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5)页,3.20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22c3c44e5166068904307b1364242e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顺义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物理11月期中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1.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分别贴在导体A、B下部的金属箔均是闭合的.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A.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稳定后
,只有A下部的金属箔张开B.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稳定后,只有B下部的金属箔张开C.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后,再把B向右移动稍许使其与A分开,稳定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还是张开的D.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
A后,再把B向右移动稍许使其与A分开,稳定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答案】C【解析】【分析】当导体A、B放在带正电的附近时,出现感应起电现象.电荷周围有电场存在,从而导体A、B处于电场中,在电场力的作
用下,使导体中的自由电子重新分布.而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内部电场强度为零,且是等势体.【详解】A、B、感应带电,这是使物体带电的一种方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原理可知,靠近的一端会带异种电荷.金属导体处在正电荷的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现象,导体B的右端要感应出正电荷,在导
体A的左端会出现负电荷,所以导体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A,B错误;C、D、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后,把A和B分开,A带负电,B带正电,金属箔还是张开,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该题体现物体静电感应起电的实
质,及静电平衡状态时,带电体的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内部电场强度为零,且导体的电势处处相等.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体重计上,随电梯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加速上升,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为m(
g+a)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为m(g-a)C.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D.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答案】A【解析】【分析】超重状态: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上.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计算出人对体重计的压力.【详解】人受到的支持力N:N-mg=ma,得:N=mg+m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m(g+a).故A正确,B错误;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人对体重计的压力等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故CD错误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掌握住超重失重的特点与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即可求解.3.下图为飞船运动过程的示意图。飞船先进入圆轨道1做匀速圆周运动,再经椭圆轨道2,
最终进入圆轨道3完成对接任务。地球轨道2分别与轨道1、轨道3相切于A点、B点。则飞船()A.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3的运行周期B.在轨道2运动过程中,经过A点时的速率比B点大C.在轨道2运动过程中,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比
B点小D.从轨道2进入轨道3时需要在B点处减速【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2224MmGmrrT=得234rTGM=轨道1的运动半径小于轨道3的运动半径,则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小于在轨道3的运行周期,A错误;B.在轨道2运动过程中,A点为近地点,速度
最大;B点为远地点,速度最小,B正确;C.根据2MmGmar=得2MaGr=可知,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大,C错误;D.从轨道2进入轨道3时需要在B点加速,使飞船所需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D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为两个相干波
源1S、2S产生的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相遇时产生的干涉图样.图中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振动加强,b、d两点的振动减弱B.e、f两点的振动介于加强点和减弱点之间C.经适当的时间后,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互换D.经半个周期后,原
来位于波峰的点将位于波谷,原来位于波谷的点将位于波峰【答案】AD【解析】【详解】A.a点是波谷和波谷相遇的点,c是波峰和波峰相遇的点,都是振动加强的点,而b、d两点都是波峰和波谷相遇的点,是振动减弱的点,故A正确;B.e位于加强点的连线上,仍为加强点,故B错误;C.相干波叠加产生的干涉是
稳定的,不会随时间变化,故C错误;D.形成干涉图样的介质质点也在不停地做周期性振动,经半个周期后,原来位于波峰的点将位于波谷,原来位于波谷的点将位于波峰,故D正确。故选AD。5.如图1所示,用手握住长绳的一端,0=t时刻在手的带动下O点开始上下振动,选向上为正方向,其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则
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t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O点振动图像可知,在t1时刻绳上O点向下运动,由振动图像可知t1时,波传播的周期恰好为一个周期,传播的距离为一个波长,而图A中O点向下振动,图C向上振动。故选A。6.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活动。如图为蹦
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从O到D的运动过程中,下列叙述正
确()A.从B点到C点,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从B点到C点,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减小D.从B点到D点,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和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之和增大【答案】C【解析】
