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教材2019) 高中语文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寒假作业3 文言文阅读 含答案.docx,共(21)页,177.15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e16e5abb228d98019d15e7efeba0d7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嘉贞,本范阳旧姓。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后引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外郎。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廷无稽牒。进中书舍人。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政以严辩,吏下畏之。奏事京师,玄宗善其政,数慰劳。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
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遂得减死。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及宋璟等罢,帝欲果用嘉贞,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居位三年,善傅奏,
敏于裁遣。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晈死会广州都督裴佃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晈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嘉贞退,不悦曰:“言太切。”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封河东侯。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卒,
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嘉贞性简疏,虽贵,不立田园。有劝之者,答曰:“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谴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
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晈死/B.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己而晈死/C.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
/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晈死/D.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己而晈死/2.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河东,与《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一样,“
河”都是指黄河。B.祖道,指祭祀祖先的礼仪,如《荆轲刺秦王》有“既祖,取道”。作业3文言文阅读2C.工部尚书,工部是六部中掌管各项工程建设的部门,尚书是其最高官职。D.谥,指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加给的或褒或贬的称号。谥号“恭肃”是对张嘉贞的褒扬。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
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嘉贞科举出身,才干出众。他给张循宪起草奏折,武后看过折子认为他有才干;到兵部后,不超过十天他就把累积的公务处理完毕。B.张嘉贞抚镇边关,虑事长远。朝廷应他请求派兵驻守边关,又任命他为边军长官;为国家长治久安广开言路考虑,他
请求饶恕诬告他的人。C.张嘉贞为政有方,深得器重。宋璟被罢相后,皇帝践行诺言,对他委以重任,使他官居高位;当他封侯出京之时,皇帝赋诗为他送行。D.张嘉贞性情清简,不重财物。他认为自己曾官至丞相,有官职就无饥寒之忧;他不愿置买田宅,认为田宅最后也只能让不肖子孙挥霍殆尽。4.把文中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2)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5.史书记录史实,当“不虚美,不隐恶”。“不隐恶”在张嘉贞身上有哪些具体体现?(3分)【答案】1.D2.B3.A4.(
1)有不能决断的事情,对此感到忧虑(担忧这种情况),询问官吏说:“你深入了解有优秀的门客吗?(2)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他谋反,审查发现没有事实根据,唐玄宗下令治罪告发者。5.①脾气急躁,有人认为他不够宽容。②迎合权贵,杖毙姜
皎。③不满张说维护裴佃先(想要羞辱裴佃先想要廷杖处置裴佃先)。【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论者恨其不裕”的意思是论者遗憾他不够宽容。句中“论者”作主语,“恨”作谓语,“其不裕”作宾语,故应在“论者
恨其不裕”的前后停顿,排除B、C项。“嘉贞希权幸意”的意思是张嘉贞迎合皇帝身边权幸之人的心意。句中“嘉贞”作主语,“希”作谓语,“权幸意”作宾语,故应在“嘉贞”之前停顿,排除A项。故选D。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指祭祀祖先的礼仪”错。祖道,为出行者祭祀路神
,并饮宴饯行的礼仪,并非祭祀祖先。故选B。3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武后看过折子认为他有才干”错。由原文“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可知:武后看了张循宪的折子
后,以为有才干的是张循宪,而不是张嘉贞。故选A。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第一句关键点:“病”,对……忧虑;“之”,代词,这种情况;“若”,你;“佳客”,优秀的门客。第二句关键点:“明年”,第二年;“入朝”,补上省略主语“张嘉贞”;“
或”,有人;“按”,审查;“坐”,治罪。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提示,回答时要抓住“不虚美”“不隐恶”来分析。其中“不虚美”的意思是不妄加赞美,“不隐恶”的意思是不隐其罪行。由“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概括为:张嘉贞脾气急
躁,有人认为他不够宽容。由“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己而晈死”概括为:张嘉贞迎合权贵,杖毙姜皎。由“会广州都督裴佃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晈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嘉贞退,不悦曰
:‘言太切’”概括为:张嘉贞对张说维护裴佃先表达不满。【参考译文】张嘉贞,本来是范阳旧姓。考中五经科,补任平乡尉,因事获罪丢掉官职。长安年间,御史张巡宪巡察河东,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询问官吏说:“你了解
有德才兼备的门客吗?”官吏把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日,武则天认为张循宪有才能。张循宪回答说都
