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化学同步精品练习试题 1.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7)页,241.54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557820656b53412354688e4fb56eb1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精练)1.(2021·海南·三亚华侨学校高二期中)下列元素属于ds区元素的是A.FeB.MgC.BrD.Cu【答案】D【解析】A.Fe属于第VIII族,为d区,故A不选;B.Mg的最外层电
子排布为3s2,属于s区,故B不选;C.Br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5,属于p区,故C不选;D.Cu属于IB族,属于ds区,故D选;答案选D。2.(2022山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ds区的元素种数最少B.目前f区的元素种数最少C.p区的元素的原
子最后排布的电子均在p能级上D.s区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答案】A【解析】A.目前ds区的元素种数最少,故A正确;B.f区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ds区的元素种数最少,故B错误;C.p区的He元素最终电子排在s能级上,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H元素在s区,H为非金属元素
,故D错误;故选:A。3.(2022云南)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A.NaB.OC.SD.Si【答案】B【解析】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在四个选项中,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氧元素的电负性最大,故选B。4.(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列是原子基态的最外层电子排
布,其电负性最大的是A.2s2B.2s22p1C.3s23p4D.2s22p5【答案】D【解析】A.2s2为4号元素Be,其为金属元素;B.2s22p1为5号元素B,其为非金属元素,但非金属性比较弱;C.3s23p4为16号元素S,其为非金属元素,且非金属性比较强;D.2s22p
5为9号元素F,其为非金属元素,且非金属性最强;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以上元素中,非金属性F>S>B>Be,因此电负性最大的是F元素,故选D。5.(2023春·北京西城·高二北京八中校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区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p能级电子能量不一定高于s能级电子能量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答案】B【解析】A.s区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还有非金
属氢。故A错误;B.p能级电子能量不一定高于s能级电子能量,如2p能级电子的能量小于3s能级的能量,故B正确;C.能级符号相同,能层越大,电子能量越高,所以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大,故C错误;D.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递增,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则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D错误;故选B。6.(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第二电离能是气态基态+1价阳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B.硫的第一电离
能比磷的第一电离能小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D.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表示在气态时该元素的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答案】C【解析】A.第二电离能是由+1价气态阳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2价气态阳离子时所需的能量,故A
正确;B.第三周期中P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3半满稳定,所以元素P的第一电离能比元素S的第一电离能大,故B正确;C.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同一族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所有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He元素,故C错误;D.
电离能可以表示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电离能越小,表示越容易失去电子,故D正确;故选C。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族元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取决于原子价电子排布的相似性B.第一电离
能越小,表示气态时该原子越易失去电子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越强D.电负性大的元素易呈现正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易呈现负价【答案】D【解析】A、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故A正
确;B、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电离能越小,表示气态时该原子越易失去电子,故B正确;C、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
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越强,故C正确;D、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越强,电负性大的元素易呈现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易呈现正价,故D错误。8.(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各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大小次序不正确的是A.MgAlB.SPC.KCsD.BrCl
【答案】C【解析】A.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但是镁原子价电子为3s2全满稳定状态,电离能较大,故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小;,A正确;B.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
P的3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P、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S;B正确;C.同一主族随原子序数变大,原子半径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小;K>Cs,C错误;D.同一主族随原子序数变大,原子半径变大,第一电离
能变小;BrCl,D正确;故选C。9.(2022云南)具有下列电子构型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A.ns2np2B.ns2np4C.ns2np5D.ns2np6【答案】A【解析】ns2np2是第IVA元素,ns2np4是第VIA元素,ns
2np5是第VIIA元素,ns2np6是0族元素,可见上述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ns2np2,故合理选项是A10.(2022河北)下列粒子的半径关系正确的是A.r(Na)>r(Mg)>r(Al)>r(K)B.r(K+)>r(Ca2+)>r(
S2-)>r(Cl-)C.r(Na)>r(K)>r(Ca)>r(Mg)D.r(F-)>r(Na+)>r(Mg2+)>r(Al3+)【答案】D【解析】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r(K)>r(Na)>r(Mg)>r(Al),A错误;B.电子层结构相同
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r(S2-)>r(Cl-)>r(K+)>r(Ca2+),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r(K)>r(Ca)>r(Mg),r(K)>r(Na)>r(Mg),C错误;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
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r(F-)>r(Na+)>r(Mg2+)>r(Al3+),D正确;答案选D。11.(2022广东佛山·)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r(K)>r(
Na)>r(Li)B.r(Mg2+)>r(Na+)>r(F-)C.r(Na+)>r(Mg2+)>r(Al3+)D.r(Cl-)>r(F-)>r(F)【答案】D【解析】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
增大,对应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故A、r(K)>r(Na)>r(Li),选项A正确;B、r(F-)>r(Na+)>r(Mg2+),选项B不正确;C、r(Na+)>r(Mg2+)>r(Al3+),选项C正确;D、r(Cl-)>r(F-)>r(F)
,选项D正确。答案选B。12.(2022秋·新疆阿克苏·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回答下列问题:(1)书写下列元素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C_______、O_______、Na_______、Cl_______、Ca_______、Al3+_______、Fe____
