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化学答案-化学

DOC
  • 阅读 1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278.739 KB
  • 2025-01-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化学答案-化学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化学答案-化学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化学答案-化学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化学答案-化学.docx,共(9)页,278.73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dede0a17eb5361175e49c51729b16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CBBBDACD题号11121314答案DBCC1.C【详解】A.3KNO的水溶液能导电,3KNO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B.3KNO中含有K、N元素,3KNO是复合肥,故B正确;C.火药爆炸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木炭在火药爆炸中作还

原剂,故C错误;D.火药中含有S单质,火药燃烧会产生污染环境的SO2气体,故D正确;选C。2.A【详解】A.()2BaOH溶液与少量3NaHCO溶液混合,以少定多,离子方程式为:2332HCOOHBaBa

COHO−−+++=+,A正确;B.()2BaOH溶液和硫酸氢钠溶液反应至中性,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442BaSO2H2OHBaSO2HO+−+−+++=+,B错误;C.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氨水,一水

合氨为弱电解质,需要写分子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32422NHHOCuCuOH2NH+++=+,C错误;D.稀硫酸滴到Fe片上,生成亚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2Fe2HFeH+++=+,D错误;故选A。3.C【详解】A.1mol钠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故A错误;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B错误;C.16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AA16g×2?NN32g/mol=,故C正确;D.2N的摩尔质量是28g/mol,故D错误;选C。4.B【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要满足得失电子守恒,每生

成1mol氯离子得1mol电子,每生成1molClO−失去1mol电子,每生成1mol3ClO−失去5mol电子,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若()()()3nCl:nClO:nClO−−−=1:1:1,则生成得电子数与失电子

数之比为:1:(115)1:6+=,得失电子不守恒,故A错误;B.若()()()3nCl:nClO:nClO−−−=6:1:1,则生成得电子数与失电子数之比为:(16):(115)1:1+=,得失电子守恒,故B正

确;C.若()()()3nCl:nClO:nClO−−−=6:3:2,则生成得电子数与失电子数之比为:(16):(3125)6:13+=,得失电子不守恒,故C错误;D.若()()()3nCl:nClO:nClO−−−=1:

2:3,则生成得电子数与失电子数之比为:(11):(2135)1:17+=,得失电子不守恒,故D错误;故选:B。5.B【详解】A.氯元素由0价降为-1价,同时由0价升高+1价,最小公倍数为2,转移电子数为2,电子得失的元素和电子得失总数均正确,故A正确;B.铜元素由0价升高为+

2价失电子被氧化,N元素由+5价降低为+2价得电子被还原,最小公倍数为6,转移电子数为6,但转移方向错误,故B错误;C.I元素由-1价升高为0价,Mn元素由+7价降为+2价,转移电子数为10,电子得失的元素和电

子得失总数均正确,故C正确;D.锌元素由0价升高为+2价,铜元素由+2价降为0价,最小公倍数为2,转移电子数为2,电子得失的元素和电子得失总数均正确,故D正确;答案选B。6.B【详解】A.氯化铁溶于水会完全电离,电

离方程式为3+3FeCl=Fe+3Cl−,故A错误;B.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用直射光照射3FeCl溶液和()3FeOH胶体时,Fe(OH)3胶体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照射3FeC

l溶液没有光亮通路,二者现象不同,故B正确;C.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属于胶体,即()3FeOH胶体区别于3FeCl溶液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

同,故C错误;D.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得到的是Fe(OH)3沉淀,制备Fe(OH)3胶体的正确操作为: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故D错误;故答案选B。

7.D【分析】反应323242422NaClONaSOHSONaSOClOHO++→++中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4价,NaClO3为氧化剂、ClO2为还原产物;亚硫酸钠中硫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Na2SO3为还原剂,由电子得失守恒可

知,2NaClO3~Na2SO3,原子守恒配平的化学方程为3232424222NaClONaSOHSO2NaSO2ClOHO++=++。【详解】A.反应中亚硫酸钠的硫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氯元素化

合价由+5价降低到+4价,氯元素被还原,A正确;B.ClO2为还原产物、Na2SO3为还原剂,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即还原性:223ClONaSO,B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NaClO3为氧化剂、Na2SO3为还原剂,配平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比为2:1,C正确

