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共(9)页,877.47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5de9244454bddfad4a76048253a4c5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高二化学试题2022.01说明: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中性笔作
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微粒表述正确,且对水的电离能
产生影响的是A.氢氧化钠的电子式:B.乙酸的结构式:C.甲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D.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2.已知NaHS溶液呈碱性。向20mL0.02mol·L-1H2S溶液中加入以下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水,H2S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
增大B.加入CuSO4固体,平衡右移,H+浓度增大,K增大C.向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H2S电离平衡左移,pH先增大后减小D.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存在c(S2-)>c(H2S)3.关于如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1
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B.图2铁钉发生吸氧腐蚀,导管中水面上升,负极反应为O2+4e-+2H2O=4OH-C.图3装置可在铁件表面镀铜,CuSO4溶液浓度不变D.图4支撑海
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以防止被海水腐蚀4.用纯碱溶液去除铝制容器表面的油污时,有少量气泡产生。为探究气泡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铝片置于盛有水的试管中,加热,无明显现象;②将铝片置于盛有浓Na2CO
3溶液的试管中,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加热,产生大量气泡(成分为CO2和H2),并观察到白色浑浊(能溶于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纯碱去除油污利用了水解原理,加热可以提高油污去除效果+182
88FeCuFeCl3溶液铁钉食盐水水铜待镀铁件CuSO4溶液钢管桩电源海水高硅铸铁图1图2图3图4高二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B.铝片与Na2CO3水解产生的OH-反应生成了H2C.浑浊产生的原理为[Al(OH)4]-+HCO3-=Al(OH)3↓+
CO2↑+H2OD.加热和H2的产生对CO3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同的5.锂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已日臻成熟,某锂电池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如图。M、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主族元素,Y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是W的两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材料中元素原子均达到8电
子稳定结构B.该材料中X的化合价为+3C.元素X与Y原子轨道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D.简单离子半径为Y>Z>M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酸性KMnO4溶液与H2O2反应2MnO4-+6H++5H2O2=2Mn2++5O2↑+
8H2OB.废水中加入FeS除去Hg2+:FeS+Hg2+=HgS+Fe2+C.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至中性:SO42-+2H++2OH-+Ba2+=BaSO4↓+2H2OD.惰性电极电解氯
化镁溶液:2Cl-+2H2O=====通电H2↑+Cl2↑+2OH-7.部分短周期元素电负性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8种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B.g、h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gC.b、c、d三种元素的简单气态氢
化物热稳定性逐渐增强D.c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的产物为共价化合物8.常温下,有关下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0.1mol·L﹣1Na2S溶液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B.pH相同的NH4Cl和CH
3CO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③>②>①D.将a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平衡时c(NH4+)=c(Cl﹣),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可表示为10-8a-0.19.肼(N2
H4)又称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与氨类似。已知常温下,N2H4第一步电离平衡N2H4+H2ON2H5++OH-Kb1=8.7×10-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2H4的水溶液中存在:c(N2H5+)+2c(N2H62+)+c(H+)=c(OH﹣)B.反应N2H4+H+N2H
5+的平衡常数K=8.7×107。C.联氨与硫酸形成酸式盐的化学式为N2H6(HSO4)2D.向N2H4的水溶液中加水,c2(N2H5+)c(N2H4)·c(N2H62+)减小YYYXYM+[WX]﹣ZZ高二化学试题第3页(共8页)10.纯碱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以
NaCl和NH4HCO3为原料制备纯碱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搅拌”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Cl+NH4HCO3=====30~35℃NaHCO3↓+NH4ClB.若其它条件不变,使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达到提高碳酸氢铵利用率的目的C.搅拌时采用30~35
℃水浴,以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的分解D.静置抽滤所得滤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l-)>c(HCO3-)>c(NH4+)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
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某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电池中发生的部分反应如下:TiO2/S→TiO2/*S(激发态),TiO2/*S→TiO2/S++e﹣,2TiO2/S++3I﹣→2TiO2/S+I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池
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C.电池工作时,I﹣在镀铂导电玻璃上放电D.正极反应式为I3﹣+2e﹣=3I﹣12.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科技工作者利用CH4、O2按照一定体积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甲醇的反应,部分历程如下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
物种用*标注,TS代表过渡态,H2O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催化剂表面上更容易被吸附的是O2B.CH4(g)+12O2(g)CH3OH(g)∆H=﹣32.51kJ·mol-1C.该反
应过程的决速步为*CH4+*OH+*H=*CH3OH+2*HD.适时将甲醇分离出来,以空出催化剂活性中心继续使用染料敏化TiO2电极敏化剂镀铂导电玻璃S+e﹣hve﹣e﹣e﹣e﹣S/S+I﹣I﹣含I﹣I﹣的电解质33、反应历程
↑高二化学试题第4页(共8页)13.已知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酸HClOCH3COOHH2CO3Ka3.0×10﹣81.7×10﹣5Ka1=4.2×10﹣7Ka2=5.6×10﹣11A.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反应为2ClO﹣+CO2+H2O
=2HClO+CO32﹣B.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OH-)减小C.NaClO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HC
lO)=c(OH﹣)﹣c(H+)D.4.48L(STP)CO2通入1L0.3mol·L﹣1NaOH溶液中:2c(Na+)=3c(CO32﹣)+3c(HCO3﹣)+3c(H2CO3)14.常温下,将9.32gBaSO
