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 24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718.602 K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课时练 2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课时练 24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课时练 2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课时练 24.docx,共(11)页,718.60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7d3b7b13635e40ab12d70b43766e6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练24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狂刷小题·分层练[基础·达标练]1.[2023·柳州市新高三摸底考试]有苏联学者指出,1957年赫鲁晓夫“这样全面的工业改革,不言而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该经过几个州若干

年试点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报刊上对改革计划的种种分析,不能代替实际的尝试”。该学者认为赫鲁晓夫的改革()A.缺乏明确具体的改革思路B.未能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C.局限于传统体制难以成功D.未经充分的准备急于求成2.[2023·平顶山许昌

济源三模]1958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讲:“在经济方面最强大的集体农庄目前就已经能够满足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对马铃薯、蔬菜,甚至是牛奶的需要。‘个人副业’将逐渐失去它的意义”。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还建议取消农场职工自留地、自养畜。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经济结构实现协调发展C.对经济改革缺乏科学认识D.农业改革取得丰硕成果3.[2023·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三模]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的实际产量钢1.45亿1.15亿煤3.9亿3.35亿肉2500万12

30万蔬菜与瓜类4700万1300万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B.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C.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D.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4.在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苏共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集中财力和

物力,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购买西方技术,实现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据此可知,该战略()A.重视国民消费行业的发展B.旨在改变苏联传统经济模式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D.缩小了苏联同西方国家的差距5.[

2023·济宁市高三三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摆脱英国的殖民控制,西方学者称之为“非殖民化”。认为英国的“殖民撤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的,是其明智的殖民主义政策的目标和结果。该观点()A.抹杀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威力B.否定

了西方殖民侵略的丑恶历史C.揭示了“非殖民化”的真实成因D.贬低了宗主国放弃殖民的主动性6.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取得独立后,对内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A.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B.治理环境污染的问

题C.反抗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D.继续进行反封建斗争7.[2023·保定市高三二模]1974年,联合国特别会议集中研究了原料和发展问题,会议宣言指出: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建立在所有国家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

合作基础上的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体系”;“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有可能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消除”。该宣言的内容从本质上反映出()A.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式确立B.联合国宗旨发生重大变化C.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共识D

.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增强[高考·适应练]8.[2020·天津卷,9]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

期()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9.[2018·江苏卷,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

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素能·培优练]10.[20

23·汕头市二模]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农民的家庭自留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却提供了全国牛奶产量的五分之—和生肉产量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大量水果和蔬菜。这表明,当时苏联()A.农业改革有明显成效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C.农业集体化面

临困境D.农业技术取得突破11.[2022·山东省高三高考考前押题]1953年,苏联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对这一现象的出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筹集工业化资金的现实需要B.前提是国家给予了农民大量补贴C.经济危机下农业走向破产的

表现D.体现了赫鲁晓夫对农业的调整12.“如同社会发展是永远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样,斯大林去世后,消除斯大林个人给苏联社会主义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改革斯大林体制,都只能在斯大林体制的基础上,从当时苏联社会实际出发,逐步进行。”材料

意在说明()A.斯大林体制不符合时代要求B.赫鲁晓夫不想突破斯大林体制C.苏联解体源于斯大林体制D.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源于时代环境13.[2023·南通市高三3月大联考]下表是部分年份苏联中央管理的企业和地方管理的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

可知,当时苏联()年份中央管理的企业地方管理的企业1950年67331956年45551960年694A.优先发展重工业B.放弃中央计划管理体制C.工业出现负增长D.赋予了地方政府自主权14.[2023·长沙高三月考]苏共二十四大时勃列日涅夫指出,19

70年苏联职工工资月均146~149卢布。二十六大时他指出,1981年苏联职工月工资是168卢布,比10年前增长40%。而1973年石油危机后油价暴涨,1974~1984年,苏联石油出口收入保守估计1760亿卢布。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十年间职工收益增长40%B.通过石油收益积极改善民生C

.经济建设逐步陷入危机D.遭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围堵15.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名为“新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改革恢复了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并提倡物质刺激。这些举措()A.延续以往改革的基本政策B.从根本上冲击了斯大林体制C.受到了美国

新经济的影响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短期增长16.[2023·威海市高三二模]下图为1950~1975年苏联各级预算支出占预算总支出的比重。这表明,当时的苏联()A.市场经济成分比重增加B.经济管理体制有所调整C.传统经济结构趋向合理D.地方经济地位日益提升17.1975年到

1988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由是美国的0.4倍到0.29倍,这一时期的苏联的核武器保有量则从是美国的0.84倍变成1.82倍。这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A.经济结构严重失衡B.军备竞赛影响经济发展C.军事实力超过美国D.经济改革的成效并不大18.下表是有关苏联经济的发展概况。表

中现象可用于说明,这一时期苏联()时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投资额年均增长率年均社会劳动生产率1981~1985年3.2%3.6%1.0%3.7%2.7%1986~1990年1.8%2.6%0.5%0.3%2.

