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仁智班)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6)页,242.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0dadb7a2c5b967bd4b4e76baac5370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阆中中学校2020年春高2019级仁智及自主招生系列入学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B.该病毒具有细胞核结构C.该病毒的结构中含有5种碱基、8
种核苷酸D.该病毒的生命活动需要宿主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
含核糖体、细胞核结构,AB错误;C、该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因此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C错误;D、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其生命活动需要宿主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D正确。故选D。2.阿胶原产于山
东,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阿胶的滋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可能是必需
氨基酸B.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主要储能物质是葡萄糖C.中药三宝”具有滋补作用的原因是含有对人体有益的Zn、Fe、Ca等微量元素D.食用驴皮熬成的阿胶能减少人体对糖类的摄入,因为阿胶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答案】A【解析】【分析】
Ca不是微量元素,而是人体的大量元素;阿胶的主要成分是驴皮,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详解】A、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可能是必需氨基酸,A正确;B、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C、药物的滋补作用
主要是因含有人体必需的一些化学物质,如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等,但Ca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D、动物细胞中没有纤维素,阿胶不含有纤维素,纤维素在植物细胞中含有,D错误。故选A。3.下列细胞膜有关知识的叙述
,错误的是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多少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但控制作用是相对的C.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对应受体结合,是细胞进行交流的方式D.细胞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使得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
】D【解析】【分析】生物膜的功能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但是是相对的;细胞膜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该过程可以通过膜上的受体或者通道来完成;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
性,就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具有流动性。【详解】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多少,A正确;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但控制作用是相对的,B正确;C、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对应受体结合,是细胞进行交流的方式,C正确
;D、细胞膜上的所有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错误。故选:D。【点睛】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
、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4.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关于细胞结构的概念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h为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图中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糖蛋白C.图中d为细胞壁,
是植物细胞的边界D.在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一定都含有g和h【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其中a为细胞质,包括e细胞质溶胶(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b为细胞核;c为细胞膜;d为细胞壁;e为细胞质溶胶(细胞质基质);f为细胞器;g为叶绿体;h为线粒体。【详解】
A、图中h为线粒体,是植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错误;B、图中c是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糖蛋白的参与,如高等植物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C、图中d为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透性,不是细胞的边界,C
错误;D、g是叶绿体,h是线粒体,并不是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B。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古人为了吃到鲜荔枝,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现在通过控制下列哪组条件便可轻松获得新鲜荔枝A.低O2、高CO2、零上低温、湿润B.低
O2、高CO2、零下低温、干燥C.无O2、高CO2、零上低温、湿润D.低O2、低CO2、零下低温、干燥【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减少水果细胞水分的散失和在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
消耗,可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时间。低O2,细胞的有氧呼吸弱,而无氧呼吸受抑制,可使有效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无O2,细胞的无氧呼吸旺盛,有机物的消耗增多。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高CO2可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低CO2则不能有效地抑制细胞呼吸。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的
强弱;零上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进而降低呼吸作用,但若零下低温,则会冻伤水果。湿润,可减少水果中水分的丢失,有利于保鲜,而干燥则会加快水果中水分的丢失,不利于保鲜。综上所述,A正确,B、C、D均错误。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的细胞内
多种酶的活性会降低B.细胞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D.细胞分化会使细胞周期变长、代谢减弱【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
,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会降低,A
正确;B、细胞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B正确;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D、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因此分化后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周期,且细胞分化也不一定会使代谢减弱,D错误。故选D。7.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关于染色体和DNA的关系,
正确的是()A.染色体和DNA都在分裂间期复制B.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数目也加倍C.DNA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也加倍D.每条染色体都由蛋白质和一个DNA分子组成【答案】A【解析】【分析】一条染色体含有
1个或2个DNA分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着丝点分裂时,此时DNA分子数目不变;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变。【详解】A、染色体和DNA都在分裂间期复制,A正确;B、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加倍,此时DNA数目不变,B错误;C、DNA数量在分裂
间期加倍,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D、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错误。故选A。8.下列关于测交、自交、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A.测交能够判断相对性状的显性、隐性B.杂合子连续自交可提高纯
合子的比例C.不同植物的雌雄花之间的自由传粉就是自交D.同一株玉米的雄花花粉落到雌花柱头上属于杂交【答案】B【解析】【分析】1、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也可以用来判断另一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2、自交是指
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可以是纯合子(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3、杂交是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详解】A、测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如果测交后代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出现,说明该个体为杂合子,但不能判断显隐性,A错
误;B、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2)n,所以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B正确;C、同一植物的雌雄花之间的自由传粉称为自交,C错误;D、同一株玉米的雄花花粉落到雌花柱头上属于自交,D错误。故选B。9.豌豆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有一批基
