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名校联盟优质名校2022届高三5月(联考)模拟考试 生物答案解析.pdf,共(7)页,308.37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3d00569f764a4df827345d3e222ffb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名校联盟山东省优质校2022届高三毕业班5月模拟考生物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D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以mRNA作为模板,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同位素示踪法可以研究物质的转移途径;C正确,根据
题意,定位相同,则应由相同的信号序列引导。D错误,定位到叶绿体基质的由一个信号序列(引导从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定位于类囊体腔的有2个信号序列(分别引导从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从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腔)2.CA正确,黏菌摄取食物的方式属于胞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由题干“不同的细胞可分别分化为基座、菌柄和孢子囊”可知。C错误,既然分化为不同的细胞,那么谁分化为基座、谁分化为菌柄等,需要胞间信息传递。D正确,由题干“食物耗尽时,多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可知。3.AA错误,gRNA的序列应与目标基因序列互补配对。B正确,由题干
“gRNA将FGTA4带到目标基因所在位置,FGTA4可促进该基因表达”可推知。C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D正确,由题意可知,可通过改变gRNA的靶向基因,启动其他基因的表达,可以将iPSC诱导为其他所需细胞。4.AA错误,R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合成
RNA,端粒酶以RNA为模板、合成DNA。B正确,AT、GC、AU。C正确,端粒酶修补因DNA复制而缩短的端粒,可增加细胞分裂次数。D正确,将引物水解。5.DA错误,DNA序列改变均属可遗传变异。B错误,
EMS只能烷化G位点,无法选择特定G位点。C错误,EMS处理后,只能将原来的G烷化(记为G*),即实现了GC→G*C。如果细胞不分裂(即DNA不复制),则不会引起DNA序列变化。只有DNA复制时G*与T配对,再次复制时,T与A配对,才继续实现了G*C→G*T→AT
。D正确,3次分裂产生8个细胞,其中4个是正常的GC,1个是G*T,还有3个AT。6.DA正确,父母正常、女儿患病,甲为常隐。B正确,父母正常、儿子患病,乙为隐。胎儿无染色体变异,但只有1个荧光点,故该胎儿乙病基因座位仅有1个基因,乙致病基因
位于X。C正确,结合B的分析,荧光点为红色,则为正常基因,不患乙病。D错误,a表示甲病致病基因,b表示乙病致病基因。3号为1/2aaXBXB、1/2aaXBXb。结合甲病人群发病率为1%,可知a人群基因频率为1/10,A为9/10。正常男士只
能为AA(人群81%)或Aa(人群18%),故正常男士为9/11AAXBY,2/11AaXBY。棋盘法算后代正常的概率(√内正常)为35/44。3/4aXB1/4aXb10/22AXB√√1/22aXB10/22AY√1/22aY7.B
A错误,②③的存在使可卡因不能大规模使用。B正确,题干中“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是交感神经的作用。C错误,由题干可知,阻断的是回收。D错误,脊髓中的神经元不负责感觉。8.BA正确。进食引起胰液分泌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胰腺中的外分泌腺分
泌胰液,胰岛A、B细胞分泌激素。C正确。促胰液素属于激素,激素在机体内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D正确,进食引起胰液分泌过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配合9.AA错误,由图1可知,应为DMSO。B正确,由图1左侧两列可知。C正确,由图1右侧两列可知。D正确,因为ein3突变体乙烯通路被切断,但
KR仍然可起作用。10.DA正确,由题意可知,白蜡窄吉丁与洋白蜡为捕食关系B正确,由题意可知,食物种类会影响种群的种群密度C正确,白蜡窄吉丁与中华白蜡树间经历了长期的协同进化D错误,外来物种可能成为本地物种的宿主、猎物,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11.CA错误,没有Fe。B错误,应使用细菌计数板。C
正确,高浓度CO2本来就可提高光合速率,同时适应了高浓度CO2的还会在同等条件下有更高的种群密度(图),正反馈。D错误,极高密度不对,生态工程应考虑协调原理。12.AA正确,腐乳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有毛霉、曲霉、酵母等多种微生物。B错误,家庭制作做不
