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期中考试)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22)页,1.65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f10efe8d34e22545bb91c269ed0145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期中)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将我国首次火星
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该标识中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每个行星以各自的特征色呈现。行星镶嵌在C形轨道之上,如图所示,其中序号和名称匹配的是:A.①—水星B.②—火星
C.③—木星D.④—天王星【答案】B【解析】【详解】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据此可知,①为金星,②为火星;③为土星,④为木星。故选B。【点睛】主要考查了八大行星距日远近关系,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
运用于分析解答。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图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炭含量(单位为10°)。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2.冰雪表层的黑炭会对冰川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因为具对太阳辐射A.反射强,加速冰雪消融B.反射弱,加速冰雪累积C.吸收强,加速冰雪消融D.吸收弱,加速冰雪累积3.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炭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夏季A.降水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B.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C
.气温高,利于大气层中黑炭自燃D.太阳辐射强,促进了黑炭的分解【答案】2.C3.A【解析】【分析】【2题详解】与冰川相比,黑炭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强,会使冰川表面增温,从而加速冰雪消融,故C正确,D错误。冰川反射强,黑炭反射弱,故A错误。
冰川反射强,黑炭反射弱,黑炭的存在会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多,从而加速冰雪消融,B错误。故选C。【3题详解】“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说明影响黑炭浓度的因素主要是风和降水。根据材料判断,青藏高原夏
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故A正确。西风冬季强,夏季弱,夏季青藏高原受西风影响小,B错误;即使夏季气温高,大气层中黑炭也不会自燃。故C错误。太阳辐射不是影响黑炭浓度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利
用能力。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图1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高度在4800m左右,右图为左图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①海拔高度低;②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③
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④地处山地迎风坡A.热带季雨林带,①③④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③④C.热带季雨林带,①②③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②④5.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左图中高黎贡山,考察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排列正
确的是①常绿阔叶林;②针阔叶混交林;③干暖灌丛;④针叶林;⑤高山草甸;⑥高山冰雪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⑤【答案】4.A5.C【解析】【分析】本题以高黎贡山脉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以及自然带的分布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
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4题详解】读图可知密支那位于,伊洛瓦底江的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故①正确;该区域季节性的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故②错误;密支那一带地处中南半岛之上,夏季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读图可知密支那北部的海拔较高,南部的海拔较低,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
多,故④正确,结合图中的降水和气温统计资料图可知密支那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侯,其植被带为热带季雨林带,因此,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5题详解】读图可知Q点位于中南半岛之上,该地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其基带植被为热带季雨林带,该兴趣小组自Q点向西北方向攀爬时
随着海拔的山高其热量条件逐渐变差,水分条件也会有所变化,因此,植被也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可知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是干暖的灌丛、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即③①②④,该区域的山体海拔还不足够高,因此,不会出现高山冰雪带,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点睛】第2
题容易误选C项;第3题容易误选D项,该区域的山体海拔还不是很高,因此,不会出现高山冰雪带。阅读西电东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输送水电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7.煤炭富集地区输出火电有利于A.发展高耗能工业B.减少当地污染C
.发展煤化学工业D.提高经济效益【答案】6.C7.D【解析】【分析】【6题详解】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一是将⑤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二是将④三峡和③金沙江干支流水
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中部“西电东送”通道;三是将①黄河上游水电和②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形成北部“西电东送”通道。②③④为水电。故选C。【7题详解】煤炭富集地区输出火电,可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能源输出,不利于发
展高耗能工业和煤化学工业;发展火电可能加重当地污染,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通常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标志着人口老龄化的开始。
下表为“1987-2017年我国人口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8.影响1987-2017年我国人口统计数据中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政策B.生产力水平C.婚姻状况D.文化教育9.针对2017年数据所反映的我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
鼓励国内人口流动B.大量接纳海外移民C.全面调整户籍政策D.适时调整生育政策【答案】8.B9.D【解析】【分析】【8题详解】1987-2017年我国人口统计数据中自然增长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等,人口政策、婚姻状况、文化教育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但不是根本原因。故选B。【9题详解】针对2017年数据可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1.4%,标志着人口进入严重老龄化,可适时调整生育政策,提高出生率,减缓老龄化,D正确;鼓励国内人口流动、全面调整户籍政策
不能提高人口出生率,AC错误;我国为发展中国家,很难大量接纳海外移民,B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2019年4月杭州
市第11个市辖区——钱塘新区正式挂牌,辖区主要为原江干区的下沙经济开发区和萧山的大江东工业区,2017年8月,杭州临安撤市设区,以原临安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安区的行政区域。下图为临安市近年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0.