是张嘉贞写的,还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张嘉贞。武则天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张嘉贞多次升职担任兵部员外郎。当时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放满桌案,兵部的郎官不能决断,张嘉贞帮他审阅处理,不到十天,朝廷就没有了有待核查的文书。张嘉贞晋升为
中书舍人。他还历任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他治政严肃,是非分明,官吏都敬畏他。情况上奏到朝廷,唐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问犒劳。突厥的多个姓氏族群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部,张嘉贞便上表请求朝廷派驻军队安抚保护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大使。第二年,(张嘉贞)入
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事实根据,唐玄宗想要将告发者处死。张嘉贞(为那人)辩解说:“国家的重要军队都在边境,现在告发的人一有不对的地方就将他治罪,臣下恐怕会阻塞言路,而且会成为以后的隐患。”于是(诬告者)得以免除死刑。皇帝因此认为(张嘉贞)忠
诚,于是许诺(将来授任他)做宰相。等到宋璟罢相后,唐玄宗果断地(把4他)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迁做了中书令。在中书令的官位上满三年,擅长奏对,对于裁断处理一类的事情非常机敏。但他脾气急躁,论者遗憾他不
够宽容。秘书监姜皎获罪,张嘉贞迎合皇帝身边权幸之人的心意,请求唐玄宗施以廷杖,致使姜晈不久死掉。恰逄广州都督裴仙先也因罪下狱,皇帝询问张嘉贞依法如何处置,张嘉贞又援引姜晈的案子,(请求施以廷杖)张说反对道:“不应这样,刑罚不施加在大夫身上,因为那是国君的近臣。士人可以杀死但不能侮辱。”
皇帝认为张说的意见正确。张嘉贞退下朝堂,很不高兴地说:“你话说得太直切了。”不久被授予工部尚书的官职,担任定州刺史,被封为河东侯。等到(他)出发的时候,皇帝写了一首诗,下诏朝廷百官在上东门(为他送行)。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张嘉贞性格简单粗疏,虽然
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有人规劝他,他回答说:“我曾担任相国,不到死亡,哪里会有饥寒这种忧虑?如果因皇帝斥责去职,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田产,也不能拥有了。近些年有些士大夫着意扩充田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出息的子
孙放纵不检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①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
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
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景元四
年秋,诏诸军征蜀。维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②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冬十月,艾自阴
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5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
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选自《三国志·邓艾
传》)【注】①太祖:魏武帝曹操。②方轨:大路。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B.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
/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C.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D.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
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鳏寡孤独”泛指失去依靠,需要照顾的人。其中“孤”是指幼而无母。B.徙,在古代常指流放的刑罚或是官员官职的调动
,而文中则为迁移的意思。C.嘉平,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魏齐王曹芳的年号,年号制度最早发端于中国。D.玺绶,是古代印玺上所系彩色丝带,借指印玺。玺是封建社会帝王所用玉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邓艾出身贫寒,从小失去父亲,还有口吃的毛病,但是他志存高远,读陈寔碑文而自定名字。B.击退姜维后,在郭淮向西进攻的时候,邓艾认为应该分兵防备不测,随后他又识破了姜维的声东击西之计。C.姜维在剑阁阻止了钟会前进的步伐。
这时邓艾献上奇袭蜀国腹地的大胆计划,让姜维大军腹背受敌。D.邓艾率军击败马邈和诸葛瞻后,到达雒城,迫使后主刘禅遣使请降。进驻成都后,严控6部下,受到称赞。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2)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
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5.概括景元四年冬,邓艾率军攻蜀获胜的主要原因。(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丁内外艰....,执丧累年,毁瘠如礼。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光力辞。帝曰:“古之君子,或学而不
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扬雄兼之。卿有文学,何辞为?”初,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览,遂为通志八卷以献。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至是,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自制《序》授之,俾日进读。《资治
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凡居洛阳十五年,天下以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妇人孺子亦知其为君实也。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起光知
陈州,过阙,留为门下侍郎。苏轼自登州召还,道人相聚号呼曰:“寄谢司马相公,毋去朝廷,厚自爱以活我。”元祐元年复得疾,诏朝会再拜,勿舞蹈【注】。免朝觐,许乘肩舆,三日一入省。光不敢当,曰:“不见君,不可以视事。”辽、夏使至,必问光起居,敕其边吏曰:“中国相司马矣,毋轻生事,开边隙。”光欲
以身徇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宾客见其体羸,举诸葛亮食少事烦以为戒,光曰:“死生,命也。”为之益力。病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谥.曰文正。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配飨.
