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842.0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0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doc,共(23)页,842.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9b3760f25953fa000d66d23cef01a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兰州一中2019-2020-2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生物(文科)一、单项选择题1.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答案】C【解析】【分析】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

体液。【详解】人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将酸奶饮入胃中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C.氧气进入红细胞内D.洗澡时耳中进水【答案】B【解析】【分

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

界相通的,其内的液体不属于内环镜。【详解】A、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进入血浆,血浆属于内环境,B正确;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内,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耳

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识记内环境的概念,细胞内和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位不是内环境。3.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下列病症中不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或理化性质发生明显变化而引发的是()A.小腿抽搐B

.21三体综合征C.组织水肿D.尿毒症【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小腿抽搐是缺钙引起,属于内环境成分改变引起,A正确;B、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与内环境成分等无关,B

错误;C、组织水肿是组织液渗透压减小引起,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改变引起,C正确;D、尿毒症是尿素等代谢废物未及时排出导致,属于内环境成分改变引起,D正确。故选B。4.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

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B.如果甲组小鼠比乙

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D.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过多会

出现低血糖症状;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详解: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血糖浓度过低会出现休克等低血糖症状。如果甲组注射该激素后小鼠出现了休克,

然后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又得以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A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B

正确;丙组小鼠是饲喂了含该激素的饲料,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的,C错误;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可以口服。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作用机

理,识记两种激素缺乏或者过多引起的症状,并能根据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对各选项进行分析。5.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

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不是恒定的,可

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B项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项正确;由于细胞代谢的不断进行,机体细胞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项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6.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

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B.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答案】B【解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是

血浆中的物质,A错误;血浆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较多,淋巴和组织液的成分非常相近,B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的含量高于淋巴和组织液,C错误;组织细胞代谢废物先经过组织液,再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甲,D错误。【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内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成分等方

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成分之间的物质相互交换关系,判断出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同时要明确血浆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较多,对于其他的各种成分及其含量,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的成分非常相近。7.人的手突然被针刺了一下,人体会()A.先感到疼痛,再缩手B.先缩手,

后感到疼痛C.疼痛和缩手同时发生D.只缩手,不会感到疼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缩手反射是简

单反射,是由脊髓控制的.当手受到针刺时,手上皮肤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脊髓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引起肌肉收缩使手指缩回.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纤

维,还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疼痛.由于传向大脑的路径较长,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手指已经缩回了.可见选项B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反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8.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人脑

中与上述现象有关的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A.小脑、大脑皮层、脑干B.大脑皮层、小脑、脑干C.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D.小脑、下丘脑、脑干【答案】B【解析】【分析】维持平衡、协调运动是小脑的功能,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则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脑干中则有

与呼吸、心跳有关的基本生命中枢。【详解】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选B。【点睛】本题考

查了人脑的高级功能,正确区分脑的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受损时的症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就会影响①和②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是()A.免疫调节B.神经调节C.分级调节D.

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

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详解】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如: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影响①和②的分泌。故选D。10.青霉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来杀死细菌,某研究小组探究了

物质M(实验中该物质的浓度不变)和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某种细菌死亡率的影响,处理方法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青霉素对具有细胞壁的各种细胞都具有抑制作用B.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青霉素C.物质M会减弱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形成的抑制

作用D.青霉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随着青霉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物质M对细菌没有抑制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据图分析,随着青霉素浓度的增加,细菌死亡率增加;对比三条曲线说明,在一定的青霉素浓度范围内,物质M可以减

缓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抑制作用。【详解】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青霉素对真核细胞的细胞壁应该没有抑制作用,A错误;对实验的自变量是青霉素的浓度、是否加入物质M,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

,在一定的青霉素浓度范围内,物质M可以减缓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抑制作用,而在青霉素浓度较低时不起作用,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随着青霉素浓度的增加,青霉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物质M对细菌没有抑制作用,D

正确。11.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A.过敏性鼻炎B.大脖子病C.艾滋病D.系统性红班狼疮【答案】B【解析】【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

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

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A错误;B、大脖子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不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B正确;C、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C错误;D、系统性红班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D错误。故选B。12.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A.

