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5)页,391.53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2ef3930e2993a4c0829e78e2460eec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庆二中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号称士大夫,唐朝则把官爵与士大夫直接挂钩,宋朝士大夫就是泛指士人做官者。在此过程中A.门阀士族文化优势扩大B.儒家伦理日益受到挑战C.统治
阶层固化趋势加强D.官僚政治紧随社会变迁【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从魏晋到宋朝时期,士大夫的内涵发生变化,淡化家世及官爵,这主要和当时的选官制度变革有关,说明的是官僚政治紧随社会变迁,D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门阀士族统治受到冲击,排除A项;材料与儒家伦理的发展无关,排除B项;隋唐以后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2.有学者指出:“我把其中的一种集权称为政府集权,把另一种称为行政集权。在美国,只有第一种集权,而另一种集权
则不存在。”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实行联邦制和三权分立B.借鉴英国政治制度C.建立总统制和分权制衡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联邦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其中在中央通过三权分立体制,实现了内部的权力制约与平衡,因此A项正确;美国是总统共和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因此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总统制及民主共和制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项。3.《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构建了一种“总统的表面特权”(尊严)与“总理的实际权力”(效率)并存的二元体系,致力于使总统政治资源处于不断流失的状态。该状况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A.临时总统制B.三权分立制C.责任内阁制D.君主立宪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即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的名令须由总理副署才有效,以此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这与材料中的现象相符,C项正确;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实行临时总统制,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
制,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共和制,不是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C项。4.唐天册万岁二年(696年),考功员外李迥秀知贡举,对传统士族清河崔氏的应举者说:“清河崔郎……出身处可量,岂必要须进士?”将其“再三慰谕而遣之,闻者大噱(笑)焉”。这反映了当时A.科举考试已经
成为最主要入仕途径B.科举制冲击了重视门第的传统观念C.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剧烈变动D.思想观念与政治制度变革相互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李迥秀以出身高贵为理由,劝退崔氏应举,这反映了传统的士族
门第观念仍有一定影响,而“闻者大噱”则表明当时社会对于士族门第出身这样的观念是不以为然的,B项正确;材料仅是表明新旧观念的冲突,并不体现入仕途径的不同,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排除C项;材料没有表明社会观念是如何影响
制度变革的,排除D项。故选B项。5.晚清时期,政府准允湘军统帅私下保荐幕僚出任地方官吏后,在湘军每获战功或收复失地时,湘军统帅都要向朝廷大力举荐人才,使湘军幕府成为湘军幕僚快捷晋身之阶。曾国藩就常常通过奏调方式使朝廷允准地方大吏入幕,襄办军务。这一做法A.
改变了中央政治权力机构B.稳定了满汉官员分布结构C.推动了清廷官僚结构变化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曾国藩的这一做法使得大量汉族官僚进入清政府的官僚队伍,这就使得清廷的官僚结构发生变化,C项
正确;这一做法改变的是清廷官僚结构的变化,不是改变中央政治权力机构,排除A项;大量汉族官僚进入清政府的官僚队伍并不一定会稳定满汉官员的分布结构,排除B项;大量汉族官僚进入清政府的官僚队伍也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基础,而非动摇,排除D项。故选C项。6.孟德
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中国的立法者的主要目标,要使他们的人民能够平静地过生活。他们要人人互相尊重,要每个人时时刻刻都感到对他人负有许多义务,要每个公民在某个方面都依赖其他公民。”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中A.法律就是一
种礼制B.礼制本身具有强制力C.礼制与法律相结合D.礼制意味着礼貌待人的【答案】C【解析】【详解】孟德斯鸠强调中国的立法者的目标是让百姓平静生活,实现此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遵从礼制,由此可见,孟德斯鸠认为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中礼制与法律相结合,故C符合题
意;孟德斯鸠认为中国古代治国模式中礼制与法律相结合,而不是合二为一,故排除A;材料不能说明礼制具有强制力,故排除B;礼制意味着礼貌待人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D。7.1989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龙岗秦简是揭开《秦律》神秘面纱的重要文物,其中有百姓
“取其豺狼、豕原、豸舟、狐狸、穀□雉兔者毋罪”,“诸取禁中豺狼者毋罪”之语。这反映《秦律》A.体现儒家仁政色彩B.重罚偷猎偷盗行为C.注意维护生态平衡D.司法操作的灵活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秦简的意思是百姓可以捕
猎禁苑中的豺狼、雉、兔子等野曾,因为凶猛的野兽会伤害人和禁苑里蓄养的其他动物,而雉、兔子等小动物虽然不伤害人,却繁殖过快,所以不禁止百姓捕杀。这说明当时的秦人已经有了原始的生态平衡观念,对保持动植物种群数量上的相对平衡有了定认识,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秦律》冲儒家的仁政色彩和司法操作的
灵活性特征,排除AD两项;根据材料“取其豺狼…”可知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8.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
位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可得出罗马法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当地罗马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