到无菌,提供目标菌株占优势的条件即可。C错误,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制泡菜不能通空气。D错误,主要是蛋白酶分解蛋白质。13.DA正确,可采用洋葱或鸡血细胞均有细胞核,核中有DNA,所以可以为材料提取DNA。B正确,由题干“液氮快速粉碎植物样品”可知。C正确,由题干“NaOH
使细胞破碎”可知。D错误,由题干可知,TE缓冲液就是溶解DNA的溶液。14.BA正确,原生质体融合前需要去细胞壁,去细胞壁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错误,抑制与促进应与无PEG对比,并没有无PEG的组。不过可以想象,无
PEG应该几乎没有融合。C正确,通过细胞体积大小、有无某特定细胞器等可初步筛选杂种原生质体。D正确,融合细胞可能同种细胞的融合,即2个东方草莓细胞融合或2个安娜草莓融合,所以经植物组织培养发育成的个体不一定为抗寒四
季草莓。15.DA错误,肿瘤细胞的成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应为RNA聚合酶。C错误,正常组织中的该基因确实不表达,但属于正常表达调控,不一定是突变。D正确,由题干“细胞膜上过表达CLDN6基因可显著增强肿瘤细胞的成瘤性”可知。二、不定
项选择16.ABCA正确,在细胞内含量均很低,但可以快速转化B错误,ADP→ATP由ATP合成酶催化,ATP→ADP由ATP水解酶催化C正确,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被还原的过程中发生ATP→ADPD错误,无氧呼
吸第二阶段没有ATP的产生17.CDA错误,SRY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该区段与X染色体没有同源区,无法发生交换B错误,没有信息可推断该基因不表达C正确,结合题干“不含SRY蛋白的小鼠为可育雌性”和④组SDX突变子代表现,可推测SDX突变时小
鼠为可育雌性,D正确,需要对母本的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分情况讨论(*代表SRY或SDX发生基因突变),选项父本母本子代雌性:雄性XYXX1:1XYXY*2:1XYXX*9:7XYX*X*5:3XYX*Y5:7XYX*Y*3:118.ABCA错误,抗体不具有清除肿瘤的功能B
错误,没有信息判断有过敏源出现,只是“刺激活化血液循环中的免疫细胞”,不是过敏的定义C错误,没有信息判断D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可在pro-IL-12中加入肿瘤杀伤药物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效果19.BDA错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不需要解旋酶B正确,由于三个
基因都有在虚线上的部分,所以能推测结果显示该生物的三个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在体内可以表达C错误,题干信息为寄生虫,所以不是生产者D正确,由题干信息“缺乏编码光反应其他蛋白的基因”,可能会借助宿主的物质完成光反应20.BCA错误,需要灭菌,不灭菌可能由杂菌污染B正确,从“0.5%胰蛋白胨、0.1%
酵母提取物”判断C正确,划线培养的目的是进一步纯化所得菌种D错误,可能由于培养条件限制,有一些菌种无法培养出三、非选择题21.(共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CO2ATP、NADPH(写全的分)(2)昼夜交替组24小时遮光组c1基因转录量与夜晚结束时达到的最高值相同,且不变(
1分);24小时日照组c1基因转录量与白天结束时达到的最低值相同,且不变(1分)。(3)每天在野生型玉米的茎中注射25mL的蒸馏水(清水),连续三天(2分)c1基因转录量(4)共3分白天光照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产物增加(1分)→c1基因转录降低(1分)→气孔导度下降→光合作
用减弱(1分)解析:(1)基础知识(2)昼夜交替组是不做处理的组,是对照组24小时遮光组c1基因转录量与夜晚结束时达到的最高值相同,且不变;24小时日照组c1基因转录量与白天结束时达到的最低值相同,且不变。这说明c1基因转录量是与光照有关系。如果是节律影响,那么实验组也会出现以24小时为周
期的变化。(3)体现单一变量的原则,除了不含有蔗糖,其他处理相同c1基因转录量或c1mRNA含量(4)白天光照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产物增加→c1基因转录降低→气孔导度下降→光合作用减弱22.(16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6(2)自由组合这3对基因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2分
)261/9(3)①R植物4号染色体所缺失的片段对应的位置(2分);②aadd;③有无3/4(4)共5分将R植株与LX99进行杂交(1分),将杂交子代进行自交,筛选抗白粉病、高产个体(1分)。将该个体与LX99回交(1分
),将子代进行自交筛选抗白粉病高产个体(1分)。多次重复筛选出的个体与LX99回交后,再自交筛选的循环(1分)。解析:(1)六倍体,有6个染色体组(2)由题干信息,“每个染色体组中均有一个抗/感白粉病的
