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1)页,207.78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56e25d4732ab1dd5d62eebed36b90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2027届高一上半期适应性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卷共有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A.社会矛盾逐渐加剧B.部落组织日益复杂C.劳动分工更加明确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2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3.荀子是战国时
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4.据《史记·周
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军事理论的形成B.生产方式的变革C.政治制度的演进D.地形地势的利用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
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他意在强调()A.民心是国家兴衰的根本B.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
性D.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6.秦朝前期,每有大政,必召群臣廷议。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丞相王绾等提出“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秦始皇“下其议于群臣”,举行廷议。对于王绾的建议,“群臣皆以为便”,而廷尉李斯则以“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
止”为反例,建议行郡县制,最终,秦始皇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决定实行郡县制。由此可见,秦朝前期的廷议()A.避免了君主“兼听独断”B.折射出相权与君权的相互制衡C.体现出朝廷决策的审慎D.保障了决策的民主性
和科学性7.东汉前期,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征引全国各地的政区地名资料,用以分析字形、考辨字义。其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如图所示。这反映了该时期()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豪强势力的地方割据C.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D.经济发展的
南北差异8.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9.据《通典》记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间,人口约5300万,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关于造
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工具、技术长期停滞不前B.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C.疆域变化不定、人口不断外迁D.土地兼并、南北经济衰退10.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
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材料可用于研究()A.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B.礼乐制度的历史延续性C.南北政权的隶属关系D.北魏封建化改革的影响11.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
,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12.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
济水平已超越北方13.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
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14.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
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D.激化了政治矛盾1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
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16.在唐代,中原政权向一些周边政权赐书,唐太宗曾赐《吉凶礼要》等给新罗,唐玄宗曾赐《毛诗》《札记》《左传》等给吐蕃。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这()A
.实现了中央对边疆的有效管辖B.维护了宗藩关系长期稳定C.体现了羁縻政策取得明显成效D.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吸引力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汉初的混合政体在理念上则凸显对“周政”和“秦政”优势的正当继承。但这种以血缘和硬实力为基础的平衡缺乏稳定性和韧性。……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
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摘编自《潘妮妮:汉初混合政体与儒家制度化的“间隙显现”——中华帝国初期政治发展的一种观察视角》材料二文景时期最大的货币供应商是东部的吴
王刘濞和西部的邓通。汉武帝宣布凡是私自盗铸金钱者,一律死罪。前118年,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五铢钱”。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七百余年。前98年,官府开始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自此,
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官营冶铁后却得到了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汉书》记载,匈奴与汉军作战,需要用五个人才能抵挡一名汉军士兵,主要的原因正是匈奴在铁制兵器上的技术落后。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无往不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摘编自魏艾《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
的经济保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武帝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时期“国有专营制度”的
内容,并分析其实施的积极影响。(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由于战乱频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江南、辽西和河西凉州地区,经济却有很大发展,其中江南尤其突出。江南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农作
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基础条件很优越。孙吴出于立国、争霸的需要,大力推进军屯、民屯,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多次大规模地迁移至江南,给江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加上东晋、南朝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使这里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上)材料二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割据政权后,使用“以汉制汉、以夷制夷”之策略进行统治。“以汉制汉”之方:一是仿侨置州郡县之制。西晋亡,东晋建立后,为安抚中原南迁之世家大族,曾有“侨置州郡县”之制。建立前燕的慕容
