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2.062 M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9)页,2.06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3bfa7d753e5e5a37afaeea7685b0c6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3月考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S-32Cl-35.5O-16Na-23Cu-64Zn-65第一部分单选题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科技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冬奥场馆使用CO2制冷剂制冰B.火炬“飞扬”中的氢燃料燃烧C.由碲和镉合成发电玻璃中的碲化镉D.电动汽车的全气候电池充电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制冰时,水由液态转化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B.氢燃料燃烧

时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由碲和镉合成发电玻璃中的碲化镉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电动汽车的全气候电池充电过程为电解过程,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B.硅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半导体材料C.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D.二氧化硅可用于生产玻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二氧化硅、硅酸盐形式存在,自

然界没有游离态的硅,A错误;B.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半导体材料,B正确;C.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C正确;D.二氧化硅、纯碱和石灰石可用于生产玻璃,D正确;答案选A。3.下列

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变稀(挥发性)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脱水性)C.浓硫酸在白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氧化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吸水性)【答

案】D【解析】【分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稀,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表现的是浓硫酸的氧化性,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浓硫酸在白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表现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某些与浓硫酸不反应

的酸性或中性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故D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为锌铜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B.盐桥中+K移向4ZnSO溶液C.锌片做负极,电极反应式:-2+Zn-2e=ZnD.理论上,当6.5

gZn溶解时析出6.4gCu【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Zn比Cu活泼,Zn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据此作答。【详解】A.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片(负极)流向铜片(正极),故A正确;B.盐桥中

阳离子(钾离子)移向硫酸铜溶液(正极),故B错误;C.Zn比Cu活泼,Zn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C正确;D.理论上,当6.5gZn溶解时转移电子6.5g65g/mol×2=0.2mol,析出铜0.2mol2×64g/mol=

6.4g,故D正确。答案选B。5.下图是喷泉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瓶中的溶液呈红色,则原气体一定是SO2B.形成喷泉的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C.烧瓶中的溶液呈蓝色,则原气体可能是氨气D.若将石蕊溶

液改成氢氧化钠溶液,则CO、CO2均能形成喷泉【答案】C【解析】【详解】A、烧瓶中的溶液呈红色,说明气体溶于水呈酸性,则原气体可能是HCl、SO2等酸性气体,A错误;B、烧瓶中的气体溶于烧杯内的液体,使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形成

喷泉,B错误;C、烧瓶中的溶液呈蓝色,则原气体溶于水一定显碱性,因此可能是氨气,C错误;D、CO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若将石蕊改成氢氧化钠,CO不能形成喷泉,D错误。答案选C。6.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制CH3O

H,主要涉及的反应有:①CO2(g)+3H2(g)=CH3OH(g)+H2O(g)△H1=-49.0kJ/mol②CO2(g)+H2(g)=CO(g)+H2O(g)△H2=+41.2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吸热反应B.若①中水为液态,则△H1′>-49.0kJ/m

olC.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D.CO(g)+2H2(g)=CH3OH(g)△H=-90.2kJ/mol【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①的△H1<0,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B.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时放出热量,反应放出是热量越多,反应热就越小。

由于反应①的△H1<0,若①中水为液态,则△H1′<-49.0kJ/mol,B错误;C.反应②中△H2>0,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整理可得CO(g)+2H2(g

)=CH3OH(g)△H=-90.2kJ/mol,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7.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X为Fe,Y为Cu,铁为正极B.若X为Fe,Y为Cu,电子由铜片流向铁片

C.若X为Fe,Y为C,碳棒上有红色固体析出D.若X为Cu,Y为Zn,锌片发生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Fe比Cu活泼,Fe作负极,故A错误;B.Fe比Cu活泼,Fe作负极,电子从Fe流向Cu,故B错误;C.若X为Fe,Y

为C,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则正极C上析出Cu,故C正确;D.Zn比Cu活泼,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睛: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根据电极材料的活泼性判断:负极:活泼性相对强的一极;正极:活泼性相对弱的一极。2、根据电子流向或电流的流向判断:负极: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

一极;正极:电子流入或电流流出的一极。3、根据溶液中离子移动的方向判断:负极:阴离子移向的一极;正极:阳离子移向的一极。4、根据两极的反应类型判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5、根据电极反应的现象判断:负极:溶解或减轻的一极;正极:增重或放出气泡的一极。8.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加热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物质A浓氨水NaOH3NH2HOB浓硫酸Cu2SONaOH