钱塘新区的成立和临安撤市改区主要是为了A.使杭州跻身“一线”城市B.体现我国城市发展方向C.实现杭州产业转型升级D.增强杭州市的辐射带动作用11.据图分析可知A.2013-2016年临安城市土地利用率相对比较低B.2015年之后,临安
房地产发展出现停滞C.2015年之后,临安建成区面积下降而建筑物数量增长D.2013-2016年临安城市土地利用率相对比较高【答案】10.D11.A【解析】【10题详解】钱塘新区的成立和临安撤市改区成为杭州市第1
1个市辖区,会方便大城市杭州市的管理,这个优点有利于增强杭州市的辐射带动新区域经济发展,D对。钱塘新区的成立和临安撤市改区并不会就使杭州成为“一线”城市,A错。我国城市发的方向也并非设置新区和撤市设区,B错。一个区的规划进来,并不会影响整个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C错。故选D。【11题详解】读临
安市近年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变化图得知,2013-2016年期间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一直大于建筑物数量增长,得知2013-2016年临安城市土地利用率相对比较低,A对D错。2015年之后,临安房地产也以每年4%左右的速度在发展,B错。2015年之后,临安建成区面积增
长速度发生下降(并非面积下降)而建筑物数量增长,C错。故选A。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落户东北乡镇地区,因这些落户企业每年在农作物播种和收获时为员工各放一个月假,故被称为“两假企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两假”开始时间分别是A.2月中旬7月中旬B.4月中旬9月中旬
C.6月中旬11月中旬D.8月中旬次年1月13.“两假企业”对东北乡村振兴的影响有①促进农民就业②优化农村产业结构③加快农村空心化④减少农业土地闲置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③④【答案】12.B13.B【解析】【12题详解】每年在
农作物播种和收获时为员工各放一个月假,东北4月中旬9月中旬分别为农作物播种和收获时间,故选B。【13题详解】“两假企业”在农作物播种和收获时为员工各放一个月假,有利于农民在农忙时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减少农业土地闲置,可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就业,优化农村产
业结构,①②④正确;农民并没有完全离开农村,不会加快农村空心化。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郊间公共客运系统。左图为
我国某大城市某站甲、乙两个快速公交站台示意图,右图为两个站台工作日分时段平均净上车人数统计图(净上车人数=上车人数-下车人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临近甲、乙两个站台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A.住宅区B
.商业区C.工业区D.行政区15.快速公交系统A.该站运行方向为M出城、N进城B.与轨道交通相比,更准时C.与普通公交相比,运营效率更高D.能够促进城郊间人口迁移【答案】14.A15.C【解析】【14题详解】读
两个站台工作日分时段上车人数统计图可知,无论是甲还是乙站台,都在上午7:00时,净上车人数为正值,而下午18:00净上车人数为负值。说明甲乙两个站台所在的城市功能区,为住宅区。清晨人们从住所乘快速公交系统去城
内工作,所以上车人数,大于下车人数,净上车人数为正值。而傍晚时分,下班后的人们回家休息,所以下班人数大于上车人数,A对。在上午时段到商业区购物的人数应大于离开的人数,净上车人数应为负值,B错。工业生产,一般需要24小时不间断工作,该区域
的净上车人数不会发生如此大的时间变化,C错。行政区在工作时间段应当是下车人数大于上车人数,净上车人数为负值,D错。故选A。【15题详解】读图可知,甲站台早晨上车人数大于乙站台,且全天净上车人数为正值,为上车进城工作人员,所以M为进城方向,乙站台公
交运行方向来看,N全天下车人数多于上车人数,应为出城方向,A错。与轨道交通相比,快速公交系统受地面交通状况影响较大,准时率不如轨道交通,B错。与普通公交相比快速公交速度快,运营效率更高,C对。人们每天乘坐快
速公交系统去单位工作,属于人口空间流动,定居地没有发生变更,不是人口迁移,D错,故选C。16.下图示意某地质作用形成过程。该地质作用,属于A.流水侵蚀B.断裂作用C.风化作用D.冰川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岩石裂隙中的
水在反复冻融交叠的过程中相态发生变化,也使得岩石裂隙不断扩张,最终崩解碎裂成小块岩石和碎屑,水的冻融作用使得岩石发生破坏作用,属于冻融风化作用,该地质作用属于物理风化作用。流水侵蚀,是水的流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排除A。断裂作用往往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与题意不符,排除B。题意表明,该地质作
用与冰川无关,排除D。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下面的图a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略图,图b为图a中甲地煤制气工艺流程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甲地开展煤制气
生产,体现其优势的是①该地煤、水等资源丰富②为低碳、清洁生产方式③可大幅降低能源运输成本④缓解沿海地区环境污染压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8.关于新疆发展轻纺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贸服装企业向新疆
转移,可显著降低产品出口运输成本B.新疆发展服装产业,可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C.棉纺工业区靠近产棉区分布,可降低棉花运输成本D.乌鲁木齐发展纺织品贸易,可体现其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答案】17.C18.A【解析】考查煤制气生产的优势、工业区位因素。【17题详解】新疆深居内陆,降水
少,水资源不丰富,①错误;从图中可看出煤制气会排放含酚等废水,不是低碳清洁生产方式,②错误;合成天然气比煤运输成本低,因此可大幅降低运输成本,③正确;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缓解沿海地区环境污染压力,④正确。故选C。【18题详解】外贸服装企业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新
疆深居内陆,向新疆转移,会增加产品出口运输成本,A错误;新疆发展服装产业可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B正确;棉纺工业区靠近产棉区可降低棉花运输成本,C正确;乌鲁木齐发展纺织品贸易可体现其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选A。湿地
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完成下列各题。19.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燥度越小,
