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7)页,1015.63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6101ae1c9d3277ee97183aab080a7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福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一、单选题1.下面为1931—1932年鄂豫皖苏区人口总数及红军战士人数表。据表可知()时间苏区人口总数苏区红军战士人数1931年4月250万人正规军2万人193
2年6月350万人正规军4.5万人,地方武装20余万人A.中共土地政策适应形势发展B.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有所缓和C.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确立D.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2.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10—1712
),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清政府的行为()A.奠定了施琅收复台湾的坚实基础B.巩固了东南亚国家与清朝的关系C.反映了政府大力扶持海上贸易D.表明了中国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3.下表为1971年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联合国合法席位各大洲国家的表决情况。据此推断,丁是()大洲赞成(个)反对(个)弃权(个)赞成比例甲241482.8%乙184664.3%丙2615161.9%丁813530.8%A.欧洲B.亚洲C.非洲D.美洲4.下表是1966-1970年苏联经济发展统计表。这反映出苏联()的年度实行新
体制企业数占全部工业企业的%占工业总产值的%国民收入年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19667041.5127.78.44.219677248153719682685054721969360497284
1970410148393A.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B.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收效明显C.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D.改革集中于工业生产的领域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国家主席毛泽东访问苏联并与斯大林淡划,主
要目的是取缔1945年南京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条约”,签订新的“中苏条约”,并拟定一系列的贷款和贸易协定、航空交通协定等。据此可知A.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一五”计划建设取得重大成果C.三年经济困难局面得到缓解D.苏联援助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局面6.西罗马
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城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B.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C.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法典
D.深受奥斯曼帝国文化的影响7.克拉克瓷是明末清初中国外销青花瓷的一种,产量巨大,风格独特。国外屡见不鲜,国内却鲜有出土。“克拉克”一词源于1602年荷兰人虏获的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在这艘船上,装载有数万件风格独特的青花瓷。荷兰人把这些青花
瓷公开拍卖,人们争相购买。克拉克瓷在欧洲的畅销从侧面反映出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新航路的开辟C.东方从属于西方D.荷兰取代葡萄牙8.民国建立后,各家各户大多还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神牌。当袁世凯破坏共和、废弃约法,当上终身总统时,各地民众弹冠相庆;武汉、南昌
等地的工商学界举行了庆祝“大总统选举法”颁布活动。这说明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袁世凯的行为符合中国国情C.辛亥革命成果被知识界夸大D.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根本改变9.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
》(《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天赋人权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10.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史实
结论A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C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明朝严禁
中外通商贸易A.AB.BC.CD.D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表示要给予中国法律上的承认,毛泽东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缔约在即,毛泽东提出中英建交谈判暂时延后。中英最终于1954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
)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放弃.一边倒,方针D.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12.假设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876年的欧洲,法、德两国的国家元首都可以做的事情是A.统率三军B.主宰议会C.创制法律D.任职终身13.
