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广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31)页,1.24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e40f6ca85c74862cfafc3e7132bbe2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广元中学高2021级高二下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4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
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瓶内留有一定空间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B.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和氮源C.果醋制作时液面形成一层较厚的菌膜D.果醋发酵阶段酵母菌仍具有发酵能力【答案】A【解析】【分析】果酒制作菌种
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5-18℃,一定
湿度。【详解】果酒发酵时,瓶内要留有一定空间,以利于酵母菌的繁殖,A正确;醋酸的组成元素是C、H、O,不能为醋酸菌提供氮源,B错误;用果酒制作果醋的过程中,液面会出现一层较薄的白色菌膜,C错误;果醋发酵阶段酵母菌已经失去了发
酵能力,D错误。2.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温度B.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遍,防止菌种流失C.应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D.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感染【答案】B【解析
】【分析】葡萄酒制作要点归纳: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酒精消毒;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果酒制作过程中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的活性受到温度、pH等的影响
。【详解】A、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低于果醋发酵温度,A错误;B、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菌种是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因此清洗葡萄时不能反复清洗,以防止菌种流失,B正确;
C、选择新鲜的葡萄,为防止污染,榨汁前应先冲洗,再去枝梗,C错误;D、有葡萄汁的发酵瓶含有酵母菌,不能进行高压灭菌处理,避免杀死菌种,D错误。故选B。3.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最好B.制作果酒、果醋的过程中都应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
殖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D.在果酒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答案】A【解析】【分析】果酒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
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4)发酵: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详解】A、果酒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为18~25℃,因此果酒制作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18~25℃,A正确;B、果酒和果醋制作都是利用微生物发酵
,因此需要适宜的条件使得相应菌种适宜生长和繁殖,B错误;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拧松瓶盖放气,而不是打开瓶盖放气,C错误;D、果酒制作过程中,应该先通气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后密封让酵母菌进行发酵,D错误。故选A。4.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加盐
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C.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D.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
达的白色菌丝。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加盐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豆腐腐败变质,A错误;B、加料酒主要为了使腐乳
具有独特的香味,B错误;C、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使毛霉正常生长增殖,C错误;D、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如毛霉,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氨基酸和多肽,D正确。故选D5.螺蛳粉是一种很特别的小吃,通常都会带着一股浓浓的奇葩的“臭”味,这股“臭”味来源于螺蛳粉里的
酸笋,它是新鲜笋经工艺发酵后酸化而成的,酸笋泡制过程中不必加白酒,但是容器一定要事先用开水烫过,泡菜坛口水封严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酸笋中酸味的形成可能与乳酸菌有关B.容器用开水烫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C.酸笋泡水的酸性环境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D.泡水不宜超过泡菜坛体的2/
3,以为酸笋发酵提供充足的氧气【答案】D【解析】【分析】酸笋制作的原理: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乳酸菌属原核生物,它是能通过发酵将糖类转化成乳酸的细菌的总称,常见的有乳酸杆菌和乳酸链球菌,所以乳酸菌不是一个种群,而是一类生物。在缺
氧、酸性的发酵液中乳酸菌可以存活,而其他大多微生物则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被抑制。【详解】A、酸笋中酸味的形成可能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有关,A正确;B、酸笋泡制过程中,容器要事先用开水烫,因为用开水烫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B正确;C、酸笋泡水的酸性环境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故其泡制过程中不
必加白酒,C正确;。D、酸笋泡制过程进行的是无氧发酵,故不用为酸笋发酵提供氧气,D错误。故选D。【点睛】6.在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随着泡制时间的延长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后接近稳定B.在酸性条
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都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D.可通过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答案】B【解析】【分析】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原理:(1)
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
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详解】A、泡菜中亚硝酸盐,随着泡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故泡菜食用时不宜过早,A正确;BD、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B错误,D正确;C、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C正确。故选B。7.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
坛表面有一层白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B.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答案】C【解析】【分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糖源充
