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9 页
  • 大小 359.500 K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共(29)页,359.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16c290f663ad6c774d5bf02ad4228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商朝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卜问年岁丰歉与求年(求丰年)的记录,如云“用十组猪牛羊拜祭太甲,用十组猪牛羊拜祭祖乙”。此类现象主要表明()A.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起源

较早B.商代社会生产有浓厚的迷信色彩C.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D.农业是商朝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答案】B【解析】原始社会中国就出现了原始农业,故A错;在商王朝的统治者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由上帝

鬼神来主宰的,风雨是否调顺和收成能有多少也得由上帝鬼神来决定,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卜问年岁丰欠与求年(求丰年)的记录,故B正确;C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无法体现农业是商朝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排除D。2.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文献中有“百谷”“九谷”“六谷”“五谷”的演变。这表明先

秦时期A.农业走向衰退B.外来作物引进C.作物历经选择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百谷”“九谷”“六谷”“五谷”的记载,不能说明农业走向衰退,事实上,古代农业是不断发展的,故A项错误;农作物品种由多到少,与引进外来作物品种无关,故B项错误;“

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表明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农作物的品种历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故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始于唐朝中期,D项在时间上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3.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农业发达的主要

因素是A.秦国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B.王景治理黄河以解除水患C.采用铁犁牛耕等农业生产技术D.关中农民创造翻车灌溉农田【答案】C【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促进了黄河流域农业的发展,故选C;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与黄河流域

无关,排除A;王景治理黄河是在东汉时期,排除B;翻车最早也出现于东汉时期,排除D。故选C。4.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A.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B.江西受隋末战乱影响最大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南方D.福建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答案】A【解析】【详解】从福建、江西和苏南浙江地区设置的郡县数目不断增多可知,江南地区随着经济不断得到开发,郡县数量不断增多,行政管理得到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江西在唐朝前期设置洪州等7州34县,比福州还多,并不能说明是隋末战乱影响

最大,故B项错误;古代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故C项错误;福建地区设置郡县相对较少,并不能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最快,故D项错误。5.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

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B.家长制受到挑战C.公民意识增强D.中央集权的削弱【答案】A【解析】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发展,铁犁牛耕的小农经济产生,所以在社会风气中是“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符合题意的是A项,BC项是小农经济之上的表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建立起中央集权,排除D项。6.《耒耜经》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文中所述农具呈现的新特点是()A.回转方便,耕作较为轻便B.灵活自如,控制耕土深浅C.便于普及,利于山地开垦D.显示人力、牛力协作功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进

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曲辕犁根据需要入土可深可浅,故选B;回转方便,耕作较为轻便是曲辕犁的特点,但材料未提及,排除A;曲辕犁适宜各种地块,排除C;显示人力、牛力协作功效,材料未提及,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

关键信息是“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7.《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A

.注重农业时令B.尊重自然规律C.强调精耕细作D.重视历法指导【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及“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等信息,体现了古代农业既注重农业时令,又注重耕作技术,反映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注重农业时令、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

重视历法指导是《吕氏春秋》所介绍的,未涉及到《氾胜之书》中的内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A、B、D项。【点睛】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如借用牛力耕田,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等。8.“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

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答案】B【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天子亲耕”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其缘于《周礼》,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清朝统治者重视“天子亲耕”活动,反映出其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清朝继承了前朝重视农耕活动的传统,并非是与明朝在制度上

一脉相承;C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满洲贵族并未成为自食其力的农耕者;D选项错误,重视农业与笼络反清势力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9.汉哀帝时规定诸侯王在非分封地区圈占土地要“罚金二两”,同时又规定占田“皆毋过三十顷”。这一政策意在A.保护商人利益B.禁止封

建剥削C.维护均田制度D.稳定小农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汉哀帝规定诸侯不准非法占有不是自己封地上的田地,否则“罚金二两”,同时规定占田不要超过三十顷,从这一政策可以看出政府为防止诸侯权贵乱兼并土地,保护农民生产生活,从而稳定了小农经济,故选D;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内

容是禁止非法占有田地和多占田,没有体现禁止剥削,B错误;均田制在北魏孝文帝时实行,C错误。10.《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当官司,各减三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政

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B.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D.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答案】A【解析】从材料“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可以看出对官营手工业工匠工作的管理相当严苛,故选A;B项说的是民间手工业、C项说的是经济政策,均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

,从商周时期既已出现。【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即可。11.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美观精致,多用于官府文书。这反映了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C.