溶液C稀硝酸CuNONaOH溶液D浓盐酸2MnO2Cl2HO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CaO与NaOH作用产生NH3,NH3的密度小于空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不合理;B.浓硫酸和Cu反应生成SO2,二氧化

硫密度大于空气,可以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B合理;C.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由于NO能与空气O2反应生成NO2,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且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

溶液吸收NO,C不合理;D.浓盐酸和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Cl2,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D不合理;答案选B。9.下

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洁厕灵(含盐酸)和84消毒液混用产生黄绿色气体:--+22Cl+ClO+2H=Cl+HOB.2SO被3FeCl溶液氧化:22-3+2+4+22Fe+2HO+SO=SO+2Fe+

4HC.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32324NH+HONHHONH+OHD.过量Fe粉与稀3HNO混合产生无色气体:-+3+32Fe+NO+4H=Fe+NO+2HO【答案】D【解析】【详解】A.洁厕灵(

含盐酸)中氯离子和84消毒液中次氯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氯气,即--+22Cl+ClO+2H=Cl+HO,A正确;B.2SO具有还原性、铁离子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22-3

+2+4+22Fe+2HO+SO=SO+2Fe+4H,B正确;C.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氨气和水生成一水合氨,且一水合氨为弱碱,即+-32324NH+HONHHONH+OH,C正确;D.铁具有还原性,所以过量Fe粉与稀3

HNO混合产生无色气体一氧化氮和亚铁离子,即-+2+323Fe+2NO+8H=3Fe+2NO+4HO,D错误;故选D。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酸性)的溶液中:Na+、+4NH、Cl-、K+B.无色酸性溶液中:Fe2+、K+、24SO−、3NO

−C.含有I-的溶液中:H+、Na+、Cl-、3NO−D.pH=14(碱性)的溶液中:K+、+4NH、ClO-、Cl-【答案】A【解析】【详解】A.pH=1(酸性)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氢离子和Na+、+4N

H、Cl-、K+,不反应,且其相互之间不反应,可共存,A正确;B.二价铁是浅绿色的,另外,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可以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不能共存,B错误;C.酸性调价下,硝酸根离子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不能共存,C错误;D.碱性条件下,氢氧根离子可以和铵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共存

,D错误;故选A。11.除去粗盐中的杂质22MgClCaCl、和24NaSO,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除去2+Ca的主要反应:2+2-33Ca+CO=CaCOB.除杂试剂在使用时应该过量,保证杂质除干净C.除去2+Mg的主要反应:2+2

Mg+2OH=Mg(OH)−D.试剂①、②、③可以分别是232NaOHNaCOBaCl、、【答案】D【解析】【分析】用氢氧化钠除MgCl2,用BaCl2溶液除Na2SO4,用Na2CO3溶液除CaCl2,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为了除去剩余的BaCl2,要在加入BaCl2后

再加Na2CO3,过滤后再加盐酸除剩余的氢氧化钠、碳酸钠。【详解】A.除去Ca2+加入的试剂为碳酸钠,主要反应:Ca2++23CO−=CaCO3↓,A正确;B.为了使杂质除尽,除杂试剂在使用时应该过量,B正确

;C.除去2+Mg加入氢氧化钠,主要反应:2+2Mg+2OH=Mg(OH)−,C正确;D.碳酸钠必须在氯化钡之后加入,保证除去钡离子,D错误;故选D。12.氮、铁元素在细菌的作用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硝化过程均属于氮的固定B.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均发生还原反

应C.在氨氧化细菌作用下,水体中的氮元素可转移至大气中D.Fe3+将4NH+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为Fe3++24NH+=Fe2++N2↑+8H+【答案】C【解析】【详解】A.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如图可知反硝化过程是将氮的化

合态转化为氮气,不属于氮的固定,A错误;B.如图可知,硝化过程NH4+转化为NO2-,再转化为NO3-,氮元素化合价不断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C.如图可知,在氨氧化细菌作用下,水体中的氮元素可转变为氮气,

而转移至大气中,C正确;D.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Fe3+将4NH+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为6Fe3++24NH+=6Fe2++N2↑+8H+,D错误;答案选C。13.“中国芯”的主要原料是单晶硅,“精炼硅”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正确

