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查缺补漏】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易错知识点(部编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28.065 KB
  • 2025-0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单元综合-【查缺补漏】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易错知识点(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单元综合-【查缺补漏】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易错知识点(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单元综合-【查缺补漏】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易错知识点(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单元综合-【查缺补漏】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易错知识点(部编版).docx,共(11)页,28.06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9990ae648624d9c55884f6a762776d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2-2023学年下学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查缺补漏】第2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B.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于游戏,他

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C.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D.中国父母是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B项,苦

心孤诣:指煞费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是褒义词,不能形容沉迷于游戏。故选B。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B.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

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C.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D.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

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2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C.“唐诗杂论”是书名,所以应用书名号。

故选C。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摇蓝喧闹字帖气势磅礴B.臂膀崎岖斑澜九曲连环C.斑驳高粱澎湃高山之颠D.气概嗥鸣懊悔绝壁断崖【答案】D【详解】A.“摇蓝”应为“摇篮”;B.“斑澜”应为“斑斓”;C.“高山之颠”应为“高山之巅”。故选D。4.下

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答案】C【详解】A.成分

残缺,删去“通过”或“使”。B。成分残缺,在“爱心送考”后面加上“的活动”。D。语意重复,去掉“的原因”或“由”和“造成的”。故选C。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A.哺.育(pǔ)狂澜.(lán)

气魄.(pò)污秽.(huì)B.祈.祷(qǐ)炽.痛(chì)机杼.(zhù)亘.古(gèn)C.惩.罚(chéng)谰.语(lán)田垄.(lǒng)默契.(qì)D.金柝.(tuò)军帖.(tiě)蚱.蜢(zà)屏.障(píng)【答案】C【详解】1.C本题考查字音,要熟记拼写规

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A项,“哺”读作(bǔ);B项,“祈”读作(qí);C项正确;D项,“蚱”读作(zhà)。所以答案为C项。6.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军隅.yú山冈.gǎng覆.灭fùB.迸.裂bèng朝鲜

.xiǎn聚歼.jiānC.袭.过来xí烧着.zháo踹.开chuàiD.豁.亮huò憋.闷biē犁耙.bà【答案】A【详解】A.有误,山冈.gāng。7.下列表达方式依次判断全对的一项是()(1)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2)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之内。”(3)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4(4)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22年的稼先。A.记叙描写议论说明B.议论记叙抒情描写C.议论描写抒

情记叙D.抒情描写议论记叙【答案】C【详解】(1)句是对邓稼先的评价。议论;(2)“凌乱不堪”是描写,“心不在焉”“抱歉”是神态描写,“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之内。”是语言描写;(3)抒发对黄河的赞美之情;(4)“1971年”是时间,“我”是人物,“第一次访

问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见到阔别22年的稼先”是事件,“北京”是地点。记叙。故选C。8.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

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

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答案】C【详解】C.都德是法国作家,故选C。9.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啾.啾(jiū)辔.头(pèi)云鬓.(bìn)赏赐.(chì)B.金柝.(duò)溅.溅(jiān)朔.气(shuò)鞍鞯.(jiān)C.机杼.(zhù)阿姊.

(zǐ)戎.机(róng)胡骑.(jì)5D.策勋.(xún)可汗.(hán)霍.霍(huò)红妆.(zhuāng)【答案】C【详解】A.赏赐.(cì);B.金柝.(tuò);D.策勋.(xūn);故选C。10.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想的是什么)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集市)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持)D.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眯着眼)【答案】B【详解】B.句意为: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市,买。故选B

。二、字词书写1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我站在高山之diān________,/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2)惊涛péngpài________,/掀起万丈kuánglán________;/浊流宛转,/结成jiǔqū

liánhuán________;/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3)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píngzhàng________。(4)我们民

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yù________下/发扬滋长!6【答案】(1)巅(2)澎湃;狂澜;九曲连环(3)屏障(4)哺育【详解】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

要写错字,如:(1)“巅”易错写成“颠”。(2)“曲”易错写成“渠”。(3)“障”易错写成“幛”。书写时应注意。三、综合性学习12.综合性学习。(1)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传颂,木兰也因此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除木兰之外,你还知道那些巾帼英雄?(写出三位即

可)(2)用一句话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2011年5月4日燕赵都市网由市妇联举办的第二届“感动邯郸的母亲”评选日前揭晓,“巾帼英雄母亲”潘爱的、“热心助人母亲”张改华、“艰苦创业母亲”贾秀锦、

