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2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2 考点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6 页
  • 大小 268.114 K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2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2 考点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2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2 考点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2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2 考点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2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2 考点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精准解析】.docx,共(26)页,268.11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a38d818ab3ddb584b23134cead1049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指诗(词)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法。近年来,从考查角度来看,高考主要从4个角度命题: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一、构建“4类”表达技巧知识网络(一)修

辞手法类型概念效果赏析要点比喻明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以水喻愁,将愁思写得生动形象,含蓄地显示出愁思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的特点。化平淡为生

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赏析时,应抓住本体与喻体间的关联,扣住相似处分析,可用“将……比作……”的句式。暗喻借喻比拟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运用拟人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使被描写的对象

更加鲜活,意蕴更加丰富。回答比拟手法时,可以不分拟人、拟物,直接答“比拟”,但我们习惯上是要分的,如是“拟人”就答成“拟拟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使被描写对象物物来写。“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一剪梅》)运用拟物手法,把无形的愁苦形象化。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人”。借代代人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衣冠”代指晋代士族,即名门望族,因为他们戴高高的帽子、穿宽大的衣服招摇过市而显耀自己的身

份。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强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引发读者的联想。赏析时,可以采用“用……代指……”的句式。代物代地代事夸张夸大夸张是指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也叫夸饰或铺张。突出、强化某种事物或感情,烘托气氛。赏析时,应点明被作者

夸张的事物本来的面目与修辞后的状态的差别,可用“作者夸大/缩小了……的景象/情感,带来了……的效果”的句式。缩小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的意思。它在古代诗歌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律诗,中间两

联必须对仗(对偶)。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赏析时,应注意律诗中间两联一般不宜判断为对偶,其余场合只要是对偶,就可以答成对偶;应具体指出对偶的双方是什么,并说明其在表达作用上的好处。双关谐音双关李商

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思”与“丝”谐音,“思方尽”表现思念之深、之极。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赏析时,应指出其两层意思,可用“一指……,另指……”的句式。语义双关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里的“清白”不仅

指石灰的颜色,也暗指清白的品格。互文互文也叫互辞,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使语句经济、简练、含蓄。赏析时,应注意点明互文的两个主体各是什么,并指出其应表明的语义。1.请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3)终岁不闻丝竹

声。()(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8)主人下马客在

船。()(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1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答案](1)拟人(2)拟物(3)借代(4)比喻、夸张(5)比喻、夸张(6)设问、借代(7)双关(8)互文(9)对比

、借代(10)比喻、夸张(11)对偶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

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答案]韦诗:比喻。(明技巧)以烛喻月,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释运用)渲染了寂静的气氛,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无依。(析作用)赵诗:借代。(明技巧)借“晕”代月,

并配以“冷”字,(释运用)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析作用)“晕”又预示天气变化,结构上引出下句,含蓄地道出内心的孤独凄凉。(析作用)(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衬托、对比、用典、比兴、联想想象、对写等。1.衬托概念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作者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反衬两种。说明正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

内容,也叫“烘托”“旁衬”。反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反面烘托主体。作用使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示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双调]蟾宫曲·自乐孙周卿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

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

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案]起因: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释运用)表达效果:都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明技巧、析作用)2.对比概念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

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有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对比。作用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以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示例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人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封建贵族“朱门酒

肉臭”的奢华生活和穷苦百姓“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命运对比得更加鲜明突出,形象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悲惨丑恶状况。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答案]“终年”与“寸诚”对比,(释运用)表现了决心之坚;(析作用)细石与大海对比,(释运用)表现了抱负之大;(析作用)任务重

与性命轻对比,(释运用)表现了命运之悲。(析作用)3.用典概念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内容和思想。根据用典的目的,可分为正用典(表意与典故意一致)和反用典(表意与典故意相反);根据用典的形式,

可分为明用典与暗用典(多指语典)。说明事典: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语典: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作用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增强内容的

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示例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运用了冯唐的典故。【知识积累】常见典故含义投笔——

弃文从武;楼兰——边境之敌;折腰——屈身事人,常反其意用之;化碧——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蒙受冤屈;五柳——隐者的代称;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长亭——送别地的代称;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采薇——隐居避世;黍离——对国家昔盛今