的是A.历程I、Ⅱ是吸热反应B.历程Ⅱ热化学方程式是:3232SiHCl(g)+H(g)SiHCl(l)+H(g)ΔH=+28kJ/mol=C.历程Ⅲ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2SiHCl(l)+H(g)Si(

s)+3HCl(g)ΔH=+238kJ/mol=D.实际工业生产中,粗硅变为精硅的过程中能量不损耗【答案】C【解析】【详解】A.历程Ⅰ、Ⅱ中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则历程Ⅰ、Ⅱ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反应Ⅱ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其热化学

方程式是:3232SiHCl(g)+H(g)SiHCl(l)+H(g)ΔH=-28kJ/mol=,故B错误;C.反应Ⅲ中,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则热化学方程式为32SiHCl(l)+H(g)

Si(s)+3HCl(g)ΔH=+238kJ/mol=,故C正确;D.粗硅和纯硅的组成物质不同能量,粗硅变为精硅的过程中能量会损耗,故D错误。答案选C。14.Fe、Mg与H2SO4反应的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现象F

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Fe表面产生少量气泡后迅速停止Mg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Fe表面有大量气泡,Mg表面有少量气泡关于上述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I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是:Fe+2H+=Fe2++H2↑B.Ⅱ中产生的气体与Ⅰ中相同C.Ⅲ中现象说明Mg

在浓H2SO4中没被钝化D.Ⅳ中现象说明Mg的金属性比Fe强【答案】B【解析】【分析】的为【详解】A.稀硫酸具有酸性,能够与Fe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正确;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与铁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覆盖在Fe的表面,Fe表面产生少量气泡后迅速停止,该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硫,故B错误;C.Mg与浓硫酸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说明Mg在浓H2SO4中没被钝化,故C正确;D.构成原电池,Fe表面有

大量气泡,Mg表面有少量气泡,是因为Mg为负极失去电子,Fe为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放出氢气,可知Mg的金属性比Fe强,故D正确;故选B。15.实验小组探究2SO与22NaO的反应。向盛有2SO的烧瓶中加入22NaO固体,测得反应体系中2O含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有2O生成推测发生了反应:2222322NaO+2SO=2NaSO+OB.bc段2O含量下降与反应22324O+2NaSO=2NaSO有关C.可用HCl酸化的()32BaNO溶液检验b点固体中是否含有24NaSOD.产物2

4NaSO也可能是2SO与22NaO直接化合生成的【答案】C【解析】【详解】A.有O2生成,可能是Na2O2和SO2反应生成O2,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SO2═2Na2SO3+O2,故A正确;B.O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物质Na2SO3生成Na2SO4,bc段O2含量下降与反应O

2+2Na2SO3═2Na2SO4有关,故B正确;C.HCl酸化的()32BaNO溶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Na2SO3生成Na2SO4,干扰Na2SO4的检验,应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检验,故C错误;D.SO2具有

还原性、Na2O2具有氧化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产物Na2SO4也可能是SO2与Na2O2直接化合生成的,故D正确。答案选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题,共55分。16.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现象A上有气体产生B的质量增加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根据

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4)四种金属活泼性的强弱顺序是______

____________。(5)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①A为电池的正极②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③电池工

作时,电池内部的锂离子定向移动(6)2HS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尾气中含有2HS,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未脱除2HS的煤气,运输过程中还会腐蚀管道。干法氧化铁脱硫是目前除去煤气中2HS的常用方法,其原理如

图所示。脱硫反应___________。再生过程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2H+2e=H(2)2+-Cu+2e=Cu(3)-2+A-2e=A(4)C>B>A>D(5)②③(6)①.3H2S

+Fe2O3•H2O=Fe2S3•H2O+3H2O②.2Fe2S3•H2O+3O2=2Fe2O3•H2O+6S【解析】【分析】甲装置中A上有气体产生,A为正极,B为负极,活泼性B>A;乙装置中B的质量增加,B为正极,C为负极,活泼性C>B;丙装置中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A为负极,D为正极,活泼性A

>D;【小问1详解】甲装置中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变为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2H+2e=H;【小问2详解】乙装置中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电极反应式为:2+-Cu+2e=Cu;【小问3详解】丙装置中二价金属A失电子生成阳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A-2e=A;

【小问4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金属活泼性:B>A,C>B,A>D,即四种金属活泼性的强弱顺序是C>B>A>D;【小问5详解】①由图所示,Li+向B电极移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A为电池的负极,故①错误;②该装置