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答案】B【解析】材料中“宣州产的宣纸”“浙东产的藤纸”“益州产的麻纸”类型不同,作用也不同,说明当时造纸业地区特色比较明显,故B正确;材料说明是造纸业发展,不是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错误;材料中属于私

营手工业,不是官营手工业,故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地区特色,故D错误。12.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记载:“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据此推知,最有可能的结论是A.纺织技术高超B.逐利意识增强C.包办婚姻盛行D.技艺容易失

传【答案】D【解析】【详解】南宋诗人陆游在称赞亳州轻纱的技艺水平高超后,指出“一州唯两家能织”,两家世代联姻,惧他人家“得其法”,这种只在家庭内部世代相传,具有封闭性、保守性的技术传承,极易造成技艺的失传,D

项正确;纺织技术高超只是部分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手工业生产的“逐利意识增强”,B项错误;“包办婚姻盛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13.据清代《徽州府志》记载,徽州府开垦荒山的棚民,在租山之始,预交地租银达数百两,租佃期限“或十

年,或十五年,或二十至三十年”。耕垦山场的劳动者,“一棚之人不下数十”,多是外地“随时短雇帮伙工人,春来秋去,往返无定,多少不一”。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人身依附关系强化C.雇佣劳动得到普及D.商品经济获得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

出地租货币化和劳动力商品化,这些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D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清代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材料“短雇帮伙工人,春来秋去,往返无定,多少不一”也证明了这一点,排除B;无法从材料中得出雇佣劳动得到普及的信息,排除C项。14.据史料记载,海禁下的明代走

私现象远超前代,既有民间百姓的走私活动又有外交使节和沿海兵勇利用官方便利的走私行为,该现象说明A.明朝手工业品受到海外青睐B.利润丰厚令人们铤而走险C.封建制度衰落腐败领域延伸D.政策失当致商业行为变异【答案】D【

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明代实行海禁政策,导致民间和官方走私现象严重,说明政策失当致商业行为变异,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明朝手工业品受到海外青睐的信息,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明朝海禁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不能说明利润丰厚令人们铤而走险,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明朝海禁政策带来的消

极影响,不能说明封建制度衰落腐败,排除C。15.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里所说的“光明”是指A.工业文明成果B.天主教思想C.科学精神D.君主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

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上帝服务即是传播天主教,故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时候尚没有工业革命,A错误;材料中传播的是天主教,不是科学精神,C错误;君主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16.哥伦布的航行计划是建立在对于地球距离的错误估计上,从而出现了

一个历史假设问题:假设他估计正确的话,他一定不会向西航行,从而也就一定发现不了美洲新大陆。这说明A.历史的假设结论没有历史意义B.历史的客观效果与历史的主观动机相符合C.历史的假设结论需要史料实证D.历史的发展进程超出了当事人的

主观估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假设他估计正确的话,他一定不会向西航行,从而也就一定发现不了美洲新大陆”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的进程超出了哥伦布对地球距离的主观估计,故D项正确;“没有意义”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B项;C项与

材料主旨无关,材料并没有强调历史假设的论证问题,排除C项。17.16世纪以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欧亚大陆,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改变着欧洲人的消费方式;麦子、水稻等作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这A.改变了原有的东西方饮

食习惯B.有利于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C.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16世纪后,美洲的作物传入欧洲,欧洲的作物传入美洲,这种物种的交流改变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消费方式,体现了人类文明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C正确;饮食习惯的改变、消费方式的改变都是材料内容的一部分,A、B片面解读材料,排除;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18.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

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A.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答案】A【解

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亚洲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反抗起来的力量也会较为强大,因此西方殖民者在亚洲扩张时才会注意方式和方法上的调整,注意殖民方式的多样性,故选A;各个洲的人民都富于反抗精神,

