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课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精品讲义(浙教版)》1.3 常见的酸(解析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345.915 KB
  • 2025-04-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帮课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精品讲义(浙教版)》1.3 常见的酸(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帮课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精品讲义(浙教版)》1.3 常见的酸(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帮课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精品讲义(浙教版)》1.3 常见的酸(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帮课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精品讲义(浙教版)》1.3 常见的酸(解析版).docx,共(19)页,345.91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91da4165fc1d8a7ccebf54514edbd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3常见的酸【知识网络】【知识掌握】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这一种粒子的化合物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一)盐酸A.重要的物理性质1.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Fe3+而呈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有酸

味。2.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B.化学性质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盐酸和碱反应活动:在氢氧化钠中滴加石蕊,再滴加盐酸,观察颜色变化现象:无色→蓝色→紫色(

→红色)NaOH+HCl==NaCl+H2O归纳:盐酸+碱→盐+水3.盐酸和盐反应活动:鸡蛋壳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现象:蛋壳表面产生气泡,燃着的木条伸入后会熄灭CaCO3+2HCl==CaCl2+H2O+CO2↑归纳:盐酸+某些盐→新盐+新酸注:如果把

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这也是CO32-的检验方法即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4.盐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活动:在生锈的铁钉中滴

加盐酸,微热,观察颜色变化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活动:在氧化铜中滴加盐酸,观察现象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蓝色CuO+2HCl==CuCl2+H2O归纳:盐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5.盐酸和金属反应归纳:

盐酸+某些金属→盐+氢气(二)硫酸A.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B.化学性质(稀H2SO4有类似稀HCl的化学性质)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稀硫酸与碱反应稀硫酸+碱→盐+水3.稀硫酸与某些盐反应稀硫酸+

某些盐→新盐+新酸如:Ba(NO3)2+H2SO4==BaSO4↓+2HNO3注:继续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即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

aSO4,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4.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稀硫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5.稀硫酸与金属反应稀硫酸+某些金属→盐+氢气C.浓H2SO4的特性1.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O2、H

2、CO2等2.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3.氧化性:浓H2SO4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4.浓H2SO4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注意实验操作:

把浓H2SO4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H2SO4里)D.酸的共性(通性)1.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2.酸+金属=盐+氢气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4.酸+碱=

盐+水5.酸+盐=新盐+新酸E.三种阴离子的检验1.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2.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

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3.Cl-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注:检验Cl-和SO42-时,要加几滴稀

硝酸,目的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32—与AgNO3或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Ag2CO3、BaCO3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和SO42-时,

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BaSO4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42-浓度较大,先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S

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F.硝酸HNO3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能在空气中形成硝酸小液滴而成白雾。稀硝酸也有类似盐酸的化学性质。浓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而是

水,能强烈腐蚀衣服和皮肤,使用时小心。【例题精析】例1.日前我国已获批使用的新冠疫苗巾,最早期的灭活疫苗是在石炭酸(化学式为C6H6O,具有酸的性质)防腐的条件下制成的。下列关于石炭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紫

色石蕊遇石炭酸变蓝色B.石炭酸的水溶液中不一定含H+C.石炭酸属于氧化物D.石炭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解:A、石炭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该选项不正确。B、石炭酸的水溶液中一定含H+,该选项不正确。C、石炭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

该选项不正确。D、石炭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石炭酸钠)和水,该选项正确。故选:D。例2.将下列组合物质中的液体分别滴加到固体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发现小气球都可以鼓起来,小气球鼓起的主要原因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①镁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稀盐

酸③氢氧化钠和水④碳酸钠和稀硝酸A.①B.②C.③D.④【解答】解:①锌和稀硫酸能生成氢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增大,造成气球膨胀;②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使装置内的气压增大,造成气球膨胀;③固体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的

空气受热膨胀,造成气压变大;④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使装置内的气压增大,造成气球膨胀;通过上述分析①②④是通过生成气体,使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让小气球鼓起;而③是物质溶于水放出热量,使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让小气球鼓起;故选:C。例3.如图表示化学反