为原电池,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②正确;③由图所示,电池工作时,电池内部的锂离子从负极区向正极区定向移动,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②③;【小问6详解】由流程可知,脱硫反应为3H2S+Fe2O3•H2O=Fe2S3•H2O+3H2O;再生反应为2

Fe2S3•H2O+3O2=2Fe2O3•H2O+6S。17.为消除燃煤烟气中含有的SO2、NOx,研究者提出若干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Ⅰ.合成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共价键NNH-HN-H断开1mol共价键所需能量(kJ)946436391(1)结合上表数据进行估算

,写出工业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氧化炉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吸收塔23NOHNO⎯⎯→水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4)下列物质中,能吸收2SO的有______(填序号)。a.氨水b.酸性4K

MnO溶液c.2BaCl溶液d.23NaCO溶液(5)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时将2SO转化为4CaS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Ⅱ.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选取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进行无害化处理。(6)3NH还原NO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Ⅲ.以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控制溶液的pH=5.5,将烟气中的2SONO、转化为2--43SONO、,均为放热反应。(7)NaClO溶液吸收烟气中2SO的

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8)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下图,2SO的脱除率高于NO,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1种即可)。【答案】(1)()()()223Ng3Hg2gNH+高温、高压催化剂-1ΔH=-92

kJ?mol(2)3224NH+5O4NO+6HOΔ催化剂(3)1∶2(4)abd(5)2CaCO3+2SO2+O2高温2CaSO4+2CO2(6)4NH3+6NO催化剂5N2+6H2O(7)SO2+ClO-+H2O=2-4SO+Cl-+2H+(8)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于NO,SO2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NO【解析】【分析】合成塔中合成氨气,氨分离器分离出氨气,氨气在氧化炉中被氧气氧化为一氧化氮,进一步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吸收塔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小问1详解】工业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合成氨的热化学方

程式为:()()()223Ng3Hg2gNH+高温、高压催化剂-1-1-1-1ΔH=946kJ?mol+436kJ?mol3-23391kJ?mol=-92kJ?mol。【小问2详解】合成塔中合成氨气,氨分离器分离出氨气,氨气在氧化

炉中被氧气氧化为一氧化氮,进一步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吸收塔被水吸收,生成硝酸,故氧化炉中的化学方程式为:3224NH+5O4NO+6HOΔ催化剂。【小问3详解】吸收塔NO2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HNO3,方程式为:3NO2+H2O=2

HNO3+NO,3molNO2参与反应,其中2molNO2中的N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作还原剂,1molNO2中的N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小问4详解】a.SO2为酸性氧化物,与氨水产生亚硫酸铵,a项符合题意;b.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

高锰酸钾氧化为2-4SO,b项符合题意;c.SO2不能与BaCl2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d.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与酸性氧化物SO2发生反应产生Na2SO3,d项符合题意;故选abd。【小问5详解】SO2在高温下与O2、CaCO3转变为CaCO3,反应为2CaCO3+2SO2+O2高

温2CaSO4+2CO2。【小问6详解】NH3将NO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6NO催化剂5N2+6H2O。【小问7详解】次氯酸钠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O-+H2O=2-4SO+Cl-+2H+。【

小问8详解】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图,2SO的脱除率高于NO,可能的原因是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SO2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NO,因此SO2与NaClO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NO。18.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是引起雾霾的重要物质,工业用多种方法来治理。某种综合处

理含+4N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O、CO、CO2、SO2、N2)的流程如图:已知:222NO+NO+2NaOH=2NaNO+HO23222NO+2NaOH=NaNO+NaNO+HO(1)固体1的主要成分

有2Ca(OH)、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若实验室需要配制-13molLNaOH溶液1L进行模拟测试,需称取NaOH固体质量为_______g,并配制溶液,所用玻璃仪器为玻璃棒、烧杯、量筒、______

__。(3)用2NaNO溶液处理含+4NH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4)气体1转化为气体2时空气不能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5)捕获剂捕获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6)流程中生成的2NaNO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2NaNO能发生如下反应:2222NaNO+4HI=2NO+I+2NaI+2HO;2I可以使淀粉变蓝。根据上述反应,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有关试剂进行实验,以鉴别2NaNO和NaC

l。需选用的物质是_____。①水②淀粉碘化钾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白醋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⑤【答案】(1)①.CaCO3②.CaSO3(2)①.120②.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4NH+2NO−-=N2↑

