)。(2)低气压或气旋(2分);气温偏高,表土解冻,土质疏松(2分);降水稀少,天气晴朗,蒸

发旺盛,加剧土壤水分散失,地表干燥(2分);气温偏高,蒙古低压强盛,近地面空气急剧辐合膨胀上升,沙尘随上升气流输送到高空。(2分)(3)H1(2分);H1西侧盛行东南风(1分),将近地面的沙尘吹向北京(1分)。23.(20

分)(1)①鄂毕河流经平原地区,地势较低平,气候较温和,积雪融化较早,洪峰出现时间较早;(2分)②地势低平,径流汇流速度较慢,河流水位上升速度较慢;(2分)③地形平坦,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使洪水期洪峰流

量较低;(2分)④地形雨较少,春、夏季永久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少,径流量较小。(2分)(2)特点:DOC输出总量最少;(1分)季节差异最小。(1分)原因:鄂毕河年平均径流量最小,(1分)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小。(1分)(3)河流将有机碳带入北冰洋,成为鱼类的营养物质;(2分)

鱼类洄游,将有机碳带回河流;(2分)鱼类死亡后将碳元素释放到水体或土壤中,被植物吸收后进行光合作用固碳;(2分)植物残体与鱼类腐烂产生的有机碳又随水循环进入河流,再次参与碳循环。(2分)(4)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