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68.852 KB
  • 2024-10-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共(12)页,68.85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6493f341a75d53a1473d68b5159eb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前郭蒙中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政治)试卷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两者()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

问未必都是哲学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2.“没有哲学思想,科学家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正确地

指出了()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哲学

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B.社会科学方面获得的重要进展C.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重要成就D.哲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4.列宁说物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指()①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②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③物质是可知的④物质和意识密不可分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5.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各种哲学思想异彩纷呈,其中不乏真正给人智慧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才真正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们()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

共同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思想。有评价认为该思想是中国追梦的时代哲学,这是因为“四个全面”思想()①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方向②决定着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

展③源于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的理念④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精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

宣言》等光辉著作。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D.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①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9.“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这说明真理具有()A.条件性B.反复性C.客观性D.绝对性10.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表明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物质性B.能动性C.客观性D.主观性1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

厚也。”这段话说明了()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2.“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

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13.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14

.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认为:“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这种观点()①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上的元素②建立在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③坚持物质第一性,但对物质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④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正确揭示

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中国早起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这表明()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

产物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因而实践是客观的②实践是一种现实性活动

,它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④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⑤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⑤D.①②⑥17.下面漫画《同途异归》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联系是事物本

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联系是普遍的,存在于任何事物之间C.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18.“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典故告诉我们()A.不与其他

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联系C.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相互联系着19.下列能够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乌鸦叫丧,喜鹊叫

喜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④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微A.③④B.①④C.②④D.①③20.实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金融业在经济升级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创新推出针对

性强的金融措施,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相互配合,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支撑。从哲学上看,这说明()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愿而改变A.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21.下列诗句中与“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2.“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对这两句歌词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一句体现了整体的决定作用,后一句体现了整体对部分的影响B前一句体现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后一句体现了整体的决定作用C前一句体现了关键部分的决

定作用,后一句体现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D作为部分的“家”不如作为整体的“家”重要23.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取得战争全面、彻底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将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东北战场,并将辽沈战役的首攻点定为锦州——这个通向关内的咽喉。毛泽东的这

种战略思想体现了()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D.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24.近年来,每当东亚合作步入需要提升的关键阶段,往往就会有人释放杂音,以一己私利损害地区合作。减少这些负面之声的消极影响,需要各国

更理性地审视东亚合作,更客观地权衡利弊。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遭遇挫折是偶然的B.要积极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挫折C.把握机遇是必然的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25.“台独”是台海和平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

祸害。为维护两岸人民的福祉,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我们必须()①坚持“九二共识”,坚信两岸前途是光明的②放弃使用武力,重视量的积累和变化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成两岸关系的质变④坚决反对“台独”,准备

走曲折的道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6.《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A.士

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2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下列成语体现这个

方法论的是()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③因时制宜,因地制宜④东施效颦,邯郸学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8.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

理是()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29.一

个小小的鼠标,带着网民走进信息的海洋,开阔了网民的视野,但也为编造网络谣言、代写论文提供了便利。对待互联网,我们应该()A.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B.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优点与缺点C.正确把握主次矛盾D.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0.有人做比喻,说人的事业

、爱情等都是0,健康是1,没有了1,全是0;有了健康,则是1000000……才能丰盛无限。由此可见()A.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B.关键部分功能不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C.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D.人的

事业、爱情不重要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31.纪录片《穹顶之下》运用了信息可视化等很多新媒体的呈现手段,展现形式也更加新颖,使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它以大量的数据向我们讲述了雾霾的来源

及危害,揭秘了我国煤炭、石油、钢铁、汽车等行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传达了普通民众的诉求,有利于唤醒公民的环保意识。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设,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国家、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世界需要我们的共同守护。请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

,阐述应怎样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10分)32.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个人创业成为一些大学生的选择。但“100人创业,90人死掉,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

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其实,能选择自主创业,其进取精神就令人佩服,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更

应该抓住时机,提高自己,适应环境。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抱怨,等待和迷茫是毫无意义的。(1)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受失败和挫折?(10分)(2)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谈谈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10分)33.材料一90后指1990~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

公民。对他们的评价,大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90后”是“温室里长大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认为,“90后”是“有爱心的一代……有担当的一代……可敬的一代”,一代牛过一代;还有人认为,对“

90后”的认识不能标签化……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材料二今天,部分“90后”高考在即。高三学生小张却感到很烦闷:上月的模拟考试成绩退步了,感觉压力很大,甚至对高考、人生前途感到迷茫;另外,在即将毕业各奔前程之前,小张很珍惜与女同学小李的友情,甚至想把它

进一步发展为爱情,以在人生的中学阶段留下美好的回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联系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10分)(2)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结合小张的思想实际和他谈谈心,给予他正确的引导。(

10分)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两句话从不同角度阐述对哲学智慧的认识。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是哲学诞生的方式,故题干中第一种认识是从哲学的本源角度来说的,第二种认识是从哲学的获取方式角度来说的,故C符合题意,入选;A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

重要性,排除;B说法错误,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了哲学思想对具体科学的重要性,②③符合题意;①中的“代替”和④中的“万能”的说法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排除;故选B项。3.【答案】A【解析】这是一个基础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

础,直接选A就可以了。4.【答案】D【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说物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指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是可知的,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①说法错误;物质可以离开意识独立存在,而意识依赖于物质,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④说法错误;故选D项。5.【答案】A【解析】④表述错误,真正的哲学也不能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利益,故排除。6.【答案】B【解析】“四个全面”思想是中国追梦的时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指

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方向,①④正确;“思想”是主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主观不能决定客观,②颠倒了主客观的关系,不选;“思想”是主观的,它源于客观实践,源于“理念”的说法是错误的,③不选;故选B项。7.

