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140.500 KB
  • 2024-10-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8)页,140.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4a4cd4672c3e870598ab269c2373d4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试卷一、单选(40小题,每题2分)1.哥伦布航行到古巴附近时,明确向土著居民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然而在给西班牙国王信中,他又说:“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基督教)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关于哥伦布远航的背景和目的,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对外殖民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B.文化侵略的初衷多于经济掠夺C.宗教改革刺激人们远洋探险D.工业革命促进开辟海外市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

其(基督教)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可知哥伦布远航既要经济侵略也要文化侵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排除。题干中未提及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CD选项排除。2.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过地圆说。15、16世纪时,地圆说被航海家的海上探险活动所证实。下列能够证明地圆说

的是A.迪亚士船队B.哥伦布船队C.达·伽马船队D.麦哲伦船队【答案】D【解析】【详解】迪亚士的船队只完成了欧洲到非洲好望角的航线,没有全球航行,A错误;哥伦布只完成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故B排除;达·伽马的航队只完成了欧洲到印度的航线,故C排除;麦哲伦团队完成

了完整的环球航行,D正确。3.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B.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古代中国丝绸之路所卖的丝绸是中国农

民作为赋税上缴中央政府的,而不是作为商品卖出的。没有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4.明代中后期,沿海地区的甘薯种植相当普遍“闽广人赖以救济,其利甚大”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中国沿海地区

适合种植B.世界市场雏形形成C.闽广人追求其利D.明朝的对外开放政策【答案】B【解析】甘薯是在新航路开辟后传入中国,当时世界市场雏形形成,故B正确;中国沿海地区适合种植甘薯,并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闽广人追求

其利,也不是主要的前提条件,故C错误;明朝实行海禁,不是对外开放政策,故D错误。故选B。5.有学者提出,地理大发现不仅仅是地理的“发现”,更改变了世界的整体格局。该学者强调地理大发现使得A.西方的优势开始形成B.白

银流向美洲亚洲C.股份制推广到全世界D.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答案】A【解析】【详解】地理大发现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开始形成优势,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故A项符合题意;白银流向欧洲亚洲,且白银的流向与世界的整体格局关系较小,故B项不符合题意;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

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股份制尚未推广到全世界,故C不符合题意;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成为世界霸主,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6.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的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这一

现象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导致了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商业革命C.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价格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价格革命是16—17世纪由于美洲廉价金银流入欧洲而引起的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材料反映的现象是物价的急速上涨,属于价格革命的表现,故D符合题意;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

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故A不符合题意;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价格革命表现为于美洲廉价金银流入欧洲,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7.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

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西班牙被称为“黄金的漏斗”,荷兰被称为“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荷兰继西班牙之后崛起的主要原因是A.优越的地理位置B.先进的社会制度C.发达的工场手工业D.丰富的黄金【答案】B【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掠夺来的巨额财富并

没有用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用于大量购买封建统治者需要的奢侈品,导致黄金大量外流到英国等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因此被称为“黄金的漏斗”;17世纪,资本主义发达的荷兰被誉为“海上马车夫”,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是“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因此造成二者

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B正确;西班牙和荷兰的地理位置都十分优越,A排除;荷兰的工场手工业并不发达,C排除;荷兰的黄金并不丰富,D排除。故选B。8.史学研究者汉斯·巴伦指出:“在15世纪90年

代初,我们在意大利半岛以外的每一个欧洲国家里都见到了一种类似的情况——人人对意大利心向往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意大利A.复兴了希腊和罗马文化B.产生了宗教改革思想C.传播了近代的启蒙思想D.弘扬了古典人文主义【答案】D【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B项中的“宗教改革”爆发于16世纪初,C项中的“启蒙运动”兴起于17、18世纪,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5世纪90年代初”,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

“15世纪90年代初人人对意大利心向往之”体现了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对其他国家的深远影响。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项,故选D。9.下图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

,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与常人无异;画中的犹大坐在圣人当中,靠近耶稣。作者如此创意在()A.揭示人性的善与恶B.体现古典美术的风格C.再现历史真实场景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

析:《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绘画内容为基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基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达·芬奇此作就是基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基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人性被表现出来,尤其是画