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A.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B.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重要原因C.通俗小说在社会上影响力日增D.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14.明朝末年,作为出版中心的江南地区,在原先以儒家经典为主的图书市场中,有关科技、农业、工匠、法律的书籍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旅游指南、烹调指南等生活专业用书。这
一现象反映出明末A.儒家主流思想受到冲击B.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文化市场C.崇尚文化的社会风气D.专业分工日益明显15.如图名为彩绘龙纹陶盘,出上于具今4000多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盘内绘有一个长着蛇的身体,鳄鱼的头部,口中还
吐出了一条类似禾苗形象的舌头,盘曲的朱红色龙纹。在遗址中,这样的龙盘只在四座大型墓葬中各出土一件,是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在该陶器所处的这个时空中()A.审美取向追求质朴真实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C.龙已成为政治权力象征D.栽培作物开始定居生活16.1981—1985年,浙江民营中小
企业快速发展,这些企业大多是从家庭作坊和“前店后厂”的小企业开始,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化市场为依托的企业集群。1985年,浙江已有26.4万户农民个体企业和农民联户企业。浙江的大好经济形势主要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B.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7.历史上,我国西南地区疟疾疫情十分严重,该地长期被视为“瘴疠之地”。20世纪50年代,国家通过卫生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A.地
域发展差异缩小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C疫情防控成效显著D.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的的.18.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表明A.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D.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联合19.有学者发现,设计、加工、营销各环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创造的附加值是不同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设计、销售环节的收益越来越大。下图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活动的工业附加值曲线图。其中反映西方工业化初期状况的是:A.①B.②C.③D.④20.18世纪,沙皇叶卡
捷琳娜二世与伏尔泰保持通信,甚至请伏尔泰来俄国面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致信伏尔泰,说他庆幸生活在“伏尔泰时代”。这些欧洲君主的做法()A.受到了君主立宪思想影响B.推动了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C.确立了王权有限原则D.说明专制政治受到冲击21.1955年8月,中央发文指出:必
须根据1955年春耕前后分配到乡的粮食定产、定购、定销数字,结合实际情况,由乡人民委员会充分发动群众,深入讨论,划分余粮户、自足户、缺粮户。一次评定全年粮食的产量、交售任务和供应量。中央此举意在A.推动农业改造深入发展B.缓
和农村的阶级矛盾C.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D.保障工业化顺利进行22.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曾说:“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
”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A.体现了自由、正义和平等理念B.实现了社会成员真正意义上的平等C.没有改变贵族专政的本质特征D.是古代世界最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23.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的是A
.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B.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置C.浦东的开发开放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24.1960年7月,李富春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8月底,周恩来总理采纳了这一建议,提出在“调整、巩固”后面加上“充实”二字。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这一方针。强调“充实”意味着国家A.改善企业管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B.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C.压缩基本战线规模以充实轻工业D.充实“大跃进”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25.斯宾格勒在《西方的衰落》中这样评价拿破仑:“拿破仑一生含辛茹苦,不是
为了他自己,不是为了法国,而是为了未来。”这里评价的着眼点是A.拿破仑的人格魅力B.拿破仑的远见卓识C.拿破仑的民族意识D.拿破仑活动的进步性二、多选题26.十月革命后,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在“一
切为了前线”的号召下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内容包括A.实行余粮收集制B.取消自由贸易C.制定“五年计划”D.实行粮食税27.中国“入世”艰难曲折,用龙永图的话来说“黑头发都谈成白头发了”。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
2月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入世”有助于A.中国经济的发展B.贸易保护政策的实行C.改革开放的深化D.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28.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阶层人民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下列相关主张,属于民族资产阶级探索的是()A.“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B.“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C.“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D.“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
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29.下列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运动中,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B.德意志统一运动C.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D.俄国农奴制改革30.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
福执政后,贴近这些选民利益的措施有()A.自由放任B.调整农业C.以工代赈D.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三、材料分析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30年代以后,德国问题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问题。英、法对意大利政策从全局来说,需要服从
于对德斗争的策略。因此,英、法在谋求对德缓和的同时,努力争取意大利的合作以求共同被制德国。法国认为,同意大利接近,可以成为对付德国破坏现有公约的有效手段。1933年12月7日,英国外交大臣塞缪尔·霍尔和法国
