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届高三上学期7月高考生物“强基”仿真试题(全国甲卷)(一) 含答案.docx,共(6)页,380.05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afb68bf0128e4b8857ebbb0fb1124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绝密★启用前2022届高考生物“强基”仿真试题(全国甲卷)(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6小题,每题6分,共计
36分,)1.医生常给患严重腹泻而脱水的病人注射0.9%生理盐水,因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过多而胀破;在浓盐水中细胞会失水过多而皱缩,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这说明:()A.水分容易出入细胞B.无机盐离子容易出入细胞C.红
细胞具有这些特征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2.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沙棘耐旱、抗风沙,被广泛用于沙漠绿化,沙棘的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水C.核酸D.糖类3.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A.的复制是
半保留复制,且合成方向B.聚合酶只能把核苷酸连接在已有的多核苷酸链上,而不能从头开始把核苷酸链连接起来C.如果通过人工合成相应的来阻止疾病的发生,其实质就是阻止了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D.增加诱导物使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合成的
乳糖代谢酶增多,诱导物的作用发生在蛋白质高级结构形成过程4.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细胞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
细胞变化是()A.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原C.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
原5.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中心体B.细菌细胞中D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可转移至细胞核C.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D.浆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可直接转移至细胞膜6.X基因可以编码含125
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片段插入了3对核苷酸,使表达出的肽链含126个氨基酸。以下关于X基因突变前后叙述错误的是()A.编码的两条肽链,可能有1或2个氨基酸不同B.基因中所含嘌呤碱基的比例没有发生改变C.转录的两条mRNA,所含核苷酸数发生改变D.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均需要64种tRNA参与卷I
I(非选择题)二、解答题(本题共计6小题,共计54分,)7.盐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其鞭毛是由微管蛋白聚合而成的。为研究泛素和蛋白酶体是否参与盐藻鞭毛的解聚过程,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1)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盐藻鞭毛上存在泛素,它是由76个____
____组成的多肽,可与微管蛋白形成泛素化蛋白。(2)科研人员检测了不同处理下盐藻鞭毛中泛素化蛋白的含量,其电泳结果如图1。(对照组:正常生长状态的盐藻细胞;组装组:鞭毛组装状态的盐藻细胞;解聚组:鞭毛解聚状态的盐藻细胞)据图1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鞭毛解聚时细胞内泛素化蛋白含量_____
___,由此推测,泛素参与了________过程。(3)进一步用带有荧光的物质检测盐藻蛋白酶体的活性,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鞭毛解聚组蛋白酶体的活性________对照组。(4)综合图1和图2说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3为泛素(Ub)作用机理示意图。据图3分析,在多种酶的________作用及ATP供能条件下,微管蛋白的________断裂,导致鞭毛解聚。(6)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质降解途径,请你再举一例:________。8.某科研
小组研究了锶对油菜幼苗叶片叶绿素、叶绿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表明高浓度的锶对________的减少量更大,该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光。(2)为验证上述结论,可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并与正常叶片所提取的色素条带进行比较。①
提取色素时,需加入________以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用________法分离色素。②如图所示的正常叶片结果中,色素________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色素Ⅲ的颜色是________。③请在下面图中画出溶液处理后的叶片
中预期的叶绿素和叶绿素的色素带。________。9.某研究者用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性腺为材料进行显微观察实验,绘制了以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乙所
示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DNA分子。(2)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能观察到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仅因为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DD型配子。等位基因D、d
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属于该异常配子形成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①2号染色体可能在图乙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一定在图丙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一定在图乙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可能在图丙时未分离(4)若该动物的精巢中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经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基因和性染色体可能是________(从下列供选答案中选择)。①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一条X染色体②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Y染色体③两个基因A,两条Y染色体④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X染色体(
5)若第(4)小题中的精原细胞在四分体时期,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叉互换,最终形成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10.某植物的株高由A-a、B-b和C-c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每对等位基因的作用效果相同且效果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
越多植株就越高,但不清楚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几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若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则说明等位基因A-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2)请设计两组不同的杂交实验,这两组实验都能验证这三对等位
