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精品卷考试 历史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442.882 K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精品卷考试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精品卷考试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精品卷考试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精品卷考试 历史.docx,共(9)页,442.88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da00fb296a2cfe30411f800474ff4a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辽宁师大附中2023届精品卷考试历史试题命题人:孙延军毕庶安崔红岩校对人:崔红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将包括原夏、商统治区域在内的整个周诸侯分布之地统称为“区夏”。西周初期将京师之地称为“中国”,后该词的指称范围又扩大到整个“诸夏”,常以“中国”称“诸夏”。这些做法A.标志礼乐制度的建立B.有利于华夏民族形成C.使统治

区域得以扩展D.使诸侯地位得以提高2.战国时秦国借助民间自治秩序,任用聚落中自然产生的领袖人物为里吏,辅助官僚行政体系施政。但在秦统一后调整了里吏选任原则,选用无爵或低爵平民担任典、老,将基层社会中原有领袖人物排除在里吏群体之外。这一举措A

.削弱了地方官吏职权B.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提高了地方治理能力3.金海陵王完颜亮扩建燕京城,并在1153年正式迁都于此,定名“中都大兴府”。他下令拆毁上京的旧宫殿、宗庙、诸大族宅第等,并“夷其址而耕和之”,将居于上京的宗

室、贵族及猛安谋克迁入内地,太祖、太宗的陵寝也一并迁至中都郊外。这A.使统治中心转到中原地区B.推动了女真各部走向统一C.破坏了黄河流域文化发展D.增强了金朝军队的战斗力4.有学者提出: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曾经成功地实

现文化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的统一,形成了自强不息的生命机制,应对一个又一个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挑战,创造出高峰迭起的发展序列。下列说法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有①先秦时期融合儒道、综汇百家,达到第一个高潮②魏晋隋唐时期会通儒释道,赢得旺盛的生命机制③宋元时期强调内

圣与外王相结合的理学应运而兴④明清时期继往开来促使经世实学成为文化的主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明朝后期,江西景德镇瓷器海外市场的重心逐渐由原来的西亚、非洲、阿拉伯地区及东亚、东南亚等

周边国家,转向欧洲和后来的美洲等地区。这主要是由于A.郑和下西洋的影响B.海上丝绸之路兴盛C.“商业革命”推动D.适应朝贡贸易需要6.乾隆四十四年,刑部议定“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若案件没有相应的条例依照,则用“比照法”去“比引科断”,例如“奴婢诽谤

家长,比依骂家长律,绞”。这一规定体现出清代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B.法律判决的随意性C.定例具有最高权威D.司法实践律例并用7.1873年,李鸿章札委唐廷枢任轮船招商局总办,重订“局规”和“章程”。“局规”规定:增招新股必须“集众商办”,重大事情应该“邀在股众人商议”,商

董也有较大的发言权,可以联名请求更换商局总办。这些举措表明A.清政府强化了洋务企业管理B.洋务企业积极迎合时代需求C.官督商办不利于企业近代化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8.图1为某学者绘制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外交

权演变趋势的示意图。据此可知图1A.近代民主政治有所发展B.晚清中央政府权威削弱C.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大D.地方与中央的分庭抗礼9.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史的缩影,图2中诗句涉及的历史事件图2A.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B.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的成熟C.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D.是红军的主动战略性转移10.某学者指出,新中国初期经济基础薄弱,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人均只有三分钱,如果把三分钱平分到每个人手中,那什么事也干不成,但是把全国5亿—6亿人的三分钱集中起来,就能干一些事。

该学者意在说明新中国初期A.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时机成熟B.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已初步提上日程C.开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当务之急D.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具有必要性11.图3为1978——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

总值和增长率图。据此可知图3A.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经济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顺应发展需求C.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D.经济体制改革面临较大压力12.昌昌古城是位于南美洲古印第安文明的都城。城市里有上万座建筑,主体为士砖所造:其中有若干城堡,城堡内一般有复杂的水

道系统、陵墓、宫室等建筑,规模宏伟,院墙施精美图案装饰,城堡外为普通居民区。该古城建设A.蕴含了农耕文明的理念B.适应了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C.突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凸显了阶级社会的等级观念13.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城市结成同盟,加强商人寡头对城市的统治,垄断对外贸易并确保商路安全。入盟的各城市

享有商业特权和经商的便利条件,各商站设有审判机关,保护自己的商人免受封建主审判。据此可知,城市同盟A.有利于商业联系和经济发展B.使国家意识深入经济领域C.普遍实现了欧洲的城市自治D.形成统一的国内贸易市场14.“战争的代价还没有被充分估算,世界的注

意力就已经转向了巴黎。起初,战争双方都对战后和解寄予了厚望,但结果,这次会议却留下了痛苦的遗产。”这里的“遗产”包括①中国收回山主权②确定“大国一致”原則③确立委任统治制度④德国遭到掠夺性惩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③④15.