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折桂——科举及第;桑榆——垂老之年;后庭花——代指靡靡之音;高山流水——知音或高雅的乐曲;击楫——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青鸟——传信的使者;请缨——杀敌报国;抱柱——坚守信约;射天狼——打击入侵的异

族。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赠边将施肩吾轻生奉国不为难,战苦身多旧箭瘢。玉匣锁龙鳞甲冷,金铃衬鹘羽毛寒。皂貂拥出花当背,白马骑来月在鞍。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注]时把阵图看。【注】柳营:汉代将军周亚夫驻军细柳防备胡人。周亚夫以治军严明著称。

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答案]尾联化用了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兵细柳、治军严明的典故。诗人把这位将军比作周亚夫,他时刻警惕着犬戎侵犯边塞,为此而仔细查看、研究阵图,表现了将军心系祖国,忠勇有谋,兢兢业业的形象。4.比兴概念“比兴”本来包含“比”和“

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时常“比兴”连及。在实际运用中,比兴经常结合运用,或兴中有比,或比中又兼兴,或比兴连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说明“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

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作用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渲染气氛,激发读者的想象。示例《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桃

之夭夭,有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①归:出嫁。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答案]①以“桃之夭夭”起兴,(明技巧)通过铺垫和

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析作用)②以桃设比,(明技巧)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释运用)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析作用)③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析作用)5.联想想象概念由一事物想起与之有关

的事物的思想活动。判断这种技巧,不宜把二者分开。说明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它属于“记忆”的范畴。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作用借助联想,可跨越时间与空间,增加诗歌的内蕴,丰富诗歌的思想与情感。借助瑰丽的想象,触发读者产生无限的联想。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何遁

山人归蜀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

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6.对写概念不直接由自身说起,不是从眼前写起,而是换个角度,从对面入笔、从对方写起的艺术手法。说明对写都是虚笔呈现,

是主客换位、背面敷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特殊就特殊在它反宾为主,从对方落笔,设身处地地描绘对方的情景,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为深婉。作用突破时空限制去写想象中对方的情景,取得实写手法所收不到的独特艺术效果,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九月

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分析诗中对写手法的运用。[答案]前两句为“直接写法”,后两句是“对写”。诗人遥想远在故乡的兄弟们登高时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却突然发现少了一位兄

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他们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深感怅然;似乎自己独在异乡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需体贴。诗歌因此烘托出的思念之情,更浓郁,更曲折有致,更耐人寻味。(三)表达方式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抒情”进行鉴赏

。因为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故要特别关注描写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1.描写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具体描绘和刻画。(1)白描概念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实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

情态面貌。作用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示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运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田家

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本诗表现了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个议论和抒情的句子,那么,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答案]本诗运用白描手法,(明技巧)寥寥数语勾勒出农人辛勤耕耘劳作、

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释运用)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析作用)(2)细节描写概念主要指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作用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示例张籍的《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借助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动作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柳絮二阕(其二)韩琦絮雪纷纷不自持,乱

愁萦困满春晖。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这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答案]①诗歌第三、四句,通过细节描写来描绘柳絮。(明技巧)②柳絮穿过花枝,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引来无数蜂儿成队追逐。(释运用)③将柳絮的狡狯轻薄表现得极为形象。

这两句语言活泼有致,富有意趣。(析作用)(3)正侧结合概念正面描写是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是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包括人物)进行描写。作用①烘托、衬托、反衬;②使形象更加鲜明丰满;③使感情抒发更加充分;④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示例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

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山亭柳·赠歌者晏殊家住西秦,赌①博艺随身。花柳②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

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注】①赌:与人竞赛。②花柳:代指一切歌舞艺术才能技巧。词的上片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赏析。[答案]①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技巧)②词的上片

从正面描写了歌者的多才多艺,对歌舞技艺的追求以及高亢嘹亮的歌声,又从侧面描写了歌者受人追捧的情景。(释运用)③表现了歌者的技艺高超。(析作用)(4)动静结合概念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塑造形象,营造意境。作用①使描写