足时,醋酸菌能将糖分解成醋酸,糖源不足时可以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转化成醋酸。【详解】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故变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膜,主要与醋酸菌有关;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
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腐乳表面的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型,C正确。故选C。8.下列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测B.检验醋酸
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C.泡菜制作过程中检测是否有乳酸产生可以用品尝法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答案】D【解析】【分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详解】A、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因此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A正确;B、醋酸是一种弱酸,无毒,有酸味,可以品尝或
用pH试纸鉴定,B正确;C、乳酸是一种弱酸,无毒,有酸味,可以品尝鉴定,C正确;D、亚硝酸盐无味,且具有毒性,不能用品尝法测定其含量,D错误。故选D。9.关于“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泡菜制作中,乳酸发酵在产生乳酸的同时还有亚硝酸盐产生B.果酒制作过程中,若发酵条件
控制不当果酒可能变酸C.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D.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答案】B【解析】【分析】果酒制备的菌种是酵母菌,条件是18-25℃,密封;果醋所需的菌种是醋酸菌,条件是30-35℃
,持续通入空气。【详解】A、泡菜制作中,乳酸菌利用蔬菜中的糖类发酵产生乳酸,而亚硝酸盐不是乳酸菌发酵的产物,A错误;B、果酒制作过程中,若发酵条件控制不当,可能有醋酸菌混入进行醋酸发酵使果酒变酸,B正确;C、酿制果酒和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均可利用葡萄糖作为发酵底物
,但醋酸菌发酵的条件是通入氧气,温度控制在30~35℃,而酵母菌发酵的条件是无氧,温度控制在18~30℃,C错误;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一定时间内,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但超过一定时间后,密封时间再增加,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不会再增多,D错误。故选B。10.对不同微生物
的培养过程中正确的是()A.细菌培养时将pH调至酸性B.培养乳酸杆菌时在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维生素C.霉菌培养时将pH调至中性或微酸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环境条件【答案】D【解析】【分析】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
单一方面的作用.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需添加特殊营养物质,有些微生物需添加,原因是它们自身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大多数微生物最适生长pH值为5~9.大多数细菌的最适生长pH值为6.5~7.5;霉菌最适生长pH值为4.8~5.8;酵母
菌最适生长pH值为3.5~6.0。【详解】A、细菌培养时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A错误;B、乳酸杆菌时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维生素,B错误;C、霉菌培养时将pH调至酸性,C错误;D、氧气会抑制厌氧微生物生长,故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
无氧环境条件,D正确故选D。11.牛的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若想从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B.以葡萄糖作为碳源C.将培养基调至酸性D.培养环境有充足氧气【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取样、
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分离牛或山羊的瘤胃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保证在缺氧条件下培养。【详解】A、若想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必须制备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A正确;。B、培养基中可以以葡萄糖作为碳源,B正确;C、牛
或山羊的瘤胃内为酸性环境,所以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C正确;D、牛或山羊的瘤胃中是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所以筛选分离牛或山羊的瘤胃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需要保证在缺氧条件下培养,D错误。故选D。12.青霉素是一种常用抗
生素,它可抑制肽聚糖(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的合成,则下列生物中能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的是A.乳酸菌和酵母菌B.蘑菇和大肠杆菌C.毛霉和酵母菌D.绿藻和结核杆菌【答案】C【解析】【详解】A、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其细
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会被青霉素分解,不能正常生长,A错误;B、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在青霉素中会被分解,B错误;C、毛毛霉和酵母菌都是真核细胞,在青霉素中不会被分解,可以正常生长,C正确;D、结核杆菌的细胞壁在青霉素中会被分解,D错误。故选C。13.利用平
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液和器具都需要进行灭菌处理B.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以防培养污染C.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D.根据菌落的数目多少可以大致估算出菌种的数量【答案】D【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
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
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详解】A、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液和器具都需要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B、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以防皿盖上的水珠滴入培养基造成污染,B正确;C、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C
正确;D、平板划线接种时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D错误。故选D。14.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
采集土样B.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D.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
,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纤维素酶,所以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A正确;B、酒精发酵产生乙醇常用的菌种(微生物
B)是酵母菌,B正确;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分别是纤维素和葡萄糖,C错误;D、生物A之所以能利用纤维质原料是因为其含有纤维素酶,故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D正确。故选C。15.下图为酱油的制作流程,其中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