因型为DD与Dd的高茎豌豆,两者的数量比为1: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高茎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为()A.7:1B.3:1C.15:1D.5:1【答案】A【解析】【分析】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之分,受D和d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又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D
D的个体后代都是DD,Dd的个体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详解】基因型为DD与Dd的高茎豌豆,两者的数量比为1:1,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授粉,只有Dd的后代出现dd。因为Dd×Dd→1/4DD:1/2Dd:1/4dd,所以后代矮茎豌豆dd的概率
=1/2×1/4=1/8;则后代高茎豌豆所占的概率为1-1/8=7/8。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高茎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为7:1,A正确。故选A。10.利用基因型为Dd的杂合高茎豌豆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比例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自交后代产
生高茎与矮茎两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3:1B.减数分裂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接近于1:1C.自交后代有DD、Dd和dd三种基因型,比例接近于1:2:1D.测交后代产生高茎与矮茎两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1:1【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
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属于表现型的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B、减数分裂产生D
和d两种配子,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了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C、自交后代有DD、Dd和dd三种基因型,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
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间接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D错误。故选B。11.如果用32P、35S、15N标记T2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结构中()A.可在DNA中找到32P、15NB.可在外壳中找到35
S、15NC.可在外壳中找到32P、15ND.可在DNA中找到32P、35S、15N【答案】A【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因此15N同时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蛋白质外壳。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2P,而外壳中检测不到放射性。【详解】A、据上分析可知,15N和32P可以标记亲代噬菌体DNA
,其进入细菌,以自身DNA为模板,利用细菌提供原料,故可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15N和32P,A正确;BC、由于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且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所以不能在子代噬菌体外壳中找
到32P、35S、15N,BC错误;D、35S只存在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噬菌体侵染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且DNA中没有S元素,故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不能找到35S,D错误。故选A。12.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
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一代DNA应为②B.子二代DNA应为①C.子三代DNA应为④D.亲代的DNA应为⑤【答案】C【解析】【分析】DNA半保留复制是:DNA在进行复制
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子代DNA分子其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半保留复制。【详解】A、DNA复制1次,子一代DNA应为15N14N,子一代DNA应为②,故A正
确;B、DNA复制2次,子二代DNA应为2个15N14N和2个14N14N,子一代DNA应为①,故B正确;C、DNA复制3次,子三代DNA应为2个15N14N和(23-2)个14N14N,子三代DNA应为③,故C错误;D、亲代DNA分子是15N15N,亲代的DNA
应为⑤,故D正确。故选C。13.下列关于真核生物核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个碱基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B.双链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A+C)/(G+T)的比例上C.某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A:T=1:2,则该DNA分子中A:T=2:1D.检测某生物样品中碱基比例,嘌呤含量
不等于嘧啶含量,该生物样品不可能是噬菌体【答案】D【解析】【分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双链DNA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
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A-T、C-G)。【详解】A、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没有连接磷酸,A错误;B、不同双链DNA分子(A+C)/(G+T)均为1,不能体现其特异性,B错误;C、某双链DNA分子中A、T配对,故该DNA分子中A:T=1:1,C错误;D、检测某
生物样品中碱基比例,嘌呤含量不等于嘧啶含量,该生物样品不可能只含有双链DNA,噬菌体只含有双链DNA,不含有RNA,D正确。故选D。14.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携带的遗传信息的表达都必须通过蛋
白质才能实现B.把含14N的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50%C.只要是RNA病毒感染该生物,就会发生④过程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方式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模板与生成物可以判断,图中①~⑥分别为DN
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复制、翻译过程。【详解】A.遗传物质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通过tRNA或rRNA等表达,不一定通过蛋白质才能实现,A错误;B.把含14N的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DNA复制所用
原料均含有15N,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B错误;C.逆转录是逆转录病毒才会发生的过程,C错误;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正确。故选D。【点睛】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复制转录翻译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
)模板DNA的两条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原则A-T、G-CT-A、A-U、G-CA-U、G-C结果两个子代DNA分子mRNA、tRNA、rRNA蛋白质信息传递D
NA→DNADNA→mRNAmRNA→蛋白质意义传递遗传信息表达遗传信息二、填空题15.下图甲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乙表示在温度为25℃(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
0℃)、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的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①过程称为_______;③过程的正常进行,不只有多种酶参与反应,还需要的物质是___
_____。(2)图乙曲线中A点的含义是______;当光照强度为B时,该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可用________(用坐标中的字母)表示;BC段,限制CO2吸收的因素是_______。(3)攀枝花的芒果口感好,
糖分含量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答案】(1).线粒体内膜(2).光反应(3).ATP和C3、[H](4).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5).a+b(6).CO2浓度(7).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解析】【分析】析图甲可知,图中①过程
表示水的光解,发生在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②过程表示[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③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④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分析图乙可知,a点表示呼吸作用强度,b点表示光饱和点时的净光合作用强度;A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
光合作用强度有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点表示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表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②过程表示[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发生在有氧呼吸的
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上;③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该过程要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因此需要不同的酶催化,除外还需要的物质是ATP和C3、[H]。(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根据以上分析
已知,呼吸作用强度为a,B点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为b,则该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a+b;由于B点为该植物光饱和点,根据题意图乙达到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因此BC段,限制CO2吸收的因素是除了温度以及横轴以外的其它因素,如二氧化