而不单单是亚洲人民,故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D两项均非主要原因,毕竟反抗需要物质基础,故排除。19.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省,大洋洲有新西兰;法国有奥尔良,美国有新奥尔良。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殖民扩张的结果B.地理环境相同C.世代友好交往D.历史背景相同【答案】A【解析】荷兰有西兰省,大洋洲有新西兰;法国有奥尔良,美国有新奥尔良都属于殖民宗主国在殖民地命名,是殖民扩张的产物,A正确;B、C和D均和材料中信息不相符。20.16

世纪,西班牙政府规定,其拉美殖民地只许同宗主国贸易,不能同任何国家进行贸易,而且这个贸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数商人来垄断。西班牙这样做的目的A.为工业革命积累原料资金B.保护殖民地的利益C.保障西班牙海外殖民优势D.加大资本

原始积累【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其拉美殖民地只允许同宗主国贸易,不能同任何国家进行贸易”可知,西班牙想要保障自己在海外殖民地的优势地位,以使殖民地的财富只能流向西班牙,故选C;发生工业革命的是英国,而非西班牙,因此为工

业革命的发生积累原料资金的说法无从谈起,排除A;西班牙这么做不是保护殖民地,而是保护自己在殖民地的统治,排除B;西班牙从殖民地掠夺回的资金多用于购买奢侈品,它并不注重对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后来才逐步走向

衰落,排除D。21.1913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储备委员会。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下,把全国划分为12个储备区,成立了12个联邦储备银行,各区所有的国民银行都必须加入储备系统,成为新系统的成员银行。这种组织形式A.强化了对金融市场的统一监管B.借鉴了计划经济的

经验C.标志美国推动银行业的国有化D.克服了生产社会化的挑战【答案】A【解析】【详解】1913年美国成立联邦储备委员会,监管全国12个储备区的国民银行,建立联邦储备系统,这种组织形式强化了对金融市场的统一监管,A项正确;1913年还未出现计划经济,无法

借鉴其经验,B项错误;联邦储备委员会监管银行形成储备系统,并没有推动银行业的“国有化”,C项错误;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并不能克服生产社会化的挑战,也没有消灭经济危机,D项错误。22.19世纪的英国存在这样的景象:高雅的绅

士常常与普通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有时候还必须到处给别人让路。于是有人认为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也有人称赞铁路将使“封建制度永远一去不返”。这反映了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B.工业革命加

剧了英国的阶层流动C.科技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D.科技发展冲击传统的社会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19世纪不同阶层的人同挤一列火车,推动社会“平等”,打击“封建”等级观念,反映出科技发展冲击了英国传统的社会关系,D项正确;火

车的出现对民众生活和观念的影响,与火车是陆上主要交通工具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英国阶层流动的加剧,B项错误;不同阶层的人乘坐火车和给别人让路,不能说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C项错误。23.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1

795年,英国最著名的铁工开办费也只有几千英镑。但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这一变化A.反映了提高科学技术的需求B.有利于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C.体现出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表明欧美放弃了自由

主义思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工业生产规模扩大,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材料中的“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有利于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资本庞大不是适应科学技术的需求,

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垄断现象的出现只能说明一些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主义思想,排除D项。故选B。24.据统计,1844年,在上海先后设立的英国和美国的洋行已有11家,1854年,激增至120多家。这一状况表明A.列强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C.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和美国的洋行已有11家……激增至120多家”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创办的洋行数量激增,说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强,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1844年英美国家在上海建立11家洋行时中国已

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此材料所述洋行激增不能体现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项错误;自然经济解体更多体现在中国农耕经济的“织”与“耕”分离等方面,材料所述洋行激增,不能体现自然经济的瓦解,C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项错误。25.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B.近代

工业体系已逐步建立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洋务派在中国相继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说明当时中国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故选A项;虽然中国建立了自己

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但还远远没有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故排除B项;题意反映的是洋务企业的发展,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故排除C项;根据题意无法推断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故排除D项。【点睛】洋务派企业,是

指19世纪60年代后期,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洋务派官僚为强化地主阶级统治,有限度地采用西方生产技术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近代企业的开始。26.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

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李鸿章意在()A.倡导使用国货抵制洋货B.缓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困境C.变革政体实现富国强兵D.发展民用企业挽救统治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李鸿章奏请政府督办民用企业,借西方机器