的蛋白酶、脂肪酶等,该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大豆中蛋白质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B.米曲霉分泌的酶可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C.发酵池发酵阶段应密封进行,酵母菌与米曲霉对氧气需求相同的D.发
酵池中两种主要微生物产生的酒精、乳酸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
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N,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A正确;B、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
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这些酶中的蛋白酶、脂肪酶能分别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如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B正确;C、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
通入空气,由此可以判断米曲霉属于异养好氧型,而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C错误;D、发酵池中两种主要微生物产生的酒精具有抑制杂菌的作用,产生的乳酸会营造酸性环境,也可以抑制杂菌生长,D正确。故选C。16.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细菌的数目时,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培养基也要严格灭菌,且不接种任何微生物B.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培养基都应该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C.对照组所用培养基的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D.若对照组出现了菌落,则统计结果应减去对
照组的菌落数【答案】D【解析】【详解】A、对照组培养基也要严格灭菌,且不接种任何微生物,为空白对照组,A正确;B、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培养基都应该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以保证单一变量,B正确;C、对照组所用培养基的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
实验组一致,以保证单一变量,C正确;D、若对照组出现了菌落,说明有杂菌污染,应该重做实验,D错误故选D。。17.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①菌落的形状②菌落的大小③有无鞭毛④隆起程度⑤菌落颜色⑥有无荚膜A.①②
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分析】菌落是指由微生物的一个细胞或一堆同种指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大小、表面的
干湿、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详解】①菌落的形状是菌落特征之一,①正确;②菌落的大小是菌落特征之一,②正确;③有无鞭毛是对单个细
菌来说的,不是菌落的特征,③错误;④隆起或扁平程度是菌落特征之一,④正确;⑤菌落的颜色是菌落的特征之一,⑤正确;⑥有无荚膜是对单个细菌来说的,不是菌落的特征,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④⑤正确.故选B。18.下表
为某种培养基的配方,根据表格可以判断出成分含量成分含量K2HPO42g(NH4)2SO41.4gMgSO4·7H2O0.3gCaCl20.3g纤维素粉20g琼脂20g水1000mLpH5.5A.此培养基可以用来筛选生产纤维素酶的菌种B.此培养基因原料来源广泛,可用于工业生产C.此培养基
可以用来筛选自生固氮菌D.此培养基中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五类营养要素【答案】A【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所需要的微生物
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上述培养基中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碳源,只有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可以利用纤维素作为碳源,故该培养基可用来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该培养基中的氮源是(NH4)2SO4。【详解】根据培养基中的成分以及上述分析可知,只
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此培养基可以用来筛选生产纤维素酶的菌种,A正确;此培养基中含有琼脂,为固体培养基,不适用于工业生产,B错误;筛选自生固氮菌应用不含氮源的培养基,而该培养基含有氮源,C错误;此培养基只
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共4类营养要素,D错误。故选A。19.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和亚硝酸,这两种物质可由硝化细菌吸收利用。研究人员从养殖池池泥中分离出硝化细菌并进行了计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配制的培养基在分装前需要先调节pH,然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采集底泥使用的工具需进行灭菌,整个接种过程需在火焰旁进行C.硝化细菌为自养生物,接种后的培养皿需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使用涂布平板法统计得到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答案】C【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
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
解】A、配制培养基时,需要先调节pH,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A正确;B、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污染,因此,应对采集底泥使用的工具进行灭菌,全部接种过程均需在火焰旁进行,B正确;C、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无
法利用光能,故不用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C错误;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目时,有些细菌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只是一个菌落,这样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D正确。故选C。20.农田土壤的表层中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高,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
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①加抗素②不加抗生素③加氮源④不加氮源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④⑥【答案】C【解析】【分析】自生固氮微生物属于细菌,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对抗生素敏感,自生固氮微生物的代谢
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是一类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但是需单独添加碳源。【详解】①自生固氮微生物属于细菌,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对抗生素敏感,①错误;②自生固氮微生物属于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培养基不能添加抗生素,②正确;③自生固氮微
生物是一类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培养基中可以不添加氮源,③错误;④自生固氮微生物是一类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培养基中可以不添加氮源,④正确;⑤自生固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培养基必须添加葡萄糖作为碳源和能源,⑤正确;⑥自
生固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培养基必须添加葡萄糖作为碳源和能源,⑥错误。所以,②④⑤正确,C正确。故选C。21.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E、F、G、H、I、J、K、M为培养基
