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764.409 K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x,共(7)页,764.40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8856f312627ce13839f94522dcb6c0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下学期邵阳市二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汉文书以简牍为基本形制,包括下行、上行和平行三大类

,连接着不同的区域和人员,形成了行政赖以维持的信息网络。据此可知,秦汉文书制度A.消除了地方割据B.加快了统一进程C.推动了决策民主D.加强了国家治理2.下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出处法律条文汉简《二年律令告律》“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

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唐律疏议斗讼律》“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大明律》“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大清律例刑律诉讼》“亲属相为容隐”A.逐渐强化血缘关系B.法律与公德融为一体C.儒家伦理观

法律化D.封建等级秩序日趋固化3.592年,隋文帝下诏,规定“诸州死罪不得辄决,悉移大理案覆,事尽然后上省奏裁”。这一规定旨在()A.加强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B.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C.构建以行政牵制司法新格局D.提高地方政府司法效率4.图1和图2分别为东汉十四州和唐开元十五道示意

图。这表明从汉到唐()A.国家版图日益扩大B.黄河中下游地区渐趋衰落C.南北发展趋向平衡D.行政区划不再注重山川地理5.宋真宗时期,规定文武官职满三年,给予磨勘迁秩。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一般官员只要在任上没有过失,大都予以升迁,缺乏优胜

劣汰的考核机制。磨勘迁秩导致A.皇权专制不断强化B.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冗官现象日益严重D.科举制度逐渐废弛6.元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从明代开始到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除。

“改土归流”的实质是在西南地区A.实行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习俗的因俗而治B.官员选用由贵族世袭制改为朝廷委派任期制C.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的因地制宜管理D.设置与六部地位相同的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7.1864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总理衙门的资助

下把《万国公法》译介到中国,在后续阐述中,他常将欧洲国际法与中国春秋时期的诸侯间交往规则相类比;19世纪末,康有为及其门人故旧热衷于将格劳秀斯、《万国公法》与孔子、《春秋》相类比。上述类比均()A.实现了晚清外交转型B.利于减少公法传播阻力

C.弥合了中西文化差异D.旨在开阔中国人的眼界8.据毛泽东1930年10~11月的调查报告,1930年江西兴国县永丰区第一乡10名乡政府委员中,出身贫农者6人,中农2人,小知识分子和富农各1人;吉水县南区第八乡木口村的7名政府人员中,出身贫农、中农者各3人,小地主1人。这

反映了当时()A.农村基层秩序的彻底颠覆B.人民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C.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强化D.苏维埃政权的民主化尝试9.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论美国国庆日》,称美国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与社会主义苏联成为民主世界的双璧”,“民主的美国已

经有了它的同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它民主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了的工作”。这表明A.中国借此表达民主建国的诉求B.民主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旗帜C.民主体制促成了中美

两国结盟D.中国仿效美国建立了民主体制10.下表是建国以来我国部分年份海关关税平均税率的大致情况。其变化年份1951年1985年1992年1993年1996年.平均税率52.9%429%39.9%36.9%23%A.限制了民族工业长远发展B.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反映

了市场经济的最终确立D.体现了关税主权的回归11.中古西欧社会普遍存在这种观念: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地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这种观念()A.来源于宗教思想对个性的束

缚B.体现出人民对封建领主的忠诚C.不利于该地区民族国家的形成D.反映了民族意识萌发王权加强12.1701年6月,英国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了威廉和玛丽死后的王位继承问题;国家颁布的每项法令必须经枢密院大臣签

字方能生效;司法官为终身制,只有不称职者方可被国王免职。这一规定意在A.解决王室财政困难B.防止司法体制走向腐败C.完善议员选举制度D.通过立法巩固民主政治13.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在745、895等条款中,针对继承方面取消了封建主义的长子继承制,实现男女平等继承和自由遗

嘱继承的继承制度。据此可知《法国民法典》()A.维护公民私有财产B.具有明显的革命性C.是英美法系的代表D.突出社会教化功能14.美国刑事诉讼中有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任何话,都可以作为不利于你的证据;你有权获得辩护律师的帮助;如果你无力聘请,将会为你指