___、Co_______、Ni_______。(2)H、C、N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3)F、O、N、Ni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4)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5)C、O、Si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
顺序为_______;第一电离能:Si_______Ge,P_______S(填>或<)。【答案】(1)1s22s22p21s22s22p41s22s22p63s11s22s22p63s23p51s22s22p63s23p64
s21s22s22p61s22s22p63s23p63d664s21s22s22p63s23p63d74s21s22s22p63s23p63d84s2(2)N>C>H(3)F>N>O>Ni(4)H<C<O(5)O>C>Si>>【解析】(1)根据构造原理可写出以下元素
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C为6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O为8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Na为11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Cl为17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Ca
为20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Al为13号元素,Al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Fe为26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64s2;Co为27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3d74s2;Ni为28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2)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故H、C、N的电负性由大到
小的顺序为N>C>H。(3)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F、O、N、Ni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Ni。(4)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减小,
故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C<O。(5)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故C、O、Si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Si;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Si>G
e,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P的3p能级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故第一电离能:P>S。13.(2022秋·新疆阿克苏·高二校考期末)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B是同周期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的元素,C的氢化物溶于水呈碱性,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1)A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B的简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D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C的电子排布
图是_______;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2)A、B、C、D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3)A、B、C、D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答案】(1)1s22s22p63s23p2[Ne]
3s13s23p3(2)N>P>Si>Na(3)Na<Si<P<N【解析】【详解】(1)Si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2,Na的简化电子排布式是[Ne]3s1,P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s23p3(对于主族元素,价电子是最外层电子数),N的电子排布图是,Fe的原子结
构示意图是;(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所以,A、B、C、D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P>Si>Na;(3)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逐渐增大,但是通常第Ⅱ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元素、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
离能大于第VIA族元素,同一主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A、B、C、D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Si<P<N。14.(2022春·辽宁沈阳·高二校联考期中)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e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占据该能级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_____形,基态e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元素i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____区,基态i+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_______种。(3)g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____。(4)元素b、c、d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5)写出元素h的价层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N能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3p哑铃17(2)ds14(3)K4s1(4)N>O>C(5)(6)K、Cr、Cu【解析】(1)基态Cl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层其能量越高,即基态Cl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符
号是3p;占据该能级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基态Cl原子核外共有17个电子,运动状态都不相同;(2)元素i是Cu,Cu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基态Cu+核外电子有14条原子轨道,所以空间运动状态有14种;(3)g的元素符号是K
;K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1;(4)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VA族的大于第VIA族的,所以元素C、N、O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C;(5)元素h是Cr,Cr的价层电子为:3d54s1,Cr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是;(6
)该题目中存在N能层的有K、Cr和Cu,K、Cr、Cu的N能层的电子排布均为:4s1,即N能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是K、Cr、Cu。1.(2022春·重庆沙坪坝·高二重庆八中校考期中)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M层只有一个电子;Y、Z位于同一主族,且Z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ZXYB.第一电离能大小:YZXC.元素的电负性大小:YZX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答案】A【解析】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而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多,故离子半径:Cl->F->Na+,
A错误;B.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故第一电离F>Cl>Na,B正确;C.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故电负性F>Cl>N
a,C正确;D.元素非金属性F>Cl,故氢化物稳定性:HF>HCl,D正确;故选A。2.(2021春·辽宁锦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
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C.电负性: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答案】A【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从
