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doc,共(6)页,34.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2352bf6888d9103caa7fdbb44fc2b4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铁人中学2021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计60分)题号12345678答案CAABAAD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CBBACCB题号1718192021222324答案BCBDBCDB
题号252627282930答案DBCABA1.【答案】C【解析】据材料“古代传说中有许多圣人”可知圣人是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代代相传会出现谬误,其真实性需要进一步考证,但他们的事迹反映了先民征服自然的记忆,故选C项;据所学传说中的人物不一定确有其
人,排除A项;传说的真实性需待考证,不能直接否定或肯定,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分工合作,且这些传说中的圣人不一定是同一时期的,排除D项。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材料“
知足常足、以柔克刚、莫走极端、适可而止、韬光养晦”体现的是朴素的辩证法和无为而治,故选A项;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排除B项;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排除D项。3.【答案】A【解
析】秦朝疆域范围,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挑、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故选A项;唐朝疆域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到贝加尔湖,排除B项;元朝疆域涉及吐蕃等地,排除C项;清朝疆域北起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排除D项。4.
【答案】B【解析】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思想地位,儒学得到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故选B项;秦代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排除A项;西汉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已经确立,而宋代晚于汉代,且与“始于”不符,
排除C项;西汉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已经确立,而清代晚于汉代,且与“始于”不符,排除D项。5.【答案】A【解析】依所学,《史记》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故选A项;《汉书》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排
除B项;《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排除C项;《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排除D项。6.【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自汉武帝开始,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学习儒家经典,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西汉选
官有察举制、征辟制、太学中选拔等多种方式,且表格信息不能反映入仕途径的选择,排除B项;根据表格信息,反映的是太学弟子人数的增加,不能反映官位垄断的情况,排除C项;根据表格信息,反映的是太学弟子人数的增加,不能反映学术思想竞争的
情况,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画中人物的服饰除汉服外,大多穿着典型的鲜卑服;下方装饰连珠纹的团花图案,显示出波斯文化的重要特征”可知北魏统治时期鲜卑人、汉人和波斯人之间都存在文化交流,故选D
项;材料体现了鲜卑统治时期鲜卑文化、汉文化和外来文化并存的现象,排除A项;在漆画中鲜卑男子既穿鲜卑服饰,也有穿汉服的,体现了汉族与鲜卑族的相互交融,排除B项;北魏与西亚地区的波斯在当时只能通过丝绸之路建立间接的联系,排除C项。8.
【答案】C【解析】隋朝(581年—618年)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多年,但开通大运河,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创立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故选C项;秦朝存在于公元前22
1年—公元前207年,修筑长城,设三公九卿制,排除A项;西晋存在于265年—316年,与“大运河、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不符,排除B项;唐朝(618年—907年),统治289年,与“短短三十多年”不符,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科
举制和三省六部制,排除D项。9.【答案】B【解析】唐太宗时期对少数民族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如羁縻府州、和亲等,使草原各少数民族首领归心,故选B项;“知人善用,虚怀纳谏”是导致“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排除A项;“唐蕃和亲”是开明民族政策的表现之一,不能使各少数民族首领尊重唐太宗,排除C项;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的是唐玄宗,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唐朝的中枢机构是三省六部,其运行程序是:皇帝下旨,中书省起
草修建宫殿的诏令,经门下省审核通过后交由尚书省下属六部中负责修建水利工程的工部执行,选择C项符合题意。11.【答案】B【解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科举制度,故选B项;A项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排除A项;C项是世官制,排除C项;D项是军功爵制,排除D项
。12.【答案】B【解析】鉴真东渡体现的是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到日本,玄奘西行体现的是中国向外学习,即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双向交流,故选B项;世界领先的话就不需要玄奘向天竺取经了,排除A项;“求同存异”指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源远流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
深厚,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材料隋唐时期“飞天”形象是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羽衣霓裳舞》包含南亚和中亚元素,可见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故选A项;风格单一与“多元文化混合物”矛盾,排除B项;《羽衣霓裳舞曲》反映的是贵族生活而非
市民生活,排除C项;唐朝文化吸收了南亚中亚等多种文化元素,并不“固守传统”,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魏晋时期,政治局势混乱,这一时期的文坛既有渴望建功立业、抒发雄心壮志的建安文学,又有逃避污浊世态、钟情于山水的田园诗,故选C项;京剧形成于清代嘉道年间,排除A项;书法追求个性,
绘画突出山水在两宋时期较为明显,排除B项;D项所述是明清时期小说的特点,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据材料“通判与知州分权”,结合所学可知,通判代表皇帝监察地方,有权向皇帝直接奏报,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通判与知州”,可
知材料围绕“中央与地方”矛盾展开,并非“皇权与相权”,排除A项;“通判与知州分权”,可知材料强调通过部门相互牵制来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该措施的积极作用”,材料强调通判与知州分权的积极作用,而“宋代
积弱”是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的消极影响,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是今天的台湾,故选B项;元朝设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排除A项;澎湖巡检司隶属于福建晋江县,排除C项;元朝时期,现广东地