的成分,“+”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请分析细菌不能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成分A、B、CA、B、C、I、MA、B、C、M、KA、B、C、M、JA、B、C、I、KA、B、C、H、JA、B、C、K、M状态--+-+-+A.HB.IC.KD.M【答案】C【解析】【分
析】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物,其中有些是各种微生物都必需的,大多数情况下微生物特殊营养要求配制的培养基,称选择培养基。【详解】比较细菌能够生长的培养基的添加物,凡添加了物质K的培养基,细菌都能生长,反之则不能生长,说明物质K是细菌不能合成的,C正确。故
选C。22.在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是什么对照实验()A.不需要对照实验B.有对照,空白对照C.有对照,相互对照D.有对照,自身对照【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
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对照实验的类型大致有空白对照、前后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等。【详解】研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需要设计相互对照实验,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或不同的pH梯度之间就可以作为对照,这种对照称为相互对照,C正确;A、B、D错误。故选
C。23.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果胶酶是一类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②果胶酶是果胶分解酶的简称③果胶酶可使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澄清④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⑤植物、霉菌、
酵母菌和细菌均能生产果胶酶,动物也能产生果胶酶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⑤【答案】A【解析】【分析】果胶酶是能够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果汁变得澄清。【详解】①酶能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果胶酶可以改变反应速度,①正确;②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不是特指某一种酶,②错误;③果汁中含有大量的果胶,并且该物质不溶于水,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使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
汁变的澄清,③正确;④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因此果胶酶可以将其瓦解,④正确;⑤产生果胶酶的生物有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动物不能产生果胶酶,⑤错误。故选A。24.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
述,正确的是()A.溶化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小火或持续加热的方法B.从酶的固定方式看,物理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的活性影响大C.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的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海藻酸钠和杂
菌【答案】C【解析】【分析】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详解】A、溶化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的方法,A错误;B、用化学结合法固定化酶,会使部分酶的分子结构发生变
化,从而影响酶的活性,从酶的固定方式看,物理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的活性影响小,B错误;C、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C正确;D、海藻酸钠凝胶珠是在CaCl2溶液中形成的,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多余的CaCl2和杂菌,D错误。故选C。25.
关于使用加酶洗衣粉的好处,不正确的是()A.可有效去除衣服上的油渍、汗渍、血渍B.使用加酶洗衣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各种加酶洗衣粉的酶制剂对皮肤都没有伤害D.水温过低会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效果【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活
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催化活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一般需要温和的条件发挥作用。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酶的作用是催化,酶的催化作用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实现的,
酶的空间结构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保存酶需要在低温和最适酸碱值的条件下。【详解】A、加酶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使用加酶洗衣粉可有效去除衣服上的油渍、汗渍或血渍,A正确;B、使用加酶洗衣粉会使排放的污水含磷量较少(或不含磷),可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可避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防止微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污染,B正确;C、加酶洗衣粉里的酶制剂对皮肤有腐蚀作用,C错误;D、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水温过低酶的活性较低,故水温过低不宜使用加酶洗衣粉,D正确。故选C。26.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A.让酵母细胞恢复运动状态B.让处于休
眠状态的酵母细胞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C.让酵母细胞内酶活性加倍D.让酵母细胞在缺水状态下更容易休眠【答案】B【解析】【分析】海藻酸钠溶液固定酵母细胞的步骤:1、酵母细胞的活化(让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恢复生活状态);2、配制0.05mol/L
的CaCl2溶液;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该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5、固定化酵母细胞。【详解】缺水状态下,酵母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在固定化之前,应先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即活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27.
下列关于固定化细胞技术和固定化酶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定化细胞技术常采用物理吸附法B.高果糖浆的生产采用固定化酶技术C.固定化细胞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能进行一系列催化反应D.细胞体积大,不宜采用化学结合法【答案】A【解析】【分析】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
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详解】A、因为细胞体积比
较大,所以固定化细胞技术更适合采用包埋法,A错误;B、葡萄糖异构酶可以催化葡萄糖成为果糖,制作高果糖浆,这过程中可采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提高产品质量,B正确;C、固定化酶只含一种酶,不利于催化一系列
的酶促反应,固定化细胞可以利用细胞中所含的复合酶系完成一系列的催化反应,C正确;D、因为细胞体积比较大,所以固定化细胞技术更适合采用包埋法,酶分子较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D正确。故选A。28.