0%1990年-4%-1.2%-2.3%-19%-3%A.突破了斯大林僵化模式B.经济形势日趋恶化C.已经偏离社会主义轨道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2023·长沙高三月考]威廉·麦克尼尔在其著作《西方的兴起》中,对20世纪欧洲国际政治的重组,画出如下示意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大战催生更多的

民族国家B.20世纪早期殖民体系走向瓦解C.战后超国家联盟纷纷登场D.西欧建立北约对抗东欧的华约20.[2023·九师联盟高三4月质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两极格局下,两个头等强国的确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太平洋和

东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和卫星国,但他们并没有仿照英国和法国的做法——瓜分殖民地;这时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即殖民地利用冷战在苏联和美国之间挑拨离间。斯塔夫里阿诺斯旨在说明()A.美苏对待殖民地态度一致B.两极格局下美苏争夺中间地带C.欧亚地区是美苏争夺焦点D.冷战利于殖民地获得民族解放21.[2

023·成都市高三摸底考试]二战后,拉美国家受美国影响,普遍加入泛美体系,与美国形成结盟关系;进入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与美国贸易纠纷不断,进而扩大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这一变化说明拉美国家()A.开启了区域一体化潮流B.摒弃了冷战思维C.追求

外交与经贸的自主D.摆脱了美国控制22.下表是1976~2015年七国集团(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变化。由此可以推知()时间1976年1992年2000年

2008年2015年比重70%68%66%52.8%47%A.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严重衰退C.新兴国家经济实力增强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23.[2023·天津市一模]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表明,近50年全球财富增加了6倍。1980~1990年,发达国家的GNP(国民生产

总值)占全世界GNP总量的67%,上升了73.2%;发展中国家的GNP只占19.3%,下降了17.7%。这一材料最能说明()A.美国开始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B.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发达国家的综合实力C.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D.发达

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扩大课时测评·提能力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枣庄市高三三模]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定,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并将机器拖拉机站改组为机器修配站。但原机器拖拉机站的人员不愿变为农庄庄

员,其中驾驶员有一半左右离开了农业岗位。这一现象反映了()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群众基础B.技术工人的待遇高于农庄庄员C.农业机械化的推行阻力重重D.体制因素制约了改革预期效果2.[2023·泰安市高三四模]下表为1953~1958年苏联粮食产量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苏联()年份苏联粮食产量

19538250吨19548560吨195510370吨195612500吨195710260吨195813470吨A.将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B.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改变了土地所有权制形式D.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3.1957年1月28日,赫鲁晓夫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提交了《关于完善工业和建筑

业的管理体制的几点意见》,建议将工业和建筑业的部门管理改组为地方国民经济委员管理,即把部门管理改为地区管理。赫鲁晓夫的这一提案()A.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B.试图去改变苏联经济管理体制C.有利于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加剧了美苏两国军事政治对峙4.1956年苏共二十大制定“六五”计划规定

,五年内生产资料生产增加70%,消费品的生产增加大约60%。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修改了“六五”计划,提出了要在3~4年时间里肉、黄油、牛奶产量赶上美国。这表明当时苏共()A.准确定位美苏差距加快工业发展B.力图消除斯大林模式的负面影响C.试图把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D

.逐步放弃与美国冷战的外交战略5.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在零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全面调整了工业品批发价格;开始发放基本建设长期贷款,并实行择优贷款原则;把奖金与企业最终效益挂钩等。这些做法()A.强化了政府的经济作用B.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D.触动了

苏联所有制结构6.[2023·全国名校高考模拟]下表为1961~1975年苏联农业投入情况表,由此可推知()年份1961~19651966~19701971~1975国家及集体农庄为发展农业投入资金(10亿卢布)6.311.719.5拖拉机(千

辆)170235287收割机(千辆)575970载重汽车(千辆)52102187无机肥料(百万吨)164065A.苏联着力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B.苏联经济改革由工业转向农业C.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得以恢复D.