碳的浓度。(3)攀枝花的芒果口感好,糖分含量高,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类等有机物的积累。【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判断甲图中发生的生理过程及其场所
,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以及场所,结合图中的判断进行解决问题;能够正确分析乙图的坐标曲线图中的关键点的含义和生理过程,理解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是突破该题的关键。16.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以上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
序依次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3)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4)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_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5)染色体数目加倍
发生在[]__________期图中。图B表示细胞分裂__________期。(6)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________,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_______。【答案】(1).植物细胞(2
).有细胞壁而无中心体(3).BCAD(4).分裂间(5).4(6).A分裂后(7).前(8).8(9).0【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
裂前期;C细胞中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详解】(1)该图具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是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2)由以上分析可知,A处于后期、B处于前期、C处于
中期、D处于末期,所以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上述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BCAD。(3)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所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上图还缺少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简图。(4)由D图来看,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5)着丝点断裂
,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有丝分裂后期。图B细胞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6)A图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数目为8,染色单体数0。【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
所处的时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17.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花小,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水稻的紫叶鞘对绿叶鞘完全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和a)。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水稻间行种植。
(1)若要获得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________(操作)并套袋隔离,待雌蕊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种子成熟后收获________(填“甲”或“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
只有1种,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差异,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2)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________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
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你的判断。_______(3)由于甲、乙两品系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此为基础培育优良杂种。请你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未成熟去雄(2).乙(3).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母本去雄不彻底等)造成母本发生了部分自交(4).绿叶鞘(5).(6).将甲、乙间行种植,令其自然传粉,收获乙植株上的种子,种植后在苗期可根据叶鞘颜色选
苗,保留紫叶鞘幼苗即为杂种植株【解析】【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紫叶鞘(甲:AA)和绿叶鞘(乙:aa)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水稻间行种植,既可以发生自交,也可以发生
杂交。【详解】(1)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未成熟去雄并套袋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甲(AA)为父本,乙(aa)为母本,因此种子成熟后收获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其基因型为Aa,播种这些种
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为紫叶鞘,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分离,原因可能是由于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母本去雄不彻底等)造成母本发生了部分自交。(2)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则可发生自交,
也可发生杂交,因此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绿叶鞘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遗传图解如下:(3)要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可将甲乙间行种植,令其自然传粉,收获乙植株上的种子,种植后在苗期根
据叶鞘色选苗,保留紫叶鞘幼苗即为杂种植株。【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过程,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甲和乙的基因型及杂交过程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能设计简单的方法获取优良的杂种植株。18.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
物学知识回答:(1)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②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核糖体在信使RNA上相对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若合成⑤时到图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结束,则终止合成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2)图2中方
框内所示结构是_______的一部分,DNA与其在空间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3)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肽链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其原因___________;若肽链未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图1显示的遗传信息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翻译(2).tRNA(3).从左到右(4).UAA(5).RNA(6).DNA是双螺旋结构(或DNA双链结构)(7).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翻
译提前终止(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终止密码提前出现)(8).密码子具有简并性(9).DNA→RNA→蛋白质【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①是DNA;②是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③为氨基酸,是合成
蛋白质的原料;④为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⑤是肽链;⑥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图2是转录过程,方框内所示结构是RNA的一部分。【详解】(1)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翻译;②表示的物质是tRNA;根据tRNA在核糖体中的位置判断,核糖体在信使RNA上相对运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若合成⑤时到图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结束,则终止合成的密码子是其后面的UAA。(2)图2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RNA的一部分,DNA与RNA在空间结构上的区别是DNA是双螺旋结构。(3)若④DNA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发生了基因突变,最终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肽链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其原
因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翻译提前终止。若肽链未发生改变,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4)图1显示的是转录和翻译过程,其遗传信息的流向是DNA→RNA→蛋白质。【点睛】本题结合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
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合成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及作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