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答案.docx,共(1)页,29.441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9adadcd69f7f45568f017f615c3b8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历史试卷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10BCCABBAABC11—20BAACDCDCAC21—22BD二、材料题23.【答案】(1)背景:传统观念的影响(抵御灾荒的需要);前代的实践经验;当时
连年丰收,谷贱伤农;民本思想的影响。(4分)(2)特点:体系完备;救灾和防灾相结合;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赈灾形式多元化。(任答三点即得3分)意义: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封建秩序;加强社会控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保障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5分)24.【答案】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2分)阐述:面对国民革命的失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
实行土地改革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此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革命新道路。(4分)在红军长征过程中,面对“左”倾错误造成的后果,193
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机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的革命事业。(4分)综
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备的自我革命的精神,是我们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永葆生机活力的有力见证。(2分)25.【答案】(1)背景:17世纪,荷兰与欧洲其他列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矛盾激化;欧洲多国卷入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欧洲国家主权意识的
增强;格劳秀斯等法学家开展理论探索;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发展。(任答4点4分)(2)特征:与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一些大国企图利用国际法作为其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法的调整;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体系受到重视。(4分,答出两
点即可)认识: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国应承担维护国际法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法的制定和完善;国际法应根据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国际法的完善有利于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任答两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