、技术生产煤铁,满足上海等地军事工业的需求,以实现“富国强兵”,说明李鸿章意在发展民用企业,挽救统治危机,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抵制洋货”,A项错误;缓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困境不是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B项错误;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并不主张变革中国“政体”,C项错误。2

7.中国最早有机器缫丝的广东南海,原是传统缫丝业极为发达的一个地区。中国最早的一家机器轧花厂开办于宁波,是由旧式轧花厂转变而成的。很多采矿工厂也是在“旧瓶之内装上新酒”。由此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A.表

现出鲜明的内源性特征B.立基于传统经济的技术升级C.瓦解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D.促进了传统工业的发展壮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呈现了中国传统缫丝业、轧花业、采矿业采用西方大机器后,转化为近代民族工业企业,体现了中国近代工业立基于传统经济技术

的提升而实现转化,故B项正确;近代民族工业的核心特征是大机器生产,源自西方,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面对内外机器工业的压力,传统工业遭受严重削弱,故D项错误。28.19世纪80年代,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

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A.近代中国推行和平友好外交政策B.民族企业都是中外合作企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致D.民族企业得到外国大力支持【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上海发

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可知,当时民族工业要受到清政府和英国政府的双重制约,这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的近代外交政策是被迫的对外开放,而不是和平友好所致,故A项错误;上海发昌机器厂是中国民族

资本家创办的企业,并不是中外合作企业,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强大,而且列强也不希望中国的民族工业强大,故D项错误。【点睛】注意限定信息“根源”,材料时间是19世纪80年代。29.有人统计过,在1872年到1913年之间,近代企业

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身份,很多是二、三流的洋务派或洋务派的幕僚,绝少是大地主”。这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民族工业对封建政府保持妥协性B.民族工业的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协调C.民族工业所需的市场得到了一定的保障D.民族工业得到封建政府的大力支持【答案】A【解析】地主属于封建势力,与封建政府关系密切,他们创办民族工业不可避免地

对封建政府保持妥协性。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30.1912年2月,上海商务总会改名为上海总商会,要求实行官商平等行文,民间商会代替前清时代以官控商的体制,反对政府苛捐杂税,为商民请命。据此可知A.北洋政府积极鼓励发展民族经济B.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观念的进步C.实业救国思

潮开始成为时代主流D.民族资本摆脱了封建势力的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因此上海总商会为商民请命,要求反对政府苛捐杂税,保护商人利益,改变传统的以商控官的体制,这反映出

政治变革对社会观念进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此时没有北洋政府,排除A项;“开始”表述有误,实业救国思潮在民国成立之前已有,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31.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揭

露华人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则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这表明A.民族烟草工业得到进入春天B.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开始出现C.美国成为当时主要侵华

国家D.爱国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日本在1915年初提出了“二十一条”,通过材料信息可能看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因英美烟草公司揭露其“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而在它打出“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后,很快扩

大了市场,这表明大众的消费心理受民族主义影响,故D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民族烟草工业迅速发展,排除A;从材料中看不出实业救国社会思潮的出现,排除B;这一时期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根据“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

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可知,主要侵华国家是日本,排除C。32.1938年,国民党制定的《抗战建国纲领》中关于经济纲领的主题是以“实行计划经济”保证军需民用,在某些与战时经济关系极为密切的部门,如银行、外汇、

物价等方面采取统制措施。上述精神的贯彻A.为民族资本创造了宽松环境B.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C.不利于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D.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制定经济纲领保证军需民用,并在与战时经济关系极为密

切的部门采取统制措施,为持久地抗日斗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制定经济纲领,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并在与战时经济关系极为密切的部门采取统制措施,使民族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受到

限制,没有为民族资本创造宽松的环境;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国民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并非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选项错误,国民党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对国统区经济发展有影响,对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影响较小。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3

.下面是1937年和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发展状况表。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政府调整了工业布局B.官僚资本的壮大C.工业结构随战争调整D.民营工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表格中“19

37年”“1942年”分别处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和抗战相持阶段;相对于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工厂总数、工业资本总额及工人总数比例均有迅猛地增长,适应了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可见表中数据的变化

反映出工业结构随战争而调整,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布局问题,故A错误;表格信息没有具体反映官僚资本或民营工业的发展,故BD错误。故选C。34.下表为某一时期在党的中央会议上陈云作了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报告,提出的“三个主

