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docx,共(10)页,162.34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eb9dbfe3e3f2debbb1712c2e00a84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答案(本题包含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BBBCBBDDCCDBABCD1.B2.B【分析】1.热带多雨地区的平原地带往往过于湿
热,且多分布着热带丛林,往往人口比较稀疏,热带多雨地区的高原地带气候比较凉爽,往往成为人口稠密地区,A错误;读图甲可知,海拔200m以下的平原地区分布的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比例达到56.5%,超过一半,B正确;读图丙可知,距海岸200km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
比例大洋洲最高,但大洋洲总人口数量很少,因此距海岸200km范围内大洋洲人口不是最多的,C错误;非洲因海岸线平直,距海岸200km范围内陆地面积比重较小,但非洲是世界最二大洲,总面积大,因此非洲距海岸200km范围内陆地面积并不小,同时
非洲人口数量也较高,D错误。故选B。2.读图乙可知,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是40°S~90°S,即南半球中高纬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中高纬度海洋面积广阔,陆地面积不大,这是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之一,②符合题意;南半球中高纬度最大的陆地是南极
洲,而南极洲气候条件恶劣,不适宜人们居住,这也是该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之一,③不符合题意;南半球中高纬度中的国家还有发达国家,如新西兰,平均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低,因此国家经济落后不是该纬度带人口少的原因,
①不符合题意;南半球中高纬度的火山、地震发生频率并不突出,世界上许多火山地震频繁的地区还是人口稠密区,如日本、东南亚等,因此多火山、地震不是该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
D。故选B。【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环境质量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状况,城市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历史长短。3.B4.C5.B【解析】3.由图可知,陶朗加市濒临海洋,受海洋调节,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根据“旅游资
源丰富,生态宜居”可知,陶朗加市环境优美,这些均成为吸引人口移居的自然条件。B正确。旅游发达是社会条件,C错误。面临大海,如果工业发达的话,空气受到污染,空气不一定清新,A错误。城市内,山林较少,山清水秀不符合实际城市状况,D错误。故选B。4.阅读图文材料,可知陶朗加是新西
兰国内人口移居的主要城市,北岛城市较多,就业机会较多,A错误。南岛较北岛距离陶朗加市较远,B错误。新西兰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岛,因而移居陶朗加市的人口多来自于北岛,C正确。如果南岛工资水平高,则应该人口大量前往南岛才对,D错误。故选C。5.社会经济实力强由材料无法看出,发展速度快不
代表社会经济实力很强,A错误。阅读材料,可知陶朗加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成为新西兰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将促使陶朗加城市化的发展,B正确;由于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故不会出现老龄化
水平高的问题,C错误;如果只有优惠政策,没有实在的经济水平,也无法留住人,D错误。故选B。【点睛】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正常的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
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6.B7.D【解析】6.准噶尔盆地南部因矿产资源、水资源较丰富,且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ACD不符合题意。生活消费水平
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B符合题意。故选B。7.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扩大耕地面积、大规模进行城市建设,以及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不符合题意,ABC错误;提高科技水平,有利于提升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人口合理容量,D正确。故选D。【点睛】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
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8.D9.C【解析】8.黄山市为旅游业发达的城市,V区可能为旅游区,虽然
与市中心距离较远,但旅游业的发展使其土地租金并不廉价,A错误;V区位于城市外围,人口规模并不如市中心大,B错误;没有信息说明中心城区环境质量差,C错误;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该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商业和度假旅居型、疗养等服务业
的发展,使得V区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规模较大,D正确。故选D。9.据图及上题可知,黄山市三类用地区域位置差异较大,A错误;住宅用地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重要旅游区附近,B错误;商业服务用地分布的热点区域主要集
中于城市商业集聚区、大型公共设施和旅游景区周围、重要交通设施附近,因此,黄山市各类用地集中程度高,成多中心状态,C正确;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率较外围高,D错误。故选C。【点睛】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