廆在辽东崛起,正值西晋八王之乱,有许多中原士大夫世家豪族率乡里、部曲、佃客投奔慕容廆,他承认来归汉人原来的地望,在辽东另设相同地名以安置他们,这与“侨置州郡县”的方法相类似,使来归者有宾至如归之感。二是重用汉族文人,提倡儒学等。“胡化”主要指本身虽为
汉族,但接受胡族文化。如北魏时的高欢,已彻底鲜卑化,其后人所建的北齐,也为鲜卑化王朝。——摘编自吴楚克、王浩《魏晋南北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关键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南北
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6分)19.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结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自西晋末年
以来,长期的战乱使社会经济彻底崩溃,直至北魏统一北方,无主土地和荒地仍大量存在。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政策将土地和劳动力重新结合起来,北魏强大的中央集权则为均田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另外,北魏早在建国时就曾实施“计口授田”的政策,将土地分授给民户耕种,这为后来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宝贵
的经验。北魏太和九年,正式确立均田制,与此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唐初的租庸调制与之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庸的制度化,这在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理自李羡於《论均田制的兴衰及其与租庸调制的关系》材料二随着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可耕
的官田和无主荒地,都被转变为私田。国家掌握的可用于均田分配的土地逐渐减少,农民受田的数额愈发严重不足,逐渐丧失了继续实施均田制的条件。高宗武周以来,战争不断,日益增多的兵役和赋税负担使得“天下户口,逃亡过半”,致使户籍失真和管理混乱,均田制失去了贯彻执行的依据,无法有效地
推行下去。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赋税制度也无法维持,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宰相杨炎及时向德宗提出了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整理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材料三唐德宗接受了杨炎的建议,便在建中元年公布了这一新税法,明令“丁租庸调,并入两税”,结
束了以前赋税制度繁杂混乱的状态。自均田制崩溃以后,土地买卖更加公开而频繁,田庄经济日益发展起来了,新的税制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担起一部分赋税,商人也要在所经商的郡县纳税。在实行的当年,唐王朝实际控制的纳税户由一百二十三万增加到三百多万户,全年征收的税钱由一千
二百多万贯增至三千多万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整理自王仲荦《中国断代史系列·隋唐五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条件。(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的赋税制度”
出现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新税法的“积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北魏到唐德宗年间,赋税征收的主要标准发生的变化。(6分)高2027届高一上半期适应性考试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ABDCDBBD题号11
1213141516答案CCDBDD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部落内部的活动和事务
逐渐增多,需要一个专门的场所来进行公共活动、处理公共事务以及作为部落首领的居所。这表明部落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分工在不断发展和细化,不再是简单的群居状态,反映了这一时期部落组织日益复杂,B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矛盾逐渐加剧,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
料没有直接提及劳动分工更加明确的内容,排除C项;此时国家形态尚未初步具备,国家的形成通常需要更高级的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等条件,仅“大房子”的出现不足以表明国家形态的初步具备,排除D项。故选B项。2.A【详解】周王发表诰命时用“
王曰”,周王又称“天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特点,故A正确;西周嫡长子孙为天下大宗,故B错误;“天下为公”指的是禅让制,故C错误;“郡”“国”并行是在汉初,故D错误。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体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
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出自荀子的《性恶》,意为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
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思想,治国理政要“隆礼”“重罚”,要求统治者要抓住这一根本问题,“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以此达到天下有序、社会稳定的目的,所以A项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
A项正确;“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出自孟子《孟子·离娄上》,意为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以仁政为法度,也就不能治理好天下,与材料设问不符,排除B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孔子《论语
·为政》,意为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与材料设问不符,排除C项;“绝仁弃
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出自《老子·道经·第十九章》,意为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与材料设问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
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战国晚期(中国)。材料显示周武王时期,军队较少,战国晚期各诸侯国军队数量大为增加,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在人口迅速增加的基础上,军队的数量也必然增加,B项正确;题干涉及时段是周武王至战国晚期,据
所学可知,周武王时期也有军事理论只不过战国时期伴随着兵家的出现,军事理论更系统,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政治制度的演进”说法笼统,指代不明,政治制度与军队数量的多少没有必然关系,排除C项;材料仅显示周武王至战国晚期军队数量明显增加,据材料无法得出是因为战国时期战争中人们对地形地势的利
用导致军队数量增加,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信息可知,费正清意在强调秦帝国在施政过程中对传统的改变过速,激化了与原六国旧贵族、精英知识