的对象动者更动,静者更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②使描写的对象显得更加有声有色;③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强如亲历其境的现场感;④使形象鲜明可感,更真实地表现事物的特点;⑤能更好地让环境渲染某种气氛。

示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动衬静是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知识积累】①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

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②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③动静结合,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④以动衬静,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⑤以静衬动,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

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案]①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

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释运用)②诗歌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析作用)(5)虚实结合概念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作用①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

,内容更加丰富。②使作品描写的意境既开阔又深邃,情感抒发既明朗又含蓄。1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客意元好问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注]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客中忆二女高

启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注】了了:了然,清楚。两首诗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虚实结合。(明技巧)元诗中,实写自己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

难眠的情形;虚写归途出现在眼前,仿佛见到儿女们在山间眺望等候父亲归来、听到他们在计算父亲归期的情景。(释运用)高诗中,实写自己在客居他乡的长夜中,常常梦回家乡;虚写回忆中两个女儿一起在门前等候父亲归来,想象她们在灯下依偎在母亲身旁,看着母亲缝制衣服的情景。(释运用)

(6)多种感觉结合(视听结合等)多种感觉结合指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相辅相成,相互衬托,使其所描写的景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身临其境。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①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

,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注】①本诗作于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期间,当时杜牧常去城中开元寺游赏。此篇抒写俯瞰宛溪、眺望敬亭山的今古感慨。②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一雪会稽之耻,功成

名就之后急流勇退,泛舟五湖,经商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后人尊称他为“商圣”。本诗中间两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绘景物?请简要分析。[答案]采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诗人抓住山间飞鸟来去之态,秋雨连绵家家挂上天然雨幕之

形,绿水之畔人歌人哭、楼台夕照竹笛悠悠之声进行描写,将视觉与听觉有机结合,形态与声音相得益彰,描绘了一幅安静祥和的湖光山色图。2.抒情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1)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对有关的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可分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情写乐景、托物言志、借古喻今、用典抒情,使情与景有机融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

的题目。少年行四首(其三)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注]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注】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答案]①直接抒情。(明技巧)②后两

句直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不收复河湟一带失地,誓不回头眺望故乡。(释运用)③表达了将士们收复失地的决心,克敌制胜的爱国激情,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和公而忘私的英雄主义精神。(析作用)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渔家傲朱服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阕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答案]上阕借景抒情。(明技巧)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水流花落,春光将尽,

惹人愁思,(释运用)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析作用)3.记叙(叙事)中国古诗多是抒情诗,叙事诗很少,所以叙述这一表达方式很少接触到,只是在叙事诗中使用,抒情诗也仅保留少量的叙述成分。赏析叙述这一表达方式,同现代文中的叙述差不多,要从以下角度展开:①叙事的线

索;②叙事的人称(第一、二、三人称),尤其看是作者叙事还是诗中人物叙事;③叙事的顺序,是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以及有无倒叙、插叙;④叙事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是看似冷静的叙述还是感情浓烈的叙述;⑤叙事有无特别之处,如有无对比、

抑扬等技巧。赏析时应指明叙述的具体特点,并结合诗歌加以说明。17.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北来人二首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

,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①东都:北宋都城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答案]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明技巧)用权贵歌舞宴饮

、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释运用、析作用)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释运用、析作用)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之情。(

释运用、析作用)(四)结构技巧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歌的篇章结构即诗歌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抑扬、铺垫等。1.卒章显志诗言

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方式,是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这种构思立意追求的是“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18.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渡百里湖查慎行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涸鳞[注]如可活,吾敢畏波涛?【注】涸鳞:比喻处于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百姓。诗歌的尾联在谋篇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①卒章显志。(明技巧)②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湖面宽阔,湖水较浅,船行速度缓慢,岸边的树木

越显高大,百姓在盼望下雨的情景。最后一联则表明,只要能让百姓得到雨水缓解旱情,即使自己渡湖时遇到风浪也在所不惜的心情。(释运用)③直抒胸臆,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析作用)2.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

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注]元稹残灯无焰影幢

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尾句在写法上与前三句有

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①前三句是叙事抒情,尾句是以景结情。(明技巧)②诗人借暗风寒雨渲染悲凉气氛,将自己的惋惜、愤懑、痛心等诸多情感融于景语之中。(释运用)③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

