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历史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505.061 KB
  • 2024-12-3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历史.docx,共(6)页,505.06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bf37080eb89fe3b6e752dac27400b2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姓名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24年“江南十校”高二年级12月份阶段联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赵炎才先生认为汉初郡国制的事实是:作为宗室成员,诸侯出于维护

本家族利益的要求,自然会监视郡县,而郡县在执行中央政府意志的同时,也必然对诸侯产生制约,如此,则郡国互制与中央集权体制在汉初并行不悖。赵先生的这一表述A.忽视了宗法关系的重要价值B.揭示了郡国制形成的历史根源C.凸显了汉承秦制的时代特征D.论证了汉初政制选择的合理

性2.图一为江苏尹湾汉墓出土的木牍《集薄》及其相关内容的介绍。据此可知,《集薄》在当时的主要用途是A.监察官员B.考核官员C.选任官员D.培训官员3.隋文帝多次要求地方所举贤良,既要熟悉历史与现状,还要精通统治理论和方

法。据统计,在开皇(581-600年)初年,每年地方举荐到中央的人才就多达600余人,但这些人才几乎都没有在隋初历史上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现象表明隋朝初年A.社会尚武之风盛行B.经济文化的重心南移C.选官制度亟待改善D.皇权受制于门阀政治4.唐太宗时期,大臣建议将征兵

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诏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至门下省,但门下省给事中(注:官职)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使得该诏敕没有颁行。这表明唐初三省六部制A.强化了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B.出现了三省一体化趋势C.有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D.构建了完整的官僚体系5.元朝在全国范围

内设置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元典章》中规定肃正廉访司“布诸道,按临郡邑……每道设官八员,除二使留司以总制一道,余六人分临所部,如民事、钱谷、官吏奸弊,一切委之。”元朝的肃正廉访司A.保障了政局的稳定B.加强了对相权的监督C.削弱

了地方行政权D.丰富了国家监察体系6.图二为明朝编订的鱼鳞图册式样。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人分行各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有的还登记了土地交易的信息,由此编类为册,状如鱼鳞,故称鱼鳞图册。明初鱼鳞图册的编订A.

限制了社会人口的自由流动B.改变了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C.促进了一条鞭法的顺利实施D.适应了国家赋役征发的需要7.1573年11月,在张居正的推动下新的官吏考核办法即考成法正式实施,对此,《明史》中记载到:“考成法,以责吏治”,使“百官惕息”“不敢饰非”,朝廷

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据此可知,考成法的实施A.加强了内阁权力B.提高了治理效率C.增加了财政税收D.保障了国防安全8.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其中关于“君上大权”的内容14条,关于“臣民权利义务”的内容

9条。臣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项自由权利的行使必须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对此认识合理的是A.延续了传统的法律结构B.培育了民众的近代法律意识C.强化了君权神授的理念D.缓和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9.民国初年的北京政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一名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之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遇到有“不党”之人,“吾当为君介绍入某党,不待承诺,翌日则党证党券已送至矣”。这反映出,民国初年A.民众参政方式日益多元B.民主政治的

实现任重道远C.政党政治斗争趋向激烈D.民主共和的潮流深入人心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事业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呈现出用人主体由国家转为法人,用人行为由行政转为市场的基本趋势。据此可知,这一趋势A.体现了改革开放的进程B.提高了行政管理的现代化C.激发了公务员工作热情D.保证了政府

机关高效运转11.在罗马元首制度前期,元首出身均有着贵族背景,在总计18位元首中有16位出身于元老阶层。而在罗马元首制度后期,越来越多平民出身的人凭借军功提升地位,并最终在军队的支持下登上了元首的宝座。罗马元首出身的变化,

表明这一时期A.公民大会丧失了选举权B.罗马共和制度的日益式微C.元老院成为元首的工具D.贵族的社会特权消亡殆尽12.据图三可知,这一时期的西欧A.罗马教廷的权威遭到否定B.中央集权受到极大的挑战C.社会经济取得较大的发展D.市民