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研究者观察到几个有透明圈的菌落。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透明圈内的刚果红染料已被分解B.菌落②中的菌株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C.图中菌落可能是细菌也可能是真菌D.图中培养基可用牛肉膏、蛋白胨配制【答案】C【解析】【分析】纤维素可与刚果红染料
结合呈现红色,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泌的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消失,根据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可判断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大小。【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透明圈不显红色的原因是其中的纤维素已被分解,A错误;B、菌
落①形成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最大,说明菌落①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不能判断图中菌落的微生物类型,可能是细菌也可能是真菌,C正确;D、图中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不可用牛肉膏、蛋白胨配制,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
忽略了菌落直径的大小与透明圈直径大小的关系。透明圈直径的大小不仅与菌落降解纤维素能力有关,也与菌落直径大小有关。29.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实验中,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图中的哪一个A.B.C.D.【答案】B【解
析】【分析】【详解】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只能从凝胶间隙通过,路程短,移动速度快,先到达色谱柱的下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
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可见,与图B相符,B正确,ACD错误。故选B。30.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红蛋白
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B.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C.样品处理过程中用蒸馏水的目的是使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血红蛋白D.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答案】B【解析】【详解】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
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A正确;纯化过程中要缓冲溶液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B错误;样品处理过程中用蒸馏水的目的是使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血红蛋白,C正确;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D正确。【点睛】
解决本题需要知道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血红蛋白
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2)粗分离;(3)纯化;(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3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
不是纯种发酵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答案】B【解析】【分析】制作果酒的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繁殖
,制作果醋的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养型;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
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详解】乳酸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有氧气存在时,其发酵会受到抑制,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应一致处于密闭状态,否则会导致发酵失败,A错误;家庭制作果酒、果醋与腐乳过程中所用的菌种均来源于自然环境,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因此均不
是纯种发酵,B正确;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与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
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因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溶液的pH都是逐渐降低,C错误;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参与腐乳发酵,D错误。32.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技术。下
列关于蛋白质提取、纯化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果胶酶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B.红细胞的洗涤时离心速度过小,时间过短,白细胞会沉淀达不到分离效
果C.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样品分子大小、形状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D.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详解】A、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
,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同,A正确;B、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洗涤时离心速度过高,时间过长,白细胞会沉淀达不到分离效果,洗涤时要低速短时离心,以防止白细胞沉淀,B错误;C、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
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C正确;D、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D正确。故选B。33.泡菜起源于中国,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已有制作泡菜
的专述:“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若先用淡水洗者,菹烂。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者瓮中,令没菜把即止,不复调和。”该表述说明食盐的用量非常关键。研究小组探究泡菜制作过程中不同浓度的食盐对亚硝酸盐产生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腌制过程中,坛中出现溶液量增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呼吸产生水B.在泡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无氧环境的创设主要依靠盐水的浸没C.食盐的浓度越低,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越高,这与杂菌繁殖数量有关D.达到峰值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的原因是亚硝酸盐被微生物转变成亚硝胺【答案】C【