.哲宗庙庭。7(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注】舞蹈:古代臣子朝拜帝王时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势,是一种礼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A.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B.京师人
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C.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D.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还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内外艰,丁内艰是父亲死了守制,丁外艰是母亲死了守制。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要守丧,断绝一切娱乐活动。B.《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同《史记》一样都是通史。C.谥,是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
名文士死后被追加的称号。朝廷以“文正”对司马进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D.配飨,即合祭,祔祀,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功臣死后附于帝王旁享受合祭,是古代帝王奖赏功臣的一种形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光学识渊博。
他曾完成通志八卷,神宗认为他像董仲舒、扬雄一样善文章又有学问,不同意他的极力推辞,提拔他为翰林学士。B.司马光爱君忧国。他编纂《资治通鉴》希望国君能以史为鉴;宋神宗亲赐书名、亲自撰写(序),并下令置局秘阁,让他继续写这部书。C.司马光恪
尽职守。在他患病时,皇帝特意下诏命免除他上朝朝拜,准许他坐肩舆,三天到一次朝廷。司马光不敢接受,认为不见国君不能够处理政务。D.司马光鞠躬尽瘁。他在病中仍然亲自过问朝廷事务,分昼夜地工作;甚至病危已不再有清醒意识时,说的还都是国家的大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8分)8(1)《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2)光欲以身徇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5.司马光深受百姓爱戴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马人望,字俨叔。咸雍中,第进士..,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
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曰:“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曾检括
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改上京副留守。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
而遁。人望令关津讥察行旅,悉获其盗。寻擢枢密都承旨。岁中,为保静军节度使。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阙,路不鸣桴。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镪。未几,拜.参
知政事。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人望以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奸人黠吏莫得轩轾,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逾年,天祚诏之,既至,谕曰:“以卿为老,误听也。”遂拜南院枢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
。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辽史·马人望传》,有删改)91.下列对文中
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B.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
人望处决/无一冤者/C.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D.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
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B.黥,古代一种刑法,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
涂上墨,也叫“墨刑”。C.拜,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表授予官职的词语有“征”“辟”“除”“擢”等。D.驿递,是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人望