【详解】A.从B点到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1mgFma−=随着下降,弹性绳的弹力1F逐渐增大,可知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A错误;B.从C点到D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2Fmgma−=随着下降,弹
性绳的弹力2F逐渐增大,可知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故B错误;C.从B点到C点,除了重力做功外,弹性绳的弹力对运动员做负功,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即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减小,故C正确;D.从B点到D点,运动员与弹性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而从B点到C点,
运动员的动能逐渐增大,此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逐渐减小;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动能逐渐减小,此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逐渐增大,故D错误。故选C。7.如图甲所示,长为2m的平板车Q静止在水平地面上。t=0时,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P从左端滑上平板车。此后,P和Q运动的
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P、Q的质量均是1kg,取210m/sg=,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02s内,平板车Q与水平地面之间有摩擦力B.在02s内,平板车Q受到的冲量大小是2NsC.P相对Q静止时恰好在Q的最右端D.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答案】
D【解析】【详解】A.0~1s内,根据题意,P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PPfma=由图乙可知,P和Q加速度大小相等,质量相等,所以P、Q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平板车Q只受物块P滑动摩擦力,1s~2s内,两物体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均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0~2s内,平板车Q受到的摩擦力的冲量为P1NsIftmv===故B错误;C.1s时,P和Q保持相对静止,此时PQ121m1m2xxx=−==即P处于Q的中间位置,故C错误;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21m/svat=
=的所以0.1=故D正确。故选D。8.如图表示某电场等势面的分布情况。将某一试探电荷先后放置在电场中的A点和B点,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A、FB,电势能分别为EPA、EPB,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FA>FBB.FA<FBC.EPA>EPBD.EPA<EPB【答案】A【解析】【详
解】AB.因A点的等差等势面较B点密集,可知A点的场强大于B点,则试探电荷在A点受电场力大于B点,即FA>FB选项A正确,B错误;CD.因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则电势相等,试探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即EPA=EPB选项CD错误。故选A。9.在一个等边三角形abc顶点b和c处各放入一个电荷量
相等的点电荷时,测得a处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bc边平行,如图所示。拿走c处的点电荷后,则()A.a处场强大小仍为E,方向由a指向bB.a处场强大小为2E,方向由b指向aC.a处电势保持不变D.a、c两点电势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B.根据题意可知,顶点b和c处的电荷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
相等,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c点处的点电荷在a处的电场强度方向由a指向c,而b点处的电荷在a处的电场强度的方向由b指向a,两个场强大小相等,夹角为120,合场强跟每个分场强大小相等,当拿走c处的电荷后,a处电场强度大小仍为E,方向沿ba向外,故AB错误
;C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处电荷为正电荷,c处电荷为负电荷,未拿走c处电荷时,a点在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而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可知该中垂线为等势线,且电势为0,即a点电势为0,而拿走c处的负电荷后,a处的电势为正,且
a、c到b的距离相等,则可知a、c电势相等,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0.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块,组成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在物块上装有一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有记录纸.当弹簧振子沿
竖直方向上下自由振动时,以速率v水平向左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如图所示余弦型函数曲线形状的印迹,图中的y1、y2、x0、2x0、3x0为记录纸上印迹的位置坐标值,P、Q分别是印迹上纵坐标为y1和y2的两个点.若空气阻力、记
录笔的质量及其与纸之间的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则A.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x0/vB.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y1-y2C.在记录笔留下PQ段印迹的过程中,物块所受合力的冲量为零D.在记录笔留下PQ段印迹的过程中,弹力对物块做功为零【答案】C【解析】【详解】A.该弹簧
振子的振动周期为02xv,选项A错误;B.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21(2)yy−,选项B错误;C.因在PQ两点振子的速度为零,则动量为零,则在记录笔留下PQ段印迹的过程中,物块动量的变化为零,根据动量定理可知,物块所受合力的冲量为零,选项C正确;D.根据动能定理,在记录笔留下PQ段印迹的过程中,合
力对物块做功为零,而合力功等于弹力功与重力功之和,重力功不为零,则弹力对物块做功不为零,选项D错误.11.如图所示,两物块A、B质量分别为m、2m,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2μ、μ,其间用一轻弹簧连接。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
状态,使A、B两物块同时获得一个方向相反,大小分别为v1、v2的水平速度,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两物块的速度恰好同时为零。关于这一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块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B.两物块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两物块A、B初速度的大