分子和平民百姓的矛盾,多个因素导致了秦朝的覆灭,D项正确;题干主旨是探讨秦王朝分崩离析的诸多因素,“国家兴衰”的话题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A项;题干并没有特别指向“文化认同”是否缺乏,材料不是强调“朝统治”而是秦王朝瓦解,排除B项;精英知识分子在秦
王朝分崩离析的过程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和题干主旨不相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前期(中国)。据材料“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李
斯”“秦始皇”可知,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讨论政事,然后由皇帝根据讨论结果裁定朝廷决策,反映了朝廷决策的审慎,C项正确。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排除A项;材料不仅涉及丞相,还有其他官员,排除B项;“民主性和科学性”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
项。7.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基本位于北方,结合所学,当时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整体比较
落后,北方事务比较复杂,故在北方设比较多的郡等加强管理,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比较信息,不能得出“行政制度是否有重大调整”,排除A项;东汉前期,尚未形成地方割据,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不能反映出“儒家思想是否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
项。故选D项。8.B【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
;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
:西汉至唐朝(中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间,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表明西汉末年至唐朝初年人口增长缓慢,甚至经历了人口明显减少的时期。结合所学,西汉末年爆发农民起义,社会动荡。东汉末年,爆发黄巾起义,州牧割据。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部分时期处于
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政局长期动荡,北方战乱不断,导致人口减少或增长缓慢,B项正确;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生产工具、技术继续发展,而非停滞不前,排除A项;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国家疆域基本稳定,北方人口因战乱南迁而非外迁,排除C项;东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继续发展,“南北经济衰退”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B项。10.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南齐使者出使北魏,恰逢冯太后丧事,想着红衣祭拜,最终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
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可见北魏坚持着丧服祭拜,显然这是受到中原礼仪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南北文化的差异,材料主要体现北魏在齐使祭拜冯太后问题上坚持祭拜者着丧服,排除A项;材料中一定
层度体现了礼仪制度,但是材料主旨是北魏受汉化影响大,排除B项;C项表述错误,南北政权不是隶属关系,是并存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1.C【详解】根据“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
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可得出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削弱了皇子的权力与势力,是加强专制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针对藩镇,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时期逐步瓦解,排除B项;宗法制度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2.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茶叶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古代北方的饮茶习俗也是自南方传入的,“茶叶”是经济,“饮茶习俗”是文化。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随着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南方的习俗逐渐被
北方人所接受,C项正确;题干反映出北人从“贱茶”到“贵茶”风尚的转变,应该与南北茶叶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但南茶北运的开始时间发生在唐中期以前,况且此时国家已经统一,排除A项;由南北皆有喝茶习俗这一事不能得出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的结论,排除B项;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是在南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D【详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4.B【详解】唐
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李德裕作为士族,同样为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15.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在服饰
上比较保守。由材料中佛像的衣衫单薄到服饰整齐可知体现佛教塑像艺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绘画技术及政治权力不属于佛像变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对佛像的影响,ABC选项排除。16.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
期,统治者向周边邻国和少数民族赐予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也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这反映了儒家文化对少数民族和邻国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D项正确;唐朝时期的吐蕃(西藏)是独立的政权,不是唐朝中央的地方行政区,排除A项;材料是体现儒家文化影响力,
无法得出维护宗藩关系长期稳定的结论,排除B项;羁縻政策是指中国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夷制夷,因其俗以为治,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7.(1)措施:“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颁布“推恩令”
“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建立中朝制度;“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设立刺史制度。(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2)内容: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酒类、盐铁专营;推行均输平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积极影响:有利于稳定经济;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对后世的经济管理产生