基因位于几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最高植株M、最矮植株N、植株M和N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P以及其他各种高度的植株。(注:每组实验只要写出一种结果及其对应的结论,并且两组实验的结论不能相同)实验一:植株P×植株P。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二:植株P×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三队同源染色体上)。11.某生物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过程从土壤中筛选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是____
____。为了筛选目的菌,步骤③的培养基中加入的唯一碳源为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填“鉴别”或“选择”)培养基。(2)一般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________同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为了对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选取鉴定出的具有较大透明圈的菌种可接种到___
_____培养基上临时保藏。12.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但是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t-PA会诱发颅内出血。研究证实,将t-PA蛋白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
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改造后的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注:下图表示相关的目的基因、载体及限制酶。pCLY11为质粒,新霉素为抗生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的过程被称为
________工程。已知t-PA基因序列已测出,且第84位的半胱氨酸对应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CA,而丝氨酸对应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因此要获得改造后的目的基因最好采用________法获得。若t-P
A基因可从cDNA文库中获取,cDNA文库中的基因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内含子序列。(2)若用PCR技术扩增改良后的t-PA基因,需要在PCR扩增仪中加入________种引物,其作用是________。在t-PA改良
基因与质粒pCLY1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限制酶________切割。(3)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在含新霉素的培养基中形成菌落的受体细胞并非都是目的菌株,原因是________,这时需选择呈________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检测和鉴定,以选
育出能生产改良t-PA蛋白的工程菌株。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2届高考生物“强基”仿真试题(全国甲卷)一、选择题1.【答案】D【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解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其生理作用有: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解答】由题意知,红细胞在含
有0.9%的氯化钠的溶液中形态不会改变,在蒸馏水中红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在浓盐水中红细胞会因为失水而皱缩,这说明一定浓度的无机盐对于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的形态和和功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ABC错误,D正确。故选D.2.【答案】B【考点】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此题暂无解答3.【答案】D【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解析】复制:过程:(1)解旋;(2)子链合成;(3)子代分子的形成两条母链分别与各自决定的子链组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条件:模板(亲代分
子的两条链)、原料(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能量、酶(解旋酶、聚合酶)。【解答】、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复制的时候只能是从’端向’端延伸,正确;、聚合酶只能把核苷酸连接在已有的多核苷酸链上,只能延伸单链,正确;、通过人工合成相应的来阻止疾病的发生,说明转录过程正常完成
,所以实质是阻止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正确;、增加诱导物使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合成的乳糖代谢酶增多,诱导物的作用发生在转录过程,错误。4.【答案】B【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
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
了质壁分离复原.【解答】解:由于蔗糖是大分子有机物,不能通过细胞膜,同时其溶液渗透压很大,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失活,所以细胞不能再表现复原现象甚至是死亡了;而甘油是有机脂,细胞膜富含磷脂,根据“相似相容”
原理,甘油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中,刚开始时,由于甘油浓度大,渗透压大,导致细胞失水而表现为质壁分离,同时有一部分水和甘油不断进入细胞中,慢慢的,由于甘油的增多,细胞浓度逐渐增大,当超过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可表现为复原.故选:.5.【答案】C
【考点】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解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植
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体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
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
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解答】解:A.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含磷脂,A错误;B.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不含细胞核,B错误;C.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C正确;D.浆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需要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然后才能转移至细胞膜,D错误。故选:C。6.【答案】D【考点】遗
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点。【解答】解:A.若插入3对核苷酸,则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A正确;B.由于插入的是3对核苷酸,因而该基因所含嘌呤碱
基的比例没有发生改变,B正确;B.X基因可编码含125个氨基酸的肽链,插入3对核苷酸后使该基因编码的肽链含126个氨基酸,因而转录出的两条mRNA所含核苷酸数发生改变,C正确;D.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终止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D错误。故选:D。二、解答题7.【答案】(
