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课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doc,共(9)页,43.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dc53aae2f930b725ba005b626e2306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备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详细的介绍了北京人的发掘过程和特征,学生能够逐步认识到劳动在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内容)这对研究
古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证明人类“从猿到人”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地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人类的起源、发展有初步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进一步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继续思考、深入探究历史的学习方法与态度。(作用)【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首次接触历史学科,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缺乏感知、认识
是陌生的。但是初一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是充满兴趣与期待的。因此课程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兴趣,利用图片、视频、教师的讲解等方式将学科知识与学生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帮助他们去学习理解。大力发挥学生的感性思维,使之在脑海中形成远古居民生活的情景图。另外,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历史
信息,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逐渐培养其理性思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人类在中国境内起源的相关知识(例如传说、分布、时间等);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存、生活状况、特征等。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图片及文字材料,总结出早期
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利用图片、视频、提问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及识图能力和归纳、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立足事实依据,给学生树立唯物史观的史学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
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学习目标】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及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生活的特点等。2.通过探究不同时期古猿的特征,体验独立思考、归纳比较、小组探究的学习过程。3.认识
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4.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生思考讲述北京人的基本生活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唯物史观的意识,并训练正确的历史表达方式。【学习重点】1、了解人类的起源;
2、简要了解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3、重点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型特征及其生活状况。(突破方法: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和大量的考古成果图片,以教师简明扼要的讲述为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对目前所知的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历史概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学习难点】理解和掌握从元谋人
到山顶洞人早期人类的历史知识;初步认识“氏族”这一社会组织形式。(突破方法:运用观察和比较的学习方法,观察比较古猿、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面部特征,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探究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的生活特征;抓准“血
缘”“公有”“平等”六个字给予通俗的解释;“血缘”即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公有”即没有私有财产、“平等”即共同劳动和共同享用食物。)【学习困惑】恩格斯曾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如何理解早期人类的“劳动”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是本课的一个学习困惑。【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
依据化石和遗址材料,展开观察、分析、比较,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从而增强其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学法:合作探究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共同释疑。【课时安排】1课时【备课资源】见右侧笔记【教学过程】0——
5分钟教师开场:同学们上课,好,请坐。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来到我们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教师提问:在开启本课之前,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人类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哪位同
学能够给我们讲讲你的猜想?教师总结:我们已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有,东方的女娲造人说;西方的亚当夏娃传说;但也有一种科学的观点也就是达尔文主义学说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那么究竟哪一种观点才是正确的呢?学完本
节课后,我们将会有答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意图】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使课堂氛围轻松有趣。5——10分钟互动新授:一、元谋人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遗址分布。思考一下,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分布有哪些特点
?我们古人类的遗址大都集中分布在大河流域附近。教师提问:(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大河流域附近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教
师提问:那么考古学者在我国现今的哪些地方发现了哪些古人类的遗址呢?学生回答:云南、北京、重庆、陕西、陕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教师总结:正是由于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如此广泛,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
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址中,本课重点了解三个典型的人类遗址代表,即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10-20分钟第一部分——元谋人教师讲解:196
5年,我国冰川学家在云南省元谋盆地进行科学考察,在地层中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后经科学家测定,这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及石器、碳屑、烧骨存在的年代,距今约有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回答如下问题——1、我国境内已
知的最早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根据教材元谋人、约170万年前,在云南元谋县。教师提问:那么他们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看教材、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得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碳屑和烧
骨,表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能够制造工具,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教师提问:为什么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能够制作工具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制作工具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人类能够制作工具、使