外交部长皮埃尔·赖伐尔拟定了《意大利一埃塞俄比亚冲突的共同解决纲领》,又称《霍尔一赖伐尔协定》。协定建议:埃塞俄比亚将欧加登省等共60000多平方英里的土地(相当于埃全部领土的2/3)割让给意大利;将埃塞俄比亚的南部领土划为“意大利经济发展和居留的地区”;作为交换,埃塞俄比亚
可以得到意属厄立特里亚一条仅3000平方美里的狭长地带作为出海口。该协定虽因埃塞俄比亚的激烈反对未获得通过,但其恶劣影响不言自明,1936年5月,意大利军队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霍尔——赖伐尔协定》签订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霍尔——赖伐尔协定》的影响。32.材料1942年4月上旬,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烟俊六制定了进攻重庆的计划,即“五号作战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为:1943年春
季,日军以10个师团的兵力自山西南部出击,经陕西攻入四川;另以约6个师团自宜昌方向出击攻入四川,占领成都、重庆,使中国失去最后的抗战大后方,迫使重庆政府投降。但就在这个计划准备实施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遭遇中途岛、瓜达尔岛的失利,日本大本营不断催促中国派遣军派出精锐部队前往支援。另外,这一计划实
际难度很大,陕西、四川等中国腹地地形复杂,山陡林密,加之八路军活跃于陕西,国民党军队此时也加强了川东、陕南的防御,日方并无必胜把握。1942年底,日本大本营向中国派遣军下达终止“五号作战计划”的指令,该计划
宣告流产。——擒编自李春华《抗战时期日军的“五号作战计划"》(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军“五号作战计划”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军放弃“五号作战计划”的原因。四、论述题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量的考古研究表明
,我国有丰富的文化遗存,自古以来中华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的许多地区,绝非“外来”,亦非局限于黄河流域,也说明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民族起源是多地点的,多元的,似繁星点点,广布在远古的中华大地上。这些考古新发现同样表明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具有突出优势,说明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2022
-2023年全国重点考古新发现(部分)考古发现基本介绍广东岩山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为5500~2500年。其中的玉琮和良渚出土的玉琮很像,说明两地可能有文化交流,而许多玉钺则有当地的特色,也说明了岭南地区很早就参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进程。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共发掘墓葬620余
座,发掘的墓葬时代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反映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进程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遗存面貌清晰地反映出高句丽、渤海国佛教物质文化在中原地区影响之下传入与发展的历史事实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州桥是运河遗产中的典型代表,
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宏大的历史场景址南海发现明代沉船在南海西北约1500米的深海底,发现了两艘明代沉船,分别命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和陆坡二号。其中陆坡一号主要是数万件明代正德年间的瓷器,许多都是青花瓷器(是
中国出口的);陆坡二号主要是明代弘治年间的原木(可能是进口的)。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见证。梅龙达普洞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为4万年;也有4000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存。梅龙达普洞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青藏高原腹地早在4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了,比以前认为的人类
进入青藏高原腹地的时间大大提前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考古新发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对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福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
一、单选题1.下面为1931—1932年鄂豫皖苏区人口总数及红军战士人数表。据表可知()时间苏区人口总数苏区红军战士人数1931年4月250万人正规军2万人1932年6月350万人正规军45万人,地方武装20余万人A.中共土
地政策适应形势发展B.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有所缓和C.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确立D.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31—1932年的鄂豫皖苏地区。根据材料可知,1931—1932年鄂豫皖苏区人口总数及红军战士人数都
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了土地革命,从而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这说明中共实行的土地政策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1931—1932年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内政治形势并未得到缓和,排除B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
国民党军事力量的相关信息,无法反映出国共力量的变化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2.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10—1712),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
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清政府的行为()A.奠定了施琅收复台湾的坚实基础B.巩固了东南亚国家与清朝的关系C.反映了政府大力扶持海上的贸易D.表明了中国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本题
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材料“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的巡视西沙群岛”体现的是清朝通过对南海诸岛的巡查来宣誓对南海诸岛的主权,D项正确;清政府收回台湾是在1683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东南亚周边国家,排除B项;当时清政府推行闭
关锁国政策,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项。3.下表为1971年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各大洲国家的表决情况。据此推断,丁是()大洲赞成(个)反对(个)弃权(个)赞成比例甲241482.8%
乙184664.3%丙2615161.9%丁813530.8%A.欧洲B.亚洲C.非洲D.美洲【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中丁洲的国家数量及投票情况,结合所学可知,在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美国长期敌视孤
立中国,在其控制和拉拢下,美洲国家的赞成票及赞成比例相对最少,D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西欧一体化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东欧国家多数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欧洲赞成比例最高,所以甲是欧洲,排除A项;二战后,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新兴民