深远影响;提高了手工业制造技艺;打击了诸侯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增强边疆防御;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国家;推动西汉走向强盛。(任意答出四点即可得8分)【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为加
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朝制度;加强对官僚的管理设立刺史制度。(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内容:根据材料而“凡是私自盗铸金钱者,一律死罪”“统一发行‘五铢钱’”,可得出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根据材料二“官府开始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
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与“官营冶铁后”,联系所学可得出实行酒类、盐铁专营;在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推行均输平准。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文景时期最大的
货币供应商是东部的吴王刘濞和西部的邓通”,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有利于稳定经济,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七百余年”联系所学,可得出对后世的经济
管理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实行酒类、盐铁专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二“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官营冶铁后却得到了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可得出提高了手工业制造技艺;根据材料二“匈奴与汉军作
战,需要用五个人才能抵挡一名汉军士兵,主要的原因正是匈奴在铁制兵器上的技术落后。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无往不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联系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增强边疆防御;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国家并且推动西汉走向强盛。18
.(1)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北方先进耕作技术的南传;统治者的重视;人民的辛勤劳作。(任答四点得8分)(2)表现:少数民族政权积极推行汉化政策;
各民族频繁迁徙,交错杂居;各民族具有一定的华夏文化认同;儒家思想仍作为正统精神纽带;中原汉族吸纳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任答三点得6分)【详解】(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
由于战乱频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江南、辽西和河西凉州地区,经济却有很大发展,其中江南尤其突出。”及所学可得出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由材料“江南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基础条件很优越。”可得出南方的
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由材料“孙吴出于立国、争霸的需要,大力推进军屯、民屯,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可得出统治者的重视;由材料“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多次大规模地迁移至江南,给江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可得出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北方先进耕作技术的南传;结合所学可得出人民的
辛勤劳作。(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材料“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割据政权后,使用‘以汉制汉、以夷制夷’之策略进行统治。”可得出少数民族政权积极推行汉化政策;由材料“西晋亡,东晋建立后,为安抚中原南迁之世家大族,曾有‘侨置州郡县’之制。建立前燕的慕容
廆在辽东崛起,正值西晋八王之乱,有许多中原士大夫世家豪族率乡里、部曲、佃客投奔慕容廆”及所学可得出各民族频繁迁徙,交错杂居;由材料“他承认来归汉人原来的地望,在辽东另设相同地名以安置他们,这与‘侨置州郡县’的
方法相类似,使来归者有宾至如归之感。”及所学可得出各民族具有一定的华夏文化认同;由材料“二是重用汉族文人,提倡儒学等。”及所学可得出儒家思想仍作为正统精神纽带;由材料“‘胡化’主要指本身虽为汉族,但接受胡族文化。如北魏时的高欢,已彻底鲜卑化,其后
人所建的北齐,也为鲜卑化王朝。”及所学可得出中原汉族吸纳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19.(1)条件:无主土地和荒地的大量存在;中央集权的强大;“计口授田”的经验。(一点2分,共6分)(2)原因:土地兼并;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户籍制度的混
乱;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财政危机严重。(一点2分,共8分)(3)意义:结束赋税混乱局面;扩大收税对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任答两点得4分)变化:从人丁转为财产。(2分)【详解】(1)条件:据材料一“
直至北魏统一北方,无主土地和荒地仍大量存在”得出无主土地和荒地的大量存在;据材料一“北魏强大的中央集权则为均田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得出中央集权的强大;据材料一“北魏早在建国时就曾实施‘计口授田’的政策……宝贵的经验”得出“计口授田”的经验。(2)原因:据材料二“随着土地买卖和
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可耕的官田和无主荒地,都被转变为私田”得出土地兼并;据材料二“国家掌握的可用于均田分配的土地逐渐减少”得出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据材料二“日益增多的兵役和赋税……使户籍失真和管理混乱”得出户籍制度的混乱;据材
料二“农民受田……逐渐丧失了继续实施均田制的条件”“均田制失去了贯彻执行的依据,无法有效地推行下去”得出均田制的破坏;据材料二“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赋税制度也无法维持”得出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据材料二“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得出财政
危机严重。(3)意义:据材料三“结束了以前赋税制度繁杂混乱的状态”得出结束赋税混乱局面;据材料三“新的税制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担起一部分赋税,商人也要在所经商的郡县纳税”“纳税户由一百二十三万增加到三百多万户”得出扩大收税对象;据
材料三“全年征收的税钱由一千二百多万贯增至三千多万贯”得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第二小问变化,据材料三“明令‘丁租庸调,并入两税’”结合所学可知,租庸调制主要根据人口收税,而两税法主要根据田亩和资产收税,赋税
征收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