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向下,电离能减小,且第三周期存在反常情况:N>S,因此,第一电离能关系为:F>N>P>S,即④>③>②>①,A正确;B.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为:同主族从上向下,原子半径增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因此F半径最小
,P半径大于N,B错误;C.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即S>P,C错误;D.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F无正价,因此关系为:S>P=N,D错误。本题选A。3.(2022秋·福建三明·高二统
考期中)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基态原子中,其元素的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相差最大的是A.2251s2s2pB.2261s2s2pC.22611s2s2p3sD.22621s2s2p3s【答案】C【解析】A.电子排布式为2251s2s2p的
元素基态原子失去的第1、2个电子均为2p轨道上的电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相差不大;B.电子排布式为2261s2s2p的元素基态原子失去的第1、2个电子均为2p轨道上的电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相差不大;C.电子排布式为22611s2s2p3s
的元素基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后,形成2p轨道全充满的稳定状态,较难失去第2个电子,故其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D.电子排布式为22621s2s2p3s的元素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最外层剩余的1个电子较易再失去,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故其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相差
不大;综上所述,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相差最大的是C;答案选C。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气态原子生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是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一种尺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其金属性越弱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其金属性越强C.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难易,只跟该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关D.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难易,除跟该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关外,还与该金属原子失
去电子后在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的变化有关【答案】C【解析】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越难失电子,其金属性越弱,故A正确;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越易失电子,其金属性越强,故B正确;C.第一电离能指的是气态原子的性质,而金属单质跟酸反应是金属在水溶液中的
活动性,故C错误;D.金属单质跟酸反应是金属在水溶液中的活动性,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难易,除跟该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关外,还与该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在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的变化有关,故D正确;选C。5.(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X、Y、Z、W是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Z相邻,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半径大小:r(X)<r(Y)<r(W)B.电负性大小:χ(Y)<χ(Z)<χ(W)C.电离能大小:I1(Y)
<I1(Z)<I1(W)D.氢化物的稳定性:X<Z<W【答案】B【解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硅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硫原子,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电负性依次增大,则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Si<P<S,故B正确;C.同周期元素,
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磷原子的3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i<S<P,故C错误;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
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PH3<H2S<H2O,故D错误;故选B。6.(2022春·四川内江·高二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①Na、K、Rb,
②N、P、As,③O、S、Se,④Na、P、O元素的电负性依次递增的是④B.下列原子中,①226211s2s2p3s3p,②226221s2s2p3s3p,③226231s2s2p3s3p,④226241s2s2p3s3p对应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④C.某短元素的逐级电离能(1
kJmol−)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该元素可能在第三周期ⅡA族D.以下原子中,①226221s2s2p3s3p,②2231s2s2p,③2221s2s2p,④226241s2s2p3s3p半径最大的是①【答案】B【解析】A.同一主族
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①Na、K、Rb,②N、P、As,③O、S、Se三组均为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因此各组元素电负性依次减小,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因此电负性S>P>Na,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因此电负性O>S
,所以电负性Na<P<O,故A项正确;B.第一电离能是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所需能量。226231s2s2p3s3p对应原子的3p能级半充满,相对较为稳定,更难失去电子,因此第一电离能更大,故B项错误;C.某短元素的逐级电离能(1kJmol−)分别为738、1451、7733、1
0540、13630、17995、21703,由数据可知32II,因此该元素可能位于ⅡA族,再根据电离能数据可知该原子中电子数大于4,因此该元素可能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故C项正确;D.原子核外电子能层数等于原子所处周期数,能层越多,微粒半径越大。22
31s2s2p、2221s2s2p位于第二周期,226221s2s2p3s3p、226241s2s2p3s3p位于第三周期,同一周期原子核外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226221s2s2p3s3p,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不正确的是B项。7.(2022春·北京·高
一汇文中学统考期末)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下图代表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④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将硅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上述周期表相应的空格中_______。(2)①、②、④三种元素形成的化
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①和③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4)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5)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各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a.酸性:343HPOHNOb.非金属性:FClc
.碱性:32Al(OH)Mg(OH)d.热稳定性:22HSHO(6)亚硒酸钠(23NaSeO)具有消除活性氧,抗人体衰老的作用。亚硒酸钠中硒(Se)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i.下列关于硒的说法正确是_______。a.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VA族b.S
e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2HSec.Se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46,这种核素是4634Seii.非金属性S>Se,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答案】(1)(2)KOH(3)(4)2H+OH=HO+−(5)bd(6)bS和S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S原子半径较小,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能力
