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9 课时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7.525 K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20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9 课时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9 课时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9 课时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2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20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9 课时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docx,共(6)页,27.52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c7c96c977ec09d3b31626d12cb623d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单元9陈情表项脊轩志课时作业(一)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听.臣微志听:判断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家门,家庭C.室始.洞然始:才D.客逾庖而宴.宴:宴请2.下列各句

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③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④岂敢盘桓,有所希冀..⑤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⑥三五..之夜⑦庶刘侥幸..,保卒余年A.①③⑤B.②④

⑥C.①②⑥D.③⑤⑦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世情薄.,人情恶B.臣少.仕伪朝主人何为言少.钱C.臣生当.陨首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D.无以终.余年衣带渐宽终.不悔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非独蜀之人士及二

州牧伯所见明知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A.历职.郎署B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C.臣具以表闻.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6.下列对《陈情表》一文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是李密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时不能应征,向晋武帝陈述衷情的表。B.文中陈述本人遭遇不幸,处境艰难,当时官府登门征召,而祖母疾病日重,

自己进退两难,从而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和祖孙相依为命的苦衷,最后乞求终养。C.《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的开国皇帝)的,是为了达到“暂时不就小职而最后任大职”的目的。D.文章在消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的孝情,就显得更真

实,更深切,更动人。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2)在《陈情表》中,李密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

是“,”。(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4)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嘘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怀念之情的句

子是:“??”(5)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6)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描写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是“,”。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甲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

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

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李密《陈情表.》)乙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

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

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节选自韩愈《祭十二郎文》)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孰谓汝

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B.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C.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D.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秀

才,指汉代所设的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晋时仍保留此制,与科举考试的“秀才”不同。B.表,就是“奏章”,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古代的一种公文,常用来陈述衷情。C.古代以伯、仲、叔、季

表示兄弟间的排行。分“伯父”“仲父”“叔父”,而“季父”通常专指最小的叔父。D.万乘,指高官厚禄。古代兵车一车一马为一乘。封国大小以兵赋计算,凡地方千里的大国,称为万乘之国。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在字词的表达上自然真切,句式上多是短小精悍的四字句,以形象的比喻、大胆的夸张传达情感,语势连贯,行云流水。B.古代的祭文一般都是用韵文写的,乙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

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文风,而是采用散文形式,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C.甲文语言表达切合身份,如“伏惟”“蒙”“谨”等词语运用恭敬而得体。“愚诚”“微志”等词语谦逊、虔诚中进一步表明自己定会知恩图报,为祖母尽孝的诚心。D.乙文中韩愈呜咽追叙自己和侄子幼

年的孤苦伶仃,成年后的东奔西走聚日无多;同时流露出对自己往日追求功名富贵做法的悔恨和自责。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12

.古人说过“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请结合文本分析古人这样说的原因。9陈情表项脊轩志课时作业(一)1.C解析A项中“听”应为“应许”,B项中“祚”应为“福分”,D项中“宴”应为“吃饭”。2.

C解析①“不行”古义指不能走路,②“成立”古义指成人自立,⑥“三五”古义指农历每月十五。3.A解析A项,均为形容词,浅薄;B项,形容词,年轻/形容词,不多;C项,动词,应当/介词,在;D项,动词,度过,使……结束/副词,终究。4.B解析A项,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介词,表被动。B项,都是副词,“共”。C项,介词,凭/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D项,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连词,就。5.B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项,名词活用作动词;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6.C解析C项,李密的目的并非要任大职,而是“辞而不就职”。7.(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儿寒乎欲食乎(5)借书满架偃仰啸歌(6)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8.D解析“旅食京师”,

是“旅食于京师”的省略,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A、B两项;“少年”,这里指“年轻”,是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项。9.D解析“古代兵车一车一马为一乘”错误,应该是“一车四马为一乘”。10.C解析“进一步表明自己定会知恩图报,为祖母尽孝的诚心”错误,应该是表明自己效忠于晋朝的诚心。1

1.(1)在外没有什么近亲,家里也没有可以守候和应接叩门的童仆,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2)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有依靠兄嫂抚养。12.因为这两篇文章都说了人间至真之情:《陈情表》写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叙述委婉,言辞恳切,

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祭十二郎文》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的朴实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参考译文乙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

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灵位:唉!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有依靠兄嫂抚养。哥哥正当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老家安葬。随后我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

伶仃,也未曾一天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韩家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子曾经一手抚你、一手指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参加考试。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

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从长远考虑,还不如我回到家乡,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

而死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