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参考答案.pdf,共(4)页,566.28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bb822f09cc8361ca17f0482091e3ef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答案(共3页)第1页2021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1.B解析:根据学术下移,以及春秋时期可得出这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道术”在
当时分化为了诸子百家的思想,B项正确;AC项当时已经存在,排除;D项是汉代出现的,排除D。2.D解析:汉武帝时,公孙弘因为研习儒家学说,受到朝廷的重用,对于当时的读书人具有示范作用,结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背景,题干材料实质是反映了儒学地位的提高。A项本
身是对的,但不是实质,无法解释“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西汉初年已有布衣将相,排除B项。儒家学说早在春秋时期开始兴起,排除C项。3.C解析:宋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理学兴起,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深受社会环境和理学的影响,题干诗词中饱含了浓烈的忧患意识,故选C项。ABD均不能体现实质。4
.A解析:王阳明的心学强调个人思考的重要性,故选A项。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并未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明末清初的思想,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心学实质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压抑了人性。故排除BCD三项。5.B解析:“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仅仅符
合孔子的思想,故选B项。二者都重视道德;苏格拉底积极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因此都维护奴隶制度;《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论的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大量苏格拉底的言论。故ACD三项是共同点。6.C解析:材料的图片依次代表的是文艺复
兴运动、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代表资产阶级思想的兴起;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资产阶级壮大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代表资产阶级思想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科学,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故选C项;文
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排除A项;文艺复兴强调的是人性解放,未提出政治斗争目标,排除B项;材料分别反映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7.C解析:根据“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可以看出颜真卿的气节所在,这使其虽
然有涂改,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故反映出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C项正确;完善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B项;创新之处没有体现,排除D。8.D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随着物质运动速
度变化而变化,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故选D项;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排除A项;伽利略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神创世界的谬论,排除C项。9.C解析:地主阶级
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思想,开展洋务运动,符合既要“保国”,又要“保文化”的材料主旨,故选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已上升到制度层面,突破了“师夷长技”的局限;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故
排除ABD三项。10.D解析:材料主旨强调“科学”,故选D项。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但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B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儒家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影响力。C项属于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一个方面,但不符合材料主旨。11.B解析:驱除鞑虏,具有大汉族主义色彩,题干强调“五
族共和”,因此发展了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思想,故选项B。清王朝已经灭亡,故排除A项;C项属于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应该是摆脱了传统的华夷观念,故排除D项。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答案(共
3页)第2页12.A解析:三者的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共同核心都是“实事求是”,故选A项。B、C属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D项符合“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至少不适合毛泽东思想。13.D解析:
钱学森说“两弹”“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保障,故D正确;科技工作者团
结协作精神是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B错误;当时中国没有先进通讯方式,故C错误。14.D解析:梭伦认为泰罗斯为国牺牲,雅典为其举行国葬,光荣伟大,体现了自己的时代价值,故选D项;“享尽了人间的安乐”不等于崇尚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排除A项;材料体现“爱国”的高尚品德,未体现“忠君”,排除B项;梭伦的幸福观包含人文精神的追求,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制,排除C项。15.D解析:ABC三项在时间上均不符合,故排除。
材料警示“不去追求那些绝望的光荣”,体现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故选D项。16.B解析: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画家。舒伯特既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
统的继承者,又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17.参考答案:(1)变化: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出现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中西方文化出现部分交融。(2分)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推动;西学东渐的影响;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的努力。(6分)(2)特点:人文主义盛行;人才辈出。(2分)不同影响:
中国:未能动摇旧思想的统治地位;未能引发中国社会的转型。(2分)意大利:冲击了封建神学;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推动了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2分,2个要点即可)18.参考答案:(1)政治:局部统一,民族政权并立,知识分
子强烈的忧患意识;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科举制度的发展。经济:宋代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思想领域的活跃气氛。科技:印刷术的革新。教育:官学衰落,士人主动办学获得官方认可和支持。(6分,3个要点即可)(2)指导思想: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2分)重要影响: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培养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为实现民主改革和工业化创造条件。(4分,2个要点即可)19.参考答案:(1)原因:国内民众运动的高涨;中国外交家的努力;中国政府的坚持斗争;美英与
日本的矛盾。(6分,3个要点即可)(2)影响:基本收回了山东主权;一定程度遏制了日本对华侵略;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升;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和民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为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8分,4个要点即可)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
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答案(共3页)第3页20.评分建议:论题2分+论述8分+总结2分一等:论题能紧扣材料,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无史实性错误,论述合理。(9-12分)。二等:论题能联系材料,观点较明
确,史论结合,逻辑较清晰,无史实性错误,论述较合理。(5-8分)。三等:论题与材料关联不强,观点不够明确,没有结合史实,逻辑不够清晰,有史实性错误,论述欠合理(0-4分)。参考答案:【示例】论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救国之路论述: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不断侵华
,民族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不断探索救国御侮之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的主张,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追求民主共和,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奠定
了思想基础。总之,近代以来,围绕民族独立、社会民主、国家富强三大主题,从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再到思想变革,思想解放由浅入深,救国道路由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要不辱使命,不负韶华,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和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答案示例仅供参考,本题史实
丰富,根据实际灵活给分)其他可参考的论题: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近代化2.由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3.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4.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5.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国探索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6.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