【答案】B【解析】题干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故B项符合题意;

A、C两项与题意不符;D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8.【答案】A【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②④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①错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本题选A。9.【答案】A【解析】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由于人们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具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

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具有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这说明真理具有条件性,A符合题意;B、C没有体现,排除;D是错误的。10【

答案】C【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主体人是客观存在的;真理的客体是客观世界,也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因此

,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故选C项。11.【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即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故排除A;B与题意无关,故排除;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观点,否认了实践决定认识,故排除C。12.【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法”指的是规律,“天地之变,寒

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说明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故D符合题意,当入选;A是规律的含义,与题意无关,排除;B说法太绝对,排除;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13.【答案】C【解析】“重大变

化”与“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体现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项正确;A、B、D三项本身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14.【答案】A【解析】“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的观点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上的元素,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①②正确;

③说法明显错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仅仅是对物质的具体形态有认识;④错误,该观点没有正确揭示世界的规律,故选A项。15.【答案】C【解析】中国早起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说明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而并非主观想

象而来,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时空观念只是对社会生活起影响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对社会生活起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故选C项。16.【答案】D【解析】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③④错误。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⑤错误。故选

D项。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漫画《同途异归》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故D观点符合题意;A观点与题意不符;B观点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C观点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既有实践

也有间接经验,故应选D。18.【答案】B【解析】解答古文言文材料题应注意理解其意思,本题A项错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D项说法有误,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表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C项与题干

无关;故应选B。19.【答案】D【解析】①讲的是“预”与“立”“不预”与“废”之间的联系;③讲的是物质与意识的联系,符合题意;②④则是一种主观臆造的联系,事实上并不存在,应排除;故选D项。20.【答案】D【解析】③正确,要创新推出针对性

强的金融措施,说明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故入选。④正确,金融措施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相配合,说明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愿而改变,故入选。①观点错误,事物的联系并不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存在,故排除。②观点错误,

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也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故排除。21.【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诗句说的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可见①③符合题意;②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题意无关;④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舍去。22.【答案

】B【解析】“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表明“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组成的,体现了部分组成整体。“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表明整体“国”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B正确。23.【答案】C【解析】事物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辽沈战役的首攻点定为锦州,这是主要矛

盾。24.【答案】B【解析】“每当东亚合作步入需要提升的关键阶段,往往就会有人释放杂音,以一己私利损害地区合作”,告诉我们东亚合作充满曲折,我们应当积极面对,故应选B;A说法错误;C、D与题意无关。25.

【答案】C【解析】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坚信两岸关系前途光明,道路曲折,①④符合题意;“放弃使用武力”“促成两岸关系的质变”说法错误,排除②③;故应选C。26.【答案】D【解析】荆人失败的原因是不懂得实际情况是变化发展的,其教训是要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项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A项体现的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B项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项体现的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27.【答案】B【解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都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①③正确;“欲擒故

纵,声东击西”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真象与假象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28.【答案】C【解析】“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作为民间

俗语,通俗易懂。它启发我们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根据矛盾的特殊性来确定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④本身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舍去。29.【答案】A【解析】题目在强调网络优越性的同时,也指出了网络的局限性,体现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故应选A。30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主要矛盾原理,题干强调健康的重要性,说明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A符合题意;B错误,关键部分的功能和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C与题意不符,不是讲矛盾的主要方面;D错误,人的事业、爱情很重要。31.【答案】(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要求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以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一定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联系具有客观性,是

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不能割裂联系,肆意掠夺、破坏自然。(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分析和把握

事物发展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不能只知消费不知克制、只知抱怨不知建设,不能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解析】本题要求学生阐述应怎样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学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

是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然后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联系具有多样性等三个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说明。32.【答案】(1)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

折的。②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理论文化素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但也存在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等弱点。同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够,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因素。(2)①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克服困难和

挫折的信心,同时要对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发展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②要结合创业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与水平。③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积极争取

社会力量对自己创业的支持。(如果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1)问要运用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来分析。第(2)问属于探究题,只要言之

有理即可。33.【答案】(1)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②认识自我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着重抓主流。(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小张同学要正视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分析考试成绩退步的原因,权衡中学阶段爱情的得与失,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对策,才能在人生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只要小张找出成绩退步的原因,加以改进,再加上刻苦努力学习,成绩是会进步的,因此,不要灰心。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人生中有许多不同的阶段,中学阶段应是增长知识、培养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三观”的阶段。因此,小张还是保持与小李纯真的友情为好,不要过早涉足爱

情。【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结合矛盾分析法的内容,用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及矛盾的主次方面等知识组织答案。回答第(2)问时应结合材料信息和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特点,运用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等内容组织作答。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