;D.NaClO3为氧化剂、ClO2为还原产物,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4价,每生成1个2ClO分子转移1个电子,D错误;故选D。8.A【详解】A.不同金属灼烧产生不同的焰色,“火树银花”中描述的“焰火”景象实质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故A正确;

B.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金属元素存在的实验,是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火焰呈黄色,可知一定含Na元素,溶液可能为钠盐、NaOH等,故C错误;D.由于氯化物易挥发

,则焰色反应时,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进行实验,不能用稀硫酸洗涤,故D错误;故选A。9.C【详解】实验室没有480mL容量瓶,配制480mL0.5mol/L氢氧化钠溶液时,应选用500mL容量瓶,

则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0.5mol/L×0.5L×40g/mol=10.0g,则配制480mL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为用小烧杯和托盘天平称量10.0g易潮解的氢氧化钠;将氢氧化钠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后用

玻璃棒引流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继续加蒸馏水,距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继续滴加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盖上玻璃塞,上下反复倒转摇匀;最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贴标签储存待用,

则实验中计算、称量、定容和摇匀均存在错误,共有4处,故选C。10.D【详解】A.根据葡萄糖的分子式可知,其除了含有O元素,还有C、H元素,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B.葡萄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

C.500mL该注射液中含有葡萄糖25g,物质的量为0.139mol,含有氧原子总数为0.83NA,但是水中也含有氧原子,因此氧原子总数大于0.83NA,C错误;D.500mL该注射液中含有葡萄糖25g,物质的量为0.139mol,则浓度约为0.28mol/L,D

正确;故答案选D。11.D12.B【分析】氯气溶于水,部分发生反应:+22Cl+HO=H+Cl+HClO−,所以在氯水中含有Cl2、HClO、H2O、H+、Cl-、ClO-、OH-多种微粒。11.A.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2Cl

,A项正确;B.氯水能杀灭水中的病菌,是因为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B项正确;C.向氯水中加入少量NaHCO3固体,有无色气泡产生,是由于发生反应:3HCO−+H+=H2O+CO2↑,即说明氯水中含有H+,C项正确;D.氯水中有

显强酸性的盐酸和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则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说明氯水中含有H+,后褪色说明有HClO,与Cl-无关,D项错误;故答案选D。12.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HCl,使pH降低,则题图可表示氯水在光照条件下的pH变化

,A项正确;B.由“氯水可直接用于漂白,但难以保存”可知,将氯水转化为漂白粉的主要原因是漂白粉更稳定,保质期更长,易于运输是次要的,B项错误;C.H2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发出苍白色火焰,反应放出大量热,C项正确;D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生成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电解2OH-+Cl2↑+H2↑,D项正确;故答案选B。13.C【分析】由于含有3Fe+的溶液为黄色,该题干的条件为无色溶液,因此不能存在3Fe+;①加入3HNO酸化的()32BaNO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沉淀为BaSO4,不可能是BaCO3,是由于BaCO3会与硝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说明该溶液中含有24SO−;②加入锌粉,有气泡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H+,产生的是氢气,不含23CO−;③加入适量2NaO,Na2O与H2O反应产生氢氧化

钠,NaOH与Mg2+反应产生Mg(OH)2是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2Mg+;根据上述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24SO−、H+、2Mg+,由于离子的数目相等,即物质的量相等,溶液为电中性,因此还存在有阴离子,即还存在有Cl−,综合可知,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H+、24SO−、2

Mg+和Cl−,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3Fe+、23CO−、K+,据此作答。【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没有3Fe+、K+,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由①、②可知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H+、24SO−,一定没有23CO−,B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H+、

24SO−、2Mg+和Cl−,C正确;D.实验③加入适量2NaO,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存在有H+,也会与氧化钠反应,发生的反应为:Na2O+2H+=2Na++H2O,D错误;答案选C。14.C【分析】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

定量的2CO,溶液可能是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NaOH、NaHCO3不能共存),滴加盐酸,发生的反应可能为①OH-+H+=H2O,②2-+-33CO+H=HCO,③-+322HCO+H=

CO+HO。【详解】A.A溶液后面一段消耗盐酸的量大于前面一段,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发生反应2-+-33CO+H=HCO,-+322HCO+H=CO+HO,A曲线没有气体产生消耗的盐酸刚好是右面产生气体消耗盐酸一半,故23NaCO、3NaH