认为松山民众负担的运送官炭的劳役太重,要求改由各县平均分担。他虽遭关押、审讯,但仍不肯屈服,最终说服了上司。他为官不扰民,了解他的官员大多向皇帝举荐他。B.马人望率兵追捕劫掠上京的大盗时负伤,简单治疗后奋勇追击,夺回了被劫掠的人和财物,将盗贼全部抓获。对凶狠残暴的官吏,他暗中查清他们的劣迹,将其
刑惩发配。C.燕京地区钱粮出纳弊端严重,马人望建立账目,严加管理,使得奸人黠吏无法营私舞弊。为避免助长赋税繁重的弊端,马人望检验户口时对百姓的资产只登记了十分之六七。D.马人望为官正直、谨慎。他注重节操,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他认为得到朝廷重用,就会遭到别人更加激烈的对抗、更加严酷的排挤,因此
,得之勿喜,失之勿忧。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2)奸人黠吏莫得轩轾,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105.文中多处史实体现
了马人望施政“以民为本”的原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武德初,隐太子讨王世充,临以策进说,太子引直典书坊,授右卫率府铠曹参军。太子废,出为万泉丞。有轻囚久
系,方春,农事兴,临说令可且出囚,使就畎亩。不许。临曰:“有所疑,丞执其罪。”令移疾..,临悉纵归,与之约,囚如期还。再迁侍御史。大夫韦挺责著位不肃,明日,挺越次与江夏王道宗语,临进曰:“王乱班。”道宗曰:“与大夫语,何至尔!”临曰:“大夫亦乱班。”挺失色,众皆悚
伏。俄持节.按狱交州,出冤系三千人。累迁大理卿。高宗尝录囚,临占对无不尽,帝喜曰:“为国之要在用法,刻则人残,宽则失有罪,惟是折中,以称朕意。”它日复讯,余司断者辄纷诉不已,独临所讯无一言。帝问故,答曰
:“唐卿断囚不冤,所以绝意。”帝叹曰:“为狱者固当若是。”乃自述其考曰“形如死灰,心若铁石”云。永徽元年,拜御史大夫。萧龄之尝任广州都督,受贿当死,诏群臣议,请论如法,诏戮于朝堂。临建言:“群臣不知天子..所以议之之
意。王族戮于隐,议亲①也;刑不上大夫,议贵②也。今龄之贪赃狼扈,死有余咎。陛下以异于它囚,故议之有司,又令入死,非尧舜..所以用刑者,不可为后世法。”帝然之。龄之,齐高帝五世孙,由是免死。临累迁吏部尚书。初,来济谪台州,李
义府谪普州,临奏许祎为江南巡察使,张伦剑南巡察使。祎与济善而伦与义府有隙武后常右义府察知之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坐免官起为潮州刺史卒年六十临俭薄寡欲,不好治第宅。性旁通,专务掩人过。见妻子,必正衣冠。(选自《新唐书·唐临传》,有删改)【注】①议亲: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②议贵:对显
贵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祎与济善/而伦与义府有隙/武后常右义府/察知之/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坐免官/起为潮州刺史/卒/年六十/B.祎与济善/
而伦与义府有隙武后/常右义府/察知之/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坐免官/起为潮州11刺史/卒/年六十/C.祎与济善/而伦与义府有隙武后/常右义府/察知之/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坐/免官/起为潮州刺史/卒/年六十/D.祎与济善/而伦与义府有隙/武后常右义府/察
知之/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坐/免官/起为潮州刺史/卒/年六十/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有时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B.节,文中指符节,古代朝廷任命官员的委任状。用竹、
木、玉或金、铜等制成。C.天子,古代统治者把他们政权说成是受天命建立的,故称国王或皇帝为天的儿子。D.尧舜,尧和舜,传说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临体恤百姓,为人宽仁。他在万泉任
职时,勇于承担风险,让一些囚犯回家做事,并与囚犯约好返回的日期;他注重遮掩别人的过失。B.唐临刚强正直,不惧权贵。大夫韦挺越位和郡王李道宗交谈,唐临先指责郡王李道宗违规,后指责大夫韦挺违规,众人都害怕而心服。C.唐临忠
于职守,敢于进言。他对身份特殊的萧龄之的量刑发表意见,列举依据,认为不应该处死萧龄之,得到皇帝认同,萧龄之得以免死。D.唐临执法公正,深得赏识。他判案宽严适度,符合皇帝的意旨,他判案时不说一句话,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皇帝给
他很高的评价。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为国之要在用法,刻则人残,宽则失有罪,惟是折中,以称朕意。(2)受贿当死,诏群臣议,请论如法,诏戮于朝堂。5.唐临为什么认为不能处死萧龄之?请简要说明。(3分)1213一、【答案】1.B2
.A3.D4.(1)他每次看到山川大泽,总是筹划可以设置军营的地方,当时的人都笑话他。(2)洮城在白水以北,距离邓艾军营六十里。邓艾当夜秘密行军赶到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夺城,但是邓艾已抢先到达并占据了洮城,才没有战败。5.①不畏艰险;②身先士卒;③治
军严格。【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的大意是:钟会进攻姜维,没有攻下来。邓艾上书说:“现在敌兵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城,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句中,“未能克”指“没有(
