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共(10)页,1.274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2526cf488b63caa607ea1f297113bb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前郭蒙中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B.区域内部存在差导,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D.区域划分
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影响此次病毒传播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是()A.土壤性质B
.河流分布C.气象条件D.地形地貌3.制作疫情分布地图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GISB.GPSC.RSD.VR4.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西北、东南地区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5.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A.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
被荒芜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荒漠是自然界中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
。据此完成1~2题。6.毛乌素沙地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其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关于其荒漠化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②开垦的旱地
荒漠化主要为盐渍化③梁地荒漠化主要为水蚀荒漠化④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地以风蚀荒漠化为主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④7.为深入研究沙尘暴发生机制,我国在沙尘暴多发地区和必经之地,建立了一系列沙尘暴观测研究站,这些站点大多位于()A.西北和
华北B.华北和东北C.华北和华东D.华北和中南8.我国西北地区的草方格沙障()A.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B.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D.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靠后。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9.山西省发展重化工业的优势条件有()①水源充足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④科技力量雄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A.原煤开采仍是主导产业B.加大原煤的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D
.发展多元化的原料工业,并延长产业链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完成11~12题。11.下面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整个干流的落差均较大
B.上游地势起伏较大,中下游地势起伏和缓C.对丰富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D.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12.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成立之初,田纳西河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是()A.航运B.防洪C.旅游D.灌溉13.造成田纳西河流域早期植被
破坏的原因不包括()A.扩大耕地面积B.修建水库C.获取炼铜用的D.矿山开采14.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15.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主要是()A.低温冷害B.地表崎岖C.土壤贫瘠D.干旱少雨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1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④城市人口
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7.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18.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A.国际经济背景B.对
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优势D.侨乡优势19.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热量条件好②土壤肥沃③人均耕地多④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0.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有利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毗邻港澳B.著名
侨乡C.改革开放D.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21.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易农荒地多C.土壤肥沃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22.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的
主要原因是()A.日本污染严重B.我国工资水平较低C.我国服务业发达D.日本人口数量剧减23.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有()A.宇航工业B.煤炭工业C.高级时装制造D.普通服装制造24.我国中西部地区大量承接
从东部地区转入的产业,最可能会带来()A.经济总量的增加B.文化教育的发展C.生态环境的恶化D.第三产业的提升25.影响日本部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的最主要因素是()A.市场B.劳动力C.环境污染D.内部交易成本26.关于近年
来我国制造业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迁移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B.增大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C.带动东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27.产业结构升级必然发生产业转移。一般来说,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有()①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转
出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③增加转入地的就业压力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8.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现实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B.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缺水问题C
.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D.使沿线地区湿度增加,改变局部小气候29.下列山脉或海峡,不能作为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A.乌拉尔山B.土耳其海峡C.大高加索山D.巴拿马运河30.苏伊士运河是两个大洲的分界线,其大洲名称是()A.亚洲、欧洲B.南
美洲、北美洲C.亚洲、北美洲D.亚洲、非洲二、综合题(40分)31.读我国沙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指出图中①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2.说明图中②地沙漠化的自然原因。32.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
产品甚至某类产业。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10分)(1)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6分)(2)简述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分)3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D海峡名
称__________,它沟通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2)M处海峡名称__________,它沟通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3)A运河名称____________,E处海峡名称__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区域划分的指标,既
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所以D正确;区域界线有过渡性,所以A错;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所以B错;区域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文因素划分,所以C错;故选:D。2.答案:C解析:1.细菌、病毒的传播和气温、湿度、气
流状况、降水都有关系,因为气象条件会影响微生物自身的生存繁殖能力和传播方向等。故选C。3.答案:AGIS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对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标定,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故选A。解析:4.答案
:B解析:5.答案:A解析:6.答案:.C;7.答案:A解析:8.答案:A解析: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的半隐蔽式沙障。其功能: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二是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A对。草方格沙障主要是我国西北地区用来防治土地荒漠化,而不是防治沙尘暴,B错;其费工多,成本高,不适宜大规模推广,C错;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草方格不易腐烂增加土壤腐殖质,D错。故本题选择A。9.答案:B;10.答案:B解析:11.答案:C;12.答案:A解析:11.田纳西河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
,落差较小;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1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成立之初”是题眼,当时,田纳西河的开发利用仅限于航运。13.答案:B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早期,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矿山的开采也破坏了地表植被。故选:B。14.答案:D解析:坑口电
站将本地的煤炭转换电能对外输出。增加经济水平,缓解交通的压力,改善能源结构。但加剧本地环境污染。故选:D。15.答案:A解析:由于我国东北部农业区所处的地理纬度较高,加上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导致了当地的热量不足,容易遭受低温冷害灾害,农作物只能勉
强一年一熟。故选:A。16.答案:1.C;2.A解析:17.答案:C解析:18.答案:B解析:19.答案:C解析:东北平原土地肥沃,被称为“黑土地”,同时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有较多的余粮供应外地,商品率高,使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由于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故选C。20.答案:D解析:21.答案:A解析:2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区域的开放性。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区域的开放性特征,便于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
互补,协调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落后地区提高资金、技术和人才;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发展地区提供资源、劳动力等。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工资水平较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3.答案:D解析:本
题考查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的产业。A、宇航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发达国家目前主要发展的产业,不会向外转移,A错误;B、煤炭工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是不易转移的产业,B错误;C、高级时装制造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发达国家目前主要发展的产业,不会向外转移,C
错误;D、普通服装制造,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需要将劳动力产业向外转移,寻找最优区位,获得更高的利润,D正确。故选:D。24.答案:A解析:产业转移最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在经济方面,西
部地区大量承接从东部地区转入的产业,最可能会带来经济总量的增加;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一般为第二产业,所以对第三产业的提升作用不大;产业转移对迁入地文化教育的发展影响较小;若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则不会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25.答案:A解析:日本向
我国转移的主要是销售和加工环节,除依靠中国廉价劳动力外,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我国汽车需求量大,市场广阔。26.答案:D解析: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会加速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A错;增大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B错;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人口不会大规模迁移到西部,C错;能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D对。27.答案:B解析:产业一般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故①④正确;产业转移一般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②错误;产业转移会增加转出区的就业
压力,③错误。28.答案:D29.答案:D30.答案:D31.答案:1.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6分)2.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异常。(8分)32.答案
:1.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6分)2.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4分)33.答案:(1)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地中海;(6分)(2)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6分)(3)
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