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答案.pdf,共(4)页,378.71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80a2a3da09ee21b9fb57785c1a93d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节选材料并未提及“培育杂交稻”。2.C【解析】A“作品都是为了塑造而塑造”错误,过于绝对,原文是“更多的作品常常为了塑造而塑造”;B“
唯有……才……”过于绝对,要实现以上目的,需要“记者用专业能力捕捉挖掘有故事的典型人物,并把握采访和写作两个环节”;D“需要避免说教”逻辑错误,“最大程度上给典型人物‘去脸谱化’,使其成为‘他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说教。3.A【解析】“‘高大全’的人物形象”缺少生活化气息,不符合材料中“
典型人物通讯的采写策略”。4.①做足功课,捕捉被采访者身上的新闻点;②深度采访,注重矛盾冲突和细节;③谋篇布局,讲究构思与技巧;④呈现事实,避免说教。(每点1分)5.①人物通讯的开篇要使受众有阅读兴趣。如主标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第一段的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出场,让人眼前一亮;还有第二段的悬念设置,吸引阅读兴趣。②人物通讯主要是呈现事实、塑造人物形象,要善用细节,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如材料一中“拍去”“掖着”“抚摸”等动作描写和“屏气静神”“目光停留”等细节描写,还原了生活场景,调动受众感
官,带来高质量的阅读体验。(每点3分,形成的思考1分,分析2分,其他分析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C【解析】A“为了能让捞渣上学,不惜让文化子辍学”错误,原文“还是让捞渣读吧,文化子能写个信儿记个帐就算了,回
来做活也算是个大半劳力”,不让文化子上学不全是为了捞渣上学,主要是因为文化子回来是大半劳力;B“为了表现他的仁义,安慰开导鲍五爷”错误,原文是捞渣安慰五爷后,五爷评价捞渣和他的孙子社会子一样,都仁义;D两篇作品风格并不相近,《哦,香雪》很少用方言,且整体意境是诗情画意的。7.B【解析】“通过语言
、动作和心理描写”分析错误,对鲍彦山家里的描写中没有心理描写。8.①“眉眼舒展开了”“非常恬静”都是安静、祥和的样子,说明走得十分安心,没有遗憾。②鲍五爷因捞渣舍命相救而感动,最后他看到人们救起了捞渣,安心了;捞渣将鲍五爷当成
自己的爷爷,救了鲍五爷他觉得满足。(每点2分)9.①捞渣从小就表现出善良的一面,家里穷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为了哥哥他放弃了自己读书的念头;②捞渣在跟其他孩子玩耍时处处让着别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跟别人发生冲突;③捞渣关心鲍五爷,陪他消磨时间,对他嘘寒问暖,救人的善举更是可以窥见他的仁义。从这一层面
看,捞渣是小鲍庄“仁义”的极致,是美好理想道德的化身,将小鲍庄的人情美、人性美推到了一个高峰。(每点2分)10.DHI11.D【解析】两处“御”意义相同,都为“驾驭马车”。12.A【解析】“事实也验证了他的想法”无中生有,“对国家有好
处”并没有经过事实检验。13.(1)我希望仰仗叔父的正确行动,来促成改穿胡服的成功。我特地派王孙绁来拜望您,请叔父穿上胡服吧。(“募”,仰仗;“成”,促成;“谒”,拜望;“服”,穿上胡服,各1分)(2)从古至今习俗都不同,我们要效法过去哪
个时候的习俗呢?帝王的礼法也不是世代相承袭的,我们要遵循谁的礼法呢?(“法”,效法;“袭”,承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子通顺,各1分)14.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以身垂范,不惧阻力;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移风易俗,勇于创新。(每点1分,
任写3点得满分)15.D【解析】并非在此地居住,而是表达自己想要辞官在此地居住的愿望。16.①从语言风格上看,两首诗都不事雕琢,质朴简洁。②从表达技巧上看,两首诗都采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③从意象选择上看,都善用
鸟、树等描写隐逸生活。④从主旨上看,都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由的渴求、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每点2分,任写3点得6分)【解析】从诗歌的语言风格角度看,这两首诗都不加藻饰,质朴自然。表达技巧上,从韦诗的“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和陶诗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暧暧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等处可知,这两首诗都善用白描,且将情感融入自然环境描写中。从意象选择角度看,从韦诗的“春鸠鸣何处”“杨柳散和{#{QQABZYYEggAAAgBAAAgCAwVACgEQkACCCCoOABAEoAAAQQ
NABCA=}#}风”和陶诗的“羁鸟恋旧林”“榆柳荫后檐”等处可知,这两首诗都善用鸟、树等描写隐逸生活。从表现主旨的角度看,从韦诗的“吏舍跼终年”“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和陶诗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等处可知,都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由的渴求、对田园生活的向往。17.①东船西舫悄无言②唯见江心秋月白③明明如月④何时可掇⑤人生如梦⑥一尊还酹江月18.①秘而不宣/讳莫如深/闪烁其词②适逢其会/恰逢其时/适逢其时③气定神闲/心如止水/心平气和19.B