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B.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C.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D.河流湿地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20.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1.5~3。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B.上游来
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答案】19.C20.A【解析】本组题考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知识。【19题详解】从图中看湖泊湿地与河流湿地与干燥度并不呈
正相关关系,全部湿地和沼泽湿地与干燥度呈正相关关系,导致总湿地与干燥度呈负相关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沼泽湿地,沼泽湿地随干燥度的变化最明显。故选C。【20题详解】黄河下游湿地主要是河流入海口的沼泽湿地,上游来水量大,河口的沼泽湿地面积
就大,A正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需要加强蓄水工程建设,以满足提水的需要,增加的主要是湖泊湿地;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紧张,不宜发展水稻生产,因此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并不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故选A。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表示该区域某一粮食作物生长周期(约252日)内的降水量(单位:m)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该地区的河流都具备的特征是A.
冬季都有凌汛现象B.全年都可以通航,水运价值高C.含沙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大D.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2.图中所示的粮食作物最可能是A.玉米B.冬小麦C.棉花D.春小麦【答案】21.C22.B【解析】【21题详解】读图可知,得知该区域主要是我国华北海河和黄河下游的平原地
区,中上游因为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又因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区,所以流量季节变化大,C对。凌汛需要温度(低于0℃,有结冰期)和流向(低纬向高纬)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河段都符合,A错。该地区河流因为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大,所以水运条件较差,B错。该地区大多处于下游平原地区,水能资源差
,D错。故选C。【22题详解】读该区域某一粮食作物生长周期(约252日)内的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该农作物生长期内(约8个半月)降水约为100多毫米,说明没有经过7、8月份,所以是一种越冬的作物。而华北地区的
越冬粮食作物为冬小麦,B对。玉米和春小麦不越冬,A和D错。棉花不是粮食作物,C错。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下图示意某地质勘探队在局部区域实施钻探作业获得的资料。图中阴影部分是露天煤矿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
3.该区域的构造地貌是()A.背斜谷B.向斜谷C.背斜山D.向斜山24.图中开采露天煤矿的最佳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23.D24.C【解析】【23题详解】根据图中三处取样点钻孔海拔以及煤层距地表深度可
分别求出三地的煤层海拔高度,得出结论为中部煤层海拔较低,两侧煤层海拔较高,而该区域煤层的形成时间大致相同,故该区域同一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读该处等高线可知,该区域地貌为山地,因此构造地貌为向斜山,A、B
、C错误,D正确。故选D。【24题详解】甲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露天采煤易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A错误;乙处位于山谷,若遇暴雨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B错误;丙处等高线稀疏,地势较缓,适合露天采煤,C正确;丁处
无露天煤层分布,D错误。故选C。25.下图曲线表示甲地(10°S)与乙地(30°N)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完成问题。图中数字对应的节气,为冬至日的是A.①B.⑤C.①和⑤之间D.①和②之间【答案】D【解析
】【详解】题意表明,图中曲线表示甲地(10°S)与乙地(30°N)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的年变化情况。图中⑤△H为最小值,即直射点离乙地(30°N)最近,离甲地(10°S)最远,直射点应位于北回归线,表示的节气应为夏至日。夏至日以后,直射点向
南移动,逐渐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升高),远离乙地(正午太阳高降低),使得△H上升,至①点时,△H达到最大值,此时直射点应移到甲地所在纬线,即直射10°S(11月2日前后),△H一直为甲、乙两地的纬度差(40°),此日以后,直射点移至南
回归线,再北移至10°S(2月9日前后),这期间,△H一直为40°,2月9日前后以后,直射点再向北移,直射点就会靠近乙地、远离甲地,△H会下降,因此图中①表示11月2日前后,②表示2月9日前后。由此判断,冬至日
位于①和②之间,冬至日不是①、⑤、①和⑤之间,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祁连山脉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如图所示),海拔4500米
以上的山峰多发育有现代冰川,表现为东北坡较多,西南坡较少。近百年来,冰川处于退缩阶段。材料二: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
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冰雪面气温往往低于同高度山谷气温。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的冰川风变化显著。下图为冰川风形成示意图。材料三:某谷地,受冰川风的影响,谷底生长喜冷植物,而谷风影响的山腰地带可生
长喜暖阔叶树,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的奇怪现象。(1)图中,甲、乙、丙是重要农业区。甲、乙两地的主要灌溉水源分别是()A.河流水、降水B.冰雪融水、降水C.河流水、地下水D.冰雪融水、河流水(2)丙地区和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差B.热量不足C.日照时间长D.土壤盐碱化严重(3)祁连山现代冰川分布特点:,其中一侧冰川多的原因是。(4)近年来祁连山冰川风的势力变弱,推测发生变化的原因跟和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谷地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现象产生的原因。【答案】(1)D(2)B(3)东北坡多、西南坡少;东北