把姜维)攻下来”,并非攻邓艾,与下文的“艾”(邓艾)之间必须断开,排除A项。“从……由……经……趣……”是行军的路线,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三百余里”指的是“距离成都有三百余里”,因而与“去成都”必须相连,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
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A项,“其中‘孤’是指幼而无母”解说错误,文中的“少孤”的“孤”指失去父亲,此时邓艾的母亲尚健在。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项,“邓艾率军击败马邈和诸葛瞻后”
分析错误,马邈不是被击败的,是主动投降的。当邓艾大军克服重重困难到达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就投降了。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辄,总是;规度,筹划;焉,代词,他。(2)去,距离。5.本题考查学
生分析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景元四年冬,邓艾率军攻蜀时遇到很多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迫使后主刘禅遣使请降。获胜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概括:(1)邓艾作战不畏艰险。邓艾在率军进攻蜀军的时候,时值冬天十月
,又都是无人之地,邓艾不畏艰险,凿山开路,架设栈道,穿过山高谷深,克服各种困难,保持前行。(2)邓艾身先士卒。在行军途中,已无路可走的时候,他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下。在他的带领下,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最后到达
了作战的前线。(3)邓艾治军严格。作战中,他派自己的儿子邓忠与师纂进攻诸葛瞻,失利后,他大怒并痛斥两人,要斩首示众。迫使二人率兵快马回去重新作战,最终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取得14了战争的胜利。【参考译文】邓艾
,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父亲早死,所以很小就成了孤儿,太祖攻占荆州之后,他举家迁徙到汝南,给农民放养牛犊。十二岁时,跟随母亲到颍川,读到已故的太丘长陈寔墓前的碑文,碑文上说“文章是世人的典范,品行是士子的楷模”
,邓艾就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为范,字士则。后来宗族中有人和他同名,所以又改回叫艾。他做过都尉学士,因为口吃,不能担任主管文书的官吏。后来改任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他每次看到山川大泽,总是筹划可以设置军营的地方,当时的人都笑话他。后来任典农纲纪、上计吏。拜
访太尉司马懿。司马宣王认为他与众不同,征召他任太尉府掾,又升任尚书郎。嘉平元年,和征西将军郭淮一道抵御蜀国的偏将姜维。姜维撤退,郭淮想乘机向西去攻打羌人。邓艾说:“蜀国贼敌离开这里还不远,或许还会回来,我们应该分兵把守,以防万一。”于是郭淮留邓艾驻军白水北面。三天后,姜维派廖化从白水南岸面对邓艾
的驻地驻扎下来。邓艾对将领们说:“姜维一定会从东面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距离邓艾军营六十里。邓艾当夜秘密行军赶到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夺城,但是邓艾已抢先到达并占据了洮城,才没有战败。景元四年(263)秋天,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姜维还军把守剑阁。钟会进攻姜维,没有攻下来。邓艾
上书说:“现在敌兵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城,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在这种情形下,)剑阁的守兵必然退回,奔赴涪城。那么钟会就可以沿大道前进。如果剑阁的守军不退回去,那么,救援(
应对)涪城的兵力就少了。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这年冬天十月,邓艾自阴平行走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粮十分困难,形势近于危险。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
下。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左边包抄。但二人
出击均告失利,同时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很难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选择,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师纂,要斩首示众。二人又率兵快马回去重新作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