【解析】例句中的“春秋”是年的意思。A项“甘洒热血写春秋”中“春秋”指的是历史;B项“几度春秋”中“春秋”是年的意思;C项指孔子编订的《春秋》一书;D项“春秋”指代年龄。20.这部短剧不仅让人看到了网络传媒的力量,而且让人看到了流量之花开在了文化价值深处、民族情感深处。【解析】句子
中有两处错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主语“这部短剧”要放在“不仅”的前面。逻辑不当,“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前后应调换。21.①进而传承它②变得鲜活生动③一要注重考据22.①将“热爱经典诗词”比喻成“种子”,将
“传承中华文化”比喻成“明灯”,生动形象地点出二者的关系;②“种下”“点亮”对称,“热爱”“求索”对称,“种子”“明灯”对称,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简洁有力地表达出优秀文创作品对儿童的引导作用。(每点2分,分析构成1分,表达效果1分)23.【解析】材料由书
法艺术中的“留白”导入,宗白华先生的话进一步提示学生将写作重点落到“留白”上来。邓石如的话中存在辩证性:关键词“计白当黑”蕴含着“黑”与“白”的辩证转化问题。纸上的黑白,亦如世间万事与规律的缩影。书法中黑与白的腾挪周旋,不只是文人的笔墨游戏,也是对世间进退动静平衡的演练。当墨往后退场
,白的空间就会相应扩大,画面就显得宽绰而空灵,这是因为留下来“余地”。推及生活乃至人生也是这样,能看到那处空白所带来的美感与力量,便知道无须做尽,人生仅剩下充实的“黑”是不够的,还得给自己、给他人都留一些余
地,这也是“白”的必要性。材料里说的“留白”,既可以是万事留余地,又可以是浮躁生活中的一分悠闲,也可以指向精神力量,更可以上升到审美的境界,因为审美本就是以非功利性为前提的。题目还特别强调“作为一名步入高一的学生
”,说明这是一篇“有我”的作文,需要高中生展现出“我”的思考,而不是写与现实脱节的“假大空”。【参考译文】赵武灵王向北征伐中山国,大军经过房子城,来到代地,再向北行至大漠中的无穷,向西攻至黄河,登临黄华顶峰。他与大臣肥义商量想让百姓穿胡人的短衣,学习骑马射箭,他说:“愚
蠢的人会嘲笑我,但聪明的人是会理解我的。即使全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不会放弃),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都据为己有!”于是他改穿胡服。国中的士人多数持反对意见,公子成也称病不来上朝。赵王派王孙绁告诉公子成:“家事听命于父
母,国政服从于国君。现在我向世人倡导改变服装,而如果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因此议论我徇私。治理国家遵从一定章法,以对百姓有利为根本;从事政务有一定常规,执行命令是最重要的。宣传道德要先从下层开始,而推行政令必须先从贵族近臣做起。我希望
仰仗叔父的正确行动,来促成改穿胡服的成功。(我特地)派王孙绁来拜望您,请叔父穿上胡服吧。”公子成又行稽首礼道:“我听说,中原是在古代先贤的教化下,用礼乐仪制使远方国家前来朝拜,是让四方蛮夷学习效法的地方。现
在君王您舍弃这些不顾,反而去仿效远方外国的服饰,擅改传统习俗,违背人心,我希望您能慎重考虑。”王孙绁把他的话报告给赵王。赵王亲自前来,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是燕国、东胡,西面有楼烦,与秦、韩两国毗邻。现在没有骑马射箭
的武备,凭借什么去守住国土呢?早先中山国仰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领地,骚扰我们的子民,又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祖先神灵保佑,鄗城几乎要失守了,先王以此为耻。因此我决心改变服饰,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边的灾难,一雪中山国之耻。而叔父您憎恶改变服装,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这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呀!”公子成
听从命令,赵王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着胡服入朝。于是,赵王正式下令改穿胡服,并且力倡学习骑马射箭。(《资治通鉴·周纪》){#{QQABZYYEggAAAgBAAAgCAwVACgEQkACCCCoOABAEoAAAQQNABCA=}#}赵武灵王于是改穿胡
人的服装。赵造说:“我听说,圣贤之人不去变更民众的习俗而去教化他们,聪明的人不改变习俗而治理国家。现在大王您改变原来的服饰而不遵循习俗,改穿胡服而不顾世人的议论,这不是按照礼仪法则教化民众的方式。而且穿着奇装异服会使人心思不正,习俗怪僻会扰乱民心。所以做国君
的人不应去接受奇异怪僻的衣服,中原地区的人民不应效法蛮夷人的生活方式,这不是按礼法要求来教化百姓的途径。我希望大王慎重考虑这件事。”武灵王说:“从古至今习俗都不同,我们要效法过去哪个时候的习俗呢?帝王的礼法也不是世代相承袭的,我们要遵循谁的礼法呢?夏、商、周三代圣王观察当时的形势来建立法制,根据
具体情况来制定礼俗。法度、政令都因时制宜;衣服器用都方便使用。古人说:‘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去驾驭车马的人,不了解马的性情;拘泥古代治国的法令制度来治理今世的人,不懂得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所以,遵循现成的制
度建立的功业不可能超过当世;效法古人的作法,就不能够管理好现在的国家。我的心意已经定下来了,您还是不要反对吧。”(《战国策·赵策二》){#{QQABZYYEggAAAgBAAAgCAwVACgEQkACCCC
oOABAEoAAAQQNABCA=}#}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