坡为阴坡,气温低;东北坡面对河西走廊,夏季东南季风影响该地,在东北坡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有较多冰川分布。(4)全球气候变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此地冰川发育,冰川风影响大,延长了山风的时间和增强了山风的势力;密度大的冷性冰川风下沉到谷底,使谷底适宜生长喜冷
植物;密度小的暖性谷风被迫抬升到冰川风之上,受其影响山腰地带可生长喜暖阔叶树;这种局部地段的“逆温”现象导致植被垂直分布“倒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差异、冰川风对山谷风的影响及导致的植被分布变化等知识点,同时考查学生的图文分析能力。【详解】(1)
根据位置判断,甲地位于河西走廊,主要灌溉水源是西南侧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或通过冰雪融水汇集而成的河流水;根据位置判断,图中乙地位于宁夏平原,临近黄河,主要灌溉水源是河流水,由此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图中显示,丙地区位于祁连山以南,属
青藏高原地区,和乙地区相比,海拔高,热量条件较差,是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选项B符合题意。两地均临近河流,灌溉条件均较好,排除A。丙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较长,但不是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排除C。与乙地相比,丙地蒸发较弱,出现
土壤盐碱化现象可能性较小,排除D。故选B。(3)根据所学知识祁连山东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多阴雨天,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而西南坡处于背风坡,阴雨天少,晴天多,气温较高,所以现代冰川东北坡多、西南坡少。(4)根据上题冰川风是由于冰川的热力作用形成的,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
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冰川融化增加,面积减小,冰川面上空气与谷中同高度温差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冰川风势力减弱。冰川风气温较低,受冰川风的影响,谷底冷空气集聚,气温低,适合生长喜冷植物;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形成的谷风气温较高,到达山腰地带,该地温度
较高。可生长喜暖阔叶树,从而形成了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现象。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为“我国1985年和2010年工业基地空间格局示意图”,下表为“各因素在不同阶段对于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表”。材料二东北工业基地是我国起步较早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其在发展过程中出
现了一些问题,国家正积极采取措施振兴东北工业基地。(1)结合所学,我国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根据1985年和2010年工业基地空间格局示意图,我国四大地区中地区新增的大型工业基地最多。(2)长三角地
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基地大量集聚,这种集聚对工业基地发展的优点有,未来在此发展的工业类型将会以和等为主;西北地区从表中影响工业基地发展的因素来看,其最可能是利用当地的条件发展起来的。(3)东北工业基地在全国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下降,分析振
兴东北工业基地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工业化阶段;东部(2)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省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自然因素;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可互换);自然资源。(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提高资
源的利用率;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治理环境污染;政策支持,引进人才。(任答两点)【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详解】(1)我国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
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同时第三产业也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处在工业化阶段;从图中可以看出,增的大型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2)工业集聚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缩短交通运输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
和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便于生产经营管理,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技术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未来在此发展的工业类型将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从表中影响工业基地发展的因素来看,
西北地区以小型基为主,其最可能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起来的。(3)东北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技术水平满后,资源利用率低,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东北多资源型城市
,资源的枯竭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应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重工业污染严重,应治理环境污染;通过政策支持,来引进人才,促进其发展。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大桥通车将推动粤