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X是稀盐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B.若X是稀盐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硫酸,c不可能是单质D.若X是稀硫酸,d不一定是碱类物质【解答】解:A、若X是稀硫酸,与a混合得到

的是红色溶液,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若X是稀盐酸,与b反应形成的是黄色溶液,黄色溶液含有铁离子,b可能是氧化铁,可能是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若X是稀硫酸,形成的是浅绿色溶液,浅绿色溶液中含亚铁离子,c可能是铁,可能是单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若X是稀硫酸,形成的蓝色溶

液,蓝色溶液中含有铜离子,d不一定是碱类物质,也可以是氧化物——氧化铜,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例4.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反应速度减慢B.AB段的化学反应是:

Fe+2HCl═FeCl2+H2↑C.D点反应结束D.E点温度等于A点【解答】解: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气压减小,A不正确;B、AB段的化学反应是:Fe2O3+6HCl=2FeCl3+3H2O,B不正确;C、C点压强达到

最大值,是反应结束的点,C不正确;D、E点温度等于A点,都是室温,D正确。故选:D。例5.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如图所示,从U形管注入稀盐酸,发现稀盐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的石灰石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盐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添加的是()A.

硝酸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氢氧化钙溶液【解答】解:A、硝酸钠溶液溶液与稀盐酸、石灰石均不反应,加入硝酸钠溶液能使盐酸的质量分数减小,不消耗盐酸,加入该试剂不会影响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故选项正确。B、

碳酸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消耗了盐酸,产生二氧化碳,反应较快,不利于收集,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中和反应,消耗了盐酸,会使本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钙和稀盐酸能发生中和反

应,消耗了盐酸,会使本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故选:A。例6.小科为验证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分别将铁、氢氧化钠、氧化铜和氯化钡等固体药品加入到四支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如图所示为加入某种固体药品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

及个数比变化的示意图(不考虑离子的大小关系),则加入的固体药品可能是AC(填写序号)。A.铁B.氢氧化钠C.氧化铜D.氯化钡【解答】解:(1)加入固体之前,溶液中只有稀硫酸,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是2:1,所以灰色的

是硫酸根离子,白色的是氢离子,加入固体后溶液中的微粒种类变成了三种,且硫酸根离子的个数不变,氢离子的个数减小,且引入的两种个数为1,所以“O”表示H+;A、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离子个数减少,反应后微粒为氢分子、

硫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且引入1个亚铁离子,故A正确;B、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离子个数减少,反应后微粒为水分子、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且引入2个钠离子,故B错误;C、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离子个数减少,反

应后微粒为水分子、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且引入1个铜离子,故C正确;D、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后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减少,故D错误。故选:AC;例7.某校学生利用如图两个实验探究酸的性质。(1)试管A中溶液变浑浊的反应是CO2+Ca(OH)2=CaCO3↓+H2O(写化学方程式)

;(2)试管B中铁钉变得光亮且表面有气泡生成。此时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的种类,除图中已标出外,还有Fe3+、Fe2+。【解答】解:(1)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盐酸先与铁钉表面的铁锈发生反应,即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铁和水,该反应使溶液中含有Fe3+,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稀盐酸过量与铁继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溶液中还含有的离子是Fe2+,另外过量的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故图所示,除图中标出的离子外,溶液中还含有的离子是Fe3+、Fe2+;故答案为

:Fe3+、Fe2+。例8.向一定质量的含杂质的锌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1)锌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总质量为0.4g.(2)求:样品中锌的质量(请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解答】解:(1)由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2)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2x0.4g则652=𝑥0.4𝑔,解得x=13g.答:样品中锌的质量为13g.【巩固

提高】一.选择题(共9小题)1.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主要用于制作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化学性质与稀盐酸相似。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A.FeB.CO2C.CuOD.NaOH【解答】解:A、铁能和柠檬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该选项不符合题

意;B、二氧化碳不能和柠檬酸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C、氧化铜和柠檬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和柠檬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如图所示,室温下有HCl水溶液和NaHCO3水溶液,在这两杯水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锌粉和盐酸,均会