中的犹大,神色慌张,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故选A项。10.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虔诚信仰,就可以被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D.动摇了上帝在

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主张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故答案为B项;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与揭露教会贪腐无关,排除A项;这一主张没有涉及理性和自由平等,排除C项;马丁·路德主张个人与上帝直接沟

通,没有动摇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排除D项。【点睛】宗教改革宣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反对罗马教皇、天主教会的特权,提倡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宗教改革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摧毁了天主

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11.“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A.推动了

天文学的发展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说明牛顿理性思维特点,它促进了思想解放,故C正确;牛顿力学是物理学,故A错误。B中彻底说法绝对,

排除;D属于智者运动影响,排除。12.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这三者都A.着重强调人的平等自由B.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C.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D.促进欧洲思想的彻底解放【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从不同视角打击了宗教特权,解放了思想,故C正确;A和D均是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B是文艺复兴的影响。13.美国最早确立“自由”“平等”政治原则的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拿破仑法典》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独立宣言》是美国的立国文书,它的第二部分阐述了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确立了自由、平等等政治原则,故选B;A为英国法律文件,排除;C为法国法律文件,排除;D项不符合“最早”的限定

条件,排除。14.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政府为“鼓励人民之工业”采取的政策是A.富国强兵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废除封建等级【答案】B【解析】【详解】明治政府实行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大力扶

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故答案为B项;富国强兵是军事改革措施,文明开化是文化方面的措施,废除封建等级是政治改革措施,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15.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

因为这次改革A.并未缓解国内的社会矛盾B.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C.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D.使农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使俄国走上了发展

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故选C;农奴制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排除A;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是十月革命,排除B;农奴制改革并未改变农民悲惨的命运,他们没有因此获得广泛的民主权利,排除D。16.经济史学

家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基本上是无意向性的、群众自发的社会经济现象,它不是由国家运用政治权利组织和推动的,这一自发经济现象首先兴起于英国当然有其社会人文因素。他们的依据是英国A.逐步成为世界工厂B.市场需求的增长C.科

学技术的大突破D.君主专制的削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基本上是无意向性的、群众自发的社会经济现象”“不是由国家运用政治权利组织和推动的”并所学知识可知,市场需求的增长,直接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故B项正确;A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科技的大突

破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但不是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故C项排除;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D项排除。17.1885年,当第一辆本茨三轮汽车行驶在大街上时,人们惊呼“这汽车里

装了个神奇机器!”。这个“神奇机器”应该是A.珍妮机B.蒸汽机C.内燃机D.电动机【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内燃机的创制为交通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汽车的发明,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根据“这汽车里装了个神奇机器!”,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创制与发明分析解答。18.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1904年世博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向观众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是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富尔顿的汽船C.福特的汽车D.莱特兄弟

的飞机【答案】D【解析】据材料“1904年世博会……最新科技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1904年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A选项错误;富尔顿的汽船也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故B选项错误;1913年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

车的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故1904年还未出现福特的汽车,故C选项错误;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故D选项正确。故选D。19.1848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这种理论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A.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B.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天才设想C.批判继承了19世纪优秀的思想成果D.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1848年”“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可知这种理论指的是

科学社会主义,其产生的前提是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工人阶级生活贫困,故A正确;BC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来源,故BC错误;D是马克思的主观努力,故D错误。20.有学者认为,这本发表于150多年前的著作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这本著作指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法兰西内战》D.《国富论》【答案】B【解析】【详解】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故B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法兰西内战》精辟地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

,概括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故C不符合题意;《国富论》阐述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但是对巴黎公

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巴黎公社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据此判断,法国主流文化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其A.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推动B.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支持C.表现出的积极的民族精神D.改造旧世界的理想【答案】C【解

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法国主流文化对巴黎公社的正面评价是因为公社的理想斗士敢于斗争,在第二帝国遭遇外国入侵、新政府妥协投降的情况下敢于奋起反抗,体现了积极的民族精神,C项正确;巴黎公社的斗争驱逐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政府,没有推动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A项错误;材料说明法国主流文

化并不认可巴黎公社,所以巴黎公社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支持不是法国主流文化正面评价巴黎公社的原因,B错误;巴黎公社改造旧世界的主要手段是推翻资本主义,理想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法国主流文化并不认可,D错误。22.下面是一道历史知识竞赛题: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应该选择的答案是A.没有科学理论做指导B.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强大C.无产阶级政党尚未诞生D.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期,还没有出现