更强,得电子能力S>Se,故非金属性S>Se【解析】(1)Si在第三周期,第ⅣA族,如下图:(2)H、O、K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OH;(3)H和Cl形成HCl,电子式表示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4)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OH=HO+−;(5)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酸性:334HNOHPO,a错误;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FCl,b正确;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碱性
:23Mg(OH)Al(OH),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S,热稳定性:22HSHO,d正确;故选bd;(6)i.a.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a错误;b.Se的最低化合价为-2
价,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2HSe,b正确;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Se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46,这种核素是8034Se,c错误;故选b;ii.S和S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S原子半径较小,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能力更强,得电子能力S>Se,故非金属性S>Se。
8.(2022秋·四川成都·高二校考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回答下列问题:(1)a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图①、②中的一个。①②另一个电子排布图错误的原因是:它不符合_______(填标号)。A.构造原理B.泡利原理C.洪特规则b元素的正二价离子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
(2)b、e两种元素的第四电离能大小关系为4I____>4I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因是_______。(3)已知元素c、f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元素c、g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则元素c、f、g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填元素符号)(4)某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1n1nsnp−+,该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5)d元素的下列微粒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A.B.C.D.(6)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有关的是____
___(填标号)a.激光b.LED灯光c.金属导电d.核辐射【答案】(1)C(2)I4(Fe)>I4(Co)铁失去的是较稳定的3d5的一个电子,钴失去的是3d6上的一个电子(3)C>H>Si(4)9(5)A(6)ab【解析】(1)N为7号元素,基态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轨道表达式为:,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称为洪特规则,图①不符合洪特规则,故答案为:C;b为Fe,Fe位于周
期表中第4周期第ⅤⅢ族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Fe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则Fe2+的价电子排布图为:;(2)b为Fe、e为Co,第四电离能I4(Fe)>I4(Co),其原因是铁失去的是较稳定的3d5的一个电子,钴失去的是3d6上的一个电子;(3)c为H、f为C、g为Si,
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已知元素H、C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则电负性:C>H,元素H、Si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电负性:H>Si,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Si;(4)价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由于s能级容纳2个电子,即n
-1=2,则n=3,C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np3,故为P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由能层、能级、原子轨道决定,有1s轨道、2s轨道、3s轨道,2p、3p均有3个轨道,3p有3个轨道填充电子,故核外有9种不同
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5)A、D表示Mg+,B、C表示Mg,Mg的第二电离能大于第一电离能,所以A、D失去最外层有关电子需要的能量大于B、C,3p能级的能量大于3s,3p能级上的电子易失去,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
所需能量最大的是A,故答案为:A;(6)a.激光是原子的发射光谱,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a选;b.LED灯光是原子的发射光谱,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b选;c.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电子在通电后作定向移动,与电子跃迁无关,c不
选;d.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一种能量状态结构或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离子流,与电子跃迁无关,d不选;故选:ab。9.(2022·高二单元测试)X、Y、Z、W为元素周期表前四
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Y原子的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Z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一种红棕色氧化物可作涂料;W位于第四周期,其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且内层都处于全
充满状态。回答下列问题(1)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X、Y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___
________Y(填“大于”或“小于”)。(3)Z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4)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_区,与W处于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基态原子共有___________种、这些元素分别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5)在发
生焰色反应时,W的4s电子会跃迁到4p轨道,写出此激发态W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6)与钛位于同一周期且含有相同未成对电子数的过渡元素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7)基态砷原子N电
子层中的成对电子与单电子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答案】(1)第二周期IVAHNO3+NH3=NH4NO3(2)小于(3)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d64s2(4)d
s2KCr(5)3d104p1(6)Ni(7)2:3【解析】(1)X是碳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IV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硝酸,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是氨气,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NO3+NH3=NH4NO
3;(2)X、Y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是甲烷、氨气,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碳元素,则它们的稳定性:X大于Y;(3)Z是铁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d64s2;(4)W是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与W处于同一周期
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基态原子共有两种、这些元素分别为K、Cr;(5)在发生焰色反应时,W的4s电子会跃迁到4p轨道,写出此激发态W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104p1;(6)与钛位于同一周期即是第四周期,钛元素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是两个,则同周期且含有相同未成对电子数的过渡元素为Ni;(7)
基态砷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4s24p3,则N电子层中的成对电子与单电子的数量比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