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4.021 MB
  • 2024-10-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docx,共(14)页,4.02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7ec296aecae4b927d9941a5c853ca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度10月月考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可知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人口分封给亲属、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封他们为诸侯,以拱卫周王室,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答案为B;禅让制发生在原始社会,不是西周时期,A错误;郡县制是从东周的春秋时期出现,B错误不符题意,排除。行省制度是元朝对地方管理的制度,与材料

信息不符,D错误。2.《礼记·表记》中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D.反对暴政

,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可知,周人尊礼是指周人注重等级秩序,维护宗法分封制度,A正确;据所学可知,礼是贵贱等级,是奴隶社会的秩序,并非是以人为本,

故B错误;据上分析可知,周代重礼,但并非否定天命神权,排除C项;周礼由周公创订,此时儒家思想尚未形成,排除D项。3.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这些规定的目的是A.维护皇

帝的独尊地位B.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C.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D.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秦朝在确定皇帝称号的同时,还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名位制度,以维护皇帝的尊严,故选A;这些称呼和规范是皇帝和皇室成员专用的,所以并不是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

,故排除B;皇位的继承与日常称呼无关,故排除C;制定这些规定和称呼是为了突出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而不是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故排除D项。故选A。4.秦朝建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设置监御史,“掌监郡”,直接受御史大

夫的节制。如此规定旨在A.凸显御史权威B.扩大御史职责C.强化君主专制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由监御史的职责“掌监郡”及其要受中央御史大夫“节制”等信息可知,如此规定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其目

的显然是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地方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御史权威凸显和职责扩大,排除A、B两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不能体现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C项。5.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

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C.专制皇权得到加强D.相权对皇权形成制约【答案】C【解析】【详解】宋朝时期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分别由参知政事负责行政、枢密院负责军事、三司负责财政,宰相权力的分割体现出专制皇权的加强,C正确;材料中宰

相的权力被分割,A错误;材料体现出的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中体现出相权的削弱,并不是对皇权形成制约,D错误。【点睛】分割宰相的权力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的统治。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主要有:

德行、门第和考试成绩,下列选官制度与这个对应正确的是A.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D.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标

准分别是德行、门第和考试成绩。故B项正确;ACD对应不准确,排除。7.下列秦汉官职中,掌握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②丞相③御史大夫④刺史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太尉是管理军事的;②丞相是行政方面的;③御史大夫是监察官的;④刺史是监察地方的。故B项正确,排除ACD。8.

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B.相权的日益加强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D.中央机构的精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稳定、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统治者都采取措施加强君权,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

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故排除B,选A。CD只是现象,没有揭示实质,排除。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9.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

古代雅典实行民主政治,而古代中国却走上中央集权道路。导致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自然地理因素有①山地多②港湾多③岛屿多④人口众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古代希腊处于地中海岛屿,山地多,港湾多,岛

屿多,塑造了古代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故A正确;人口多不属于地理环境,排除④。10.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A.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B.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

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C.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D.温杜德男,35岁,没有读过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民指的是本邦出妇女、儿童和奴隶外的成年男子。艾梵德是儿童,故A项错误;麦克卡,不是本邦人,故B项错误

;索斯丹是奴隶,故C项错误;温杜德虽然没有读过书、大脑中度智障,但是雅典的自由民,即本邦成年男子,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公民”的概念,然后据此进行判断即可。11.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

,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是指A.外邦人B.雅典妇女C.雅典成年男性公民D.奴隶【答案】C【解析】雅典的民主是公民的民主,所以这里的“人民”是指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外邦人没

有政治权利,不属于“人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属于“人民”,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奴隶属于被统治者,也不属于人民,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雅典的民

主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12.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原则,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双眼蒙布”的内涵。图片中“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实质上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公正

原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道德良知审案,不在于是否“双眼蒙布”,故A项错误;很显然,法官“双眼蒙布”只通过“听”证人的证言,不能保证审判的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同样“双眼蒙布”也不能保证排除一切干扰,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原则

13.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对于后世的遗惠是政治和法律”,而法律又是“欧洲法制的基础”。这说明罗马法A.影响了近代欧洲的发展进程B.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C.构成了西方文明的最初基础D.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孟德斯鸠强调的是罗

马法奠定了近代欧洲国家的法律基础,并影响着近代欧洲发展的进程,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国家形成的信息,排除B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构成西方文明的最初基础,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影响后世,不能体现其在

实践中不断完善,排除D项。14.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D.议会对内阁负责【答案】C【解析】光荣革命后,通过的《权利法案》使英国国王的权利受到了议会的制约

,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此确立。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15.两党轮替是美国政治的突出特征,每四年一次的总统竞选常常被称为“驴象之争”。如图漫画所要表达的主旨是A.两党的内政外交政策基本一致B.两党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C.两党由一个政党分

裂而来D.两党开始相互勾结变为一体【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驴象之争”中的驴代表民主党,象代表共和党,两党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因此说“驴象本一家”,这符合漫画表达的主旨,故B正确;两党的内政外交政策是不一样的

,故A错误;两党不是由一个政党分裂而来,故C错误;两党没有成为一体,故D错误。16.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而《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反映

了A.近代中国关税主权遭破坏B.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C.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弛D.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体现的是中英协定关

税,说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A正确;BC与材料无关,排除;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D排除。故选A。17.2007年,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并将其捐给国家,使其在

海外漂泊一百四十多年后又回到祖国。马首铜像流失海外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

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这些珍宝中就包括十二生肖铜兽头,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首铜像流失海外的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与鸦片战争无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

战争,闯进圆明园,掠夺包括十二生肖铜兽头,与甲午中日战争无关,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首铜像流失海外的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不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故D选项错误。18.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

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后果是()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在旅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20世纪的大幕拉开”“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

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可以看出,这是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最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长期以来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它的首次提出是在A.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B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C.1955年万隆会议上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在以后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又大加倡导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与史实不符。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

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20.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

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两岸接受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两岸实现了“三通”【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中时间“从1992年到1997年”,联系教材内容可知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对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故答案为B;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人到大陆探亲,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A错误;目前台湾当局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还没有接受,C错误;2008年两岸实现了“三通”,排除D。21.

