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课时练 24.docx,共(9)页,81.93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a11164a091a6530c2930ec01b1986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练24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及二战后的经济改革————————————狂刷小题·分层练————————————[基础·达标练]1.[2023·山西省怀仁市调研]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出“1918年产生出两半的社会主义,正如在帝国主义一个蛋壳中的两只鸡雏
。在德国和俄国分别体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两方面条件:一方面是经济、生产、社会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政治条件”。列宁意在()A.阐述德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合理性B.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C.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D.说明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不成熟2.[2023·天一大联考期末]1923年2月,美国救济署工作人员及其在苏联境内招募的苏联方面工作人员的总数从1.6万名减少到2000名。6月,经双方协议,美国救济署结束了历时将近两年的
对苏联饥民的赈济活动。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时苏联()A.推行了过渡性的新经济政策B.扩大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C.解决了工农业比例失调问题D.加快了工业化建设的进程3.[2023·河南省中原名校质量考评]在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归国家经营的基础上,列宁确定了自由
贸易原则,允许进行小工业商品以及农产品的私人贸易;没有收回国有的小企业,仍归业主所有,已经国有化的小企业则租给私人或合作社。列宁的做法()A.保障了苏俄赢得国内战争胜利B.践行了国家资本主义原则C.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改变了国家经济发展方向4.[2023·安
徽省蚌埠市质检]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多次谈到,俄国与其说吃资本主义的苦,不如说吃资本主义不发达的苦,这表明列宁()A.拒绝承认经济政策的失败B.对国情的认识趋于客观C.认为俄国革命条件不成熟D.要在俄国建立资本主义5.[2022·全国Ⅰ卷“超级全能生”联考]
1938年,联共(布)中央、苏联人民委员会和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联合做出关于整顿劳动纪律的决议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每年损失几十亿卢布。据此可知,当时
苏联()A.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B.意图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义务劳动制造成社会生产效率低下D.管理机制僵化制约企业发展6.1957年,赫鲁晓夫对工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组”,用地方行政命令代替中央命令。改组后,苏联的工业管理体制
从部——总管理局——企业,改变为经济行政区——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局。这次改组旨在()A.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B.改变国家管理企业的行政办法C.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D.推动经济管理的市场化7.[2023·青海省海东市模拟]
戈尔巴乔夫曾回忆说:“经历(1985年)四月全会的转折将近一年后,我们发现改革政策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因而许多人将这一政策视作昙花一现的例行行动……我感到党内和管理阶层官僚在强烈抵制,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却寂静无声。”由此可知,当时
戈尔巴乔夫()A.强调苏联激进改革的必要性B.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对苏联改革前景持悲观态度D.力主调整苏联国家改革政策[高考·适应练]8.[2021·全国甲卷,34]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
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9.[2021·天津卷,11]1918~1921年,为了
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说明苏维埃俄国()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C.政权
拥有新的阶级基础D.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10.[2021·广东卷,15]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
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C.完善新经济政策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11.[2021·山东高考,13]下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时间拖拉机数量
(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
工业化发展12.[2020·海南卷,16]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13.[2020·江苏卷,19]1921~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
、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C.农民税收负担较重D.农民无权支配税后粮食14.[2020·山东卷,13]下表为1928年和1932
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方式时间手播(%)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1928年74.425.40.21932年51.728.320.0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15
.[2019·天津卷,8]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16.[2019·全国卷Ⅱ,35]表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钢1.45亿1.15亿煤3.9亿3.35亿
肉2500万1230万蔬菜与瓜类4700万1300万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17.[2018·全国卷Ⅲ,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
%,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素能·培优练]18.从1919年年中开始,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
一系列法令和规定,国家机关之间的一切劳务和经济往来,一律取消货币结算,改用统一的划拨清算办法。这些法令和规定()A.照顾了农民的利益B.激化了阶级矛盾C.脱离了苏俄的国情D.适应了战时需要19.列宁指出机器大工业是“社会主义
的物质的、生产的源泉和基础”。1920年,他又强调“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列宁的这一论断()A.埋下了苏联国民经济结构失衡隐患B.揭示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C.体现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意图D.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20.[2023·甘肃省诊断考试]20世纪三十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材料反映出当时
苏联()A.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B.重视引进外国先进技术C.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D.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革21.[2023·江西省稳派联考]1957年1月28日,赫鲁晓夫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提交了《关于完善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的几点意见》
,建议将工业和建筑业的部门管理改组为地方国民经济委员管理,即把部门管理改为地区管理。赫鲁晓夫的这一提案()A.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B.试图去改变苏联经济管理体制C.有利于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加剧了美苏两国军事政治对峙
22.[2023·云南省统一检测]从1988年起,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倡把所谓的“民主化”“公开性”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曾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雷日科夫多年后评论说,“戈尔巴乔夫并没有考虑到过渡阶段的复杂性”,“改革”