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图为粤澳港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下表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大湾区基本情况对比表。(
1)运用城市中心地理论,港珠澳大桥通车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城市的主要影响表现为:城市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种类增多或转变;城市服务功能增强;提高。(2)与其他世界三大湾区相比,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3)从自然角度,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困难【答案】(1)扩大;门槛人数(2)土地面积大,发展空
间广阔;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客、货吞吐量大,交通便利,运输能力强。(3)海域广阔、深度大,海水腐蚀严重;该海域多台风且风力大,台风破坏力强;珠江口水下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该海域靠近板块交界地带,可能受
地震影响。(任答3点)【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及发展措施,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详解】(1)港珠澳大桥通车完善了港珠澳的综合运输体系,使珠海西岸地区与港澳紧密联
系起来,促使三城市等级提升,因交通的延伸使得三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职能种类也因交通条件的改善、腹地的扩大而可能增多,甚至转变城市职能;城市的辐射范围扩大,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大,门槛人数提高。(2)对比表中的数据就可以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
发展空间、劳动力人口、机场和港口等交通建设条件。(3)建设过程中会退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海水腐蚀、台风、复杂地质条件和可能受地震影等方面,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海域广阔、深度大,海水腐蚀严重;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该海域多台风且风力大,台风破坏力强;珠江口泥沙淤积多,水下地质条件
复杂,建设难度大;该海域靠近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可能受地震影响。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七山两水一分田”的浙江,历来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区域,防灾减灾责任重大。如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一经生成,即刻被立体的气象监测网捕捉,相关气象部门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密切关注台风动
态、风雨影响。材料二浙江省地属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区,浙江省独特的“水”、“土”和“植物”的时空组合,决定了浙江省水土流失的特征。如图1为浙江某地不同土地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的对数曲线。(1)台风,按气流状况分属于系统;台风利奇马登录温岭市城南镇
时,宁波的风向为,台风利奇马威力巨大,灾情严重,它的破坏力主要由、和等三个因素引起。(2)图2为浙江某日的云量预测图(数值越高云层越厚)a.该预测图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A.3月初B.6月底C.7月下旬D.11月底b.获取浙江
省云量分布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VR(3)浙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自然带是。据图描述浙江省水土流失特点。分析浙江省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答案】(1)气旋;东北风;强风、暴雨和
风暴潮(2)C;A(3)水稻种植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工矿地、园地、林地和草地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强度侵蚀以上以坡耕地最为严重。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疏;红壤
土层薄,易被侵蚀(任答3点即可)【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详解】(1)台风气流辐合上升,按气流状况分属于气旋系统;台风利奇马登录温岭市城南镇时,宁波位于温岭市城南镇以北
,宁波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由北指向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形成东北风,台风利奇马威力巨大,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破坏力大,灾情严重。(2)从浙江某日的云量预测图中可以看出,该日浙江云量数值较小,天气晴
朗,7月下旬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云量少,故最可能是7月下旬;其他选项降水都较多。故选C。为获取浙江省云量分布,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Rs),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例,监测受灾情况,A对。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功能是定
位、导航,B错。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C错。数字地球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错。故选A。(3)浙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充足,人口众多,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从图1中可以
盾出,工矿地、园地、林地和草地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其中强度侵蚀以上以坡耕地最为严重。由于位于浙闽丘陵,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径流量大;开发速度快,植被稀疏;长期的侵蚀作用,红壤土层薄,易被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