CO物质的量之比为1:1,A正确;B.由A选项可知,A溶液中,消耗盐酸体积从25mL到75mL反应产生气体,离子方程式为+-322H+HCO=HO+CO,B正确;C.B溶液后面一段消耗盐酸的量小于前面一段,则B溶液溶质是NaO

H和23NaCO,当生成2CO气体时,发生反应-+322HCO+H=CO+HO,B线生成2CO消耗盐酸的体积(75-60)mL=15mL,所以通入的2CO在标况下体积应该是0.015L0.1mol/

L22.4L/mol=0.0336L,C错误;D.根据图象可知,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滴加盐酸,当二氧化碳气体完全放出时,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根据氯离子、钠离子守恒,所以-3n(NaOH)=

n(NaCl)=n(HCl)=0.075L0.1mol/L=7.510mol,-37.510molc(NaCl)==0.075mol/L0.1L,D正确;答案选C。15.(1)酸性2232SO2NaOHNaSOHO+=+(2)一元32222HPONa

OHNaHPOHO+=+(3)244NaHSONaHSO+−+=++(4)12【详解】(1)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NaOHSiO+=232NaSiOHO+,依据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可

得出,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SO2也具有类似的性质,采用类推法,可得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32SO2NaOHNaSOHO+=+。(2)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1个H3PO2只能电离产生1个氢离子

,属于一元酸。H3PO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2222HPONaOHNaHPOHO+=+。(3)H2SO4是强酸,则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244NaHSONaHSO+−+=++。(4)500mL2mol/L氨水稀

释到1000mL,依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稀释后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500mL1000mL=1mol/L;该稀释后溶液取100mL与200mL2.5mol/L氨水混合,若忽略体积变化,则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1mol/L100mL+2.5mol/L200mL100mL200mL+=2mol/L。【点睛】溶液稀释,溶液的体积、溶剂的体积都发生改变,但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不变。16.(1)2Na2O2+2H2O=4NaOH+O2↑2Na

2O2+2CO2=2Na2CO3+O2(2)Na2CO3(3)(4)79%(5)1:1【分析】淡黄色物质M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则M为金属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过氧化钠,N常用来杀菌消毒,且N为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则N为NaClO。【详解】(1

)过氧化钠常用于呼吸面具中,是由于能够与CO2、H2O反应产生O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空气中的转化过

程:223223NaNaONaOHNaCO10HONaCO→→→→;223223NaONaOHNaCO10HONaCO→→→;2223223NaONaOHNaCO10HONaCO→→→;23223NaOHNaCO10HONaCO→→;故Na、2NaO、22NaO、NaOH

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23NaCO;(3)黑色物质是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反应中钠元素从0价升高为+1价,碳从+4价降为0价,转移4个电子,单线桥表示为;(4)利用差量法计算,323222N

aHCONaCOCOHOm168g106g16810662gg0.31gx++−=,得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680.31g0.84g62=,所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4.00g0.84g3.16g−=,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16g100%79%4.00g

=。(5)次氯酸钠、22HO反应产生了2O和NaCl,反应方程式为2222HONaClOONaClHO+=++,22HO是还原剂、NaClO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1;17.(1)+

6AC(2)(3)吸附(4)3+--2--422Fe+3ClO+10OH=2FeO+3Cl+5HO氧化【分析】氯气和铁屑反应生成FeCl3,FeCl3和NaClO、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F

eO4,再加入饱和KOH溶液得到粗K2FeO4晶体,据此解答。【详解】(1)高铁酸钾(K2FeO4)中K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K2FeO4在水溶液中会电离产生K+和2-4FeO,属于钾盐,也属于电

解质,故选AC;(2)铁屑和氯气反应生成FeCl3,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至+3价,Cl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至-1价,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为:;(3)Fe(OH)3胶体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4)-2-3+-24

-FOFe+ClO+OH+Cle+HO→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至+6价,Cl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至-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3+--2--422Fe+3ClO+10OH=2FeO+3Cl+5HO,此过程中Fe3+被氧化。18.(1)④⑦(2)溶解定容

(3)偏低(4)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s不恢复(5)0.0160【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用到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不会用到的仪器为量筒和滴定管;(2)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故缺少的步骤为溶解、定容;(3)配制Na2C2O4标准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4)酸性高猛酸钾溶液的颜色为紫色,所以滴定终点的现

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s不恢复;(5)根据方程式可知24MnO−~5224CO−,则有-3-350.04mol/L20mL10=2c20mL10,可知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0160mol/L。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