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PDF版).pdf,共(7)页,592.47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ffd2ccdf10c0c8a262184db31c2fe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得到较大发展,明弘治年间,吴江县有3市4镇,至清
康熙年间有10市7镇;吴江县的盛泽镇在明弘治年间是一个有五六十家居民的村落,而清乾隆年间成为了一个拥有四五万人口的市镇.这表明了明清时期()A.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色彩B.生产关系出现近代化特色C.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D.社
会转型因素在潜滋暗长2.中国近代经过从洋务运动到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建设,近代的工商业城市发展了现代工商业集中的地区,包括铁路、轮船航线,电报、电话,所及诸处,文化与社会均呈现"都会化"现象,而且居民也趋向于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
主要特点是()A.以民族经济发展为主导动力B.西方引领与政府主导相结合C.铁路和电信事业发展较迅速D.大中城市的建设居于优先地位3.15世纪的欧洲城市,逐渐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道路、广场、博物馆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包括()A.新航路开
辟促进资本原始积累B.文艺复兴对人的关注C.资产阶级重视基础设施建设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4.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已经修筑了通向南方的阿庇安大道.帝国建立后,罗马人筑路的步伐并未停止,克劳迪亚大道“使得阿尔卑斯山脉可以通行”;1世纪末2世纪初,罗马道路修
筑至中东地区等.据此可知,古代罗马()A.道路修建维持帝国繁荣B.交通进步保障边境安定C.对外扩张促进交通发展D.边疆开发加快道路建设高二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5.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时期,大运河成为“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朝的生命
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的统一稳定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运输方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政府对运河修建非常重视6.清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培养海军医生,于1893年设立北洋医学堂,这
是中国最早的官立西医学校.1906年,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一些人士在北京合办协和医学堂,即现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这些医学堂设立反映了当时中国()A.医疗卫生近代化有所发展B.中医与西医在碰撞中融合C.洋务运动激发了变革热情D.医学西方化已成社会
共识7.中国古代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所以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主要体现了()A.政府高度重视医学家的道德标准B.中医理论与医疗实践相相结合C.古代医学家对生命价值十分重视D.社会主流
价值观对医药学的影响8.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倾向于以“礼仁”为核心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国家,而荀子则倾向于以“礼法”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这说明先秦儒学()A.蕴含统一思想B.成为主流思想C.强调恢复周礼D.主张中央集权
9.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强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价值,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A.民主共和制度已经得到确立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儒家思想主流
地位已经丧失D.传统文化影响较大10.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有人说“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A.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B.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重视C.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D.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
化的传播使者高二历史试卷第3页(共6页)11.中世纪,13、14世纪的修道院保留和研究古代文献,不少教会热衷于高等教育和艺术事业,教会学校教授“七艺”,众多修士从事科学、哲学活动,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
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A.基督教垄断欧洲教育和文化B.推动欧洲近代科学产生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12.据有关资料,美国跨族婚姻从1970年的30万宗发展到2000年310万宗,在1990年人口普查时,有130万的美
国白人因理不清他们的族裔血脉一直无法确切登记,干脆就填写“美利坚族裔”.这反映出美国()A.跨族婚姻缓和了社会矛盾B.跨族婚姻促进民族国家认同C.人口和社会结构发生改变D.族群混合导致社会关系混乱1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的移民流向英
国.而法国则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后来政治难民也从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来到欧洲.移民的涌入()A.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结果B.引发欧洲种族歧视和社会冲突C.为
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14.上海自清末开埠以来,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饮食文化从此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德大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来西
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爱.这体现当时中国()A.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领先全国B.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C.时代影响下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D.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15.通过古代
“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在()A.文明史观下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B.近代化史观下中
国社会日益进步C.整体史观下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社会史观下人民生活更加丰富16.在当今国际经贸交流中,文化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跨文化交际的方法及东西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差异也受到更多关注.这从侧面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增多B
.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C.文化交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国际贸易对文化创造的贡献高二历史试卷第4页(共6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医疗与公共卫生】(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以来,中医学在传承
中寻求变革,但传统中医观念及诊疗方法依然流行.传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注重个人的养生与保健,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针灸治疗使用广泛.中国近代,无论是清政府还是中华民
国政府,医疗制度侧重于服务达官贵人,对百姓影响甚少.而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国民健康不仅是个人的私事,更是国家的公事.国家必须尽到责任,维护国民健康,培养国民民族气魄与健全体格.个人必须配合政策,尽好国民的责任.———摘编自皮国立«碰撞与汇通:近
代中医的变革之路»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起省、市、县、乡镇、社区的医疗网络,方便患者就医.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我国推行计划免疫,有效控制了很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疫病,如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医疗机构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日趋强化
,各级医疗机构明确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和救助制度,确保全民病有所医.注重公共卫生建设,强化全民卫生意识.———摘编自张栋«新中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轨迹»(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有哪些发展,并说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18.【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家训节选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唐刘禹锡«名子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
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宋刘清之«戒子通录»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清张英«恒产琐言»高二历史试卷第5页(共6页)材料二中国文明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一个原因在于地理方面.它的西南
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中国从一开始起,就能供养很可观的人口如此巨大无比的人力资源,使中国人能够不管事态发展如何,始终保
持自己的特点还有中国的农业生活方式.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土地是否适宜耕种这一点,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中国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各地区的中国人,尽管各自操的方言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
�但到19世纪中叶,这一形势发生了突然而剧烈的变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训体现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文明保持连续性的原因.(6分)19.【商贸与文化交流】(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中期英国人喝茶仿效中国人的做法,冲的很淡;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那些贵妇们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
使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按照他们的饮茶习惯增加了牛奶和糖.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功夫茶到英式下午茶»材料二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
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进入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切茶、焙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
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逐步超过了中国茶.———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2)茶叶博物馆的解说员向游客介绍近代世界茶文化发展.据上
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解说词.(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8分)高二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20.【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
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材料二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
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
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提取材料中关于世界文明的观
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中外结合,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