浆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宿主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而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有关,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够增殖与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但是记忆细胞不能直接作用于靶细胞,浆细胞

与体液免疫有关。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下列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①顶端优势②茎的向光性③根的向地性④茎的背地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2、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详解】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

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①正确;茎的向光性中背光侧和向光侧均为促进作用,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②错误;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是因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

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③正确;茎的背地性中近地侧和远地侧均为促进作用,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长素两重性的识记和理解,生长素的两

重性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以及细胞的年龄等有关;考生应能够识记体现两重性的相关实例。14.能够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D.脱落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的分裂,从而能够延缓叶

片衰老,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5.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提到:“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本瓜

三枚放人,得气即发,并无涩味”。现已知道这种“气“是()A.氧气B.乙烯C.水蒸气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

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

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详解】植物激素乙烯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气体分子,可以促进果实成熟,结合题干分析可知,这种“气”就是指乙烯,B正确。故选B。16.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种群密度B.迁入率和迁出率C.出生率和死

亡率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答案】A【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故选A。17.如图所示a、b、c为不同区域人口年龄组成的三种

类型图,则分别属于增长型和衰退型的是()A.a和bB.a和cC.b和cD.b和a【答案】B【解析】【分析】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

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详解】分析题图可知:a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为增长型;b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为稳定型;c种群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

,为衰退型。即图中属于增长型和衰退型的是a和c。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明确种群年龄结构的种类及判断方法是解题关键。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如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B.性别比例发生变化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答案】C【解析】【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①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②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详解】我国城市人口流动较大,由于迁入率大于迁出率,使得人口

密度显著增长。故选C。19.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曲线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是指在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和不存在任何天敌的情况下的增长。【详解】在理想状态下,种群会呈“J”形曲

线增长,C图为“J”形曲线增长,故选C。20.下列研究方法与目的不对应的是A.调查某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样方法B.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抽样检测法D.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取样器取样法【答案】B【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取样器取样法,以及抽样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学生注意各实验的实验对象和方法,以及各实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详解】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

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A正确。由于草地上的跳蝻个体较小,数量较多,活动能力小,所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B错误。对于酵母菌的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C正确。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

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知识点的识记。21.下列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符的是()A.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

的种群B.围湖造田、扩大生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C.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识记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掌握可持续发展

的一些措施,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详解】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要合理利用,对人类不利的种群可以进行控制,不是消灭,任何一个种群都有它的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A错误.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系统,危害物种多样性,造成流域的洪涝灾害,不利于长远发展,B错误.太阳

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C正确.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位一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D错误.【点睛】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2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

能量包括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中所包含的化学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的稳定性和恢复力的稳定性.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群落

的空间结构之一,群落的空间结构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湿地边的挺水植物芦苇属于种群,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绿藻和黑藻是植

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生产者只能利用无机物用于光合作用,B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C正确;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2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初级消费者得

到的全部能量C.照射到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D.生产者和消费者体内的全部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端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其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

化学能组成。【详解】对于一般的生态系统而言,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故选A。24.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羊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羊的呼吸消耗量B.羊的粪便量C.羊的生长量D.部分死亡羊的生物量【答案】B【解析】【分析】

羊处于第二营养级,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被第二营养级摄入后,一部分被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及通过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未被同化,通过粪便等排出体外。因此羊的粪便量不是被羊同化的能量去向。羊体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中一部

分随遗体、残骸流入分解者体内,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还有一部分储存在羊体内,即未被利用的部分。【详解】A、羊的同化量包括羊的呼吸消耗量和用于羊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正确;B、羊的粪便量没有被羊

同化,属于上一营养级生物(草)的同化量的一部分,B错误;C、羊的生长量就是指储存在羊体内未被利用的能量,属于羊自身的同化量,C正确;D、部分死亡羊的生物量指的是羊的遗体和残骸,这部分能量要流向分解者,属于羊同化量的一部分,D正确。故

选B。25.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中能量逐级递减原理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答案】D【解析】“一山不容二虎”符合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特点,A正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正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C正确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D错误。26.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B.碳酸盐C.有机物D.碳酸【答案】C【解析】【分析】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群

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详解】由分析可知: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即C正确。故选C。27.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是指C、H、O、N、P、S等化学元素B.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C.生产者和分解者起着重要作用D.消费者与物质循环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有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这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的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详解】A、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A正确;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群落,群落中

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CO2,碳从群落进入无机环境,所以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B正确;C、生产者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给自身的发育生长,也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动植物遗体,参与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C正确;D

、消费者促进生物圈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D错误。故选D。【点睛】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28.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蜘蛛网的振动频率属于行为信息B.信息传递沿低营养级向高

营养级进行传递C.生物种群的繁衍和延续均离不开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

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蜘蛛网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A错误;B、信息传递在种群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B错误;

C、生物种群的繁衍和延续离不开信息传递,C正确;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以由无机环境发出,例如光照、温度,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掌握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9.湿地生态系统

被誉为“地球之肾”,但是由于工业的发展,我国湿地面积不断下降,已引起环保专家的关注。下列与湿地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湿地被破坏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C.湿地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D.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到严重破坏,物种会大