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思想。据此可知。这一经济思想A.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需要B.具有计划性、多样性、灵活性C.超越了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略【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具体内容,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经济思想具有计划性、多样性、灵活性,B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需要,排除A;题干涉及的政策方针是合理的,C错误;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错误,排除。35.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提出:中国的工业化可以在社会主义阵营内与各国分工合作。但是

,新中国领导人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1962年,进一步提出“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的目标。这些决定表明A.中国已放弃斯大林模式B.中国已具备较雄厚的工业基础C.中国要重点发展轻工业D.工业化要保证国家的

经济安全【答案】D【解析】【详解】虽然与苏联分工合作能够加快新中国的工业建设,但此举也会是新中国对苏联的依赖加深,从而不利于国防安全,因此我国提出要“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目的就在于保证国防安全,故选D;中国虽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但没有实行过斯大林模式,因此无所谓放弃,排除A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排除B;中国要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排除C。故选D。36.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规定“所有收购量和供应量...必须由中央统-规定或经中央批准”。国家在对

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以后,1955年对生猪实行派购,1959年以后又扩大到棉、油、烤烟、茶叶、蚕茧、羊毛、牛皮等物品。统购统销A.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形式B.为新中国工业建设提供资本积累C.进-步密切城乡之间的

经济联系D.一直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对物资进行统购统销,结合当时发展工业的时代背景可知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B正确;材料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无关,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已经完成,A排除;材料未涉及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C排除;当时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体制转型的说法错误,D排除。故选B。37.1950年国营企业的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68.4%,而私营企业只占31.6%,到1955年国

营企业该数值上升到99.2%,私营企业进一步下降到0.8%。这从侧面反映了A.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B.中国改革照搬苏联模式C.新的经济基础逐步建立D.“一五计划”成效显著【答案】C【解析】【详解】国营企业进

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例不断上升,而私营企业占进出口总额比例不断下降,结合时间可知,1955年正值三大改造时期,通过公私合营,国有经济比例上升,因此占进出口总额比例上升,由此可以得出新的经济基础正在逐步建立,C正确;1955年正值计划经济建立时期,其弊端尚未显现,

排除A;题干与苏联模式无关,排除B;“一五计划”完成时间是在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38.1953年11月国家银行调整利率后、国营商业放款月息6.9‰,国营工业定额放款月息4.6‰,超定额放款月息4.8%。私营工业放款为月息9‰到16.5‰,私营商业放款为月息1

3‰到19‰;公私合营工业放款为月息4.8‰到14‰。这一政策A.适应了变革生产关系的需要B.有利于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C.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D.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国家对国营企业及

公私合营企业的放款月息相对私营企业和私营商业相对较低,说明国家对国营企业及公私合营企业采取的是扶植发展的态度。结合材料时间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国家在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A正确;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性质的变革,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排除;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C排除;践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表现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排除。故选A。39.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

》,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之后,建立了如同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A.采取具体措施纠正农村工作失误B.探索新型工业管理体制促进经济发展C.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D

.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63年”来看,试办托拉斯、建立专业性大公司是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而采取的措施,表明党中央探索新型工业管理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故选B;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建立专业性大公司与纠正农村工作失误无关,排除A

;试办托拉斯、建立专业性大公司与“运用商品和货币的关系”无关,排除C;试办托拉斯、建立专业性大公司无法体现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并且此时我国还没有对外开放,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63年”“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联系所学6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的史实分

析解答。40.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以《五十五名厂长、经理呼吁--请给我们“松绑”》为题,在一版头条全文公布呼吁信,并配发了导语。厂长、经理们“呼吁”的背景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B.平均主义分

配原则阻碍农业发展C.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D.“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案】A【解析】据厂长、经理们的“呼吁”的关键信息“松绑”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厂长、经理们的“呼吁”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计划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给企业“松绑”,故选A;B、C与材料无关,排除;1992年“南方谈话”,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41.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

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C.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D.山东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1958年种植小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

统一安排,农民没有自主权,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能自主决定种植内容,因此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此主要原因是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C正确;题干所述现象与国家统购统销政策无关,排除A;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农民种棉花卖给了国家而非直接投

放市场,排除B;计划经济是系统性的体制,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依然存在,山东并未摆脱,排除D。42.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