果。(析作用)3.抑扬抑扬是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分为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后者,强调后者。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

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答案]①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②山泉虽无名,却有映地照天、飞空

作雨之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形成先抑后扬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明技巧,释运用)这样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铺垫。(析作用)4.铺垫铺垫是指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

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全诗看,诗歌重心应当在后两句勾勒的特立独行、孤傲超绝的“钓翁”形象上,而诗歌前两句展现的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景象,便是这“钓翁”的背景,其居于次要地位,起到辅助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诗歌第一、二句的铺垫,“钓翁”的形象才更加鲜明。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后面的题目。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御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⑤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注】①曹将军霸: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

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答案](1)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释运用)②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

。(析作用)(2)①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释运用)②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析作用)二、精准判断技巧,精准分析效果(一)精准判断所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赏析是从精准判断所用表达技巧开始的(当然,题干已给

出技巧的除外),能否精准判断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下一步表达效果的分析。如何做到精准判断呢?1.依据审题表达技巧题的审题尤为重要,一般而言,要审出以下几个要点:(1)审出鉴赏角度,即要明白题意要求从哪个(些)角度鉴赏

。角度有两种:①大小角度。大角度是指很宽泛地要求鉴赏,不明确鉴赏的具体角度,常用“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艺术特色”“手法”之类的用语;小角度是指明确鉴赏角度,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技巧”“抒情特色”等具体角度。②明暗角度。明角度是指明确要求鉴赏表达技巧,甚至给出技

巧名称;暗角度是指题干用“请赏析……”“如何写景/抒情……”等表述形式,这是间接问。(2)审出所答技巧的数量,即要分清楚题干中“一”与“些(多)”、“主”与“次”的区别。题干中说“哪种”,则只能答一种;题干中说“哪些”,

则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题干中说“主要(突出)”,则一般只答出一种,至多两种。1.试根据提问角度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用的表现手法是(),修辞手法是()。(2)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①这几句运用了哪

种修辞手法?()②这几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③这几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④这几句从意象的角度看使用了哪种手法?()(3)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②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③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②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5)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①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②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运

用了哪些写人技巧?()[答案](1)想象夸张(2)①设问(或比喻)②设问、比喻、夸张③渲染(或化虚为实)④意象叠加(3)①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②对偶③对偶、拟人(4)①想象②想象、衬托(5)想象(或虚写)、对写(

6)①夸张②侧面描写(7)动作(细节)描写、神态描写2.依据写作对象写作对象如果是景物,则要考虑景物描写的角度与手法;如果是事物,则要考虑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烘托映衬等手法;如果是人物,则要考虑写人的手法(如语言、神态

、心理细节等);如果是兼而有之,则要从它们之间的关系上判断所用手法。3.依据关系诗歌表面上看是词、句的组合,实质上是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组合。就所给语言材料来讲,要善于抓住材料之间的关系(即景、物、情、事、人之间的关系)判断。如最常见的关系是景与情、物与志、别人与自己等,

另有虚与实、正与反、主与次、动与静等关系。多从这些关系考虑,就能判断出许多常用技巧。4.依据层级所谓层级,就是所给语言材料的不同层级,如这一句、这一联、这一片、这一篇。语言层级单位不同,判断技巧便不同。如是词、句、

联,优先从修辞手法考虑;如是片(几联)、篇,则优先从表现手法考虑;如是两句(一联),判断时不可只看一句,而要两句合成一个整体看。5.依据位置就是从所给语言材料在篇中的位置判断技巧,且这一技巧多为结构技巧,如放在开头,技巧多为铺垫;中间则多为过渡、照应;结尾则多为直抒胸臆或以

景结情。6.依据技巧特征凡是表达技巧,总有其表现特征。如借景抒情,表现语言中总少不了景物描写;想象虚写,总有“想”“念”“忆”“梦”等词语;对比,总有两个相对的内容存在;视听结合,总有声音描写,等等。要善于抓住语言材料中手