的“这两个内容同几十年来根深蒂固的制度发生了冲突”。这一评论旨在强调()A.原有模式成为破坏改革的关键B.社会矛盾复杂阻碍完成过渡C.忽略国情埋下改革失败的隐患D.个人原因导致整个国家解体——————————
——课时测评·提能力————————————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3·河南省开封市模拟]有人在访问俄国后的报告中写道:农民的普遍态度是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的捐献,担心没完没了……他
们赞成革命,但是当有机会推翻它时,他们又说“不”。由此判断访问的时间应是()A.二月革命时期B.十月革命时期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D.新经济政策时期2.[2023·河南省五县市联考]从1923年夏季到整个1924年,是苏
维埃对私营工商业政策发生急剧转变的时期,也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出现波动收缩的时期。在苏维埃十三次代表会议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到要限制和排挤私营工商业。据此可知()A.新经济政策已被战时共产主义取代B
.苏维埃政权对新经济政策有所反思C.斯大林模式限制和排挤私营工商业D.苏维埃义务交售制发展成为采购制3.1921年8月,人民委员会关于贯彻新经济政策原则的指令中说:“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国营的和合作社的商品交换,而
且不应当只限于地方流转范围,在可能和有利的地方应当转为货币交换形式。”这说明,新经济政策()A.重视并利用市场机制B.强化计划经济体制C.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D.导致资本主义复辟4.[2023·马鞍山市质检]1922年,列宁曾言:“做生意吧,发财吧!我们允许你这样做,但是我们将加倍严格地要求你做
老实人,呈送真实准确的报表,要认真对待我们共产主义法律的条文,不得有一丝一毫违背我们的法律。”这表明当时苏俄()A.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经济体制日趋僵化C.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监管D.统治危机不断加剧5.[2023·无锡市高三一模]下图为苏(俄)联1918~1928年飞机及航空发动机生产
量统计图。该图可以说明苏(俄)联()苏俄及苏联飞机与航空发动机生产量(1918~1928)A.一五计划的开展具备了一定条件B.航空工业发展领先于世界C.新经济政策推动工业化建设完成D.计划经济体制具备优越性6.[2023·云南省昆明一中考前适应性训练]下表为二战期间苏联
与德国生产的坦克和自行(强击)火炮的生产对比数据。时间苏联德国1941年6000辆6075辆1942年24700辆5500辆1943年24000辆11500辆1944年29000辆29050辆这些数据可用来印证当时()
A.苏联工业体系的相对独立性B.人民为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C.斯大林模式具有战时优越性D.反法西斯战争出现战略转折7.[2023·安徽省淮北市模拟]苏联在1934~1935年的机器进口只相当于1931年的1/10,从1937年起就不再从国外进口锅炉、发电机、化工设备等。
这说明()A.经济危机阻碍了苏联对外贸易B.斯大林模式弊端逐渐暴露C.西方国家对苏联封锁逐渐加强D.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8.[2023·燕博园测试]1943年,苏联某州的统计报告指出,在国家统一供给无法充分保障居民生活的情况下,对于工业城市和地区的居民来说,集体农庄市场无
疑是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这表明,集体农庄市场()A.促成新经济政策恢复B.解决了战争的保障问题C.强化了集体农庄经济D.加强了城乡的经济联系9.1956年苏共二十大制定“六五”计划规定,五年内生产资料生产增加70%,消费品的生产增加大约60%。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修改了“六五”计划,
提出了要在3~4年时间里肉、黄油、牛奶产量赶上美国。这表明当时苏共()A.准确定位美苏差距加快工业发展B.力图消除斯大林模式的负面影响C.试图把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D.逐步放弃与美国冷战的外交战略10.苏联的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1970年的360亿卢布;国民收
入平均增长率由1961~1965年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间的7.7%。苏联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赫鲁晓夫推行“物质利益原则”的刺激B.勃列日涅夫实行的新经济体制C.与美国冷战中的
相对优势D.戈尔巴乔夫运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11.[2023·乌鲁木齐地区质监]1979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的《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决议》规定:从1981年起,工业要
基本上按照定额净产值制订产量,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基金计划。这一规定说明苏联试想()A.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控制B.通过经济效益来激励企业生产C.缩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D.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12.[2023·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摸底]据统计,1965~1982年,苏联用于核武器、航天等领域的科研经
费增长了2.6倍,科研经费总额的75%用于军事技术研究。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苏联()A.逐渐垄断了国际空间技术B.经济形势出现明显好转C.科技研发服务于争霸需要D.在冷战对峙中占据优势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
2分,共37分)13.[2023·青岛市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落后。在列宁看来,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电气化(工业化)。列宁把实现工业化形象地比喻为: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跨到大机器的、工业的、电气化
的马上。但这一战略的推行很快就因为农业生产的迅速萎缩和农民的激烈对抗而宣告失败。列宁意识到,发展整个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但作为列宁后继者的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最终成为苏联实施
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这是因为计划指令性的经济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
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1957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为56.7%。1978年以后,针对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并积极进行改革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新时期,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到1998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49.3%,重工业比重为50.7%。——摘编自高晓春《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联)的工业化历程,并分析苏联模式在
二战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的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我国工业化的认识。(12分)14.[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对比法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为某同
学整理的一个对比学习表格。时间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20年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柯立芝繁荣经济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20世纪30年代开展计划经济建设罗斯福新政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模式凯恩斯主义盛行20世纪5
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建立福利国家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继续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纷纷建立混合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减少福利政策根据表格的内容,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
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