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冀三省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 历史

PDF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46.710 K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湘鄂冀三省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湘鄂冀三省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湘鄂冀三省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湘鄂冀三省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 历史.pdf,共(4)页,446.71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3df54094c34874ef0fedef39f313ff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历史第1页共4页秘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湘鄂冀三省七校10月联考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2年10月10日上午9:05—10:20本试题卷共4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

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勿在

答题卡上使用涂改液或修正带,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约4000~5500年前的福建县石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壶、豆等陶器

与赣江、鄱阳湖流域的山背遗址同类器物相似。粤东地区乃至珠江三角洲口岸有类似县石山文化的器物,也有良渚文化的玉琮。这体现()A.良渚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C.中原文化影响深远D.南北方文化广泛交融2.从《史记》所载的商王世系图中可以看出:商代王位始终在一家一

姓内传承,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而且很多父死子继都是幼子继承王位。这表明商代()A.法律缺乏权威性B.宗法制尚未成熟C.社会长期不稳定D.王权受到了牵制3.如图是某位学生整理的西周制度史。据史实判断,①②处应填入的是()A.分封制、井田制B.

内外服制、井田制C.内外服制、原始经济D.分封制、原始经济4.春秋时期齐国成为东方大国,汇东夷等族于其中;战国时韩、赵、魏三国则融合今山西、河北、河南地域范围内的少数民族,东周也吸纳了南方的“蛮夷”,西方的“戎狄”。这一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高一历史第2页共4页A.华夏民族

开始形成B.诸侯纷争、社会动荡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5.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某项革新,有学者认为“有了它以后,大规模耕种土地,即田间耕作,从而使食物在当时条件下无限制地增加,便都有了可能”

。该项革新最可能是()A.耒耜石斧B.刀耕火种C.铁器使用D.石器锄耕6.有学者认为:“只有新进于文明的野蛮国家,最为可怕,秦国就属于这一种。”秦国士卒普遍比较勇猛顽强,被誉为“虎狼之师”,这主要是由于实行()A.军功爵制B.皇帝制度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7.“五德终始说”是人类社会组织和朝

代变迁的一种政治学说。秦始皇采纳该学说,将秦朝作为“水德”以取代周朝的“火德”,并按照“水德”的有关细节设计王朝制度。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加快国家统一步伐B.强化思想道德控制C.缓和民族阶级矛盾D.宣扬政权合法神圣8.“秦王朝建立

后,为了有效地加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总结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材料中的“中央政府机构”是指()A.皇帝制度B.朝议制度C.三公九卿制D.丞相制度9.陈苏镇在《汉代政治与<春秋

>学》说:“秦之‘法律令’与关东文化存在距离……”由文化差异与冲突引起的楚人对秦政的反感,及齐、赵等地人民对楚人反秦战争的同情。”材料认为秦灭亡的重要原因是()A.实行严刑峻法B.文化差异冲突C.征收苛捐杂税D.焚书坑儒政策10.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

销毁,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此外还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做法()A.减轻了农民负担B.杜绝了地方吏治的腐败C.加强了经济集权D.实践了重农抑商的政策11.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

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材料体现了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实行嫡长子继承制C.设立中朝D.设置刺史12.它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部医

学专著是()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唐本草》13.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史书记载有“百官流亡者十八九”、“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从经济角度看,北人南渡()A.

有利于民族大融合B.造成南方劳动力过剩C.导致社会秩序混乱D.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高一历史第3页共4页14.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国家以汉语为正音,三十岁以下的在朝官员,强令改说汉语,禁说鲜卑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理。孝文帝推行的这类措施()A.削弱了北魏实力B.促进了民族交融C

.沿袭了鲜卑习俗D.实现了南北统一15.“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以上材料共同说明唐朝()A.农业的发展B.割据的结果C.衰落的过程D

.兴盛的原因16.如表为唐朝天宝前后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公元(年)户数(户)人口数(人)资料来源705615614137140000《资治通鉴》755891470952919309《通典·食货志

》764293312516920386《旧唐书》820237540015760000《旧唐书》A.政治局势的影响B.均田制遭到破坏C.自然灾害的频发D.疆域的不断缩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社会生活治理上,西周统治者特别注重礼对社会成员言行规范的作用。除了礼治外,西周统治者也注意用刑,并且在用刑上坚持“慎罚”原则,只不过刑所调整的行为对象不是贵族而是平民和佃农。西周统治者的社会治理思想表明,他们在谋求政权的稳固,为此

,需要把“统治集团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而不能过分地搜刮和压榨,更不能凭借武力肆意地屠戮和镇压”。——摘编自李默海《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西周政治制度》材料二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

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统治者在社会治理上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8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引起学术文化发生巨大变动,官学衰败,民间私学兴起,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代司马谈评价各学派时提道:“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在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各家学说各有侧重,有侧重于道德政治学说的,如儒家、墨家;有侧重于政治、军事之实事的,如法家、纵横家;有侧重于明辩逻辑的,如名家;道家主张“无为”

,但其中心要义也还是“为治”。即使是哲学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也都是固绕着“治国平天下”这一中心。高一历史第4页共4页——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材料二《尚书》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面对战国的纷乱与战争,自我解释道自己本不好辩,是不得已而辩论。他提出天下“定于一”,也就是只有一统,才能

解决社会问题。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在孟子看来,桀、纣之失民,实际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对进贤、任免和处置人都是比较重要的政事的问题,不能只听左右亲近和诸大夫的意见,

还要听取国人的意见,并且还应该把国人的意见当作基本的依据。他提出“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他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据《浅析孟子的民

本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子关于民本的思想主张。(6分)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下令罢兵归田,

组织军队复员。……同时又下令招抚流亡,释放奴婢。规定凡在战争中流亡山泽的人口,各归原籍,恢复他们过去的爵位、土地和房屋……对于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对于罪犯,除死罪者,一律给以释放……田租只收产量的十五分之一。对于遭受战乱比较重或临时受灾的地区,则免除其租税。——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汉武帝时,封建社会正处在上升阶段,汉武帝坚持秦始皇的法家路线,为集权国家的稳固、疆域的扩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一过程中,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周边地区和国外不断传播。中国的铸铁技术、打井技术、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工具均传至大宛等西域国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由于各族之

间的友好交往,彼此之间共同性增加,差别缩小。各族人民制造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成了中国人民的共同财富。所以,史学家范文澜说汉武帝“为现代中国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他使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一流强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摘编自孙睿

紫《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高祖为恢复社会经济而采取的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意义。(4分)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代史学家赵翼说“秦汉间为天地一

大变局”。这个“变局”就是从秦以前的“三代世侯世卿之局”,经春秋战国时期的过渡,转变为秦以后的“布衣将相之局”,就是从秦以前的“封建”转变为秦以后君主集权的“县制”。这种转变如两汉之际的班彪所说:“周之废兴,与汉殊……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汉朝虽然沿袭了秦朝的君

主集权制度,但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却有一个重大的文化转型。此即由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转变为汉朝的“行仁义,法先圣”,乃至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摘自李存山《汉初的尊儒一从陆贾到董仲舒》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28952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