族独立国家面临着反对殖民主义、谋求独立发展的共同任务,这些国家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给予了大力支持,所以乙和丙分别是亚洲和非洲,排除BC两项。故选D项。公众号:高中试卷君4.下表是1966-1970年苏
联经济发展统计表。这反映出苏联()年度实行新体制企业数占全部工业企业的%占工业总产值的%国民收入年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19667041.5127.78.44.2196772481537196826
850547219693604972841970410148393A.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B.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收效明显C.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D.改革集中于工业生产的领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
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6-1970年(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通过实行新经济体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材料说明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收效明显,B项正确。勃烈日涅夫改革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说明并未突破
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苏联经济发展相关情况,并未涉及产业比重,无法说明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不能得出“改革集中于工业生产的领域”的结论,排
除D项。故选B项。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国家主席毛泽东访问苏联并与斯大林淡划,主要目的是取缔1945年南京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条约”,签订新的“中苏条约”,并拟定一系列的贷款和贸易协定、航空交通协定等。据此可知A.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一五”计划建设取得重大成果C.三
年经济困难局面得到缓解D.苏联援助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局面【答案】A【解析】【详解】新中国取消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旧条约,重新签订新的条约,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表现,故选A;“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与外交无关,排除B;三年经济困难是在50年代末,和题意无关,排除C;材料
主要体现了两国间的外交往来,没有涉及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排除D。6.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A.都城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B.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C.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法典D.深受奥斯曼帝国文化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后灭亡掉了拜占庭帝国,所以拜占庭帝国并没有深受奥斯曼帝国文化的影响,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拜占庭帝国都城位于亚欧大陆交界处,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拜占庭帝国是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在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了《查士丁尼法
典》,ABC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7.克拉克瓷是明末清初中国外销青花瓷的一种,产量巨大,风格独特。国外屡见不鲜,国内却鲜有出土。“克拉克”一词源于1602年荷兰人虏获的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在这艘船上,装载有数万件风格独特的青花瓷。荷兰人把这些青花瓷公开拍卖,人们争相购买。
克拉克瓷在欧洲的畅销从侧面反映出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新航路的开辟C.东方从属于西方D.荷兰取代葡萄牙【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时间信息“1602年”和“荷兰人虏获的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来看,此时新航路已经开辟成功,葡萄牙人同中国已有直接的海上贸易,故答案为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排除A项;东方从属于西方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C项;荷兰取代葡萄牙是在17世纪上半叶,但D项说法绝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点睛:本题的解答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602年”,联系所学史实可知,葡萄牙人已开
辟成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然后再根据材料中的其他信息来确定答案。8.民国建立后,各家各户大多还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神牌。当袁世凯破坏共和、废弃约法,当上终身总统时,各地民众弹冠相庆;武汉、南昌等地的工商学界举行了庆祝“大总统选举法”颁布活动。这说明A.封建思
想根深蒂固B.袁世凯的行为符合中国国情C.辛亥革命成果被知识界夸大D.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很多地方还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牌位,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还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说明当时封建思想根
深蒂固,民主共和的观念还并未深入人心,故选A;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夸大,排除C;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性质和主要矛盾,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各家各户大多还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神牌。当
袁世凯破坏共和、废弃约法,当上终身总统时,各地民众弹冠相庆”,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9.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
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的治理念是A.天赋人权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体现了一会对王权
的限制,这一政治理念是君主立宪,故C正确;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民主共和指的是国家元首有选举产生,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权力制衡指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考点定
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扩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本题考查到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天赋人权和