小关系为v1=v2D.两物块A、B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1【答案】D【解析】【详解】A.分析可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2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2μ、μ,因此在滑动过程中,两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都等于2
mg,且方向相反,由此可知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A错误;B.在系统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C.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1220mvmv−
=解得122vv=故C错误;D.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1220mvmv−=设A、B的路程分别为1s、2s,则有1220ssmmtt−=解得12:2:1ss=故D正确。故选D。12.某物体沿直线做单向运动,
图中直线反映了其运动过程中某两个物理之间的关系,阴影区域“面积”就有可能表示另一个物理量。请选出以下表述中错误..的选项()A.若y表示物体的加速度,x表示时间,阴影区域“面积”则表示相应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B.若y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时间,阴影区域“面积”则表示相应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量C.若y表示物体所受合力功率,x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阴影区域“面积”则表示相应位移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D.若y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阴影区域“面积”则表示相应位移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答案】C【解
析】【详解】A.加速度vat=图像中的面积S表示at,即速度的变化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因为I=Ft则图像面积表示合外力的冲量,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的W=Pt可知,若横坐标表示时间,图像面
积表示合外力做的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但横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则面积无意义,故C错误,符合题意;D.根据W=Fx可知,图像面积表示合外力的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3.如图所示,京张高铁将北京到张家口的通行
时间缩短在1小时内,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的交通保障设施。假设此高铁动车启动后沿平直轨道行驶,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已知动车的质量为m,最高行驶速度m350km/h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题目信息可估算京张铁路的全长为350kmB.行驶过
程中动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mPvC.当动车的速度为m2v时,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PmvD.从启动到速度为mv的过程中,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2m12mv【答案】C【解析】【详解】A.由题所给信息,只知道动车的最高时速,不知道
其平均速度,因此无法估算京张铁路的全长,故A错误;B.当动车达到最大速度时,动车所受牵引力大小等于其所受阻力大小,根据功率与牵引力的关系可知,有mmPFvfv==因此行驶过程中动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mPfv=故B错误;C.当动车的速度为m2v时,动车所受牵引力1mm22PPFv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m2PPmavv−=解得mPamv=故C正确;D.从启动到速度为mv的过程中,对动车由动能定理有2fm12FWWmv−=可得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2mf12FWmvW=+式中fW表示该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故D错误。故选C。14.两个天体组成双星系
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科学家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测由两个小行星构成的双星系统,看到一个亮度周期性变化的光点,这是因为当其中一个天体挡住另一个天体时,光点亮度会减弱。科学家用航天器以某速度撞击该双星系统中较小的小行星,撞击
后,科学家观测到光点明暗变化的时间间隔变短。不考虑撞击后双星系统的质量变化。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航天器撞击后,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变大B.被航天器撞击后,两个小行星中心连线的距离增大C.被航天器撞击后,
双星系统的引力势能减小D.小行星质量越大,其运动的轨道越容易被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A.被航天器撞击后,科学家观测到光点明暗变化的时间间隔变短,说明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变小,故A错误;B.设两个小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做圆周运动半径分别为r1,r
2,设两个小行星中心连线的距离为r,则12rrr=+两小行星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21211224GmmmrrT=21222224GmmmrrT=联立以上各式得()23124rTGmm=+因为
周期T变小,说明两个小行星中心连线的距离r变小,故B错误;C.两个小行星中心连线的距离r变小,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减小,故C正确;D.小行星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其运动的速度不容易被改变,那其运动的轨道越不容易被改变,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
18分)1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1)实验中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A.用公式224πLgT=计算时,将摆线长当作摆长B.摆线上端牢
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不能出现松动C.确保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D.摆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形成了圆锥摆(2)某同学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用
L、n、t表示)。(3)将不同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标注到同一T2-L坐标系中,分别得到实验图线a、b、c,如图2所示。已知图线a、b、c平行,图线b过坐标原点。对于图线a、b、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A.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使用的摆