要,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商业纠纷,因此法律也要适当的调整,C正确;材料只说债务关系转移,但私产的观念没有动摇,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护谁,排除B;D项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D。9.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
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时期主题词“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
1985)走向改革开放“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C.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无法体现,因此选D。ABC都符合材料信息,排
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程10.进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
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为“努力发扬民主”A.我国开始了普选人大代表的工作B.人大会议取代了政协会议职能C.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中“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
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使民主的宣传有“制度”保障,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D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人大会议召开前就已开始人大代表的普选工作,A项错误;B项发生于1954年,C项发生于1956年,均排除。11.“它经过了三十年战争的洗
礼,是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和平,只存在于大国之间,国家主权原则也不适用于欧洲之外,但它却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A.维也纳体系B.威斯特伐利亚体系C.雅尔塔体系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WestphalianSy
stem)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
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时期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它既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中“源头”的限定不符,排除。故选B项。12.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饶伯森说:“这一会议为
周恩来提供了讲坛,使他可以在反殖民主义的掩护下向一些幼稚的听众传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中共还可能提出一些没有一个亚洲国家领导人敢于反对的反殖民主义的决议。”这一会议A.促使了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B.认同了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C.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主张D.
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次会议应当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答案为B项。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
要国际会议,排除A项;C项不是万隆会议的内容,D项不是万隆会议的影响,均排除。点睛: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反映了亚非人民反
对殖民主义、反对侵略战争、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认为亚非各国的命运,应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来掌握,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
方针的提出,对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13.下表是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变化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年份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美国尚未偿付的外国银行债务195133.522.98.91968
38.710.938.5A.经济“滞胀”致使美国债务增长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C.美国抛售黄金以稳定美元汇率D.美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
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美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60年代末期美国的黄金储备大幅下降,这主要是受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弊端的影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美国要保持长期的贸易逆差才能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国,而长期
的贸易逆差又不利于保证美国经济的繁荣,因此为了稳定汇率,美国只能抛售黄金以稳定美元汇率,C项正确;滞胀是在70年代,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70年代才瓦解,排除B项;美国并没有放弃金本位,排除D项。故选C项。14.隋炀帝时期,人口统计数据最高接近九百万户;唐高祖武德年间,人
口统计数据下降到二百万户;到了唐太宗的鼎盛时期,全国的统计数据也只有三百万户。根据以上人口统计数据变化可推知()A.隋末农民战争使人口大量损失B.唐朝户籍管理制度效率低下C.史书对贞观之治多有溢美之词D.唐朝农业生产出现严重倒退【答案】B【解析】【详解】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
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根据史实即可推知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唐朝前期出现盛世局面,但人口统计数据却仅有隋炀帝时期的三分之一,这只能说明唐朝户籍管理制度的松懈和低效率,故B项正确。15.
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把福建的水
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种植小麦,这反映出宋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A项正确;曹魏时已经有翻车,排除B项;仅从水稻种植的推广不能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区域经济不仅仅包含农业,排除C项;水稻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根本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16.