基因”可知这3对基因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分);抗病个体占1/64,可知只有aabbdd抗病感病个体: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有显性基因,分种情况讨论:有一对等位基因有显性基因,两对为隐性:3(三对中有一对显性,三
种可能)*2(显性纯合、显性杂合两种基因型)=6有两对等位基因有显性基因,一对为隐性:3(三对中有一对隐性,三种可能)*2(第一个显性有两种可能的基因型,显性纯合、显性杂合)*2(第二个显性有两种可能的基
因型,显性纯合、显性杂合)=12三对都为显性:2*2*2=8(2为两种可能的基因型,显性纯合、显性杂合,三对都是如此,所以三个2相乘)6+12+8=26感病个体纯合子的基因型:一显二隐类3个,二显一隐类3个,三显1个,共7个。分母为64-1=63.所以7
/63=1/9(3)1、2引物无法扩增出B/b基因,可能B/b基因缺失,进而推测B/b基因在植物4号染色体所缺失的片段对应的位置,在结合(2)推测出抗病个体的基因型,R的基因型为aadd。F2若两条4号染色体均丢失了该片段,则无法扩增出条带。根据孟德尔定律,这种比例为1/4,则扩
增出条带的比例为3/4。(4)本题思路是使得LX99具有该性状,所以是将R与LX99杂交后,用抗病高产的性状不断筛选。筛选后的个体与LX99回交,这样循环。需要注意,抗病性状为隐性性状,所以杂交后需自交,才出该性状。23.(9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大脑皮层(2)①共3分SOM神
经元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导到SOM轴突末梢(1分。采分点在兴奋传导到SOM轴突末梢)→SOM轴突末梢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SF1表面受体(1分。2个点缺一不得分)→SF1膜上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图示电位变化(1分)②更高③神经系统受到压力刺激后最终引发NE的分泌,体现神经调节影响体液调节(1分
)。NE分泌增加最终引起了焦虑样行为,体现体液调节影响神经调节(1分)(3)a.野生型小鼠,b.NE受体突变体小鼠(ab全部写对的1分)c.注射一定量的NE,d.不施加慢性压力(cd全部写对的1分)解析:(1)基础知识(2)①本题考查的神
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再结合题干信息,得出点位变化的原因。②根据题干信息,“NE具有诱发骨丢失的作用”和大题干中慢性压力应激会出现骨丢失,分析得出。③需要综合上述信息,理清关系,得出结论。(3)本题为慢性压力→NE
上升→焦虑样行为、骨丢失再结合表格,自变量的处理有NE受体、施加慢性压力,根据单一变量的原则,进行实验设计的填空。24.(8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更接近于自然环境,可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2)次生演替(3)①物质是能量的载体高能量传递效率降低会使
高营养级生物得到的能量比低营养级减少更多②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呼吸消耗有机物增加(呼吸速率增强)浮游植物数量少了,以其为食的浮游动物减少。(4)阐明了温度升高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影响,为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合理即可)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置于野外
环境”得出答案(3)①略②生物量是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积累下来的量,所以从呼吸作用角度进行思考。再结合食物链的知识作答第二个空。25.(11分,无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自身RNA逆转录为DNA(
2)MS2蛋白(表达MS2蛋白)(3)aedb(2分)整合酶基因突变后不再发挥功能(4)共4分将质粒1和质粒2共同导入HEK293T细胞(1分),培养一段时间后,裂解细胞获得慢病毒悬液(1分)。利用慢病毒悬液侵染MEF细胞(1分)。检测MEF细胞中绿色荧光强度和持续时
间(1分),评估有效性和安全性。(5)共2分构建2个新的质粒,分别是将质粒2的GFP基因替换为基因编辑酶基因(1分)和导向VEGF基因的向导RNA编码基因(1分)解析:(2)从题干信息可知,质粒1表达产物为MS2、慢病毒结构和相关酶,后者可组装成慢病毒,则获得了包含MS2蛋白的慢病毒(3)在
(2)的基础上,需要有GFP的mRNA+颈环结构编码序列,这样产物能与MS2结合,进而结合慢病毒。所以在启动子和终止子间加入ed。(4)需要理解题意。该系统工作需要转入质粒1和质粒2。安全性和有效性由目的基因的表达时间决定,在这里目的基因的产物——绿色荧光蛋白是可以观察的,
所以通过检测MEF细胞中绿色荧光强度和持续时间,评估有效性和安全性。(5)在这里,质粒2的作用是携带基因编辑酶基因和导向VEGF基因的向导RNA编码基因(该信息在大题干),实现基因的定点编辑。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