用工具改造自然。即使是再聪明的动物也只能利用工具,而且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比如:动物园里的黑猩猩能利用竹竿或木棍打下树上的野果子,它们利用现成的工具获取食物,是生存的需要,是动物的本能。而且动物只能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工具,并不能对工具进行加工改进,更不能制作出任何一件
简单、粗糙的工具。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和利用工具改造自然。因而能够制作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教师归纳:1、发现时间:约170万年前2、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发掘3、生产活动:能够制作工具(如粗糙石器)知道
用火(如碳屑、烧骨化石)4、发现意义:我国境内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20-35分钟第二部分——北京人二、北京人1、北京人的发掘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北京人一目”,结合教材概述一下北京人是怎样被发现的?学生回答:......教
师总结:见右侧北京人发现过程。教师提问:我们在书上可以勾画出哪些关键信息呢?①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②北京人遗址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界处,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了许多大
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骨、遗物,后被称为“周口店第一地点”。教师提问:从元谋人和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物件,我们发现了哪些差别?说明了什么?给
你学习历史带来了哪些启示呢?学生回答:出土物件增多;说明遗址的发现和证明需要物证;讲证据、追求客观事实。2、北京人的特征①请学生们观察古猿头像、北京人头像、现代人头像,完成下面的表格。【设计意图】订正学生填写情况,教师明确。(见教案第5页)引导学生结合
上图与上表对比分析北京人与古猿的头部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后,教师总结:北京人的头部还保留着许多古猿的特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新的情景和角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教师拓展:北京人保留了古猿的
某些特征,为什么还被称作“人”呢?对比一下古猿和北京人的形体特征,观察北京人有哪些形体特点?学生回答:北京人虽然保留了古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他们不再像古猿那样爬行,而是用腿走路。教师点拨: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上肢
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其脑部也在缓慢地进化。3、北京人的生产生活①使用工具——打制石器教师引导: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与天然石块存在很大区别
。北京人遗址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原料均来自于遗址附近。石制品多为小型器,器型种类繁多。早期石器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变小,尖状器发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石锥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石器。这些石器的发现说明了北京人已经能够制作工
具,并用其从事生产劳动。②物质保障——采集狩猎教师引导:观察教材第4、5页的“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和“北京人用火想象图”,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原始社会的北京人是如何度过一天的呢?同学回答:......教师总结:当时北京人生存的地
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有许多动物出没,比如梅花鹿、野马等温和的食草动物,当然也有像剑齿虎等危险野兽出没。这个时候,北京人要同大自然的危险作斗争,除了用石器,还可以用什么呢?③火的使用——使用并保留火种教师提问:观察”北京人
用火想象图”,这幅图说明了什么?教师启发:同样是能够使用火,北京人相比元谋人取得了哪些进步呢?学生回答:北京人不仅会使用火,而且能够长时间保存火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自我保护:火可以驱赶野兽;②驱寒:为人类带来温暖;③烧烤食物:烧烤后的食物比生食物易咀嚼、唯美,可以促进形体发展
;④照明:告别黑夜,获得光明,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教师归纳1、距今时间:70-20万年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3、体形特征:保留着古猿的部分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直立行走4、生产生活:①使用打制石器②采集狩猎③使用并保存火种④群居生活5、历史意义:北京人的发
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3、活动设计北京人如果让你穿越到5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与北京人为伴,你将如何获得火?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总结发言。【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教师总结:火的使用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是
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35-40分钟第三部分——山顶洞人教师提问:在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山顶洞人。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第5、6页的内容,搜集有关于山顶洞人遗址、体形特征、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的基本信息。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1、发现遗址学生回答: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2、体型特征教师提问:请结合下图,对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分析一下山顶洞人的面部特征。学生回答:下巴明显、前额隆起、眉骨低平、嘴部后缩。教师总结:山顶洞人
基本上脱离了人类进化中的猿人阶段,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生活①使用工具:既有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钻孔技术;②物质保障:采集狩猎捕鱼;③生活观念:缝制衣服具有审美意识,且会埋葬逝者;④社会组织:集体生活,公有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
的差别;⑤火的使用:能够人工取火。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早期人类的三个典型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情况,并大体了解了远古祖先的进化过程。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不仅仅只有这些,早期人类活动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还应该明确这样的道理:
人类就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我们来思考一下,古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劳动起到了哪些作用呢?学生思考:教师总结:由于生物进化过程非常缓慢,我们所了解的信息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人类劳动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唯一来源。于是,“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基本上等价于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了。总之,劳动之所以被确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因为劳动在信息(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说劳动创造了所有价值,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教师总结:学到这里,本课也进入了尾声,现在来巩固我们这节课的学
习效果。请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非常好,这个难不难?不难对吧。最后再考考大家,我们一起来找个茬,请同学举手回答你发现的错误之处。教师总结:我们的原始人类从采集狩猎的生活,逐渐走向
农耕生活,开始定居,下一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原始的农耕生活》。请同学们提前预习这两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相关资料了解“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查阅五谷杂粮的相关知识。2、通过地图册简单了解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大体位置,结
合有关资料简单了解这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有何不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