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地位7.[2023·天一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考试]下图可用来说明当时苏联()A.改变了传统经济体制B.人民生活有极大改善C.改革深入到政治体制D.未解决经济失衡现象8.[2023·泰州市高三四模]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苏联的综合国力世界领先。但到

了70年代后半期,苏联经济发展陷于困境,国力衰落。有人这样描述当时情景:“商品短缺,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以致人们寻找短缺商品的时间比工作时间还多。”出现这一变化的现实原因是()A.经济“滞胀”波及社会主义苏联B.商品贸易及货

币流通已被取消C.国防力量增长加重国民经济负担D.垦荒与种植玉米违背苏联国情9.1988年,戈尔巴乔夫在总结前一阶段改革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不可逆转的重要保证,“目前的政治体制不能使我们预先防止最近几十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停滞现象的增多并且注定使当时进行的改革归于失败”。这表

明戈尔巴乔夫()A.准备实施“加速发展战略”B.未敢突破斯大林模式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D.试图转变改革的重心10.[2023·宣城市二模]1989年3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宣布党的目标是建设符合匈牙利民族特点

的民主社会主义,实行自由选举,建立多党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实行所有制改革。由此可知,匈牙利改革()A.利于国内政局的稳定B.开始了东欧剧变的历史进程C.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D.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11.1982

年,波兰政府在苏联的压力下取缔了国内最大的反对派组织——团结工会后,美国总统里根迅速宣布对波兰实行经济制裁,并秘密向团结工会提供了1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1984年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89年团结工会赢得波兰议会大选。

材料表明东欧剧变()A.是西方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结果B.根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是东欧国家争取独立自主的产物D.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12.[2023·东北三省四市高三二模]根据1995年统计,非洲有4国一种原料及其简单加工品占出口总额的95%以上,15国三种商

品占出口总额的2/3左右。为增加出口滥垦滥采,疯狂扩大种植面积和载畜量,非洲每年仅荒漠化一项就损失约90亿美元。这表明非洲()A.贸易自由化推动了出口增长B.急需国际上的经济技术援助C.环境的退化制约了经

济增长D.经济结构落后导致环境退化13.[2023·安徽省A10联盟高三4月联考]下图是印度作为中间游移力量示意图。据此可知,印度()A.采取了灵活外交以谋求利益最大化B.寻求与西方国家全方位的合作C.致力于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D.悖离了不结盟运动的原则立场14.[2023·郑州市高三

三模]1959年古巴外交大臣劳尔·罗亚宣布古巴不倾向共产主义阵营,也不倾向资本主义阵营,1960年印尼总统苏加诺强调说,不结盟不是两极化世界的“缓冲地带”,也不是冷战对峙格局中的“中立主义”,它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良心。对此

解读正确的是()A.古巴导弹危机影响了两国外交政策B.两国竭力在美苏冷战中保持中立C.新兴国家展示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D.两国外交受到不结盟运动的影响15.[2023·宁波市高三4月适应性考试]学者傅国涌认为,由于自身的历史进步和国内的压力,它(英国殖民者

)逐渐从铁腕统治走向一个讲究基本游戏规则的体制。……至少甘地知道,他作为一个如此大规模反对殖民政府的领袖,可能会因为在抵抗运动中违法而坐牢,但他将有机会经历公开的审判,量刑必须有法律依据,他决不会一进牢门就被悄悄干掉。因此挑战司法、上法庭、进行法

庭辩论、坐牢,都成为非暴力抗争的一种“技术”。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B.不合作运动实现了印度的独立C.非暴力抗争的灵活性和合法性D.甘地始终坚持法律为斗争武器16.[2023·德州市高三4月模拟]下图为1945、195

5、1965、1975年各大洲的联合国成员国数量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甲”是()A.非洲B.亚洲C.欧洲D.美洲二、非选择题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比法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一个对比学习表格。时间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20

世纪20年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柯立芝繁荣经济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20世纪30年代开展计划经济建设罗斯福新政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模式凯恩斯主义盛行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建立福利国家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

涅夫改革继续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纷纷建立混合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减少福利政策——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根据表格的内容,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

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18.[2023·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期中](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泛非主义运动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黑人后裔中,这是一场黑色人种的

思想启蒙运动,后来发展为争取非洲黑人民族独立的政治运动。1900年7月23日,在亨利·威廉斯的倡导下,来自美国、西印度群岛和非洲的57名代表在伦敦举行第一次泛非会议,泛非主义思潮兴起。泛非主义号召非洲各族跨越

民族和地域界限,团结一致,为争取非洲大陆的独立和黑人的自由而共同奋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黑人学者威·杜波依斯的积极推动下,泛非主义运动日益活跃。1919年至1927年先后在巴黎、伦敦、里斯本、纽约等地召开了四届泛非大会。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泛非主义运动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密切结合,发展成为非洲的群众性政治运动。1974年第6届泛非大会在达累斯萨拉姆召开。大会决议将5月25日定为“泛非日”。泛非主义运动为唤起民族自决,推动非洲民

族解放运动,促进团结和统一做出了贡献。——摘编自舒运国《泛非主义与非洲一体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泛非主义首先在美洲兴起的原因。(6分)(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二战后“泛非主义”发展为“非洲

群众性政治运动”的理解。(8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