权力制衡等名词的概念,考查的是教材基本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的重要概念一定要掌握清楚,学会区分。10.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史实结论A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秦国建立了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C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商鞅变法中实行郡县制,并不能得出秦
国建立专职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一个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是秦朝,排除A项;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在商鞅变法中和秦朝时期就有过,排除B项;元朝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D项中的“严禁中外通商贸易”与史
实不符,如明朝郑和下西洋,故D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注意材料中史实与结论的关系,培养学生理解“论由史出,证由据来”基本的史学理论,培养学生初步的史论知识。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表示要给予中国法律上的承认,毛泽东
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缔约在即,毛泽东提出中英建交谈判暂时延后。中英最终于1954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放弃.一边倒,方针D.外交受到
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毛泽东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促成《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英最终于1954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及所学可知,中国在中苏结盟的同时又注重改善中英关系,并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既坚持原则又兼顾灵活的方针,是独立自
主和平外交方针的表现,B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排除A项;新中国初期采取了“一边倒”方针,倒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选项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新中国初期建立外交关系的灵活性特点,并不是强调意
识形态对外交的严重束缚,排除D项。故选B项。12.假设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876年的欧洲,法、德两国的国家元首都可以做的事情是A.统率三军B.主宰议会C.创制法律D.任职终身【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876年,结合所学知识,法
、德两国均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以看出,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施特赦;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因此选A。考
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德国国家元首13.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
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A.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B.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C.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D.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提到的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及其相关的诏书
和谕旨中强调的有关小说流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增长等说法,可以从侧面了解到清代小说对社会的影响力有所增强,C项符合题意;材料现象属于文化专制,从正面分析会得出其阻碍清代小说的发展的作用,A项不符合题意;小说并不是导致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B项说法不符合史
实;清代小说盛行,但并没有冲击理学的正统地位,D项不符合史实。14.明朝末年,作为出版中心的江南地区,在原先以儒家经典为主的图书市场中,有关科技、农业、工匠、法律的书籍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旅游指南、烹调指南等生活专业用书。这一现象反映出明末A.儒
家主流思想受到冲击B.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文化市场C.崇尚文化的社会风气D.专业分工日益明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关科技、农业、工匠、法律的书籍层出不穷”“旅游指南、烹调指南等生活专业用书”等信息可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图书门类增多,这丰富了图书市场,反映了经济发展水
平影响文化市场,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图书门类的增多,没有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受冲击现象,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经济发展丰富了图书市场,不代表崇尚文化的社会风气形成,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市场上图书门类的增多,没有体现专业分工
的信息,D项错误。15.如图名为彩绘龙纹陶盘,出上于具今4000多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盘内绘有一个长着蛇的身体,鳄鱼的头部,口中还吐出了一条类似禾苗形象的舌头,盘曲的朱红色龙纹。在遗址中,这样的龙盘只在四座大型墓葬中各出土一件,是王室使用的礼仪用
品。在该陶器所处的这个时空中()的A.审美取向追求质朴真实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C.龙已成为政治权力象征D.栽培作物开始定居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这样的龙盘只在四座大型墓葬中各出土一件,是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可知,彩绘龙纹的陶器只在大型墓葬中各出土一件,大型墓葬的墓主人生前地位较高,应属于“王室”,而只
有“王室”才能使用彩绘龙纹,说明此时期龙已成为政治权力象征,C项正确;据材料“盘内绘有一个长着蛇的身体,鳄鱼的头部,口中还吐出了一条类似禾苗形象的舌头”可知,该遗址发现的彩绘龙纹并不真实,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时期尚未产生华夏认同,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就已经开
始栽培作物,并逐渐定居,材料时间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排除D项。故选C项。16.1981—1985年,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这些企业大多是从家庭作坊和“前店后厂”的小企业开始,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化市场为依托的企业集群
。1985年,浙江已有26.4万户农民个体企业和农民联户企业。浙江的大好经济形势主要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B.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
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政府逐步放宽对经济的限制,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纷纷兴起,因此浙江的大好经济形势主要得益于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针对的是国有企业,排除A