更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可以取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无法取代资产阶级,故选D;ABC都是当时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D。23.第一国际成立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新”反映在()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提出了建立

民主共和国的口号C.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D.进行了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即第一国际。成立以后,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故选C项。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第一国际24.在拉丁美洲殖民地最广阔的是()A.英国B.葡萄牙C.法国D.西班牙【答案】D【解析】【详解】西班牙的

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占领了除巴西以外的整个中南美洲,故选D;英国主要是在北美拓殖,故A错误;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在亚洲和非洲,B错误;法国主要是在北美拓殖,故C错误。25.《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

8世纪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A.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B.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分别在16、17、18世纪先后控制

黑奴贸易,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三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密切相关。故答案为B项。A项,工业革命发生在17世纪中后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三国先后控制奴隶贸易是殖民争夺的结果,殖民秩序并不稳定,排除;D项,

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三国先后控制奴隶贸易不是同时,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表述与之不符,排除。【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

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

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26.“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

合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答案】D【解析】【详解】500年前欧洲人拿着《圣经》到非洲的主要目的还是殖民掠夺,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拿着《圣经》传播基督教只是目的之一,不是主要目的,或者说传播宗教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仍然是殖民

掠夺,“象牙”的拥有者易手,反映了经济方面的冲突,《圣经》的传播反映了文化、文明的融合,故D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文化融合,不是冲突,A和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经济冲突,不是融合,C错误。27.葡萄牙在16世纪打败了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阿拉伯舰队。据此可知,葡萄牙A.揭开了开辟新航路的序幕B.确立了

在印度洋上的霸权C.垄断了与中国的丝茶贸易D.建立了工业同市场的联系【答案】B【解析】阿拉伯舰队主要航海区域是印度洋,葡萄牙在16世纪打败了阿拉伯舰队,获得上了这一海域的霸权,B正确;A是15世纪迪亚士航海到好望角;C中垄断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D中工业革命是18世纪。

28.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

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可知柏林协议主要为商品自由流通服务,适应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选项符合题意。欧洲列强在对殖民地的

争夺异常激烈,A选项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贸易原则确立,C选项排除。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D选项排除。29.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

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辟新航路,但

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旧的生产

方式,故选D;A、C项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排除;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并不是主要原因所在,B项排除。30.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先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A.反

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战初期,日本参战,其主要目的是趁机占领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趁英国、法国

忙于战争之机,加大对他们殖民地的经济渗透,扩充自己的实力。材料中日本的声明和演说只是为了其掩盖参战意图。所以本题选B。C、D项是日本方面为了掩盖参战意图的说法,所以排除。A项只是对表象的描述,没有看到历史事件的实质。【考点定位】20世纪的战争与和

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1.《凡尔赛条约》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主要是指A.美国利益未得到满足,反对该条约B.德国受到严厉制裁,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滋长C.该条约损害中国权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条约上签字D.日本在远东

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受到削弱【答案】B【解析】【详解】《凡尔赛条约》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主要是指对德国处置过于严厉,使德国国内民族复仇主义滋长,为后来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埋下的隐患,故选B;美国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和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没有埋

下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排除AC;导致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势力受到削弱的是华盛顿会议,排除D。故选B。32.巴黎和会上,英美主张把原德国在山东权利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又表示支持中国让日本归还山东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英日同盟宣告结束B.中、英、美、日都是国联成

员国C.日本的势力扩张威胁到美英利益D.慑于中国五四运动的威力【答案】C【解析】【详解】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核心,故C项正确。英日同盟解散是美国反对日本扩张的表现,不是原因,故排除A。中国、美国都不是国联成员国,B

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时,不是华盛顿会议期间,故D项排除。33.“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里的“新型”是指A.组织严密、纪律严明B.以暴力革命为手段C.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D.以列宁为

首的坚强领导【答案】C【解析】【详解】布尔什维克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这是其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根本不同,排除C;严明的纪律、以暴力革命为手段、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都是布尔什维克党与西欧社会民主党相类似的地方,只有革命的前