降。15邓艾到达成都,巡视并约束将士,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收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都恢复旧业。蜀国人都称赞邓艾。二、【答案】1.A2.A3.B4.(1)《资治通鉴》还没有全部完成。皇帝特别注重这本书,认为比荀悦的《汉纪》还要好,皇上多次催促他快些完稿。(2)司马光
想要以身报国,于是他亲自过问朝廷事务,不分昼夜地工作。5.(1)他居住在洛阳的十五年,天下人将他当作真正的宰相,村夫野老、妇人孺子都知道他并尊敬他。(2)皇帝去世后,司马光赴朝临丧,他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拦在路上,聚集在一起围观,以至于马都不能通过。(3)请苏轼带话给司马相公,请他不要
离开朝廷了,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来救活他们。(4)死后,举国上下对他的哀悼追念。京城的人们罢市前往凭吊,到下葬时,哭者就像痛哭自己的亲人一样,京城及全国各地都画他的像来祭祀他。吃饭前一定要先祭祀他。(任答三点即可)【解析】1.本题
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京城的人们罢市前往凭吊,有的人甚至卖掉衣物去参加祭奠,在里巷间相聚号哭护送灵车。及到下葬时,哭者就像痛哭自己的亲人一样。京城及全国各地都画他的像来拜祭,吃饭前一定要先祭祀他。“鬻衣以致奠”“
巷哭以过车”句式相同,应分别单独成句,排除BD;“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中,“都中及四方”是主语,“皆尽像”是状语和谓语,“以祀”是表目的的状语,补充交代“皆尽像”的目的,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A。2.本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丁内艰是
父亲死了守制,丁外艰是母亲死了守制”错。“内”“外”理解错误,丁内艰是母亲死了守制,丁外艰是父亲死了守制。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宋神宗……并下令置局秘阁”错。原文是“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可见“并下令置局秘阁”的是英宗,不是神宗。故选B。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本题关键词有:(1)就,完成;重,注重;贤于,比……好;终,结束。(2)欲,想要;以,用;徇,献身,以身报国;躬亲,亲自;庶务,朝廷事务;舍,停止。5.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要点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司马光深受百姓爱戴体现在哪些方面”,
可根据关键词“百姓爱戴”进行筛选。由“凡居洛阳十五16年,天下以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妇人孺子亦知其为君实也”可以概括出第一点;由“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日:‘此司马相公也。’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可以概括出
第二点;由“苏轼自登州召还,缘道人相聚号呼日:‘寄谢司马相公,毋去朝廷,厚自爱以活我’”可以概括出第三点;由“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省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可以概括出第四点。【参考
译文】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父母亲去世后,他守丧多年,谨守礼节以至容貌憔悴。宋神宗即位后,司马光被提拔为翰林学士,司马光极力推辞。皇帝说:“古时候的君子,有的治学问而不写文
章,有的写文章而不治学问,只有董仲舒、扬雄二者兼之。你善文章又有学问,为什么要推辞呢?”先前司马光常常忧虑历代史书浩繁,君主无法全部浏览,于是他撰写《通志》八卷,呈献给皇上。英宗看了十分高兴,下令把他安置在秘阁局,让他继续写这部书。在这个时候,宋神宗并
赐名为《资治通鉴》,还为这部书亲自撰写《序》,让人每天为他朗读。这时《资治通鉴》还没有全部完成,皇帝特别注重这本书,认为比荀悦的《汉纪》还要好(超过苟悦的《汉纪》),皇上多次催促他快些完稿。书写完后,加授他为资政殿学士。他(离开都城)居住在洛阳十五年,天下人却将他当作真正的宰相,
村夫野老都称他为司马相公,妇人孩子都知道他是司马君实。皇帝去世后,司马光赴朝临丧,守卫的士兵望见他,都以手加额说:“这是司马相公呀!”他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拦在路上,聚集在一起围观,以至于马都不能通过。朝廷准备起用司马光
作陈州知州,但在他到宫殿的时候,又将他留下任门下侍郎。苏轼从登州被召回朝廷,沿路上老百姓聚集在一起,大声呼喊说:“替我们带句话给司马相公,请他不要离开朝廷了,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来救活我们吧。”元祐元年,司马光又患病,皇帝下诏命
他朝会时行再拜礼,不必行舞蹈礼。免除他上朝朝拜,准许他坐肩舆,可以三天到一次朝廷。司马光不敢接受,他说:“不见君主,不能够处理政务。”辽国和西夏的使者来了,一定打听司马光的起居和身体状况。而且他们的君主命令边境官史:“中国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了,不要轻率生事,发生边境纠纷