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下降【答案】C【解析】【分析】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

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因此湿地被破坏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B正确;湿地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错

误;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到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营养结构趋于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恢复力稳定性上升,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相关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及原理,如反馈调节,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直接

价值、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等。3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可以说明A.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B.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C.食物网的结构可以改变D.生态系统受气候更替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

力。在此诗中野火属于外界干扰因素,春天又生长发芽属于恢复原状,因此属于恢复了稳定性。B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31.人体内环境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图示回答(1)图中①表示_______系统;“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_______细胞和

_____细胞。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_______,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组织水肿。(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___________,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兴奋在神经细胞之

间的传递是____向的。(3)由上图可知,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1).免疫(2).记忆(3).浆(4).下降(5).神经递质(6).反射弧(7).单(8).神经-体液-免疫【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是B细胞

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乙是垂体;丙是传出神经;①是免疫系统。【详解】(1)由图可知,①表示免疫系统;图中“甲”表示B细胞的增殖分化,则会产生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

时,可能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下降。(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中存在突触结构,而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的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情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2.下图表示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回答问题:(1)GA在植物体内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根、幼芽和萌发的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GA和ABA表现为_______作用。(2)研究表明,GA能促

进色氨酸合成酶的活性,同时抑制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这表明GA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从而促进生长;ABA具有调节气孔开度的作用,当土壤干旱缺水,植物体内ABA的含量增多,其意义是_________

__________。(3)在生态系统中光照属于_______信息,图示过程可体现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拮抗(2).调节生长素的含量(3).降低植物的蒸腾

作用以适应干旱的环境(4).物理(5).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

,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

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详解】(1)在

解除休眠过程中,GA和ABA表现为拮抗作用。(2)GA能促进色氨酸合成酶的活性,同时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这表明GA可以通过调节IAA的含量促进生长;ABA具有调节气孔开度的作用,当土壤干旱缺水,植物体内ABA的含量增多,其意义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以适应干旱

环境。(3)在生态系统中光照属于物理信息,图示过程可体现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识记各种激素的作用结合图解进行分析解答。33.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乙表

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C值=甲存有量/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量,则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___________

。图甲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受到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2)若图甲中的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B点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C

点后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3)从图乙分析,两树种从a年到e年,______逐渐成为优势树种,群落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______。【答案】(1).Aλt(2).食物、空间、气候

、天敌、传染病(写任意两个均可)(3).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数量恢复起来较快(4).出生率等于死亡率(5).乙(6).群落的演替【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1中,曲线X表示J型曲线,曲线Y表示S型曲线,两条曲线之间的阴影表示环境阻力或在环境阻力

下被淘汰的个体。图2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曲线显示该比值越来越小,说明甲树种越来越少,乙树种越来越多。【详解】(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图1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

量,则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Aλt;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以表示由于受到生存空间、食物、天敌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2)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B点左右,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鱼的数量可以在最短时间恢复;C点后种群数量基本保持不变,此时出生率

等于死亡率。(3)从图2分析,两树种在0〜e均处于竞争状态。从a年到e年,曲线显示该比值越来越小,说明甲树种越来越少,乙树种越来越多,即乙逐渐成为优势树种,群落的这种变化叫做(次生)演替。【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

明确图1中阴影部分的意义,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并结合曲线信息准确答题。34.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也是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

网示意图(图1)和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2),图2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1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

中有___条食物链,银鱼处于第____营养级。银鱼和双翅目幼虫的关系是_________。(2)图2中A代表________,③主要表示_______作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3)该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

死亡,随之大量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死亡,水体发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保护。【答案】(1).黑鱼(2).单向流动(3).逐级递减(4).

3(5).三或四(6).捕食或者竞争(7).生产者(8).光合(9).CO2(10).就地【解析】【分析】分析图1:小球藻属于生产者,其余动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析图2:A为生

产者,B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D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详解】(1)由于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即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因此图1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黑鱼;该生态系统中有3条食物链(小球藻→摇蚊幼虫→银鱼→黑鱼、小球藻→水蚤→银

鱼→黑鱼、小球藻→水蚤→双翅目幼虫→银鱼→黑鱼),银鱼处于第三或四营养级;银鱼捕食双翅目幼虫,同时还与双翅目幼虫竞争水蚤,因此两者的关系是捕食或者竞争。(2)图2中A代表生产者,③主要表示光合作用。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

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3)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能根据食物网判断食物链的条数、生物的营养级别、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等;识记生态系统的功能,掌握碳循环的过程和能量流动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

答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