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暑假训练6+自然灾害【高考】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1.069 MB
  • 2024-1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暑假训练6+自然灾害【高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暑假训练6+自然灾害【高考】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暑假训练6+自然灾害【高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暑假训练6+自然灾害【高考】.docx,共(14)页,1.06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1872b746b98d8cd4f0d9d41e06318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一模)下左图为印度地形示意图,下右图为印度1950-2016年洪涝濒次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对该国洪涝濒次空间分布差异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降水风暴潮B.地形风暴潮C.地形水系分布D.气温水系分布2.该国洪涝主要集中于A.1-3月B.4-6月C.7-9月D

.10-12月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国洪涝灾害记录频次大幅增加,但是因灾导致的死亡人口并未增加。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国A.人口总量减少B.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逐渐增强C.洪涝灾害强度减小D.人口大规模从洪涝高频

次地区迁出(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浙江中林村滑坡是台风暴雨诱发的缓动型滑坡。滑坡初期,台风币水下渗使得原来干燥的针坡覆盖层含水量增加,当币水下参至覆盖层与较为完整基岩接触面时,地下水沿接触面由上部向下部排泄,坡体覆盖层

软化并沿滑动面缓慢滑动。植被根系深浅、树冠大小对固坡所起的作用有差异,强风暴雨使树冠摆动,导致根部松动,从而增加币水入渗,加剧滑坡体向下滑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台风作用下,坡体上部、下部因雨水下渗增重等差异而发生滑动,其滑动的情况是A.上部、下部同时缓慢滑动B.上部、下部同时快速

滑动C.上部先滑动、下部后滑动D.下部先滑动、上部后滑动暑假训练06自然灾害5.强风暴雨作用下,不同植被类型对固坡所起的作用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乔木、草本、灌木B.乔木、灌木、草本C.灌木、乔木、草本D.灌木、草本、乔木当时时间2016年

10月7日,飓风“马修”横扫加勒比地区,造成拉丁美洲最贫穷国家海地近900人遇难。8日,飓风沿着美国东南沿海缓慢向北移动,虽威力不断减弱,但仍给美国多地带来恶劣天气。下图是“马修”移动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海地因飓风

重创而死亡的人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受灾地区广,持续时间长B.位于飓风中心,风力强大C.建筑质量差,应急预案不完善D.地势起伏大,次生灾害严重2.飓风北移期间势力不断减弱,是因为A.受暖流影响,气温升高B.植被覆盖好,风速降低C.海岸线曲折,拦截飓风D.向高纬运动,气温逐降3.“马修”破坏力最

强时,近地面气流A.上升辐散B.下沉辐散C.辐合上升D.辐合下沉2016年9月17日受台风“莫兰蒂”影响,我国福建受到今年最大范围的台风雨,造成严重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台风“莫兰蒂”过境气压变化

的是A.B.C.D.5.当台风中心移至上海市正北方向时,上海市的风向为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6.台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①海啸②风暴潮③地震④狂风⑤暴雨⑥沙尘暴A.①②④B.②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⑤当地时间2018年9月

28日印度尼西亚发生地震,随后引发1.5米至2米高的海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图甲为本次地震位置示意图,图乙为本次海啸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此次地震造成重大损失主要原因是①震级大、震源深②熟睡时间,防范意识薄弱③建筑物抗震性能差④道路崎岖,

救援不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①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海啸应急逃生演练③围海造陆增高海岸堤防④将人们迁至内陆居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15年4

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地震的发源地)深度20km,给周边地区造成重大危害。下图为本次地震震中及周边区域。完成下列小题。9.此次地震震源位于A.上地幔B.下地幔C.地壳D.地核10.此次地震震中位于A.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C.亚欧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11.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危害是A.工厂停工B.扰乱社会C.疫病流行D.房屋倒塌2004年12月26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问题

。12.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引发的13.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A.将人们迁离海岛和远离沿岸地区居住B.加强灾情的监测、预警C.保护海岸,在全

球海岸带营建红树林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9年3月1日16时50分在秘鲁发生了7.0级地震。下图为地震发生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关于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

生在大洋海岭地震带B.震源位于地壳C.对当地生产、生活危害较小,主要是因为震级小D.是由地质构造变动引起的15.在家中或者旅行途中突遇地震,下列躲避措施正确的是A.若被埋压在废墟下,首先要保持呼吸畅通,尽量保存体力,然后设法脱离险境B.在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应该迅速涌向出口C.在户