1)氨基酸(2)增加,鞭毛解聚(3)高于(4)泛素和蛋白酶体均参与盐藻鞭毛的解聚过程(5)催化,肽键(6)溶酶体途径【考点】科学实验常用方法及技术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解析】图1、2、3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据图1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鞭毛解聚时细胞内泛素化蛋白含量增加;据图2分析,鞭毛解聚组蛋白酶体的活性高于对照组;据图3分析,在蛋白酶体的催化作用下,微管蛋白的肽键断裂,导致鞭毛解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解答】解:(1)组成多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2)分析图1可知,解
聚组细胞内的泛素化蛋白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可见,与对照组相比,鞭毛解聚组细胞内的泛素化蛋白含量增加,说明泛素参与了鞭毛解聚过程。(3)图2曲线反映的是用带有荧光的物质检测盐藻蛋白酶体活性的实验结果,该结果显示:
鞭毛解聚组曲线的峰值高于对照组,说明鞭毛解聚组蛋白酶体的活性高于对照组。(4)综上分析,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说明:泛素和蛋白酶体均参与盐藻鞭毛的解聚过程。(5)据图3分析可知,微管蛋白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及ATP供能条件下,肽键断裂,导致鞭毛解聚。(6)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质降解
途径,如溶酶体途径,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催化分解衰老的细胞器和细胞内吞的病原体。8.【答案】叶绿素,红光和蓝紫碳酸钙,纸层析,Ⅳ,黄色,【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解析】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提
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解答】从图中信息
可知,对照组中叶绿素含量大约是,叶绿素含量大约是,在溶液浓度为和时,叶绿素的含量分别大约是和,而叶绿素的含量分别大约是、,因此实验表明高浓度的锶对叶绿素的减少量更大,该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①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时,需加入碳酸钙以防止研磨时色素(尤其是叶绿素)被破坏;分离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②分离色素的原理是绿叶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分子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通过扩散而分离开,据此分析图示可知:Ⅰ是黄绿色的叶绿
素,Ⅱ是蓝绿色的叶绿素,Ⅲ是黄色的叶黄素,Ⅳ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可见,色素Ⅳ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③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溶液处理后的叶片中的叶绿素和叶绿素的含量较对照组少,且叶绿素的减少量更大,因此在画出溶液处理后的叶片中预期的叶绿素和叶绿素的色素带时
,只需画出叶绿素和叶绿素这两条色素带,注意与正常叶片中相比Ⅰ、Ⅱ两条色素带都变窄,Ⅱ变窄更明显。9.【答案】【考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精子的形成过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0.【答案】(1
)1∶2∶1(2)子代中有七种表现型,比例为1∶2∶3∶4∶3∶2∶1,植株N,子代中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或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2∶3∶1)【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解答】解:(1)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其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2)实验一:植株P×植株P,若子代中有七种表现型,比例为1∶2∶3∶4∶3∶2∶1,说明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
验二:植株P×植株N,若子代中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或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2∶3∶1),说明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1.【答案】(1)样品稀释,纤维素,选择(2)避免温度过高的接种环把菌种杀死(3)空白培养基,刚果红,固体斜面【考
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解析】本题结合图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答题。【解答】解:(1)图中
①是土壤取样,②是样品稀释,③是将稀释液涂布到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因此步骤②是样品稀释。为了筛选目的菌,步骤③的培养基应该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一般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再进行划线,是为了避免温度过高的接种环把菌种杀死。(3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空白培养基同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可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对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选取鉴定出的具有较大透明圈的菌种可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临时保存。12.【答案】(1)蛋白质,化学合成(人工合成),不含(2)2,使DNA聚合酶(Taq酶)从引物的
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BglⅡ和XmaⅠ(3)导入未连接目的基因的质粒的大肠杆菌也可以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白【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蛋白质工程【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解答】解:(1)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化学、物理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基因修饰或基因合
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对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已知目的基因序列时可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cDNA文库中的基因不含内含子序列。(2)用PCR扩增技术扩增基因时,PCR扩增仪中加入2种引物,其作用是:使DNA聚合酶(Taq酶)从引物的3'端
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由图根据改良基因的碱基序列可知,在t-PA改良基因与质粒pCLY1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限制酶BglⅡ和XmaⅠ切割。(3)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在含新霉素的培养基中形成菌
落的受体细胞并非都是目的菌株,原因是导入未连接目的基因的质粒的大肠杆菌也可以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区分重组质粒和原有质粒的一个标志可以观察mlacZ基因的表达情况,由于重组质粒拼接了目的基因,破坏了mlacZ基因,因此在重组质粒中该基因
不表达,菌落呈现白色,而原有基因由于该基因保存完整,可以表达,所以菌落呈现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