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中所描述的我国对待外债问题态度和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了我国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这一转折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从不借外债到要借外债,这也体现了从相对封闭走向主动开放,所以C项最符合题意。【考点定位】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43.《中华文化史》载:“电灯、自来水初出

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传统观念阻碍新技术的应用B.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C.当时国人普遍排斥

新生事物D.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缺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可知,体

现了上海市民对电、自来水等由恐惧、排斥到接受的过程,即体现了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B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加深,不断接受的思想过程,没有强调传统观念对新技术应用的阻碍作用,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人对西方文明的由恐惧、排斥到接受的思想过程,而不仅

仅体现国人对新生事物的排斥,C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国人对电灯、自来水由排斥到接受的过程,没有体现电灯、自来水的缺陷,D项错误。44.1897年,《时务报》司事上书当地官员,称翻印之书雠校不详,错误甚多,又大失原意,误人不浅,要求地方政府予以保护,引起了朝廷和社会的

关注,1910年,朝廷通过《著作权律》,满足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保护版权的要求。朝廷的这一举措A.增强了国人的版权保护意识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C.实现了国家对出版业的控制D.保证了出版业的稳健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时务报》司事通过上书当地官员,最终使“朝廷

通过《著作权律》,满足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保护版权的要求”,这是版权意识增强的结果,同时政府的这一做法又会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版权意识,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B项;“实现了”、“保证了”这种表述

都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45.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制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美国符合上述观点的措施A.计划指导,

政府干预B.调整农业,扭转危局C.美元贬值,刺激出口D.以工代赈,扩大内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美国除了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的措施外,还采取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争夺国际市场,故选C;ABD都是美国的国内措施,无法体现针对国际竞争中的自卫,

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联系所学经济危机的影响分析解答。46.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

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

,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表明两种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逐步分化对立并重新组合,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排除A项;材料表明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不能体现世界经济的制度化问题,排除C项;二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确实跟1929年的经济

危机有关,但材料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排除D项。47.在罗斯福总统的努力下,1938年6月1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这部法案的主要条款包括每个美国工

人每周最长工时为40小时,每小时40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18岁以下工人。关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陆续有所调整。这部法案的通过A.有效缓解了美国工人的罢工斗争B.有利于劳资关系的调整与缓和C.成为罗斯福新政时代终结的标志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

模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工人每周最长工时为40小时,每小时40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18岁以下工人”等信息可知,该法案的通过可以缓和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即有利于劳资关系的调整与缓和,B项正确;材料内容涉及的法案有利于调节劳资关系,没有体

现针对工人罢工斗争而采取的措施,A项错误;材料所述法案一定程度上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调节劳资关系,但不标志着罗斯福新政时代的终结,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时候就已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而不是材料所述的法案开创

的,D项错误。48.1935至193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连续宣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煤炭矿工工资和工时法》、《纽约州妇女最低工资法》等法律违宪;对此,罗斯福抱怨说:“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好比三匹马拉动的一

辆马车……现如今,其中的两匹马在协力前行,但第三匹马却拒绝跟进!”据此可知A.罗斯福企图扩大政府行政职权B.美国社会对工人运动严重恐慌C.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有效遏制D.三权分立原则面临着制度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罗斯福政府企图通过立法对经济进行干预,但制定的法律多贝最

高法院宣布违宪,说明罗斯福政府的措施对美国传统的三权分立体制造成了冲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罗斯福政府意图通过扩大政府的行政权来对抗经济危机,故选A;此时美国面临的是经济危机,而不是工人运动,排除B;至1935、1936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排除C;罗斯福政府的措

施冲击了三权分立原则,但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说明三权分立体制并没有面临制度危机,排除D。故选A。49.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C.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统治的危险D.