外遇到地震,应该迅速找到高大建筑物躲避起来D.地震时,如果恰好在门口或者平房的窗口附近,应该迅速跑到室内2018年8月,欧洲航天局发射了全球首颗用于测量地球低层大气风速和风向的“风神”卫星。下图为该卫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风神”卫星将有助于A.减缓全球变暖

B.监测地震活动C.预防暴雨洪涝D.阻止台风侵袭17.利用“风神”卫星可以为抗灾救灾提供依据,主要是“风神”卫星可A.分析灾害的原因B.判断重灾区的位置C.制定救灾方案D.及时获取灾害信息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6年4月14日晚,日本西南部九州熊本县发生

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米。材料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

生危害(2)结合材料2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B为,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D+E,F+G。(4)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5)分析影响日本这次地震破坏程度强弱的因素。19.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20.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区的流域景观,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①处河流地貌类型是,其两侧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2)指出夏季对②处威胁较大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成因。(3)河流入海口形成了众多的沙洲,简述其成因。【答案】1.C2.

C3.B【解析】1.读图可以看出,该国洪涝濒次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流沿岸地区,所以对该国洪涝濒次空间分布差异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地形水系分布,C对;ABD错;故本题选C。2.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半岛为热带季

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6月-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雨季降水多,且集中,容易造成洪涝灾害。C对,ABD错,故本题选C。3.据材料可知,该国洪涝灾害记录频次大幅增加,但是因灾导致的死亡人口并未增加。

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国科技水平提高,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完善,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逐渐增强等,B对;印度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口总量不断增多,A错;洪涝灾害记录频次大幅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洪涝灾害强度不会减小,C错;洪涝灾害分布范围广,人口大规模从洪涝高频次地区迁出

,不现实,不符合实际,D错。故本题选B。【答案】4.D5.A【解析】4.滑坡是指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由题意知台风下坡体下部会因雨水下渗而增重,使得下部

承受的重力大于上部重力,因此应该先下部滑动,再上部滑动。D正确。故选D。答案与解析5.乔木植株较高大,树冠大,强风暴雨使树冠易摆动,导致根部松动,从而增加币水入渗,加剧滑坡体向下滑动,护坡能力最弱;灌木一般适应能力很强,树冠较矮,根系发达,生命力顽强,护坡能力最强。草本植物植株虽

然矮小,受风力影响较小,但根系较浅,护坡效果不如灌木,但强于乔木,A正确。故选A。【答案】1.C2.D3.C【解析】1.图中显示,海地面积较小,与美国相比,受灾地区面积较小,材料信息表明,该飓风沿着美国东南沿海缓慢向北移动,因此飓风影响的持续时间,海地也可能比美国短,A不符合题意。

飓风中心往往是风眼,风力较弱,B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海地是拉丁美洲最贫穷国家,说明海地民居建筑质量差,应急预案不完善,抗灾能力弱,容易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这是海地因飓风重创而死亡的人数较多的主要原因,C符

合题意。地势起伏大,次生灾害严重,也会加剧飓风灾害损失,但不是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受暖流影响,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有利于飓风维持势力,不是飓风不断减弱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飓风北移期间主要沿着美国东南沿海海域移动,当地植被覆盖好,对其风速降低效果不明显

,B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飓风北移路径上,海岸线不曲折,对飓风的拦截作用不明显,C不符合题意。飓风北移期间,飓风向高纬运动,气温逐降,蒸发减弱,水汽补充减少,维持飓风的动力不足,导致其势力不断减弱,D符合题意。故选D。3.“马修”属于气旋,气旋的近地面气流流向低气压中心,为

辐合气流,中心附近气流上升。“马修”破坏力最强时,就是风力最强、雨量最大时,飓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大,中心附近上升气流最强,导致雨量最大,因此“马修”破坏力最强时,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答案】4.A5.D6.C【解析

】试题考查台风。4.台风为低压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降低,过境前和过境后气压高,A能表示台风过境时气压变化,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台风为低压天气系统,台风中心气压值低,当台风中心移至上海市正北方向时,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北方,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可知上海的风

向为西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6.台风带来的灾害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②④⑤正确。海啸是地震引起的,与台风无关,①错。地震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与台风无关,③错。沙尘暴是冷锋带来的灾害,⑥错。故选C。【答案】7.D8.A【解析】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次地震7.7级,震级高;震源深度1

1千米,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时间为下午,并非熟睡时间。图示显示,在地震及海啸影响下,许多房屋坍塌,说明建筑物抗震性差,且区域有起伏,道路崎岖,救援不力,据此③④对,选D。8.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减轻损失;加强海啸应急