途才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排除ABD。故选C。34.“(俄国》既然国家落后、战争和经济破坏已经把国家推向灾难的边缘,而在社会中又蕴藏着巨大的革命潜力,就应当以革命的方式改变通常的历史发展顺序。首先要推翻不能保证国家进步的资产阶级,建立工农政权,”列宁在这里论证的是A

.十月革命爆发的必要性B.十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性C.二月革命爆发的必要性D.高度集中体制的必然性【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列宁强调的是俄国革命后不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A正确,B错误;材料论证的是十月革命,而不是二月

革命,排除C;材料未体现高度集中体制的问题,排除D。35.面对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1918年9月2日,苏维埃全俄中央执委会宣布:……国内所有的资源都必须用于战争的需要,“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为此,苏俄实

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苏联模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918年”、“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面对内忧外患,苏俄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

,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故选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在1921年以后,排除B;农业集体化开展于1928年以后,排除C;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排除D。故选A。36.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

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结合所学

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农民利益,故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C项正确,B项排除;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在俄国二月革命期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属于斯大林时期,排除D项。故选C。37.1919年,促使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

府不合作倡议的的导火线()A.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B.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C.国大党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计划”D.殖民当局通过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姆利则惨案促使甘地对英国态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于1919年11月甘地第一次提出“不合作”主张

,故A项正确;B、C两项从时间上就可以排除,排除;D项导致甘地发动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排除。38.20世纪初期,拉丁美洲掀起的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除尼加拉瓜的抗美斗争外,还有A.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埃及的华夫脱运动C.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D.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答案】D【解析】【

详解】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当时的总统卡德纳斯进行了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故选D;A项是在亚洲,BC两项是在非洲,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拉丁美洲掀起的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分析解答。39.某同学搜集了

有关“桑地诺”“甘地”“墨西哥宪法”“埃塞俄比亚独立”等资料,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请为她归纳一个最恰当的主题A.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C.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D.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答案】C【解析

】【详解】桑地诺是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的领导人,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再根据“墨西哥宪法”和“埃塞俄比亚独立”等信息可知这些反映了亚非拉美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故选C;题意反映的不仅仅是亚洲人民的抗争,排除A;题意主要反映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无法说明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

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排除BD。故选C。4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雅尔塔会议没有协调美苏关系D.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答案】A【解

析】试题分析:“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既是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又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冲突,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其实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教材的基本知识点,由此可见牢记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

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的主要原因二.多选题(每题4分。全部答对4分,选错一个0分。答对一个1分)41.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可以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

新航路的作用是A.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B.传播天主教C.掠夺金银财富D.推动商品输出【答案】AB【解析】【详解】材料“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可以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体现的是哥伦布航海加快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和天主教

的传播,A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对金银的掠夺,C排除;商品输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D排除。故选AB。42.下列工业部门,兴起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有A.汽车工业B.化学工业C.钢铁工业D.电力工业【答案】ABD【解析】【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主要兴起了汽车工业、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故选A

BD;钢铁工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就开始兴起,排除C。故选ABD。43.16世纪构成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重要特点是A.海盗式抢劫B.贩奴贸易同一般商业结合C.大量商品输出D.组织殖民公司进行殖民扩张【答案】A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的英国限于国力,因此在海外活

动中存在海盗式抢劫,主要是抢劫西班牙船只,同时进行贩奴贸易与一般商业结合,从中获利,A、B正确;16世纪的英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没有能力大量输出商品,排除C;16世纪的英国国力有限,因此难以组织殖民公司进行殖民扩张,排除D。44.一战后,

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是A.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B.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C.建立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D.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答案】AB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法操纵了巴黎和会,美国操纵了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都受到大国操纵,A正确;巴黎和会上要

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局面,都使中国主权受到侵犯,B正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建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正确;这两次会议没有促进世界

的长久和平,反而为一战后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D错误。故选ABC,排除D。45.有学者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为“焦虑的时代”。导致“焦虑”的原因有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B.法西斯势力的崛起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ABCD【解析】【详解】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下隐藏着诸多矛盾,被称为“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和平”,A符合题意;二战前夕法西斯势力的扩张破坏了世界和平,B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冲击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C符合题意;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威胁了

资本主义统治,D符合题意。故选ABCD。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