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认为罗斯福实行新政以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将会促使美国抛弃资本主义道路,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显然在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导致上存在严重分歧,故D项正确。“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不是完全放弃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故A项错误。新政不是引导美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故B项错误。美国依然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并不是因为新政走向集权统治道路,故C项错误。【点睛】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罗斯福新政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它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利用政权力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它只是对生

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50.从华盛顿到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次数非常少。但二战后,杜鲁门总统否决国会议案180次,搁置否决70次。杜鲁门总统这举措A.巩固了总统的行政中心地位B.背离了联邦宪法的基本精神C.表明冷战政策缺少民意基础D.体现了行

政权力扩大的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二战前美国总统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次数非常少,而二战后,杜鲁门总统否决国会议案和掏置否决明显增多,反映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变化与转型,政治体制中“立法至上”的特点有所弱化,以出总统为首的行政权力

有所提升,D正确;总统的行政中心地位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内容,排除A;杜鲁门总统否决国会议案和搁置否决并没有违背1787年宪法的权力制衡原则,排除B;C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51.1920年,奥格涅省的农民给苏维埃政权机关提交的请愿书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

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沉重负担……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这位农民意在表达A.对国家艰难处境的感慨与同情B.对余粮收集制实施的不满C.斯大林体制严重损害了

自身利益D.对新经济政策的拥护【答案】B【解析】【详解】1920年,农民给苏维埃政权机关提交的请愿书中,提出“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再也无力负担牺牲和困苦,体现了农民对对余粮收集制实施的不满,B项正确;材料表达的不是对

国家艰难处境的同情,A项错误;1920年斯大林体制远没有建立,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对新经济政策的拥护,D项错误。52.1921年,面对党内对经济政策的质疑,列宁解释道:“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的“退一步,进两步”是指A.

允许中小企业私人经营,引进外资B.恢复市场和贸易,建立市场经济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D.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提供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1921年”“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结

合所学,1921年,为了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故C正确;允许中小企业私人经营、恢复市场和贸易都是新经济政策的具体内容,不是“退一步,进两步”的实质,AB与C相比,C是最佳选项;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集体

化,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1年”“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联系所学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实质分析解答。53.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大涨,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笔“大而易得”的外汇收入,苏

联领导层认为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可以高枕无优,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这导致了苏联A.新的经济体制得以建立B.对美国军备竞赛优势明显C.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D.综合国力与美国相

差无几【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说明其进出口贸易过于单一,苏联经济制度存在问题,新经济制度没有成效,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问题,故排除A,选C;材

料没有提到美苏军备竞赛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比较美苏综合国力,排除D。54.“在经济上,赫鲁晓夫建立了地区经济委员会,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A.系统纠正了斯大林体制弊端B.深刻

改变了经济体系的缺陷C.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D.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经济手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力图运用经济手段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系统纠正了”斯大林

体制弊端,排除A;材料表明赫鲁晓夫一定程度上改革计划经济体制,BC项“深刻改变了”“根本上突破了”表述不准确,排除。55.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出现“夜间人”现象。“夜间人”指白天注意与官方保持一致,夜间则阅读地下出版物,交流政治笑话,议论时政,抨击

权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从以史为鉴角度看,“夜间人”现象表明A.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的必要性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潜伏着失败的危机C.强化社会主义国家监察体制的重要性D.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战略改革失败【答案】A【解析】【详解】“夜间人”现象的出现充分表明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已发生

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从以史为鉴角度看,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故选A;B不符合“以史为鉴角度”,排除;材料表明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而不是强化国家监察体制,排除C;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56.1927年,苏联国家收购

到的粮食总量只有3亿普特,比1926年的4.28亿普特减少了30%。同样,“一五”计划实施时,我国也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收支相抵,库存减少40亿斤,形势相当严峻。上述情形均反映出当时两国A.工业化潜在需求旺盛B.粮食欠收形势十分严峻C.工业化政策脱离实际D.统购

政策损害国民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苏两国在大规模工业化启动之前,均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这种危机,实际上的根源于两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落后与大规模工业化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A选项符合题意;农业生产发展落后,并不意味粮食歉收,B选项排除;CD选项说

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答案为A。57.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美元按固定比价兑换黄金的义务。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达成了“牙买加协议”:确认浮动汇率制合法性,会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承认黄金非货币化,使黄金逐步退出国际货币体系。由此可见,该协议的签署A.