使水溶液冒泡。若改变HCl和NaHCO3的浓度,使这两杯水溶液的pH值都增加,但其他实验条件皆不变,则分别加入锌粉和盐酸后,这两杯水溶液冒泡速率的改变情形,最可能为下列何者?()A.两杯水溶液都变快B.两杯水溶液都变慢C.实验一:变快,实验二:变慢D.实验一:变慢,实

验二:变快【解答】解:实验一:溶液pH增大,说明盐酸浓度减小,酸性减弱,反应速率变慢;实验二:溶液pH增大,说明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增大,碱性增强,反应速率变快。故选:D。3.盐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

应。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是()A.B.C.D.【解答】解:A、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故选项错误。C、稀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

淀和硝酸,能观察到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故选:C。4.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钙④硝酸银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H+的性质的组合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

.②③④【解答】解:氧化铁、金属锌、氢氧化钙分别属于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碱,均能与稀硝酸、稀盐酸反应,体现了酸的通性,即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H+的性质,而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但是与硝酸不反应

,没有表现“酸的通性”,即在反应中不能表现H+的性质,故①②③说法正确。故选:B。5.不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反应是()A.Zn+H2SO4═ZnSO4+H2↑B.H2SO4+BaCl2═BaSO4↓+2HC

lC.CuO+H2SO4═CuSO4+H2OD.H2SO4+2KOH═K2SO4+2H2O【解答】解:A、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其它酸也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B、氯化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

盐酸,盐酸、硝酸等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不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故选项正确。C、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其它酸也能与金属氧化铜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其它酸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

通性,故选项错误。故选:B。6.下列有关盐酸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中试剂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乙中铁锈溶解且溶液变黄色,说明盐酸可用于除铁锈C.丙中白色固体溶解消失,说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D.丁中出现白色沉淀,由此可证明盐

酸中存在H+【解答】解:A、甲中试剂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敞口时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锈溶解且溶液变黄色,是因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说明盐酸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

确。C、丙中白色固体溶解消失,是因为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白色固体溶解消失,说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氯离子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丁中出现白色沉淀,由此可证明盐酸中存在氯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7.将一定量的

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都增加B.溶液的质量都减少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解答】解:A.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

,故错误;B.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小,故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小,故正确。故选:D。8.试管内壁残留有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盛过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污物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C.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棕色物质D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留下的一层红色固体【解答】解:A、盛过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污物,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溶液,能用稀盐酸浸泡

除去,故选项错误。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是生成的氢氧化铜,氢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故选项错误。C、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棕色物质,是氧化铁,氧化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故选项错误。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固体物质是铜,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故选项正确。故选:D。9.已知硫酸溶液中存在H+、SO42﹣和H2O,某同学欲证明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设计了如

图所示实验.下列组合能证明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的是()A.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②③【解答】解:欲证明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则需要排除SO42﹣和H2O的干扰。往水中加石蕊试液可排除H2O,往Na2

SO4溶液中加石蕊试液可排除SO42﹣,而稀H2SO4中加石蕊试液可证明硫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从而推测出是硫酸溶液中的H+使石蕊试液变红。故②③④组合能证明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故选:B。二.实验探究题(共3

小题)10.为验证稀H2SO4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图实验:(1)能产生气泡的试管是AD(填字母)。(2)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3)为了检验试管C中变成无色的溶液中是否含H2SO4,可以往

试管中再加入CD检验。A.BaCl2溶液B.Ba(NO3)2溶液C.Na2CO3溶液D.Cu(OH)2(4)将试管E中的浊液过滤,为探究滤液的成分,小李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一:滤液加入锌粒,验证滤液中含有HCl和H2SO4。方案二:滤液加入Na2SO4溶

液,验证滤液中含有HCl和BaCl2。其中方案一(填“一”或“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将药品更换为b(填字母)。a.AgNO3溶液b.BaCl2溶液c.Na2CO3固体d.金属铝【解答】解:(1)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能产生气泡的是AD;故答案为:AD;(