项;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B项。17.历史上,我国西南地区疟疾疫情十分严重,该地长期被视为“瘴疠之地”。20世纪50年代,国家通过卫生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
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A.地域发展差异缩小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C.疫情防控成效显著D.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50年代,国家通过努力基本控制了西南地区长期肆虐疟疾疫情,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疫情
防控成效显著,C项正确;西南疫情的基本解决不能说明地域发展差异的缩小,排除A;西南地区疟疾被控制不能证明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排除B;西部大开发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18.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
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表明A.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D.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的印度人民抗英、伊朗的立宪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均是亚洲觉醒的
表现,因此C正确;印度反英斗争以失败告终,A排除;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B排除;不结盟运动标志着第三世界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排除。故选C。19.有学者发现,设计、加工、营销各环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创造的附加值是不同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设计、销售环节的收益越来越大。下图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
时期的经济活动的工业附加值曲线图。其中反映西方工业化初期状况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的【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片可知,①是设计、销售环节的收益最大,加工收益最
小,与工业化初期不符,A不选;②④是设计、销售环节的收益较大,加工收益较大,与工业化初期不符,BD不选;③是设计、销售环节的收益最低,加工收益最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工业化初期设计、销售环节的收益最低,加工收益最高。所以答案选C。20.18世
纪,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伏尔泰保持通信,甚至请伏尔泰来俄国面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致信伏尔泰,说他庆幸生活在“伏尔泰时代”。这些欧洲君主的做法()A.受到了君主立宪思想影响B.推动了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C.确立了王权有限原则D.说明专制政治受到冲击【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伏尔泰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沙皇和普鲁士国王对伏尔泰的尊重和邀请,以及腓特烈二世所说的“庆幸生活在‘伏尔泰时代’”,都暗示了当时
启蒙思想对欧洲君主的影响,即专制政治在思想上的受到的冲击,D项正确;虽然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但材料中并未明确提及这些君主是否真正受到了君主立宪思想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这些通信和互动如何推动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沙皇和普鲁士国王推行的是开明君主制,而不是确立了王权有限原则
,排除C项。故选D项。21.1955年8月,中央发文指出:必须根据1955年春耕前后分配到乡的粮食定产、定购、定销数字,结合实际情况,由乡人民委员会充分发动群众,深入讨论,划分余粮户、自足户、缺粮户。一次评定全年粮食的产量、交售任务和供应量。中央此举意在A.推动农业改造深入发展B.缓和农村
的阶级矛盾C.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D.保障工业化顺利进行【答案】D【解析】公众号:高中试卷君【详解】根据“必须根据1955年春耕前后分配到乡的粮食定产、定购、定销数字,结合实际情况,由乡人民委员会充分发动群众,深入讨论,划分余粮
户、自足户、缺粮户”可得出这种统一定购销售的做法是为了保障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项正确在;此时农民改造已经进行,快完成,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与阶级矛盾无关,农村已经没有地主阶级了,排除B;材料与政治权利无关,
排除C。22.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曾说:“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A.体现了自由、正义和平等理念B.实现了社会成员真正意义上的平等C.没有改变贵族专政
的本质特征D.是古代世界最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
”可得出其体现了自由、正义和平等理念,故A正确。23.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的是A.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B.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置C.浦东的开发开放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答案】C【解析】【详解】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故答案为C。ABD均设立于80年代。24.1960年7月,李富春
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8月底,周恩来总理采纳了这一建议,提出在“调整、巩固”后面加上“充实”二字。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这一方针。强调“充实”意味着国家A.改善企业管理以提高
产品的质量B.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C.压缩基本战线规模以充实轻工业D.充实“大跃进”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答案】C【解析】【详解】针对大跃进运动中基本建设规模过大,为调整国民经济而实施的“八字方针”中的“充实”是指充实轻工业、压缩基本战线规模,故答案为C项。A
项属于“提高”的内容,排除;B项属于“调整”的内容,排除;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排除D项。点睛:“八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
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25.斯宾格勒在《西方的衰落》中这样评价拿破仑:“拿破仑一生含辛茹苦,不是为了他自
己,不是为了法国,而是为了未来。”这里评价的着眼点是A.拿破仑的人格魅力B.拿破仑的远见卓识C.拿破仑的民族意识D.拿破仑活动的进步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拿破仑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扫荡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民主、法制精神,加快
了整个欧洲的近代化进程,故D项正确。二、多选题26.十月革命后,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下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内容包括A.实行余粮收集制B.取消自由贸易C.制定“五年计划”D.实行粮食
税【答案】A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故A项正确;在商业方面取消自由贸易,故B项正确;制定“五年计划”属于斯大林模式,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实行粮食税,属于新经济政策,故D项错