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造成了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C.提升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位D.实质上维护了美国既得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牙买加协议”认可和接受了美国停止履行美元按固定比价兑换黄金的义务

,实质上维护了美国既得利益,故答案为D项;“牙买加协议”签署前,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排除A项;“牙买加协议”有利于结束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排除B项;“牙买加协议”没有提升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位,排除C项。58.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

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据所学知识判断,与故事相

吻合的是()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C.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体现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答案】B【解析】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大量发行美元,导致无法以最初确定的比率保证各

国持有的美元能兑换为黄金,故事所述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相似,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能反映材料故事表现出的特点,排除ACD项。59.1975年,工党领导下的英国政府举行全民公投,67.23%的英国民众支持

留在“欧共体”;2016年,保守党领导下的英国政府再次举行全民公投,51.89%的英国人支持脱离“欧盟”,自此开启漫长的脱欧之路。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A.对待欧洲一体化态度犹豫不决B.两党交替执政致使政策不延续C.试图建立英欧新型伙伴关系D.力求最

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从1975年的超过六成赞同“留在‘欧共体’”,到2016年超过一半赞同“脱离‘欧盟’”,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欧洲内部和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1975年英国“留欧”是因为更多英国人认为留在欧共体利大于弊,而2016年选择

“脱欧”则是更多人认为“留欧”损害了英国利益,如移民问题、福利政策等等。所以“脱欧”与“留欧”反映的是英国面对国内外形势为保障自身最大权益而作出的不同决定。故答案为D项。A项,两次公投结果相异并不能充分体现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犹豫不决,这仅是两个不同阶段英国人的不同态度,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两

党交替执政,公投是英国全体公民的决定,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人在“留欧”“脱欧”上的纠结,未涉及英国与欧盟建立新型伙伴关系,排除。60.11960年,石油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

政策、控制石油产量和价格、保护石油生产国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美、英、德、法等能源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C.

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适应D.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两个组织的建立均体现了国家间的合作,使得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故选B项;两个组织都属于国家间的合作,在对集团外的国家其规则并不适用,实际上也是新的壁垒的形成,排

除A项;两大组织形成时没有明显的国际格局的变化,排除C;OPEC的建立旨在摆脱大国的控制,排除D。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61.材料1500—2000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摘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综合上述表格

信息,指出一个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结合世界史(两个国家)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因素,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因素:地理优势和军事力量;先进的经济思想;民主法治;市场经济体制;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政府的主导作用(国家

干预)示例一:因素:民主法治史实: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颁布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成为崛起的政治基础;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迅速崛起成为大国;(答出日本、美国、中国等均可)结论:可见,民主法治建设为大国崛起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因素。示例二: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史

实: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始了工业化道路,两次工业革命并行,迅速发展成为大国;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工业大国。(答出法国、德国、中国等均可)结论:可见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工业化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示例三

:因素:经济思想史实:17世纪的荷兰,奉行重商主义,成为“海上马车夫”,迅速崛起;美国率先实行以国家干预经济为核心的经济思想,迅速摆脱经济危机,巩固大国地位。(答出其他国家,言之有理亦可)。结论:可见,先进的经济思想是大国崛起的保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大国崛起的影响因素。上述

表格信息中分别列出各个大国崛起的因素,需要“结合世界史(两个国家)的知识加以阐述”则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至少要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发展原因的共性,然后再进行说明即可。比如英美的崛起,地理位置是一个原因,先进的经济理念,先进的政治制度等,可归纳一个观点(或信息)即:优越

的位置、先进的经济理念和先进的政治制度促进国家的迅速崛起,然后联系英美的相关史实说明即可。6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

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

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明清经济史》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

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产,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中国人口发展史》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清朝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

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简要评价。【答案】(1)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税收制度的变革;高产作物的推广;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精耕细作。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2)主张:向

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

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清代人口增长

的相关内容。由“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知清代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社会稳定;政府取消人头税,进行赋税改革;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高产农作

物的推广;土地的开垦等。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紧张.环境破坏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原因”可结合材料中“社会总体稳定”.“取消了人头税”.“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等信息,从社

会稳定.国家税收政策.耕作技术.耕地面积.农作物等方面分析。“影响”可联系材料中“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等信息,从人地关系.环境.社会矛盾等方面分析即

可。——百度)(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缓解人口压力措施的认识和理解。由“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可知康有为主张向人口较少地

区迁移,严复则主张兴办实业;由“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可知还有人主张晚婚晚育。对这些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都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探讨和评价。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人口增长·表现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6579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