逃生演练可以降低生命危险;围海造陆使得海啸缓冲带减少,不利于减灾;将人们迁至内陆居住不现实。据此分析①②对,选A。【答案】9.C10.B11.D【解析】9.本次地震发生在陆地,陆地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为33km,该次地震

震源深度20km,因此震源位于地壳,故选C。1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震中位于尼泊尔地区,靠近喜马拉雅山脉,该区域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故选B。11.注意题干关键词“直接危害”。由于地震的影响,直接造成了房屋倒塌,D正确;其他选项均不属于地震造成的直接

危害。故选D。【答案】12.A13.B【解析】12.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这次海啸就是印度洋洋底地震造成的,故A正确。不是由台风产生的特大风暴潮引起的,故B错误。海平面上升不会引起海啸,故C错误。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引发的是潮汐,而不

是海啸,故D错误。故选A。13.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不切合实际,故A错误。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有效防灾减灾,将灾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故B正确。红树林适合在热带海岸生长,不是全球海岸带都能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故C错误。可以增高海

岸堤防,但不能随意围海造陆,故D错误。故选B。【答案】14.D15.A【解析】14.据图看出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处,消亡边界。大洋海岭地震带是生长边界,A错。震源深度260千米,位于地幔,B错。地震危害小,

因为震源深度大,C错。地震是地质构造变动特别是断裂活动所产生的,D正确。故选D。15.地震自救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保持呼吸顺畅,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躲藏,伏而待定;在

户外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若住在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冲出门外。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16.C17.D【解析】16.“风神”卫星可用于测量地球低层大气风速和风向,监测大气状况,进行天气预报,发布灾害预报,可

以预防暴雨洪涝,减轻洪涝灾害,C项正确;对大气风速和风向的监测不能减缓全球变暖,A项错误;监测大气状况,不能监测地震活动,B项错误;可以监测台风,不能阻止台风侵袭,D项错误。故选C。17.利用遥感技术可及时获取灾害信息,为抗灾救灾提供依据。故选D。灾害

的原因分析要具体考查综合分析,重灾区的位置要通过GPS进行定位;救灾方案是政府部门根据灾情,分析后制定。18.【答案】(1)A(2)莫霍面古登堡面s波消失,p波波速减小(3)地壳地幔地核(4)见解析(5)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物抗震能力人口和城市分布经济发

达情况国家和公民的应急措施救援措施减灾防灾意识【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及震破坏程度强弱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考查。(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能量,并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由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

可知,陆地上的人先感受到纵波,后感受到横波。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因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当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会诱发海啸,也会对人类产生重大危害。A正确。(2)根据A、B字母的位置可判断其名称,由图可知A为莫霍面,B为古登堡面。明确B

界面为古登堡面,进而判断地震波通过此界面时的波速变化特征。地震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会突然下降,横波会完全消失。(3)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可知,由图可知C为地壳,D+E为地幔,F+G为地核。(4)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在图中软流层以上画出即可。(5)影响日本这次地震破坏

程度强弱的因素主要是:震级,震级越大,破坏程度越大;震源深度,震源深度越浅,破坏程度越大;震中距,距离震中越近,破坏程度越大;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不稳定,破坏程度越大;建筑物抗震能力越差,破坏程度越大;人口和

城市分布越密集,破坏程度越大;经济越发达,破坏程度越大;国家和公民的应急措施救援措施、减灾防灾意识越差,破坏程度越大。19.【答案】(1)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

(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森、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解析】(1)从

图示风暴潮时间分布分析,风暴潮主要集中分布在夏、秋季节,因风暴潮是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的,所以从风力分析,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从外因分析,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入海流量大,受其顶托作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2)从监

测分析,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从工程措施分析,加固堤防,营造沿海防护林;从非工程措施分析,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20.【答案】(1)峡谷(V型谷)。滑坡(2)洪涝灾害。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河道弯曲(地形平坦),排水不畅。(3)入海

口处地势低平,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泥沙堆积。【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对地貌形态的影响,图中①处位于河流的上游,以下蚀作用为主,易形成“v”型谷,由于河谷两侧地势陡峭、坡度大,且该地位于我国部地区,降水多,因此已

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2)结合材料,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河流的径流量大;同时,由于②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较平坦,且河道弯曲,河流排泄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3)考查三角洲的形成原因。三角洲是由

泥沙堆积形成的,即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流速减慢,河流中的泥沙逐渐堆积(沉积);同时由于河流入海口处,有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剧了泥沙的沉积,最终形成三角洲。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