解析】【分析】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由于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微生物会将原料中的硝酸盐还原形成亚硝酸盐,因此在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升高,发酵后期亚硝酸盐又会被某些微生物氧化成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又会逐渐下降,因此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确定合适的取食时间。【详解】A、腌制过程中,坛中出现溶液量增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蔬菜在盐水中失水,A错误;B、在泡菜发酵过程中,为了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①选择的泡菜坛要闭封性好;②加入蔬菜后
要注入煮沸冷却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蔬菜;③盖上坛盖后要在坛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清水,主要依赖①③,B错误;C、由于食盐用量过低,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将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所以制作泡菜时食盐的浓度越低,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出现得越
早,且峰值较高,C正确;D、据图分析可知,食盐用量和腌制时间都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达到峰值后下降,是因为缺氧和酸性环境抑制杂菌生长,使亚硝酸盐的产生量降低;同时产生的亚硝酸盐会被分解,最终导致亚硝酸盐含量下降,D错误。故选C。34.“筛选”是生物学中培育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
段,下列有关技术过程中不可能筛选成功的是A.在无氮培养基上筛选固氮菌B.在不含精氨酸的培养液中筛选能合成精氨酸的微生物C.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筛选抗青霉素的菌D.用不含碳源的培养基筛选根瘤菌【答案】D【解析】【
分析】可以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来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以缺氮源的培养基筛选固氮微生物。【详解】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上筛选固氮菌,只有固氮菌才可以生存,A正确;可以
利用不含精氨酸的培养液筛选能合成精氨酸的微生物,因为只有能合成精氨酸的微生物才能生存,B正确;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筛选抗青霉素的菌,抗青霉素的微生物才可以存活,C正确;应该利用不含氮源的培养基筛选根瘤菌(固氮微生物),D错误。故选D。35.如下图所示,自来水经滤膜过滤后,转移到牛肉膏蛋白胨
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48h,染色后统计变色菌落数目为165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培养基含伊红—美蓝,大肠杆菌菌落呈蓝绿色B.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浓度是33个·L-1,比真实值偏大C.为了提高准确度,需设重复实验,但不用空白对照D.若培养基菌落数目大于
300,可适当减少自来水量【答案】D【解析】【详解】若培养基含伊红-美蓝,大肠杆菌菌落呈黑色或紫黑色有金属光泽,A错误;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浓度是165÷5=33个/L,由于两个或多个大肠杆菌可能长成一个菌落,因此比真实值偏小,B错误;为了提高准
确度,需设重复实验,同时需要设置空白对照,C错误;若培养基菌落数目大于300,说明细菌数目较多,可适当减少自来水量,D正确。36.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它废弃后易被生物降
解,可用于制造无污染的“绿色塑料”。科学家从某咸水湖中寻找生产PHA菌种的流程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取湖水→②接种在培养基上→③培养→④挑取单菌落并分别扩大培养→⑤检测菌株数目和PHA的产量→⑥获得目标菌株A.步骤②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合成塑料的选择培养基上B.步骤③所用的培养基
中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嗜盐细菌的生长越有利C.步骤④所用到的培养基应加入琼脂,以便挑取单菌落获得纯化菌株D.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并分别测定嗜盐细菌的PHA产量【答案】D【解析】【分析】筛选分离目的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
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分离生产PHA菌种需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接种分离。【详解】A、实验目的是从某咸水湖中寻找生产PHA菌种,所以步骤②是将湖水接种在培养基上,由于该菌是嗜
盐菌,所以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盐量较高的选择培养基上,A错误;B、如果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影响嗜盐菌的生长,B错误;C、步骤④是扩大培养,不需要加入琼脂,采用液体培养基,C错误;D、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并分别测定嗜盐细菌的PHA含量,D正确。故选
D。37.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需要一定的营养B.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属于物理吸附法C.可用海藻酸钠包埋消化酶制成多酶片用于缓解消化不良症状D.加酶洗衣
粉的生产也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答案】A【解析】【分析】1、固定化酶的缺点: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优点: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②可以反复利用。2、固定化细胞的缺点: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
降;优点:成本低,操作容易,可以多步连续催化反应。【详解】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固定的是活细胞,需要一定的营养才能使细胞维持生命,A正确;B、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属于包埋法,B错误;C、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不一般不
用包埋法固定化酶,并且多酶片中的酶不需要重复使用,C错误;D、加酶洗衣粉的生产没有运用酶的固定化技术,D错误。故选A。38.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果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实验步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A表示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放在水浴锅中恒温处理B.图B将相同温度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继续保温处理C.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图C量筒中果汁的量或澄清度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图A中的水浴温度,因此实验中图
A和图B水浴温度不一定保持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果胶酶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从而破除细胞壁。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果胶酶的活性,检测指标是果汁的量或澄清度。【详解】A、图A表示将果胶酶与苹
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放在水浴锅中恒温处理,避免果汁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温度而改变自变量—温度,A正确;B、图B将相同温度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继续保温处理,保持反应时温度的恒定,B正确;C、