。”司马光见朝廷对自己言听计从,也想要以身报国,于是他亲自过问朝廷事务,不分昼夜地工作。宾客们见他身体赢弱,就用诸葛亮吃得少而事情多的例子,劝他引以为戒。司马光说:“(什么时候)死,能多久,是命中注定的事,(别去管它)。”于是他工作更加努力。病危将死之时,他已不再有知
觉,好像是在梦中喃喃自语,谆谆告诚,所说的还都是朝廷、天下的大事。这17年九月,司马光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谥号文正。京城的人们罢市前往凭吊,有的人甚至卖掉衣物去参加祭奠,在里巷间相聚号哭护送灵车。及到下葬时,哭者就像痛哭自
己的亲人一样。京城及全国各地都画他的像来拜祭,吃饭前一定要先祭祀他。朝廷将他供奉在哲宗的庙里,与哲宗一起享受祭祀。三、【答案】1.C2.C3.D4.(1)右臂中箭,用艾蒿熏灼之后,又奋力驰骋追击,贼人只好丢弃劫掠的人和财物而逃。(2)奸诈之人和狡猾的官吏因此无法营私舞弊,便到处声言说马人望年老糊
涂。朝廷没有调查分析,便把马人望改任为南院宣徽使,以表示优待年老的臣僚。5.①马人望见松山百姓运官炭辛苦,虽遭关押审讯仍不屈服,最终说服上级由“独役松山”改为“均役他邑”;②马人望在治理与宋朝接近的新城县时候不因驿道而扰乱百姓;③马人望检查户口资产时只登记十分之六七。④马人望任南院枢密使
期间改革驿递、仓司等徭役,改善百姓破产不能自给的状况。【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吏民”是名词,作主语,谓语是“畏爱”,故“畏爱”后断开,排除AB项。“迁”为动词,作谓语,宾语是“警巡使”,故“警巡使”后断开,
排除BD项。故选C。2.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擢”指提拔官职。故C项错误。故选C。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内容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D项,“就会遭到别人更加激烈的对抗”错,原文的表述是“抗之甚高,挤之必酷”,此处“抗之甚高”是指抬举得越高。故D项错。故选D。4.本题
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中矢:中箭。炷以艾: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艾炷”,炷,点燃。驰逐:驰骋追击。弃所掠:丢弃抢掠的东西。遁:逃跑。(2)奸人黠吏:并列短语,奸诈的人和狡黠的官吏。轩轾:车前高后低为“轩”,车前低后高为“轾”,喻指高低轻重。乃:就。扬言道
路:省略句,扬言于道路,意即“到处扬言”。朝论不察:朝论,朝廷上的议论;不察,不审慎明察。改:改任。以,连词表目的,来。优老:优待老臣。5.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考生找出文中能够体现“马人望施政以民为本的原则”的史
实,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两处,考生需要通读全文,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如,第①段中“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18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是说每年运送泽州的官炭,只
在松山征调夫役,马人望向中京留守萧吐浑请求,让其他县平均承担夫役。萧吐浑大怒,将马人望抓起来交给司法官处理,关了近百日。又将他提出狱审讯,马人望仍不屈服。第①段中“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人望治不扰,吏
民畏爱”,是说调任涿州新城县知县,新城县与宋接壤,驿道从此处通过。马人望为官不扰民,官吏百姓都敬畏爱戴他。第①段中“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是说正值检验户口,他没用两个月便检验
完毕。并且说:“百姓的资产若一点不漏地全部登记,以后定会助长厚敛的弊端,大体登记十分之六七便可以了。”第③段“民所甚患者,驿递、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是说当时,困扰民众的,主要有驿递、仓司等徭役,很多人因此到了破产都不能供给。马人望要百姓出钱,
由官府自行招募人员充役,当时人们认为效果很好。考生将上述史实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参考译文】马人望,字俨叔。辽道宗咸雍年间进士及第,任松山县令。每年运送泽州的官炭,只在松山征调夫役,马人望向中京留守萧吐浑请求;在其他县均平夫役
,萧吐浑大怒,将马人望抓起来,关了近百日。又将他提出来审讯,仍不屈服。萧吐浑大喜说:“阁下这样一心为了百姓,以后必有大用。”并将此事上报给朝廷,他的全部请求都得到满足。调任涿州新城县知县,新城县与宋朝接壤,驿道从此处通过。马人望任官
不扰民,官吏百姓都敬畏爱戴他。皇帝的近臣出使于宋,归来后,皇帝询问地方的情况,多举荐马人望,因此擢升为东京度支司盐铁判官,马人望断案,却没有一个被冤枉的人。正值检验户口,他没用两个月便检验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感到奇怪,便问他为什么如此之快,马人望说:“百姓的资产若一点不漏地
全部登记,以后定会助长厚殓的弊端,大体登记十分之六七便可以了。”萧保先拜谢说:“阁下深思远虑,我实在不如您。”改任上京副留守,恰逢大盗赵钟哥攻打上京,劫走宫女和皇帝所用之物,马人望率兵追捕,右臂中箭,用艾蒿熏灼之后
,又奋力驰骋追击,贼人只好丢弃劫掠的人和财物而逃。马人望命令各关口稽察过往行人,将那些盗贼全部抓获。他被迁升为保静军节度使。有两个官吏凶狠残暴,百姓畏之如虎,马人望表面上以友好的言辞和态度对待二人,暗中调查他们的劣迹,对他们处以黥