误。故选AB。27.中国“入世”艰难曲折,用龙永图的话来说“黑头发都谈成白头发了”。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2月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入世”有助于A.中国经济的发展B.贸易保护政策的实行C.改革开放的深化D.推动全球经济的
发展【答案】AC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1月10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该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世
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旨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因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利于实行贸易保护政策,B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从而促进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C项正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D项正确;综上所述,ACD正确。28.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阶层人民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相关主张,属于民族资产
阶级探索的是()A.“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B.“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C.“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D.“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答案】AD【
解析】【详解】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资产阶级立宪派的主张,符合题意;D项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符合题意;B项是农民阶级的主张,排除B项;C项是地主阶级开明派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AD项。29.下列争取民族独立
和民族振兴的运动中,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B.德意志统一运动C.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D.俄国农奴制改革【答案】B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统一运动后,颁布《德
意志帝国宪法》,使德意志帝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转折点,因此BD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和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均与社会性质变化无关,AC排除。故选BD。30.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
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福执政后,贴近这些选民利益的措施有()A.自由放任B.调整农业C.以工代赈D.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答案】B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1932年的美国。根据材料“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
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及所学可知,罗斯福当选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措施。在农业方面,采取了调整农业的措施,保护农民的的利益,B项正确;新政实施了一系列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C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特征,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但1932年尚未形成“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排除D项。故选BC项。三、材料分析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30年代以后,德国问题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问题。英、法对意大利政策从全局来
说,需要服从于对德斗争的策略。因此,英、法在谋求对德缓和的同时,努力争取意大利的合作以求共同被制德国。法国认为,同意大利接近,可以成为对付德国破坏现有公约的有效手段。1933年12月7日,英国外交大臣塞缪尔·霍尔和法国外交部长皮
埃尔·赖伐尔拟定了《意大利一埃塞俄比亚冲突的共同解决纲领》,又称《霍尔一赖伐尔协定》。协定建议:埃塞俄比亚将欧加登省等共60000多平方英里的土地(相当于埃全部领土的2/3)割让给意大利;将埃塞俄比亚的南部领土划为“意大利经济发展和居留的地区”;作为交换,埃塞俄比亚可以得到意属厄立特里亚一条仅3
000平方美里的狭长地带作为出海口。该协定虽因埃塞俄比亚的激烈反对未获得通过,但其恶劣影响不言自明,1936年5月,意大利军队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霍尔——赖伐尔协定》签订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霍尔—
—赖伐尔协定》的影响。【答案】(1)背景:纳粹德国崛起;英、法扼制德国,维护凡尔赛体系;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绥靖政策的推行。(2)影响:暴露了英、法等西方国家不负责任的态度;助长了德意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
张;助推了埃塞俄比亚的灭亡;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德国问题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问题。”可分析出纳粹德国崛起;“英、法在谋求对德缓和的同时,努力争取意大利的合作以求共同挟制德国”可分析出英、法扼制德国,维护凡尔赛体系;根据材料
“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冲突”可分析出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结合所学知识英法绥靖政策的推行。公众号:高中试卷君【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相当于埃全部领土的2/3”“埃塞俄比亚可以得到意属厄立特里亚一条仅3000平方英里的狭长地带作为出海口”可分析出暴露了英、法等西方国家不负责任的态度
;根据材料“1936年5月,意大利军队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可分析出助长了德意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助推了埃塞俄比亚的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加速了二战的爆发。32.材料1942年4月上旬,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烟俊六制定了进攻重庆的计划,即“五号作战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为:1943年春季,日军
以10个师团的兵力自山西南部出击,经陕西攻入四川;另以约6个师团自宜昌方向出击攻入四川,占领成都、重庆,使中国失去最后的抗战大后方,迫使重庆政府投降。但就在这个计划准备实施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遭遇中途岛、瓜达尔岛的失利,日本大本营不断催促中国派遣军
派出精锐部队前往支援。另外,这一计划实际难度很大,陕西、四川等中国腹地地形复杂,山陡林密,加之八路军活跃于陕西,国民党军队此时也加强了川东、陕南的防御,日方并无必胜把握。1942年底,日本大本营向中国
派遣军下达终止“五号作战计划”的指令,该计划宣告流产。——擒编自李春华《抗战时期日军的“五号作战计划"》(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军“五号作战计划”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军放弃“五号作战计