阶层的利益得以保障13.1792年4月创作的《马赛曲》是大革命中最受法国群众喜爱的歌曲。它的歌词中写道: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当时,这一歌曲的流行

A.增强了法国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B.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爆发C.强化了欧洲世界的封建世俗王权D.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14.在19世纪前后,欧洲主要国家逐渐认同了这样的观点,应将“野蛮”和“半文明”的国家排除在国际法范围之外,在他们的眼中,广大非欧洲区域“由于缺乏文明而天然不适合”加入国际大

家庭。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欧洲国际法A.肯定了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B.凸显了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C.强化了适用上的区域差异性D.成为了列强殖民扩张的思想根源15.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来看,真正形成公民参与、政党政治、议会民主政治模式的只有美、英、法3国,而德、俄、日等国则采取了专制主义的手段来协调社会矛盾和稳定政局。这A.论证了各国文化传统的多元B.表明了各国工业发展不平衡C.反映了世

界局势的渐趋紧张D.体现了资本主义政治的差异16.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牙买加体系时期。牙买加体系取消了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要求,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牙买加体系的建立A.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B.提升了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主导地位C.抑制了外汇市场的

投机活动D.增强了各国货币政策的自主和有效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封建帝国时代,面对数以万计的村落、家庭和亿万民众,封建皇权可谓鞭长莫及。因此,历代帝王在实践仁政

思想追寻乡村治理的愿景时,基本是将国家治权与乡村自治有效的结合起来,一方面国家治权尽可能不干预村庄自治与村庄公共秩序,另一方面尽可能地通过乡村的精英阶层的参与以实现国家治理与乡村社会治理之间的有效对接。费孝通先生将这种

“双轨政治”的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称之为“官政自治”模式,并认为它确保了中国乡村社会秩序两千多年超乎寻常的稳定。材料二民国年间国民党政府先后推行了各种类型的乡村自治运动,企图将乡村治权纳入国家管控之中。因此,政府推行的各种乡村自治运动,尽管披上了一层现代民主政治的外衣,但名为自治实则官治。为了

索取更多的资源与利益,政府大多安排无赖土豪痞棍充任乡村公职,行使着“外界政府”向村庄“要钱、要粮、要人”的“官之差役”。由此延续两千多年的国家治权与“乡民治乡”相融合的“双轨政治”出现了断裂,乡村政权“痞化”

,乡村治理危机日益恶化。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决定废止人民公社,建立以乡镇政府为基础的农村基层政权来行使国家治权,而在乡镇以下实行村民自治,由村民自行选举村干部组成村民委员会来自行管理乡村社会事务。这种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

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体现了国家对农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尊重,标志着国家行政权与乡村自治权的又一次的相对分离。——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良灿《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四次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

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近代国民党政府推行的乡村自治运动。(9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建议。(5分)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为了改变法律混乱落后的状态,1871

年德国正式启动编纂民法典的工作,《德国民法典》在1896年正式通过并于1900年1月1日起实施。《德国民法典》在立法技术上甚至是超越了《法国民法典》,它的编纂在继承了罗马法的传统和吸取《法国民法典》的立法经验的同时,在结构上明晰地将总则篇

独立出来,用于规定了一系列具有总论性质的问题,总则后依次分为“债、物权、亲属、继承”四篇分则部分。在内容上它提出并规范了“法人”这一法律概念,使得公司、企业和垄断组织作为“法人”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法人制度很快风行全球,为各国立法所确认;在民法的基本原则方面,除了保留了传

统的过错责任原则,还采用了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即使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责任,这使得频发的工伤事故和其它意外事故中的受害者的权利受到保护。因为时代不同,《德国民法典》的内容不像《法国民法典》那样洋溢着市民平等自由的激情,而是一种“非常精密的

法律的精雕细琢”,当然也是因为时代特色,在该法典的制定过程中,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作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妥协。——摘编自韩冰《法律的精制品<德国民法典>》(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民法典》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德国民法典》的意义。(9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宠)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

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从材料中提取评价商鞅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关键词为商鞅书写一篇辩护性短文。(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375082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