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图C量筒中果汁的量或澄清度,可表示酶的活性,C正确;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应设计多组实验,并保证图A和图B中水浴温度一致,D错误。故选D。39.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
果的影响”提出如下实验思路,不合理的是()A.实验自变量为水温,设置温度为0℃、20℃、40℃、60℃、80℃、100℃B.实验因变量是污布的清洁程度,洗涤结束后应先用清水漂洗污布,再晾干比较C.实验无关变量有水量、衣物的质料与大小、洗衣粉的用量、浸泡与洗涤时间等D.实验预期结果
是某温度下洗涤后污布最干净,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洗涤后污布上污渍残留多【答案】A【解析】【分析】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应为温度,洗衣粉用量、污布污染情况、浸泡与洗涤时间等为无关变量。【详解】A、选项设置的温度梯度太大,一般用25℃、
30℃、35℃、40℃、45℃、50℃、55℃、60℃即可,A错误;B、实验因变量是污布的清洁程度,洗涤结束后应先用清水漂洗污布,再晾干比较,使实验结果更准确,B正确;C、实验无关变量有水量、衣物的质料与大小、洗衣粉的用量、浸泡与洗涤时
间等,各组应保持相同且适宜,C正确;D、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酶活性,实验预期结果是某温度下洗涤后污布最干净,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洗涤后污布上污渍残留多,D正确。故选A。【点睛】40.下列有
关NaCl在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A.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能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B.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琼脂,需要添加NaClC.用刚果红染色剂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加入的NaCl可促进菌落显色D.将血红蛋白溶液
放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透析12小时【答案】B【解析】【分析】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天然培养基,其中的牛肉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和维生素,NaCl提供无机盐。【详解】A、高
浓度的NaCl溶液抑制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不能进行分离,A错误;B、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需要添加NaCl维持一定的渗透压,B正确;C、用刚果红染色剂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染色结束后,倒去刚果红溶液,加入NaCl溶液洗去浮色,C错
误;D、将盛有血红蛋白溶液的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pH为7.0),透析12h,可除去小分子蛋白质,D错误。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41.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
一,以大麦芽、酒花、板栗花和水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啤酒的流程如下,酒花、板栗花可以防腐并可使啤酒具有特殊风味。回答下列问题:(1)大麦粉碎后经淀粉酶糖化会产生_____________和葡萄糖等,经过滤后得到糖浆,后加入酒花和板栗花浸提液后进行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在主发
酵过程中加入的啤酒酵母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2)酿酒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用反应式表示)。(3)下图1和图2分别表示板栗花浸提液添加量和板栗花浸提液投入阶段对板栗花啤酒的影响,由图1可知,随着板栗花浸提液添加量的增加,酒精度变化较小,感官评分呈现______
____的趋势。由图2可知,在麦汁煮沸阶段过早加入板栗花浸提液和在啤酒后发酵阶段加入板栗花浸提液,板栗花啤酒口感和气味的协调性均____________后发酵前的接种阶段。注:图2中1—5分别为麦汁煮沸后10min,煮沸后30min、煮沸后50min,接种阶段和后发酵阶段。【答案】(1)①.麦芽糖
②.消毒③.异养兼性厌氧型(2)6126252CHO2CH2OHCO→++酶能量(3)①.先升高后降低②.低于【解析】【分析】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适宜酵母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8~25°C。【小问1详解】大麦粉碎后,其中的淀粉经淀粉酶糖化会产生麦芽糖和葡萄糖等;经过滤后得到糖浆,后加入酒花和板栗花浸提液后进行煮沸的目的是对糖
浆进行灭菌;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生活精和二氧化碳,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小问2详解】参与啤酒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化学式为6126252CHO2CH2
OHCO→++酶能量。【小问3详解】由图1可知,酿酒酵母主要完成酒精发酵,随着板栗花浸提液添加量的增加,酒精度变化较小,感官评分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由图2可知,在麦汁煮沸阶段过早加入板栗花浸提液和在啤酒后酵阶段加入板栗花浸提液,板栗
花啤酒口感和气味的协调性均低于主发酵前的接种阶段。42.琼脂是一种多糖类物质,由于很少有微生物能将其降解而成为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之一。某实验室在处理一批已进行过微生物培养的废弃固体培养基时发现,几乎全部培养基上的
微生物都已死亡,但在其中一个培养基上存在一个正常生长的菌落。对此,研究人员做出了以下假说:①此培养基内的营养未被消耗殆尽;②形成此菌落的为自养型微生物;③形成此菌落的微生物能利用琼脂。(1)从研究人员所作的假说可以推测①所说的“营养”指的最可能是___
____(填“碳源”“氮源”或“无机盐”)。(2)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步骤包括:_________。对倒平板用的培养皿所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3)为了检验上述假说①是否正确,研究人员分别使用两种培养基对上述微生物进行培养,
其中一种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a,则另一培养基b中不能加入下列的_________。A.牛肉膏B.蛋白胨C.氯化钠D.琼脂(4)用上述a、b培养足够时间,菌落生长情况为_________时,则排除了假说②③,证明假说①正确。(5)若上述
实验否定了假说①,为进一步检验假说②和③,研究人员想要配制一种新的培养基c,并通过b与c上是否出现菌落作为观察指标,则与b相比,c的成分需要做出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答案】(1)碳源(2)①.计算、
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②.干热灭菌(3)AB(4)a培养基上长出菌落,b培养基上不长菌落(5)将琼脂换用其他凝固剂【解析】【分析】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1)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
,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2)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3)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
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小问1详解】由三个假说分析可知,三个假说所涉及微生物的碳源是不同的,故①所说的“营养”指的最可能是碳源。【小问2详解】培养基配制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培养皿等玻璃器皿一般采用干热灭菌。