2)试管A中,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故答案为:2Al+3H2SO4=Al2(SO4)3+3H2↑;(3)试管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硫酸都会与氯化钡、硝酸钡反应生也白色沉淀

,所以A、B试剂都不可行;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试剂可以检验硫酸;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蓝色固体溶解,所以D可以检验硫酸;故答案为:CD;(4)试管E中,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滤液

中一定含有盐酸,可能含有硫酸或氯化钡中的一种。方案一:锌粒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均产生氢气,不能验证是否含有硫酸,应将药品更换为BaCl2溶液,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能

确定是否含有硫酸根;不能选用硝酸银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铝,因为硫酸、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铝反应;方案二:硫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能验证是否含有氯化钡;故答案为:一;b。11.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

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呈蓝色;(2)B实验能体现出稀硫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能与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反应;(3)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4)若要证明C实验所加的BaCl2过量,小明的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取C中上层清

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C实验所加溶液过量。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对吗?如果不对,你的操作及现象是不对,取C中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5)将上述实验后所得溶

液在烧杯中混合,观察到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为有色溶液,此时,利用烧杯中的沉淀,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即可证明C实验中所加BaCl2溶液过量,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取烧杯底部的沉淀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或沉淀部分消失,证明C中所加氯化钡溶液是过量

的。。【解答】解:(1)由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石蕊显蓝色;(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金属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被硫酸反应完后,里面的铁继续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B实验能体现出

稀硫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能与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反应;(3)C实验中发生反应为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4)若要证明C实验所加的BaCl2过量,小明的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取C中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Ag

NO3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C实验所加溶液过量。由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该同学的做法不对,应通过检验钡离子来判断,所以正确的操作及现象是:取C中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5)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证明混合

溶液中有过量的BaCl2存在,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烧杯底部的沉淀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或沉淀部分消失,证明C中所加氯化钡溶液是过量的,若沉淀全部消失,证明氯化钡是不过量的。故答

案为:(1)溶液变蓝;(2)能与金属氧化物和活泼金属反应;(3)H2SO4+BaCl2═BaSO4↓+2HCl;(4)不对,取C中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硫酸钠(硫酸与可溶性硫酸盐即可)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5)取烧杯底部的沉淀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

量的稀盐酸或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或沉淀部分消失,证明C中所加氯化钡溶液是过量的。12.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O.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请回答

以下问题:(1)图中B装置用来收集SO2(已知SO2的密度大于CO2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图中将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2)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B瓶中,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充分反

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实验。实验1:用pH试纸测试滤液pH,其pH约为1;实验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你认为,实验1可说明硫酸有剩余。(选填“实验1”

或“实验2”)(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消耗大量的能量、产生了有毒的气体(答出两点即可。)【解答】解:(1)由于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空气,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应伸入

到接近瓶底。见下图:(2)由于二氧化硫有毒、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由于生成物中含有硫酸铜,在加入氯化钡时能产生沉淀对硫酸的存在的判断产生了干扰;硫酸显酸性,所以,能证明浓硫酸有剩余的是实验1。(4)由制取的过程可知,存在

的缺陷有:消耗大量的能量,产生了有毒的气体,浓硫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变小成为稀硫酸,稀硫酸不再和铜发生反应等。故答案为:(1)见上图;(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实验1;(4)消耗大量的能

量,产生了有毒的气体。三.计算题(共1小题)13.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或增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生活密切相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

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H+(填离子符号).(2)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HCl(填化学式).(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4)生活中常用酒来制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CH3CH2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O2反应得到醋酸

和另一种液体.已知在用酒制取食醋过程中,质量增加了16kg,则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30kg.【解答】解:(1)酸在解离时能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所以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H+;故填

:H+;(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由于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化学式是HCl;故填:HCl;(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212+1×3+12+16+16+1×100%=40%;故填:40%;(4)设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xC2H5OH+O2═CH3

COOH+H2O326016kgx3260=16𝑘𝑔𝑥解得:x=30kg故填:30.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