法国市(镇)长颁布和实施共和国专员或专员助理转来的中央政府的法律规章和决定;与一些中央派驻机构共同修改选举名单,编制服兵役名单等,他还负责起草市镇决议和财政预算,执行市镇议会的决定,领导市镇工程等。这说明法国的市(镇)长A.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
选民负责B.独揽市(镇)内的各项权力C.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管理地方D.承担社区所有公共服务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法国的市(镇)长既可以颁布和实施共和国专员或专员助理转来的中央政府的法律规章和决定,他还负责起草市镇决议和财政预算,执行市镇议会的决定,领导市镇工程等
。由此可知,法国的市(镇)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法国的市(镇)长“独揽市(镇)内的各项权力”,排除B项;市(镇)长由选民选出,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法国的市(镇)长承担着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排除D项。故选A项。17.1834年英
国政府通过《济贫法修正案》,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它规定,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这些规定A.旨在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B.直接促成了社会福利国家的建立C.旨在缓和日益尖
锐的阶级矛盾D.反映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1834年英国政府降低金钱救济标准,缩小壮年男子救济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4年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基本确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保障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迫使工人回到工厂劳动,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福利国家,排除B项;降低救济标准、缩小救济范围不利于缓解阶级矛盾,排除C项;1834年的英国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而非全面干预经济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
A项。18.以下图片所示信息表明我国古代的A.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减弱B.赋役负担逐渐减轻C.赋役征发由田地转向财产D.征税项目日趋简化【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
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把全国丁银总额基本固定,从中央到地方不得随意增加,使广大农民负担相对稳定,逃亡人口减少,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减
弱,A项正确;当时农民的赋役负担并未减轻,B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赋税征收由人身为主转向土地为主,C项排除;古代社会的征税种类繁多,D项排除。故选A。19.18世纪以前,英国人习惯用自家的小园子供养自己。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
的饮食水平随着工资水平变化,工资较高的工人,特别是家里每个人都能挣点钱的那些工人,吃得较好;在工资最低的工人中,土豆成了唯一的食物。材料意在说明当时英国A.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B.工业革命摧毁了小农经济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饮食结构D.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答案】A【解
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8世纪以前英国人的食物主要是自给自足的,19世纪中期则依据工资水平来决定所吃食物,食物需要使用工资来购买,这说明当时英国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小农经济被摧毁;C
选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于16世纪前后,不是产生18世纪后这一变化的原因;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0.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1864年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由微生物引起,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了罐头生产工艺。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1918年美国卡尔维特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家用自动电冰箱,人们保鲜食物更加轻松便利1958年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
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方便面,还发明了杯装方便面A.食品技术创新便利了人类生活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C.科技进步推动了食品种类创新D.工业革命推动了食物结构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美国
卡尔维特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家用自动电冰箱,人们保鲜食物更加轻松便利”等信息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食物的保鲜与储藏,随着技术的进步,食物的储藏变得更方便,更有效,这便利了人们的生活,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西餐饮交流,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食物的
储藏,而不是各类创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食物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21.1815年英国制订的《谷物法》规定了禁止谷物进口的法令,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1846年议会在社会压力和新兴阶级的推动下终于废除了《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
了保护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航海条例》。这说明当时英国A.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B.国际关系的紧张引发了矛盾冲突C.议会的立法权受到了工人民众的抵制D.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助推了政策的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废除了《谷物法》
,3年后又废除了保护本土航海贸易垄断《航海条例》”,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力,要求调整政策,确立了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故选D;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议会是英国的立法机构,掌握立法权,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工人民众抵制议会的立法权,排除C。22.根据如图所示判断,该冶铁供风形式始于的的A.战国B.西汉C.东汉D.元代【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中信息可判断出,这是鼓风冶铁的装置——水排。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排鼓风冶铁始于东汉,故C正确;战国和西汉时期使用皮囊鼓风冶
铁,故AB错误;该图出自元代王祯的《农书》,故D不符合题意。2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
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
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C项错误;材
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故D项错误。24.综合如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
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
一步拉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分析,,可知工人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赶不上国民总收入增加速度,说明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项正确;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
且1755—1797年甚至没有增长,所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增长,排除A项;表中涉及的数据变化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不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排除B项;工人工资在1797—18
3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人生活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改善,排除C项;故选D项。25.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A
.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B.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C.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D.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可知,民间契约的订立强调双方协商一致,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对民间订立的买卖
、租佃等的政府态度,故A选项错误;“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中的“完全符合”表述绝对化,故C选项错误;题干强调是民间契约订立过程中的特点,没有体现订立民间契约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26.阿萨·勃里格斯说:
“(英国)当时总共有42条运河计划修建,需耗资650万英镑。1792年,被当时的人们形容为运河狂热的年份,人们的投机热情像瘟疫般地传播。运河的股票为当地商人、工厂主和土地所有者踊跃争购,虽然它们直到1811年才
在证券交易所报价。”该狂热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金融革命出现,股票投资活动的狂热B.商业贸易扩展,商业丰厚利润的刺激C.工业革命推进,科技创新的日益发展D.电气时代到来,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
据题干“(英国)当时总共有42条运河计划修建,需耗资650万英镑。1792年……人们的投机热情像瘟疫般地传播。运河的股票为当地商人、工厂主和土地所有者踊跃争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商业的迅速发展,出于商业流通的需
要和人们投机的热情,英国出现了修建运河的高潮和人们购买运河股票的狂热现象。据此可知,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业贸易扩展,商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故B正确;价格革命出现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之后,故A错误;CD这两项所述均没有在题干信息中体现,故CD错误。27.有关
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
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
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D项错误。28.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
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B.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D.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规
定美元和黄金实行固定的汇率制,故材料“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的说法错误,理由是这一情节不符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定,C项正确;ABD三项均和材料现象无关,不能作为某电视剧情节存在史实错误的理由,排除。故选C项。29.下表是近代西方国家市政建设大
事记。据下表可推知,近代西方国家1842年英国“查德威克报告”呼吁改善城市的供水、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方式。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赋予城市广泛权力建设现代卫生系统。1853-1869年法国政府实施巴黎城市规划,扩建林荫大道,建成下水道系
统。1890年欧美国家用有轨电车取代马拉街车,实现了公共交通的革命,拓展了城市的空间。A.工业革命成就巨大B.政府职能发生转变C.城市治理相对滞后D.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西方国家的城市建设都是随
着问题的出现而进行变革完善,这说明城市治理相对滞后,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建设成就,而非工业革命的成就和政府职能的变化,排除AB;城市建设成就无法体现贫富差距的变化,排除D。30.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
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答案】D【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1910年”“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末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判断得出,这种交通工具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D项正确;汽车由德国人最早发明,排除A项;这不是公共交通工具,排除B项;中国交通事
业现代化的标志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期间,19世纪60年代黄鹄号轮船修建,1872年,成立轮船招商局,1881年修建唐胥铁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二、材料题(第31题22分,第32题18分,总计40分)31.【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材料一秦汉时期的
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源于此。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
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初政府实行里甲制,后来改为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摘编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在古代中国,宗族组织不仅是封建伦理秩序的维护者,而且
是国家政权维护基层治安秩序的重要辅助力量。近代以来,宗族组织在西法东渐之下逐渐开始瓦解,成建制的国家法律体系触动了宗法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土地改革、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社会再组织过程,宗族权威丧失了合法性,国家权力
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实现了对乡村社会发展的主导。——摘编自潘振华、李小波《古代宗族组织在基层乡村治安控制中的作用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管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不同时期基层治理的主导力量并分析其演化原因。【答案】(1)特点:相互监督;自我管理;管理严密;政府重视。(2)主导力量:古代是宗族组织;近代是国家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是国家权力。原因:近代西法东渐;宗族势力的衰落;构建民族国家和实现
社会转型的需要;新中国对基层社会组织的改造和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可知相互监督;根据材料“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唐朝的邻保制度……
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可知自我管理;根据材料“清初政府实行里甲制,后来改为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
;十甲为保,设保长”可知管理严密,政府重视。小问2详解】主导力量:根据材料“在古代中国,宗族组织不仅是封建伦理秩序的维护者,而且是国家政权维护基层治安秩序的重要辅助力量。近代以来……国家法律体系触动了宗法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新中国
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权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实现了对乡村社会发展的主导”可知古代是宗族组织;近代是国家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是国家权力。原因:根据材料“近代以来,宗族组织在西法东渐之下逐渐开始瓦解”可知近代演化的原因是近代西法东渐;宗族势力的衰落;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原因
还有构建民族国家和实现社会转型的需要;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土地改革、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社会再组织过程,宗族权威丧失了合法性”可知新中国对基层社会组织的改造和实现工业化的目标;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变化的原因还基于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点睛】32.【世界货
币体系的形成】【材料一为了纪念工业革命的成就,英格兰银行将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以及帮助他完成商业化的企业家马修·博尔顿的头像,印制在最新版的50英镑面值的纸币上。正是他们合作下的蒸汽动力,推动着英镑走向世界。1860—1914年,全球贸易的60%以英镑标价和结算。1913年末,在全球的外汇储
备中,超过50%是英镑。英镑成为第一个贴着一国标签却又可以在世界上流通的主权货币。——摘编自央视纪录片《货币》材料二二战后初期,在奠定全球经济生产和贸易迅速增长的基础方面,美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为国际贸易和贷款机构提供资金,世界经济从战争破坏中恢复。美国经济的巨大财富,使
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是欧洲和亚洲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二战后不久,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它有着稳定的固定价值。直到1971年,美国政府一直保证每盎司黄金兑换30美元的币值,以黄金为基准维持着美元价值的稳定
。美国的对外援助,在战后初期主要流向欧洲国家,促进了经济增长。——选自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英镑的世界地位形成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在促进世界“贸易迅速增长
”方面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结合所学简析“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产生的主要影响。【答案】(1)形成原因:工业革命带来的英国综合国力的上升;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角色:为国际贸易和贷款机构提供资金;成为欧洲和亚洲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影响:适应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发展;扩大了世界贸易;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促进了世界贸易体系(或关贸总协定)的建立。【解析】【详解】(1)形成原
因:根据材料“正是他们合作下的蒸汽动力,推动着英镑走向世界”可知工业革命带来的英国综合国力的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正是因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才有可能让英镑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