线比较长B.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摆线长记作摆长LC.由图线b计算出的g值最接近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图线a计算出的g值偏大,图线c计算出的g值偏小【答案】①.BC##CB②.2224nLt③.B【解析】【详解】(1)[1]A.用
公式224πLgT=计算时,应将摆线长与小球半径之和当作摆长,故A错误;B.摆线上端应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不能出现松动,若出现松动,摆动过程中摆长会发生变化,根据224πLgT=可知,计算得到的重力加
速度将不准确,故B正确;CD.单摆是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因此摆动必须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不能在不动竖直平面内摆动,否则形成圆锥摆,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2)[2]根据单摆的周期2LTg=可得224πLgT=而
根据题意tTn=联立可得2224nLgt=(3)[3]A.若实验过程中将摆线的长度以及小球的直径当作摆长,则应有22rLTg−=可得222442rTLgg=−则可知,图像应与纵轴原点下方有截距,即出现图线c的原因是因为将摆线的长度与摆球的直径之和当作了单摆
的摆长,故A错误;B.若实验过程中将摆线的长度当作摆长,则应有22rLTg+=可得222442rTLgg=+则可知,图像应与纵轴原点上方有截距,即出现图线a的原因是因为将摆线的长度当作了单摆的摆长,故B正确;C.该实验通过图像的斜率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可知,无论出现何种
情况,图像的斜率不变,因此,通过a、b、c三条直线的斜率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相同,故C错误。故选B。16.物理实验一般都涉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1)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为减小实验误差,下
列措施可行的有___________。A.描点作图时,铅笔应尖一些,力的图示适当大些B.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时,两测力计的示数适当大些C.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时,细绳间的夹角越大越好(2)利用图2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3为实验所得的一条纸带,在纸带
上选取连续的、点迹清晰的3个点A、B、C,测出A、B、C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物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动能ΔEk=________,减少的重力势能ΔEp=________。(用题
中所给字母表示)(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A、B为两个半径相等、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的小球,O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A多次从斜轨上位置S由静止释放,标记出其平均落地点P,测出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B置于水
平轨道末端,仍将入射小球A从斜轨上位置S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相碰,并多次重复该操作,标记出碰后两小球的平均落地点M、N,测出射程OM和ON。①若两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则m1、m2、OM、OP、ON应满足表达式_________
。②若两球碰撞为弹性碰撞,则OM、OP、ON还应满足ON-OM_____OP(选填“>”“=”“<”)。③某同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认为即使A球质量m1大于B球质量m2,也可能会使A球反弹。请说明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_
________。【答案】①.AB##BA②.2312()8mhhT−③.2mgh④.m1·OP=m1·OM+m2·ON⑤.=⑥.不合理,见解析【解析】【详解】(1)[1]A.描点作图时,铅笔应尖一些,描出的点迹所示位置就会更精准,力的图示适当大些,在做平行四边形时可直接在力的图示
上截取边长,以减小实验误差,故A正确;B.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时,两测力计的示数适当大些,读数时产生的相对误差就会更小,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故B正确;C.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时,细绳间的夹角并非越大越好,过大或过小在作图时都会产生较大误差,因此细
绳间的夹角应适当,故C错误。故选AB。(2)[2]通过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312BhhvT−=则可知,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动能2223131k2()11()2228BhhmhhEmvmTT−−===[3]减小的重力势能在数值上等于重力所做的功,则p2Emgh=(
3)[4]设碰撞前A球的速度为1v,碰撞后A球的速度为1v,B球的速度为2v,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111122mvmvmv=+A球单独抛出和碰撞后A、B球运动都是平抛运动,下落高度相同,则所用时间相同,因此上式可写成111122mvtmvtmvt
=+而vts=则上式可写成112mOPmOMmON=+[5]两球碰撞为弹性碰撞,则应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222111122111222mvmvmv=+的根据1OPvt=,1OMvt=,2ONvt=联立解得ONOMOP−=[6]设碰前A球的动量为p
0,动能为Ek0,碰后A球的动量为p1、动能为Ek1,B球动量为p2、动能为Ek2。取碰前A球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012ppp=+若A球反弹,则p1<0,所以p2>p0,即2k21k022mEmE又因为m1>m2,所以Ek2>Ek0
,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该同学的观点错误。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用绝缘轻绳悬挂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静止
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1)求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2)若剪断轻绳,求小球此后在电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3)若撤去电场,小球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求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受到轻绳的拉力大小T。【答案】(1)3mgEq=;(2)2a
g=;(3)2Tmg=【解析】【详解】(1)以小球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tan60qEmg=解得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3mgEq=为(2)若剪断轻绳,小球受到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大小为22()()2FqEmg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Fagm==(3)若撤去电场