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C11.D12.B【解析】10.从图2看不出城区方正、中轴对称,A错误;也看不出依山傍水,根据所学西安位于渭河平原上,B错误;借助图2可以看出近处是较为低矮的古代建筑,远处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建筑
,符合古迹众多、高楼林立的特征,C正确;从图片上看不出街河相邻、水陆并行的水乡景观,而且西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并不具水乡特征,D错误。故选C。11.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七千年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我们必须要传承好历
史、保护好古都遗产和风貌,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因此③正确;从西安城市发展定位来看,兼有关中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双重身份,因此要发挥西安作为关中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从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方面支持帮助城市群内的其他城市,通过输出、协作、产
业转移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群的成长,因此①错误,②正确;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眼界更要放大,要立足我国西北地区大发展的高地上发挥作用,要带动西北地区,促进东西部均衡发展,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12.文化创意企业数量在西安猛
增,并且在主城区集聚成核,这是由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再加上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七千年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雄厚的文化创意产业基础和优势,这一切推动了西安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这是首要原因,B正确;人
才云集、政策推动、旧城改造等因素都不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不是内需动力,ACD错误。故选B。【点睛】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创意概念,针对于文化、知识形成完整的产业。创意产业这个概念的出现有着大的历史背景:第一,欧美发达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开始向服务业、高
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变。第二,上世纪60年代,欧美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亚文化、流行文化、社会思潮等等都风起云涌,对传统的工业社会结构有很大的冲击,人们更重视差异,反对主流文化,张扬个性的解放,社会文化更加多样和多元,形成了有利于发挥个人创造力的氛围。第三,
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里根上台以后的经济政策更加鼓励私有化和自由竞争,企业和个人要创新,有差异化才能有市场,这样也刺激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意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得以萌生和不断发展,就世界范围来说,美国的文化产业最为发达,美国文化产业在其国内GDP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13.A
14.B【解析】13.分析图形信息可知:丁地在1950年城市化率在60%以上,2000年城市化率达80%以上。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应为发达地区。四选项中只有西欧属于发达地区。故选A。14.分析图形信息可知:甲地在1950年城市化率在40%左右,2000年城市化率接近8
0%,城市化起步晚,速度慢,出现虚假城市化,应为拉丁美洲;乙地1950年城市化率在30%左右,2000年城市化率接近超过60%,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目前水平较高,应为西亚;丙地1950年城市化率不足20%,
2000年城市化率接近40%,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目前水平较低,应为东亚;丁地在1950年城市化率在60%以上,2000年城市化率达80%以上,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慢,应为西欧。拉丁美洲经济
并不发达,城市化率高是因为虚假城市化,A错误;西亚属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不利于农业生产,但丰富的石油资源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因而较高城镇化率较高,B正确;东亚城镇化率较低是因为经济欠发达,
C错误;西欧经济发达,出现了逆城市化,D错误。故选B。【点睛】虚假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典型的有墨西哥及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和
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15.C16.D【解析】15.读图,1月平均气温低于0℃,不属于亚热带或热带气候,排除ABD;该地夏季温度较
高,夏季降水相对较多(相对于冬季),但全年整体降水少(注意纵轴降水数值不大),整体气候偏干旱,应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棉花的生长,C正确。故选C。16.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农业灌溉主要采用旋转式喷灌技术,棉花田围绕喷
灌水头呈圆形分布,所以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灌溉设施,D正确;地形和农业技术影响其农田空间分布形态,但不是最直接的原因,AC错;与土壤肥力关系不大,B错。故选D。【点睛】气候类型的判断总结如下:二、综合题(共四道大题,共52分)17.