+2H2O(4)气体1转化为气体2时,其中n(NO):n(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才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转化成NaNO2,若空气过量,则与NaOH反应生成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因此空气不

能过量(5)CO(6)C【解析】【分析】工业废气(主要含NO、CO、CO2、SO2、N2)用过量石灰乳吸收,CO2、S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CaSO3,成为固体1的主要成分,此时气体1为NO、CO

、N2;通入适量空气,主要与NO作用生成NO2,成为空气2的主要成分;通入NaOH溶液中,从产物NaNO2看,前面通入的空气,只能将一部分NO氧化为NO2,否则生成的NaNO2中会混入NaNO3;NO2-与NH4+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气体3为CO,被捕获剂捕获。【小问1详解】从以上分析可知,固体1的主要成分有Ca(OH)2、CaCO3、CaSO3。答案为:CaCO3、CaSO3;【小问2详解】若实验室需要配制3mol·L-1NaOH溶液1L进行模拟测试,需称取NaOH固体质量为3mol·L-

1×1L×40g/mol=120g。配制该溶液所用玻璃仪器为玻璃棒、烧杯、量筒、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答案为:120;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小问3详解】用NaNO2溶液处理含+4NH废水时,2NO−与+4NH反应生成N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NH+2

NO−=N2↑+2H2O。答案为:+4NH+2NO−=N2↑+2H2O;【小问4详解】由以上分析知,气体1转化为气体2时空气不能过量的原因是气体1转化为气体2时,其中n(NO):n(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

才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转化成NaNO2,若空气过量,则与NaOH反应生成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因此空气不能过量。答案为:气体1转化为气体2时,其中n(NO):n(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才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转化成NaNO2,若空气过量,则与NaOH反应生成NaNO3和

NaNO2的混合溶液,因此空气不能过量;【小问5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捕获剂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答案为:CO;【小问6详解】鉴别NaNO2和NaCl,需利用反应2NaNO2+4HI=2NO↑+I2+

2NaI+2H2O,所以需加I-、淀粉、酸,从而确定选用的物质是①②⑤,故选C。答案为:C。19.(一)某同学为研究浓硝酸与KSCN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取1支试管,加入2mL浓硝酸,滴加5滴-11molL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红Ⅱ.将试管静置一段时间

突然剧烈反应,红色迅速褪去,放出大量红棕色气体Ⅲ.将Ⅱ中气体通入2Ba(OH)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资料:-SCN能被氧化为(SCN)2,(SCN)2迅速聚合为红色的(SCN)x。(1)KSCN中,C、N元素的化合

价分别为+4价和-3价,则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2)I中溶液立即变红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二)研究-SCN的最终转化产物。(3)取少量Ⅱ中试管内的溶液,__

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SCN中S元素的转化产物是2-4SO。(4)经检验Ⅱ中“红棕色气体”含有2NO,但不能说明2NO一定是-SCN中N元素的转化产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将Ⅱ中沉淀过滤、洗涤,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再

滴加少量4KMnO溶液,不褪色。证明了红棕色气体中不含2SO。(5)综合上述实验,-SCN的最终转化产物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2)()xSCN(3)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然后再加氯化钡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钡生成(4)反应放热,硝酸受

热分解产生了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5)CO2、2-4SO【解析】【小问1详解】KSCN中,C、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价和-3价,钾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法则,则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小问2详解】取1支试管,加

入2mL浓硝酸,滴加5滴11molLKSCN−溶液,SCN-能被氧化为()2SCN,()2SCN迅速聚合为红色的()xSCN,所以Ⅰ中溶液立即变红是因为生成了()xSCN;小问3详解】取少量Ⅱ中试管内的溶液,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然后再加氯化钡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钡生成,证明SCN−中S元素的转化产物是24SO−;【小问4详解】经检验Ⅱ中“红棕色气体”含有2NO,但不能说明2NO一定是SCN−中N元素转化产物,原因是反应放热,硝酸受热分解产生了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小问5详解】将Ⅱ中沉淀过滤、洗涤,

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说明该沉淀为碳酸钡沉【的淀,没有亚硫酸钡或硫酸钡沉淀;再滴加少量4KMnO溶液,不褪色,证明了红棕色气体中不含2SO;综合上述实验,混合气体的成分是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根据元素守恒,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则SCN−的最终转化产物中一定有

CO2、2-4SO。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