【小问3详解】蛋白胨和牛肉膏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通常用来作为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培养基a中已经添加有牛肉膏和蛋白胨,b培养基是为了排出依靠这类物质作为碳源存活的微生物,故b培养基中不能再添加这两类物质。故选AB。【小问4详解】a培养
基上长出菌落,b培养基上不长菌落说明该微生物只能利用常规碳源生活,也就说明假说①更可靠。【小问5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很少有微生物能将琼脂降解,从而成为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之一,若要通过b与c上是否出现菌落作为观察指标,来判断该微生物是否能利用琼脂作
为碳源,则只需要将琼脂换成无机(或不是有机物的)凝固剂即可。43.35%~40%的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可作为防腐剂,其防腐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自然界中有能分解甲醛的细菌和真菌。下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②过程的目的是
________。(2)上述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___。(3)由③→④的接种可选用平板划线(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培养能获得______________。经过⑤过程后,取样测定甲醛浓度,选出_____________,再分离、培养
菌株。(4)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由图可知,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200mg/L时,菌株______________;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600mg/L时,48小时后菌
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增加目的菌的菌群数量(提高目的菌的种群密度)(2)活性污泥(3)①.单个菌落②.甲醛浓度最低的培养瓶(4)①
.可以完全降解甲醛②.甲醛浓度过高会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解析】【分析】分析曲线:由图中的曲线图可知,当甲醛的浓度小于1200mg/L时,菌株可以把甲醛完全降解掉,但是当甲醛的初始浓度为1600mg
/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的原因是甲醛的初始浓度太大,会产生毒害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小问1详解】②过程是将用活性污泥制备的菌悬液中的细菌进行扩大培养,以增加所选细菌(目的
菌)的数量。【小问2详解】由于目的菌就在活性污泥中,所以不能对活性污泥进行灭菌处理,其他如培养基、玻璃器皿等都需要进行灭菌处理。【小问3详解】③过程是利用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的选择培养,可以选择出能分解甲醛的细菌。
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④中的培养是纯化培养,可以得到单一细菌增殖成的菌落,过程⑤属于对目的菌进行鉴定筛选,锥形瓶中所剩甲醛最少的为分解甲醛能力最强的细菌。【小问4详解】比较图中的
四条曲线的终点可知,当甲醛浓度低于1200mg/L时,可以将甲醛完全分解。而初始浓度为1600mg/L时,48小时后甲醛的浓度不再降低,说明菌体受到毒害作用,失去了分解甲醛的能力,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以最可能是蛋白质失去活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44.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
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
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C);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温度/℃051040出汁量/mL5131525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果胶酯酶、果胶分解酶和_________,由酶的_________性可知,组成细胞壁的另一主
要成分_________不会被分解。(2)步骤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目的是_________。(3)该实验设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至少答出1点)。(4)果胶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保持温
度、pH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一定时间后曲线变成水平,原因是_________。若增加果胶酶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中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_________(用虚线表示)。【答案】(1)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②.专一③.纤维素(2)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温度是相同
的(3)温度梯度设置的不合理(4)①.底物被消耗完②.【解析】【分析】1、果胶酶催化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小问1详解】果胶酶是催化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分解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果
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等。由酶的专一性可知,组成细胞壁的另一主要成分纤维素不会被分解。【小问2详解】步骤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目的是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温度是相同的。【小问3详解】从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温度设
置的不足之处是温度梯度设置的不合理,应为等梯度。【小问4详解】由坐标曲线可知,底物的量是一定的,所以底物消耗完时,生成物的量达到最大值,其后不再发生变化;增加酶的浓度可以使反应更快地达到平衡点,即更早结束反应,但生成物的总量不发生变化,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如下图虚线
所示:。45.学校选修课上同学们准备从猪的血液中初步提取血红蛋白并将其分离,某小组成员设计的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高一般可分为四步:样品处理、_________、纯化和____
______。(2)图甲中为了加快透析的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3)用图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答案】(1)①.粗分离②.纯度鉴定(2)增加缓冲液的量、及时更
换缓冲液(3)①.凝胶色谱法②.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解析】【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分离:(1)样品处理,包括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
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关闭出口→加入蛋白质样品。(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小问1详解】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高一般可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合和纯度鉴定,其中纯度鉴定通常用SDS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小问2详解】图甲中为了加快透析的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加缓冲液的量、及时更换缓冲液。【小问3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