(共12分)(1)缅甸东西部为山地、高原,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人口密度小;中部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土壤肥力高,粮食充足,人口密度大;缅甸地势北高南低,南部地势平坦,农业基础好,人口密度大。(任答出两条得4分)(2)方向:由北向南迁移。(2分)原因:南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农业生产条件好;南部地区靠近海洋,海运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和经济发展快。(任答出两条得2分)(3)加剧南部地区的人地矛盾;导致大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扩大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任答出两条得4分
)【分析】本题以缅甸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口重心的迁移为背景材料,涉及到人口分布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由材料可知,缅
甸东西部为山地、高原、丘陵为主,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小;中部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灌溉水源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适合农耕,粮食充足,人口密度大;缅甸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地势崎岖不平,南部地势平坦,农业基础好
,适合人口居住,人口密度大。(2)由图中人口重心迁移的方向可知,缅甸人口迁移由北向南迁移。原因:南部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从海陆位置来看,南部地区靠近海洋,海运发达,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
展速度快。(3)随着人口重心的南移,南部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加剧南部地区的人地矛盾;导致南部大城市出现交通堵塞、就业困难、住房条件差、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加大该地区南北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18.(共12分)(1)地处杭
嘉湖平原,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京杭大运河,交通便利,农业发达,粮食供给充足等。(任答出两条得4分)(2)分散老城区职能,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和居住拥挤压力;改变老城区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价值,调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引导城区向(东)南方向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任答出两条得4分
)(3)嘉兴市南部地区地势开阔,地价较低;距离主城区和工业区远,环境优美;距离高铁站较近,交通便利等。(任答出两条得4分)【分析】本题以嘉兴市为材料,主要涉及城市区位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
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嘉兴市地处河网密布和农业发达的杭嘉湖平原。”可知,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城市建设;靠近河流湖泊,水源充足,能够提供大量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根据材料信息“尤其隋
代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从老城区穿过,嘉兴城得以快速发展。”可知,嘉兴毗邻京杭大运河,水运交通便利;位于杭嘉湖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达。(2)政府机关迁出老城区,可以分散老城区的职能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居住拥挤等状况;促进老城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使得老城区
的土地利用方式更加合理,并且提高了老城区的土地利用价值;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需要;引导城区跨越沪杭铁路,向东南方向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等。(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嘉兴市南部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大型住宅区
的建设;嘉兴市南部地区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相对较低;距离主城区和工业区较远,环境污染较小,环境优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嘉兴市南部地区距离高铁较近,交通便利等。19.(共14分)(1)bdca(2分)(2)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建成区(
城市用地)面积增加。(4分)(3)英国: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缓。中国: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4分)(4)郊区城市化:市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小汽车普及,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2分)逆城市化:市区地租高,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趋
于完善。(2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镇化的过程,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表现,城市化发展的问题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作答即可。(1)题干说明a为再城镇化阶段,结合图示信息可知,b过程表现为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为集中城市化;c过程表现为城市和郊区的
人口向外围农村迁移,为逆城市化。d过程表现为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和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为郊区城市化;综上所述,正确排序为bdca。(2)城市化水平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比重以及城市用地规模
的变化上。根据材料二图1可知,该城市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根据材料二图2可知,建成区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说明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包括城镇化起步时间、速度、水
平高低等方方面。读图可知,英国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缓;中国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4)随着城市化的进行,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
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而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有些地区,城市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在于城市中心地租上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城镇迁移;同时,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对人口和产业的迁入有一定的吸引作用。20.(共14分)(1)气候温暖潮湿,适合茶叶生长;地势起
伏大,垂直差异明显,山区坡地利于排水,适宜茶树生长;栽培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任答出两条得2分)(2)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任答出两条得4分)(3)普洱茶传统发酵时间长;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普洱茶路上运输时间越来越短,难以利用该时段进行二次发酵;市场需求量增大,普洱茶供不应求;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制茶工艺的提升。(任答出两条得
4分)(4)保护古茶园的生态环境,规范采茶及加工环节,保证茶叶的品质;适当补种,扩大茶园规模;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多元化的茶产品;创立品牌,加强营销;发展高端普洱茶文化旅游产业链。(任答出两条得4分)【分析】本题以景迈山万亩茶园位置示意
图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条件、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详解】(1)景迈山发展茶树种植业的优势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角度分析。结合茶树的生长习性,茶树喜光怕晒,喜
温怕寒,喜湿怕涝。据材料可得,景迈山的纬度较低,海拔在1000米左右,气候温暖潮湿,适宜茶树的生长;古茶园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有适宜的坡度,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明显,排水条件好;有近2000年的种茶历史,栽培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台地
茶是采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由于过多的人工增产干预,大规模种植台地茶,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根据材料,“在湿热作用(人工控制)下发酵24小时
左右(自然发酵时间为46天)”说明普洱茶传统发酵时间长,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普洱茶路上运输时间越来越短,难以利用该时段进行二次发酵;现在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制茶工艺的提升;普洱熟茶“渥堆”技术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独特保健功能的化合物,市场需求量增大,普洱茶供不应求需要
新技术制茶。(4)为进一步推进勐海县茶产业发展,可以从农业上可加强科技投入,发展培育良种,提高茶叶的品质;提高茶叶采摘的机械化程度,提高采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加强对茶叶的深加工,规范采茶及加工环节,延长产业链,增加
附加值;加强宣传,扩大知名度;利用电商平台销售茶叶,扩大国内外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方便茶叶运输。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