4粉末置于盛有2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充分搅拌,加入Na2CO3固体的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视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NP表示SO42-浓度的变化B.常温下,BaCO3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和Ksp与在饱和Na2CO3溶液中均相同
C.若使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至少要加入1.04molNa2CO3D.BaSO4粉末恰好全部转化为BaCO3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O32﹣)>c(SO42﹣)>c(Ba2+)>c(OH-)15.常温下,用0.10
00mol·L-1盐酸分别逐滴加入到20.00mL0.1000mol·L-1的三种一元碱溶液中,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三种一元碱电离常数大小关系为Kb(XOH)>Kb(MOH)>Kb(YOH)B.V=10mL时,YOH溶液中c(OH-)+c(YOH)=c
(H+)+c(Y+)C.V=10mL时,三种溶液中阳离子总浓度大小顺序为XOH<MOH<YOHD.xV=20mL时,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YOH﹣4+lg2.5﹣5lgc(SO42-)或lgc(Ba2+)lgc(CO32-)高二化学
试题第5页(共8页)图1图2MN浓烧碱溶液离子交换膜P精制饱和食盐水阴离子交换膜二氧化氯发生器NH4Cl溶液浓盐酸溶液Z溶液YClO2、NH3NaClO2溶液NCl3abcd气体X电源三、根据题意填空、简答:共5道题,60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6.(12分)A、B、C、D、E、F为6种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36号元素,其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元素性质或结构信息A该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B原子核外p轨道电子为半满C地壳中元素含量最高的元素D前四周期中,轨道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8列回答下列问题:(1)A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个伸
展方向,该原子轨道的形状为。(2)A、B、C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3)D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其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种。(4)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其基态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17.(12分)二氧化氯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工
业上有多种制备方法。回答下列问题:法一:亚氯酸钠与氯气反应2NaClO2+Cl2=2NaCl+2ClO2,氯气可通过氯碱工业制得,装置如图1。(1)气体M是,P是(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2)写出图1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法二: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铵和盐酸,原理如图2。(3)b为电源的
极,气体X是。(4)c的电极反应式为。(5)已知二氧化氯发生器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6)当有0.06mol阴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时,产生二氧化氯(STP)体积为L。高二化学试题第6页(共8页)18.(12分)25℃下,某同学按图1所示,向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0mol·L−1的NaOH溶液,同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用pH传感器和滴数传感器同时测定溶液的pH和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回答下列问题:Ⅰ.滴定过程如图1:
(1)仪器A的名称为,在使用前需。(2)准确量取20.00mLH2A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为。(3)进行三次平行实验,读数如图2,计算H2A溶液的浓度为mol·L−1。Ⅱ.数据分析:该溶液的pH和分布系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3
所示[比如A2−的分布系数:2222(A)(A)(HA)(HA)(A)cccc]。(4)曲线②代表,计算Ka(HA﹣)=。(5)结合图3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L−1H2A溶液pH值小于1b.V(NaOH)=20.00mL时:c(Na+)=c(
A2﹣)+c(HA﹣)c.滴定终点时:c(Na+)<2c(A2﹣)+c(HA﹣)图3图1图2滴数传感器pH传感器磁力搅拌器A高二化学试题第7页(共8页)η/%η/%温度/℃反应温度对方铅矿浸出率η的影响ρ(NaCl)/(g·L﹣1)NaCl质量浓度ρ(NaCl)对方铅矿浸出率η的影响19.
(12分)工业上用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少量FeS等杂质)和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有少量Fe2O3、Al2O3等杂质)制备PbSO4和MnCO3,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PbCl2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PbCl2(s)+2Cl﹣(aq)PbC
l42﹣(aq)ΔH>0;②部分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金属离子Fe2+Fe3+Al3+Mn2+Pb2+开始沉淀的pH7.01.73.77.67.0沉淀完全的pH9.63.24.79.89.0③25
℃时,H2CO3Ka1=4.2×10﹣7,Ka2=5.6×10﹣11;Ksp(MnCO3)=2.2×10﹣11。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方铅矿的浸出率,结合下图信息,选择“浸取”的合适条件。“浸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酸浸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Pb2
+、。(2)加入NaCl溶液的目的是;物质A调节pH的范围是。(3)“滤液2”中加入NH4HCO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计算平衡常数并说明该反应发生的理论依据。滤渣2A调pH盐酸pH:0.5~1.0PbSO4t℃方铅矿软锰矿浸取滤液1趁热
过滤酸浸液冷却过滤硫NaCl溶液滤渣1转化Na2SO4溶液滤液2MnCO3NH4HCO3溶液高二化学试题第8页(共8页)20.(12分)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最重要、最紧迫的议题之一,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自主提出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CO
2的综合利用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1)将CO2转化为乙醇可以实现降碳,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2CO2(g)+2H2O(g)C2H4(g)+3O2(g)△H1=+1323kJ·mol-1C2H4(g)+H2O(g)C2H5OH(l)△H2=﹣88.2kJ·mol-1H2O(l)=
H2O(g)△H3=+44kJ·mol-1则2CO2(g)+3H2O(l)C2H5OH(l)+3O2(g)△H=。(2)将CO2转化为甲醇也可以实现降碳。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往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2和3molH2,在甲、乙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时间均为tmin时,测得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①相同温度下催化剂效果更好的催化剂是(填“甲”或“乙”),T4温度下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v=。②在甲催化作用
下,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如图变化的原因是。③在T2和T5温度下,平衡常数K2K5(填“>”、“<”或“=”)。下列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容器内压强不变c.v正(CO2)=3v(H2)逆d.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④已知气体分压=气体
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T5温度下,反应开始时容器中的总压为P0MP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只列出计算式,不必化简)。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