苏联的“一五”计划期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水电站以及三个主要钢铁厂等大型项目都引进了美国、德国的设备和技术,并高新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为其提供机会B.苏联主动融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C.美苏因法西斯势力威胁逐渐走向

同盟D.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是其根本保障16.图4为拉丁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20世纪后半期拉美土著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图4A.工业革命刺激人口增长B.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C.外来人口涌入拉丁

美洲D.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宋代,周敦颐、二程、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大师纷纷开设书院,授徒讲学,所建书院超过历代总和。到了元代,中国的范围空前扩大,过去没有书院的云南、甘肃等西南、西北大片地区都开始兴建书院,

理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元朝政府出于吸引汉族士人的目的,对书院给以资助,并且加以管理。到了清代,书院进入官方主导的阶段,书院在经费来源、院长任免和学生管理方面都受到政府的影响,官学化越来越明显,书院也开始脱离山林,走向城市。材料二明代王阳明在贵州

做官时,创立龙岗书院,招收“诸夷子弟”,以知行合一学说开导启发。书院对学习上进、考核通过的学生,还有财物的奖励,“内课生童每名给膏火钱四百文”。书院培养的学生,除了一部分通过科考进入国家官僚系统之外,大部分回到了民间,成为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中坚。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学术的兴盛,

书院刻书也十分成熟,清代的书院刻书质量优良,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曹磊《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至明清时期书院教育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书院教育产生的

积极影响。(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陕甘宁边区本是一个经济落后、民力有限的地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动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进行严密封锁,边区民众和公务人员缺吃少穿。1941年底,民主人士李鼎铭等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提出“精兵简政”议案,毛泽东

和中共中央高度重视。1941年12月,边区整编委员会规定:政府一级各厅、处、院缩减人员为1/3,八路军留守兵团转到生产战线。毛泽东提出精兵简政“必须是严格的、彻底的、普遍的,而不是敷衍的、不痛不痒的、局部的”。1944年初,精兵简政基本完成。边区政权系统减少1.3万人,部队人数降到边

区总人数2%以下,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摘编自宋斌《陕甘宁边区如何突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材料二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部委内司局机构减少20%。这是一次弱化专业经济部门分钱、分物、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职

能改革,对政法、文教、社会事务等部门,没有做大的变动。——摘编自连怡《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情况》(1)指出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的原因。(8分)(2)概括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不同于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之处。(4分)1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822—1823年,欧洲“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革命。1823年12月,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国情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让我们坐视欧洲列强对它

们(美洲地区)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而不加过问是不可能的”。同时指出美国对欧洲的政策是“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不对任何国家所加于我的损害妥协”。这就是著名的“门罗宣言”。——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等材料二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谈及美国

对亚洲“友邦”的政策时说:“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这被称为“尼克松主义”。1970年2月,尼克松进一步指出:“美国仍将参与盟国与友邦的防卫和发展。

但是美国不能也不会为世界上所有自由国家设想和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策、承担全部防务责任。”为此他提出将“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1971年7月,尼克松在讲话中认为世界存在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美国不

再处干完全占支配的地位,必须对外交政策作出调整。这些都扩充了“尼克松主义”的内涵。——摘编自彭树智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门罗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尼克松主义反映出的

美国对外战略的变化。(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今日中国作为一个现代主权国家,是1640年代至1940年代这段更为晚近的国家转型过程之累积的结果。中国的国家转型是一个连贯的历史过

程,包含如下三个关键环节:其一,将中国以汉人为主体的原初型族群国家,再造为一个多族群的疆域国家;其二,再将中国由一个自居于周边各国之上的疆域国家,重构为一个近代主权国家;其三,将中国由一个军事上和行政上非集中化的国家,经过重建和整合,改造为一个高度集权、统一的

现代国家。这三个环节在历史层面和逻辑层面都是紧密联系的。每一环对于缔造现代中国均不可或缺,并且,如果不放在长达三个世纪的国家转型过程中加以审视,就无法充分理解。这三个步骤中的每一步,在现代中国的成长过程中,都是至关紧要的突破。——据李怀印《现代中国

的形成(1640~1949年)》整理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作者关于现代中国形成的观点,并运用17世纪晚期以来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12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6579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