划”的原因。【答案】(1)背景:①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③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陆军主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2)原因:①攻击范围涉及中国腹地,地形复杂。②国共紧密合作,顽强抗战。③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利。④日军陷入多
线作战,军力不济。⑤中国长期抗战,导致日本国力长期消耗。【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1942年”,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随后美国对日宣战,1942年初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1942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
阶段,日本陆军主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2)原因:根据“这一计划实际难度很大,陕西、四川等中国腹地地形复杂”得出攻击范围涉及中国腹地,地形复杂;根据“加之八路军活跃于陕西,国民党军队此时也加强了川东、陕南的防御”得出国共紧密合作,顽强抗战;根据“日军在太平洋战
场上遭遇中途岛、瓜达尔岛的失利”得出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利;根据“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遭遇中途岛、瓜达尔岛的失利,日本大本营不断催促中国派遣军派出精锐部队前往支援”得出日军陷入多线作战,军力不济;还可从中国长期抗战消耗了日本国力分析总结。四、论述题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量的考古
研究表明,我国有丰富的文化遗存,自古以来中华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的许多地区,绝非“外来”,亦非局限于黄河流域,也说明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民族起源是多地点的,多元的,似繁星点点,广布在远古的中华大地上。这些考古新发现同样表明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具有突出优势,说明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2022
-2023年全国重点考古新发现(部分)考古发现基本介绍广东岩山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为5500~2500年。其中的玉琮和良渚出土的玉琮很像,说明两地可能有文化交流,而许多玉钺则有当地的特色,也说明了岭南
地区很早就参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进程。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共发掘墓葬620余座,发掘的墓葬时代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反映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进程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遗存面貌清晰地反映出高句丽、渤海国佛教
物质文化在中原地区影响之下传入与发展的历史事实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州桥是运河遗产中的典型代表,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宏大的历史场景南海发现明代沉船在南海西北约1500米的深海底,发现了两艘明代沉船,分别命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和陆坡
二号。其中陆坡一号主要是数万件明代正德年间的瓷器,许多都是青花瓷器(是中国出口的);陆坡二号主要是明代弘治年间的原木(可能是进口的)。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见证。梅龙达普洞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为4万年;也有4
000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存。梅龙达普洞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青藏高原腹地早在4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了,比以前认为的人类进入青藏高原腹地的时间大大提前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考古新发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对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
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答案】示例论题:中华文明起源从满天星斗走向多元一体。论述:大量的考古研究表明,我国境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自古以来中华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的许多地区;2022年十大
考古发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现象。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等地发掘的文物及历史遗迹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起源是多地点的、多元的,似繁星点点,广布在远古的中华大地上。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区域的文明互相交流,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共同孕育了中华文明,促成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综上所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之后不断走向交融,共同构筑起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
(中国)。首先解读材料,材料表格中介绍了2022-2023年全国重点考古新发现(不分),设问要求“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考古新发现信息”拟定论题并进行阐释,据材料“说明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民族起源是多地点的,多元的,似繁星点点,广布在远古的中华大地上”可概括论点,中华文明起源从满天星
斗走向多元一体。其次在阐释时可以结合材料中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等地发掘的文物及历史遗迹及所学知识,从中华文明起源上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等地的多元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角度进行阐释。论述如下:大量的
考古研究表明,我国境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自古以来中华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的许多地区;2022年十大考古发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现象。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等地发掘的文物及历史遗迹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起
源是多地点的、多元的,似繁星点点,广布在远古的中华大地上。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区域的文明互相交流,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共同孕育了中华文明,促成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最后总结:综上所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之后不断走向交融,共同构筑起了悠久
灿烂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