,小球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设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根据机动能定理可得21(1cos60)02mglmv−=−小球在最低点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2vTmgml−=联立解得2Tmg=18.如图所示,民航客机
发生意外紧急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会有一条由气囊自动充气后形成的连接出口与地面的斜面,乘客可沿斜面快速滑下。某客机紧急出口下沿距地面高3.2mh=,气囊构成的斜面长6.4mL=。某质量60kgm=的乘客沿该气囊下滑时所受阻力大小225Nf=。
若该乘客由静止开始下滑。取210m/s=g。忽略气囊形变。求:(1)该乘客沿气囊下滑过程中,阻力对人所做的功fW;(2)该乘客到达气囊底端时速度的大小v;(3)该乘客沿气囊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对人的冲量大小GI。【答案】(1)-1140J;(2)4m/s;(3)1920N·s
【解析】【详解】(1)人沿气囊滑下的过程中,阻力对人所做的功f2256.4J=-1140JWfL=−=−(2)人沿气囊滑下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f12mghWmv+=代入数据解得v=4m/s(3)人沿气囊下滑的平均速度2m/s2vv==人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3.2sLtv==则重力的冲量GI=m
gt=60×10×3.2N·s=1920N·s方向竖直向下。19.如图甲所示,三个物体A、B、C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并用细线拴连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A=
0.1kg、mB=0.2kg和mC=0.1kg。现将细线烧断,物体A、B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做往复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A不会碰到物体C)。若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并设以向右为正方向,从细线烧断后开始计时,物体A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求:(1)
物体B运动速度的最大值;(2)在乙图中画出一个周期内物体B的速度-时间图象;(3)若在某时刻使物体C以vC=4m/s的速度向右运动,它将与正在做往复运动的物体A发生碰撞,并立即结合在一起,试求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可能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的取值范围。
【答案】(1)2m/s;(2);(3)pm0.2J1.8JE【解析】的【详解】(1)当细线烧断时,物体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物体B的最大速度为B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AABB0mvmv+=解
得ABAAB12mvvvm=−=−可知,当A的速度最大时,B将获得最大速度,根据图乙可知,当4TT=时,A的速度最大,读图可得此时A4m/sv=−由此可得B的速度的最大值为B2m/sv=(2)根据A、B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可知,当两者速度第一次均达到最大时,弹簧恢复原长,之后两者一起减速,直至速度均减为0时,弹簧被拉伸至最长,之后二者速度反向,再次速度达到最大时弹簧又一次恢复原长,之后二者又共同减速,直至速度减为零,如此反复,物块B在一个周期内的速度—时
间图像如图所示(3)因为水平方向系统不受外力,系统动量守恒,因此无论A、C两物体何时何处相碰,三物体速度相同时的速度是一个恒量,总动能也是一个定值,且三物体速度相同时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设三物体共速时的速度为v共,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CCABC()mvmmmv++=共解得1m/sv=共当A在运动过
程中速度为4m/s且与C同向时,跟C相碰,A、C相碰前后动量守恒,有CCAACA1()mvmvmmv+=+解得14m/sv=设此过程中具有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1E,由能量守恒有2221AC1BBABC111()()222Emmvmvmmmv=++−++共代入数据解得11.8JE=当A在运动过程
中速度为4m/s且与C反向时,跟C相碰,A、C相碰前后动量守恒,有CCAACA2()mvmvmmv−=+解得20v=设此过程中具有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2E,由能量守恒有2221AC2BBABC111()()222Emmvmvmmmv=
++−++共代入数据解得20.2JE=综上可得,弹簧可能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的取值范围为pm0.2J1.8JE20.物理学中,力与运动关系密切,而力的空间累积效果—做功,又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因此我们研究某些运动时,可以先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特点,进而分析其能量问题。已知
重力加速度为g,且在下列情境中,均不计空气阻力。(1)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若以小物块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O,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Ox,如图1所示,用x表示小物块由平衡位置向下发生的位移。a.求小物块的合力F与x的关系式,并据此在图2中画出
F与x的图像;b.系统的总势能为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请你结合小物块的受力特点和求解变力功的基本方法,以平衡位置为系统总势能的零势能参考点,推导小物块振动位移为x时系统总势能Ep的表达式。(2)图3所示为理想单摆,摆角θ足够小,可认为是简谐运动。其平衡位置记为O'点。a.若已知摆球的质量为m,摆
长为L,在偏角很小时,摆球对于O'点的位移x'的大小与θ角对应的弧长、弦长都近似相等,即近似满足:sinθ≈xL。请推导得出小球在任意位置处的回复力与位移的比例常数k2的表达式;b.若仅知道单摆的振幅A,及小球所受回复力与位移的比例常数k2,求小球在振动位移为2A时的动能Ek(
用A和k2表示)。【答案】(1)a.F=-k1x,,b.2p112Ekx=;(2)a.2mgkL=,b.2238kA【解析】【详解】(1)a.设小物块位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0,有10kxG=当小物块相对于平衡位置的向下位移为x时,受弹力FT和重力G作用,如
答图2所示此时合力TFFG=−+而T10Fkxx=+()解得1Fkx=−b.合力F与位移x关系图线如答图3所示由图可知物块由平衡位置到位移为x处的运动过程中合力F做的功F112Wkxx=−而FpWE=−以平衡位置为零势能参考点,有2p112Ekx=
(2)a.摆球位移为x'处,受力示意图见答图4所示以O'为原点,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图中未画出),在摆球位移为x'时,回复力sinxFmgmgL=−=−比例常数2mgkL=b.摆球在位移x'处的势能2p2
1=2Ekx小球在振幅处的动能为零,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有2222k11()222AkAkE=+则222k222113=()2228AEk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