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 .docx,共(5)页,658.33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1ebafc8bf695ea9bfa1c454e1d851b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统测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2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
题卷”交回。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年9月28日,“山高水阔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四川博物院举办,展现了商周时期长江流域巴蜀、荆楚、吴越既独具气质、风格各异,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文明气象。
这体现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显著特点是()A.领先世界7~B.南重北轻C.农牧同源D.多元一体2.《孟子·尽心下》记载,“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据此可知,孟子的治国主张是()A.道德教化B.广施仁政C.因时施治D.节用尚同3.秦始皇于今云南
、贵州地区修“五尺道”,又于今内蒙古、山西和陕西境内修建直道。其共同目的是()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促进边疆经济发展C.消除六国政治影响D.建立全国统一市场4.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
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变通。他们都体现了()。A。顽固的忠君意识B。激进的功利思想。C..昂扬的进取精神D.浓厚的宗法观念5.《三字经》对中国某一历史时期有如此概述:“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发生
在这一时期的大事是()A.楚汉战争B.淝水之战C.王莽新政D.安史之乱6.有学者认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见右表),其中第三次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的复兴B。国家的统一C.科举制发展D.民族的交融7.宋太祖说:“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
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符合这一理念的施政方针是()A.与民休息B.守外虚内C.无为而治D.崇文抑武8.右图为发现于河北宣化的辽代墓葬茶道图,图中茶盏、盏托、茶碗、茶勺、渣斗等茶具清晰可见。据此可知,当时辽朝()
A.完成了封建化进程B.贫富差距十分明显C.手工业发展较缓慢D.受到中原文化影响9.元朝时,南方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的税粮总数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仅江浙一省即超出全国的三分之一。这说明,当时()A.南方经济优势明显B.区域经济差距缩小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北方粮食生产衰退10.乾隆帝谕令:
“喀尔喀四部落及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归降时,皆不去汗名……本朝之维持黄教,原因众蒙古素所皈依,……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据此可知,清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实施的政策是()A.扩大贸易B.招抚授官C.因地制宜D.军事控制11.明嘉靖年间,
微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雇工达千人,使本已有十几家染(作)坊且初具规模的浆染业迈上新台阶。这表明当时该地()A.是徽商的活动中心B.是全国纺织业龙头C.海外贸易非常繁荣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1
2.历史学习需要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某同学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基本阶段及其特征有如下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宋元时期——大—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明清时期-政权分裂与民族交融1
3.右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a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B.b是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C.c是唐朝时期,佛道思想成为主流D.d是明清时
期,儒家思想渐趋没落14.右表为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洋员人数变化表。这反映出()A.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B.中国半殖民化不断加深C.中国海关日益走向近代化D。清政府已经抛弃华夷观念15.1895年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有识之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
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更深层次的思考”是指()A.“师夷长技以制夷”B.“扶清灭洋”C.“变法图存”D.“德先生”与“赛先生”16.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就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
四运动就是错的。”文中的“政府”是指()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17.“红船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
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与该精神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中共一大C.南昌起义D.渡江战役18.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民主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展现了革命政党联合斗争产生的巨大力量。这次革
命()A.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成功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C.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D.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此次会议()A.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B.总结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C.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D.成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转折点20.日军在《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中有一段战斗记
载:“同时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发动奇袭,尤其在山西省的攻势特别猛烈”,“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损害甚大”。该战斗是指()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淞沪会战D,百团大战21.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马
毛姐“七一勋章”,致敬词写道:“马毛姐,一等渡江功臣,在渡江战役中,手臂中弹,依然咬牙坚持,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是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渡江战役的胜利表明()A.国共重庆谈判走向失败B。解放战争最终结束C.中国革命得到民众支持D.战争进入反攻阶段22.19
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社论,指出“1953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这一年,党和政府开始()A.推行土地改革B.实施“一五计划”C.进行抗美援朝D.掀超人民公社化运动23.周恩来在《195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
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我们进行着和平的劳动,我们要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和平的世界。”为此,我国()A.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着力寻求同西方欧美国家建交C.努
力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D.开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4.198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1979年,全国在城镇安置了903万人就业,开始提升40%职工的工资级别,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工资类别,发给了职工副食品价格补贴,企业普遍实行了奖
励制度。”报告所述情况主要得益于()A.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B.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农村改革的广泛推行D。围企改革成效显著25.右图是芜湖市某高一同学的学习笔记大纲,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伟大成就B.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B.新中国建设道路的
曲折发展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20分,27题18分,28题12分。)26.(20分)“大一统”理念是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之一,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
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桌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
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摘编自《汉书》《后汉书》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举措,并指出元朝疆域的特点及制度创新。(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在国家
治理上的举措。(8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2分)27,(18分)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华民族在强敌压境的危急形
势下,不少有识之士,正在逐步认识世界大势,提出神种近代化的设想。洋务派创办的一批近代军、民用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开端,带动了后期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发展。如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就是依靠张之洞创
办湖北官纱局时廉价转让的纱锭打下的基础;广州民族机器工业中享有“机器老人”称号的技术元老陈桃川,便是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的工人出身。——摘编自姜铎《谈谈洋务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材料二1895-1937年,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出现了三次浪潮,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次浪潮为1
895-1913年,第二次浪潮为1914-1927年,第三次浪潮为1928-1936年。1895年以前,中国的现代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特别是军事工业。1895年以后,纺织、面粉、缫丝等轻工业有较大发展。在1913年调查的21713家工厂中,使用机械动力的占1.60%,不使用机械动力
的占98,4%。1937年登记注册的工厂有3935家,长江三角洲、江、浙、沪地区占61.91%.山东占6%,湖北占5.2%,青岛占3.8%,而黔、桂、皖等地,或两三家,或四五家。——摘编自王春雷、王梅
春《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三次浪潮及启示(1895-1937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民用企业”的目的,并简要评价洋务运动。(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近代中
国工业发展“第二次浪潮”出现的原因,并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10分)28.(12分)下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曾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请从表中选取3~5个相关联的历史人物,围绕其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具体方向,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
:列出所选人物,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