刑,将其发配。这一年,各处都发生了饥荒,缺乏粮食,只有马人望所治之处不缺粮。后被迁升为中京度支使,刚到任时,官府的仓库都是空的;他任官仅半年,便积储粮谷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不久,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当时,在钱粮出纳方面的弊端,以燕京地区最为严重,马人望以缣帛作为单据,
凡是库中的钱物出入,都让人分门别19类地登记在单据上,奸诈之人和狡猾的官吏因此无法营私舞弊,便到处声言说马人望年老糊涂。朝廷没有调查分析,便把马人望改任为南院宣徽使,以表示优待年老的臣僚。过了一年,天祚皇帝召见他,
他到了之后,就告谕他说:“认为爱卿年老,是误听了他人的话。”于是拜任他为南院枢密使。人们不敢以私情请托,用人必定是任用大家都赞成的人。当时,困扰民众的,主要有驿递、仓司等徭役,很多人因此到了破产都不能供给
。马人望要百姓出钱,由官府自行招募人员充役,当时人们认为效果很好。马人望注重节操,喜怒不形于色,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刚被拜任为执政官,家人表示祝贺,马人望严肃地说:“得到不必高兴,失去也不要忧伤,被抬举得愈高,人们排挤得就愈严酷。”他就是这样小心谨慎。四、【答案】1.A
2.B3.D4.(1)治国的关键在于刑法,严峻则人受残害,宽松则会放过罪犯,务必要适中,让我称心如意。(2)受贿应当处死,皇帝下诏令让群臣议罪,群臣议定请求依法定罪,皇帝下诏在朝堂处死。5.萧龄之是皇亲国戚,曾
担任广州都督,按其身份应减免其刑罚。【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中画波浪线句的意思是“许祎和来济关系好,而张伦和李义府有矛盾。武后常常偏袒李义府,察知此事,认为唐临派亲信去搜求李义府的过失,因此唐临被免官。起任潮州刺史,去世,终年六十岁。”“武后常右义府”“武后”作“常右义府”的主语
,在其前断开,排除BC;“谓临遣所私督其过”“其过”作“督”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D。故选A。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古代朝廷任命官员的委任状”错,符节是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作凭证之物。故选B。3.本题考查把
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D项,“他判案时不说一句话”错误,原文“它日复讯,余司断者辄纷诉不臣,独临所讯无一言”,应是他所判决的案子没有一个人喊冤,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的也是这一点。故选D。4.本题考查
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1)要,关键;刻,严峻;残,受残害;失,放过;折中,适中;称,符合。(2)贿,贿赂;论,定罪;如,按照;诏戮于朝堂,状语后置句,“于朝堂诏戮”,在朝堂处死。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根据“萧龄之尝任广20州
都督,受赇当死,诏群臣议,请论如法,诏戮于朝堂”,可知萧龄之曾经担任广州都督,受贿应当处死,皇帝下诏令让群臣议罪,群臣议定请求依法定罪,皇帝下诏在朝堂处死。“龄之,齐高帝五世孙,由是免死”,可知,萧龄之,是齐高帝的五世孙,因此免死。整
理答案,即萧龄之是皇亲国戚,曾担任广州都督,按其身份应减免其刑罚。【参考译文】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武德初年,隐太子讨伐王世充,唐临献计游说,太子推荐他在典书坊当值,授任右卫率府铠曹参军。隐太子被
废,唐临出任万泉丞。县里有轻刑囚犯长期关在狱中,时逢春季,农事繁忙,唐临劝说县令暂时释放囚犯出狱,令他们回家耕种。县令不答应。唐临说:“如果你担心出事,我愿独自承担罪责。”县令于是称病告假,唐临将囚犯全部放出,与他们约定
,囚犯按期返回。经两次升迁担任侍御史。大夫韦挺指责朝廷班列不整齐,第二天,韦挺越位和江夏王李道宗说话,唐临走上前说道:“王爷扰乱班列。"李道宗说:“我和大夫说话,何至如此!”唐临说:“大夫也扰乱班列。”韦挺脸色大变,众人都害怕而心服。
不久持符节巡察交州刑狱,放出蒙冤被押的三千犯人。多次升职担任大理卿。高宗曾经复审囚犯,唐临应声答对十分周详,皇帝高兴地说:“治国的关键在于刑法,严峻则人受残害,宽松则会放过罪犯,务必要适中,让我称心如意。”另一天皇帝又审讯犯人,其
他官员判决的犯人都纷纷上诉不服,只有唐临所判决的无人称冤。皇帝询问原因,犯人回答说:“唐卿对囚犯的裁决并不冤屈,所以断绝了上诉的念头。”皇帝叹息说:“作为法官就应该如此。”于是亲自评述唐临的考绩说“形如死灰,心若铁石”之类。
永徽元年,授任唐临御史大夫。萧龄之曾经担任广州都督,受贿应当处死,皇帝下诏令让群臣议罪,群臣议定请求依法定罪,皇帝下诏在朝堂处死。唐临上言说:“群臣不了解天子让议罪的本意。在隐秘之地处死王族,是议亲;刑不上大夫,是议
贵。如今萧龄之贪赃一事声名狼藉,死有余辜。陛下因他和其他囚犯地位不同,所以让有关官员议罪,又下令杀死他,不合尧舜用刑的原则,不可为后世效法。”皇帝认为他说的对。萧龄之,是齐高帝的五世孙,因此免死。唐临多次升官担任吏部尚书。起初,来济
被贬到台州,李义府被贬往普州,唐临上奏请求命许祎为江南巡察使,张伦为剑南巡察使。许祎和来济关系好,而张伦和李义府有矛盾。武后常常偏袒李义府,察知此事,认为唐临派亲信去搜求李义府的过失,因此唐临被免官。起任潮州刺史,去世,终年六十岁。唐临节俭寡欲,不喜欢修治宅第。性格开通,注重替人遮掩过
失。见妻子儿女时,总是衣冠整齐。21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