“乐观向上母亲”李香兰、“无私奉献母亲”申玉梅、“自立自强母亲”梁维英、“科学育人母亲”吴琦玲等10位母亲被市妇联授予“感动邯郸十佳优秀母亲”称号。【答案】(1)梁红玉、穆桂英、樊梨花、秋瑾、赵一曼、江姐、刘胡兰等。(2)第二届“感动邯郸十佳优

秀母亲”评选揭晓。【详解】(1)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传颂,木兰也因此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除木兰之外,巾帼英雄还有:梁红玉、穆桂英、樊梨花、秋瑾、赵一曼、江姐、刘胡兰等。(2)用一句话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第二届“感动邯郸十佳优

秀母亲”评选揭晓。13.依照句子,完成下面的句子。例句: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仿句:在校园的小径上,________无数欢声笑语。在沸腾的操场里,________,在图书馆安静

的氛围中,________,在教室的课桌上,________。【答案】我留下我洒下颗颗汗滴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印下我书写描画的痕迹7【详解】仿写句子要做到:理解例句的意义、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用词特点、感情基调,最后将仿句和例

句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合乎要求。仿写先看清事例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各个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比着葫芦画瓢。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

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难忘的体罚[美]兰妮•麦克穆林①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待了3

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②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③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

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下,拿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④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

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书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⑤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

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舞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

主意,和伊丽莎白一8起去自首。⑥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到了老师的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您宽恕!”)⑦“姑娘们,你们能主动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

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⑧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⑨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

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⑩我________(A哆哆嗦嗦B慢吞吞)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受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⑪“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自己

没挨打,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⑫“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⑬“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勇气,说:“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打我

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样了?”⑭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打呀!”⑮什么?疑惑,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

一板“啪!”哦,原来如此!⑯——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1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情。915.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16.根据上下文,为第⑩段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结合语境说说理由。17.文章最后揭示了弗洛斯特女士并没有真正体罚“我们”,这在前文中有伏笔,请找出来

。18.弗洛斯特女士对“我们”“体罚”为什么会令“我们”难忘?【答案】14.“我”和伊丽莎白考试作弊,害怕老师惩罚,向老师认错,结果被老师“体罚”,却明白了老师的爱。15.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弗洛斯特女士目光的锐利。16.

示例一:选A,“哆哆嗦嗦”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接受老师处罚时的害怕,与第八段中老师的表现相应。示例二:选B,“慢吞吞”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当时的不情愿。17.①“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②“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③“把眼

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18.弗洛斯特女士并未真正“体罚”“我们”,“我们”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她对“我们”的爱,感受到了她高超的教育艺术。【解析】14.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注意按照“人+事件”的格式进行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弗洛斯特女士,

“我”和伊丽莎白;事件的起因:“我”和伊丽莎白考试作弊;事件的经过:作弊让“我”度过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我”和伊丽莎白决定去向弗洛斯特女士认错;事件的结果:“我”和伊丽莎白被老师“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明白了老师的爱。据此用简洁的语言

进行概括即可。15.10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从修辞角度看,这句“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运用了夸张的修辞,这是缩小性夸张,连“一只蚂蚁的爬动”都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突出了弗洛斯特女士目光的锐利。16.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择词语

要结合具体语境。示例一:结合上文⑤段“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舞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及⑧段“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

囵了”可知,在“我”的印象中,弗洛斯特女士让“我”特别敬畏,所以现在要接受她的处罚了,“我”特别害怕,故可选用A“哆哆嗦嗦”;示例二:结合上文⑨段“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可知,我们并不情愿接受弗洛斯特女士的处罚,所以老师叫我们

在椅背上伏下身子时,“我”是“慢吞吞”的,并不情愿。故可选B。17.本题考查伏笔。伏笔,是指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从⑮段“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可知,弗洛斯特女士并没有真正体罚“我们”。这在

前面⑨段的“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就有暗示,这就是伏笔。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上文③段“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

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及⑦段“姑娘们,你们能主动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可知,弗洛斯特女士的“体罚”只是希望我们考试要诚实,要有一颗向善之心,并不是

真正要处罚我们。因此从她的“体罚”中我们感受到她对学生的爱,感受到她高超的教育艺术。因而这样的“体罚”,虽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11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