定一名律师并由州政府承担律师的费用。”这表明美国A.树立并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B.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C.法院根据宪法独立掌握司法权D.打击刑事犯罪的效能得到提升15.有学者认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由许多大小不一的国家相互之间

横的关系所构成的。在那里并没有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一个强大的中心,构成国际秩序的基本准则至少是在法律上平等的各国间的并列关系。”这说明该体系()A.深受近代契约精神影响B.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C.确立了主权

与独立原则D.建立了近代外交制度16.图1、图2分别是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标表。国际联盟以五角星代表大洲,并将“国联”的文书写于图案上方联合国的标志中间是世界地图,由象征和平的模核将其围绕。由此可知,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的图1国际联盟图2联合国A.遵

循“全体一致”的原则B.缺乏制裁侵略的行动能力C.实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D.强化了对国际安全的重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末战乱,刘邦初入关中,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西汉建立后,“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拾取秦

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当孝惠、吕后时,“萧、曹为相,镇以无为,刑罚以稀”。汉文帝任命张辉之为廷尉,疑案由民众议决,是以“刑罚大省”;汉景帝怜悯受笞刑者非死即残,诏令减轻笞刑。汉武帝重用张汤、赵禹之流的酷

吏,连造新法,规定:司法官员如果犯下执法苛刻的罪责,则从宽处置;司法官员如果对罪犯开释不疑,则视为故纵而诛之。此后酷吏玩法舞弊,以律文案例辗转比附,法网峻密。——引文据班固撰《汉书》材料二19世纪德国著

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为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平和最为持久

的征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前期法律改革特点,并指出其作用。(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材料有学者指出,美国的亚洲外交似乎总是处于“失致一总结教训一再失效一再总结”的无休止轮回中。在欧洲屡试不爽的均势战略、民主改造、和平演变等手段,在亚洲不是遭遇失败,就是收效甚徽。对于美国来说,亚洲是一

个谜,中国更是谜中谜。美国在亚洲的失败,基本集中了美国外交失败的记录。而美国对中国的误判,又成为美国在亚洲所有误判中最带有战略性和经典性的误判。下表记录了二战结束后的7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6次重大战略误判的第一次误判共产党和国民党,谁能赢得中国?第二次误判中国人敢出兵朝鲜吗?

第三次误判苏联解体,下一个垮台的是中国第四次误判“市场化”必然使中国“自由化”第五次误判中国将在“崛起”中“崩溃”第六次误判中美关系是“第二场冷战”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提炼一个有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论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19世纪初,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大量出现。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

告》中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摘

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材料二1913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和《典试委员会编制法案》,由此确立了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1916年6月北洋政府成立文官高等典试委员会,举行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规定年满25岁的中国男子,在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教育部指定的国外大学或高

等专门学校学习3年以上,具有毕业文凭者才能参加考试。考试分4次进行,3次笔试,1次口试。同时规定:凡中等以上学校毕业,或具有相当资格者,可免甄录试(考试前的一种非正式考试)。初试合格者,送官署学习两年

后可直接参加下次大试。大试和口试及格,依《文官任用法》任用。因袁世凯暴毙,政局混乱,此次考试录取194人中许多人未被任用。1919年10-11月举办了第二次文官高等考试,录取行政官员480名和外交官领事官10名。——摘编自韦庆远、柏桦编《中国政治制

度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英国官员录用的新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确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和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作用。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受政治资源所限

,中国古代中央只能对基层社会实行一种“间接”管理模式。严密的里甲、保甲等乡里制度就是中央将其政治权力渗入到基层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府通过他们来确保中央对基层社会的严密控制,并抑制其他地方势力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日益壮大的宗族组织与

士绅阶层是官府必须面对的挑战。保甲制度事实上很难凌驾于地方权势之上。古代官府在承认宗族等民间组织对地方管理的基础上,尽量将其纳入到保甲制中,在宗族势力较盛的地方设立族正、族甲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

织就能发挥低层次的社会共同体作用,从而弥补官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制方面留下的空白,并在某种程度上与政府述成一种默契——摘编自杨国安《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材料二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

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随着卫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

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摘编自张海鹏、徐蓝总主编《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基层治理的特点。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

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