法所具有的语言特征去判断。【温馨提示】判断表达技巧要避免“2个误区”①先入为主。如只要看到句子材料中有景物,就判为借景抒情。其实,仔细品味一下材料,如虽有写景,但景与情关系不一致,这时就要考虑“反衬”或“乐景衬哀情”了;如果写了景,更

写了人,则要从人物描写角度考虑。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考虑到材料中的只言片语,而不把整个材料合起来看,更不把材料放在全文中看。2.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建康层楼王冕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草色不羞吴地短,雁声空落楚天遥。江山如画知豪杰,风月无私慰寂寥。

六代繁华在何处?败红残绿野萧萧。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艺术特色。[答案]①运用设问手法。以景作答,表达诗人对繁华不再的感慨。②借代。以“败红”“残绿”写出了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③今昔对比。将“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对比。④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的景物渲染了萧瑟

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3.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东湖四景(其一)杨载朝来千骑出城,为向东湖踏早春。素练幂[注]林云气薄,明珠穿草露华新。山花献笑开檐畔,海鸟忘机戏水滨。记取当年贤太守,及时为乐与斯民。【注】幂:罩,

覆盖。简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答案]①运用比喻手法。将“云气”比作“素练”,将“露华”比作“明珠”,表现了迷蒙清新的早春之景。②运用拟人手法。将山花和海鸟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明媚且充满生机的东湖春景。③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云气罩林,新露穿草,山花献笑,海鸟戏水,使静态景物有了动态

感。④借景抒情。描绘了早春之景,表达了诗人游玩的愉悦之情。⑤由实到虚,虚实结合(想象、联想)。由眼前的春景想到了当年贤太守(欧阳修)游玩的场景,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情感。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招王质夫

①白居易濯足②云水客③,折腰④簪笏身。喧闲迹相背,十里别经旬。忽因乘逸兴⑤,莫惜访嚣尘。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注】①本诗约写于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王质夫隐居于城南仙游寺蔷薇涧。②濯足:暗用《孺子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③云水客:云游四方的人。④折腰:出自《晋书·陶潜传》“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⑤出自《世说新语》中王子猷访戴逵“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请分析“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这两句诗运用的表现手法。[答案]①运用典故。“濯足云水客”,指王质夫,用“濯足”的典故,表明友人是洁身自好的隐士;“折腰簪

笏身”,指诗人自己,用“折腰”的典故,自谓为卑微的官职所累。②运用对比手法。将朋友隐居生活的悠闲与自己为卑微的官职所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羡慕和神往之情。(二)精准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技巧完整的步骤是:说明:①若题干中已明确表达技巧,“第一步”可省略。②作答时

“第二步、第三步”可以合并,也可以调换顺序。1.具体分析表达技巧的运用每一种表达技巧的运用分析都有各自的要点及表达句式。如比喻,分析运用时要指出其本体与喻体,使用“将……比作……”的句式。2.精准分析表达效果(1)紧贴诗歌本

身赏效果。①紧扣目的。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达目的服务的,“表达技巧+表达目的”就等于表达效果。在具体诗歌中,表达目的包括写景、状物、造境、写人、叙事、抒情等方面。无论分析哪种目的,都不可笼统,应紧扣诗歌内容赏得

具体、细致、深入。②紧扣位置。效果就是作用,所赏析的语言片段在诗歌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也会有所不同。关注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关注其表达效果,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2)紧扣技巧本身赏效果。不同的表达技巧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如

比喻、拟人重在生动形象,借景抒情使情感抒发委婉含蓄,反衬、对比达到突出强调之效果。因此,赏析表达效果在紧扣诗歌本身的同时必须兼顾表达技巧的自身效果。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

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解析]诗歌描写了李将军的居住环境——“冷静”,

书房的陈设——“墨画”“一架书”等,借环境描写来烘托李将军有文人的趣味;对次要人物的描写——“侍儿知礼数”,从旁衬托出李将军知书达理、富有文化修养等特点。另外,李将军最突出的特点是喜爱置身书房“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体现了他喜爱读

书、个性狂放的一面。答题时要点明手法,将手法的运用同人物形象的塑造结合起来分析。[答案]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用衬托,用“侍

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888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