中国古代农业具有强大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如图所示耕作工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D【解析】【详

解】题干图片是曲辕犁,产生于唐代,又被称为江东犁,D正确;A、B、C所处时代曲辕犁尚未出现,排除。22.《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

变化主要得益于A.土地私有制确立B.铁犁牛耕的运用C.赋税制的改革D.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运用,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故“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因此材料中现象变化主

要得益于生产力的发展,故B正确;土地私有制确立,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不是最主要原因,故A错误;赋税制的改革,属于税收制度方面,不是根本原因,故C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属于经济政策的原因,不属于最主要原

因,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学生应该紧扣“主要得益于”,从铁犁牛耕的运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3.我国古代“以家庭或家族为组成单位,

在小土地分散式经营中,形成一种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格局”。这种“格局”A.开始于商周时期B.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C.具有分散开放性D.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家庭或家族为组成单位,小土地分散式经营”指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

生产与生活格局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故D正确;这种格局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错误;这种格局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之上,故B错误;这种格局具有分散性和封闭性的特征,故C错误。24.宋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

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选项中属于宋代商业革命的是A.海上丝绸之路开辟B.城市盛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D.茶馆酒楼等常常营业到三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朝时

,商业经营的时间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D正确;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A错误;城市盛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是宋代以前,宋代时打破了坊市界限,B错误;明清时期长途贩运贸易兴盛,C错误。25.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

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很明显的给出“主要”

二字,说明本题只针对最重要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只有生产力得到提高,经济中心南移才能最终实现。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坊市分离和海外贸易是商品经济的一种体现,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故A、D选项

不选;土地问题一直是封建社会的重要问题,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因此B选项错误。【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经济中心南移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

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

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朱绍侯主编《中国古

代史》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

方关系研究》(1)写出材料一政治制度的名称,并分析秦朝这一制度的影响。(2)概括材料二中宋代地方官制的特点并说出其作用。(3)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答案】(1)影响: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

集权。(2)特点:重视文官;分散地方官吏的权力。作用:加强中央集权。(3)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解析】【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廷尉议是”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的史实。作用:

秦朝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2)特点:根据材料“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可得出地方均有文官担任,具有重文轻武的特点;根据材料“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

互相牵制”“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四司”等信息可得出分散地方官吏的权力。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重文轻武,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3)趋势: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期推行郡县制、宋朝时期实行路、府、州、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通过不同的

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的自主性不断被削弱,因此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7.图片是历史的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新中国的建立,震撼了世界,各国不得不认真考虑与中国的关系,考虑中国即将对国际局势产生的重大

影响。有的国家立即伸出友谊之手,有的国家心存疑虑,还有的国家采取了敌视的态度。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银瓶乍破”的局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材料三新时期中国外交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取

得的哪些重大成就?(2)根据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指出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及其影响。(3)综合上述图片,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答案】(1)图一反映中苏建交,并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图二反映提出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2)成

就: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打破对立走向缓和;影响:使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适应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国际

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走向世界.【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两图分别反映建国初苏联承认新中国并与中国建交及1953年12月中印会谈中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一问成就根据材料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两图分别反映了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及

1972年尼克松访华,二问结合我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外交关系的突破进行阐述。(3)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可从坚持我国外交政策、适应国内国际形势及外交政策的不断成熟进行阐述。三、论述题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90年代单边主义一度大行其道,美国不顾包括西欧主要

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世界多极化趋势似乎受挫。美国学者克劳斯·海默在90年代初宣称世界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时刻。在这种单极论盛行下,基辛格头脑冷静,在1993年告诫世人,由于共同敌人和威胁的消失,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欧洲、日本与美国的利益冲突增多

。同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日本、德国或欧盟及中国必将崛起,美国尽管还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对国际体系的控制力在下降。——摘编自人民网学术论坛《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

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20世纪9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评析:20世纪9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综合实力不断上升,逐渐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美国虽然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其霸主地位相对衰落,对世界的控制力下降

,许多全球化问题无力单独应对,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随着两极格局解体和美国霸权主义行径不断上演,导致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利益冲突增多,都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第三世界逐步崛起,反对一国独霸、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加强,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总之,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美

国“单极论”观点误判了世界形势,背离了全球化、多极化的历史潮流,是美国霸权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如果学生从“单极论”或“世界多极化受挫”的视角评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解析】【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通过阅

读材料,提取其中信息,如“世界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时刻”或“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欧洲、日本与美国的利益冲突增多”,“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日本、德国或欧盟及中国必将崛起”,“美国……对国际体系的控制力在下降”等,对其中的任意一条或整体分

析,归纳出材料中的观点,如“世界多极化受挫”或“20世纪9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等,将其明确表述出来;然后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对选定观点进行评析,论证个人观点,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变化,最后进行总结和升华。注意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争

取做到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