区大部属于江西行省,小部属于湖广行省,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略18.【答案】C【解析】据唐代至清代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柱状图,江苏地区的状元人数从唐代至清代不断增加,在明代超过河南,结合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可知,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进步,故选C项;材料只是涉及河南和江苏两个地
区的状元人数,未能直接反映出南北经济的差异,排除A项;材料强调江苏的状元人数逐渐比河南过,并未提及社会成员身份的变化,排除B项;明清时期的政治重心在北方,排除D项。19.【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宋书和南朝说明是三国两级南北朝时期,材料中的“江南地
广野丰,民勤本业……覆衣天下”说明江南农耕经济发展,而决定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北民南迁不仅带来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工具技术,导致南方生产力迅速提高,故选B项;社会相对安定和自然条件优越是客观原因,排除A.C项;政府重视是原因之一,排除D项。20.【答案】D【解析】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胶
泥活字印刷术,欧洲人加以借鉴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故选D项;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所发明,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
,在宋代之前,排除B项;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21.【答案】B【解析】《授时历》为元代郭守敬所作,其法以365.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
25.92秒,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故选B项;《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撰的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排除A项;《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排除C项;《天工开物》是
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排除D项。22.【答案】C【解析】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废宰相;明成祖朱棣设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特务机构上,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增设东厂,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C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元朝巩固统
一的举措是修筑驿道、设立行省、设宣政院管理吐蕃、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排除B项;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主要表现是奏折制度、军机处、文字狱,排除D项。23.【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
标志是雍正帝时期军机处的设立,故选D项;根据所学,明太祖废除宰相大大加强了皇权,但君主专制尚未发展到顶峰,排除A项;根据所学,康熙帝时期设置南书房,在中央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加强了皇权,但君主专制尚未达到顶峰,排除B项;明成祖设立内阁是皇权加强的产物,但不是君主专制发展
到顶峰的标志,排除C项。24.【答案】B【解析】略25.【答案】D【解析】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历时30余年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编撰成《本草纲目》,它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总结性著作,被后人营为“东方药物巨典”,故
选D项;《千金方》是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它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排除A项;《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编年体史学巨著,排除B项;《梦溪笔谈》是宋代科学家沈括所著,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排除C项。26.【答案】B【解析】据材料“明朝后期,随
着越来越多农村家庭融入商品经济”可知,明朝后期市镇崛起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雇佣劳动,排除C项;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政府鼓励民间丝绵业发展,排除D项。
27.【答案】C【解析】林则徐、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故选C项;“抵御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此时清政府没有向西方学习,仍处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排除B项;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及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作为地主阶级抵抗派不能真正认识到清政府的落后,排除D项。28.【答案】A【解析】据材料“清政府视之为‘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上海道台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可知,清政府主动划给英国人租界
,说明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故选A项;据所学近代清政府并不能妥善解决华洋矛盾,排除B项;据材料“清政府视之为‘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可知清政府不懂国际法,排除C项;材料中的地方官代表的是清政府,且清政府并未失去对地方官的控制力,排除D项。2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永眠的中华开始觉醒,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相信对我国将来的进步会发生最有益的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故选B项;材料旨在强调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而非民族危机的加深,排除A项;先进知识
分子向西方学习开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排除C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这一说法与材料的主旨“民族觉醒”不符,排除D项。30.【答案】A【解析】略二、非选择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计40分)31、(1)任选四人,列举其某个主要成就,符合史实即可。(
12分)(2)事例:(8分)标准:文化(成就)领域。思想领域(儒家):孔子、朱熹、顾炎武科学领域(农学):贾思勰、王祯、徐光启文学领域:李白、苏轼、曹雪芹32、(1)①西域都护府②宣政院③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通
过金瓶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治理④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设置台湾行省。(每一个要点答出一条即可)(8分)(2)秦朝:设立郡县制。(2分)元朝除今天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立10个行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理。设立北庭
都元帅府、宣慰司等机构管理西域。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元朝:行省制2分;治理吐蕃、西域、台湾的举措,任意答1点得2分。共计4分)(3)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
钓鱼岛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任意答出2点得4分)创新:采取因地制宜的统治方式、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