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共(19)页,62.43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53a77fd934e2518827705c3bb5d94a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联片办学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材料一: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身必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反省。他们还免不
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可说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义超越
人类力量的命运。“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
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这个观念与天命具有道德意义是相互配合的。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的自信,也不再有过去那样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
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
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其中的《中庸》篇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
的战国文书,其中有两句话似乎正是阐释“天命”与“性”的关系。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
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一个命题,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如孔子所说,仁作为
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怎样发抒人性才使人有资格成为“仁人君子”?仁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性格成长的种子。由《论语》来看,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触及群体的仁,很少从群体的
角度来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有许多个别的仁人君子时,社会应当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会。(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
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
结果。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苏格拉底那样周游列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论到自己时说:“道之将行
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命”字通常译作“命数”“命运”或“天意”。就孔子来说,这个字的含义是“天命”或“天意”;换句话说,这是朝着一定目标前去的一股力
量。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是做君子的
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这就是说,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这是说,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
,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当时的知识分子难以接受小小的周国灭亡了商王国这一事实,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还没有“天命”的概念,还未将“天命”与道
德联系起来。B.人类不能盲从命运,而要通过种种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周人的这个观念伴随其强大的统治被当时的中国广泛接受。C.《易经》和《中庸》尽管对命运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命运、天命之间总有着紧密的联系。D.孔子所说的“知命”就是指人们既然无法控制自己所从事
的各种活动的外部条件,那就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命是天命,是上天给人的使命;性是个人天生禀赋,从天命而来;仁是人性的本质:这是儒家对命、性、仁三者的理解。B.孔子对天命所作出的解释,鼓励
了更多处于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的人,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成为一个合格的君子。C.冯友兰认为世界存在是必然的,也就是人们无法改变客观世界,这种对世界存在的理解和古人所谓的“天命靡常”是完全一致的。D.不同时代对天命的不同理解,
反映了人们在对人与宇宙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由宇宙自然转为人类自身。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论语·为政》)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天论》)C.我命在我不在天。(葛洪《抱朴子内篇》)D.尽人事以听天命。(清·李汝珍《镜花缘》)4.根据材料一,概述孔子对天命的理解与周人有何异同。5.假如你高中毕业后,受母校邀请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请根据这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围绕“学习和人生的态度”这一主题,向学弟学妹提几
点建议。【答案】1.C2.C3.D4.同:都认为天命自有主张,与道德相关。异:①周人认为天命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是人类群体的命运。②孔子认为天命是个人使命,这一使命就是找到自己的“仁”。5.①积极进取,相信自己,改变命运。②心怀使命,学有所成,建功立业。③摆正心态,无
畏成败,全力以赴。④提高道德修养,成为仁人君子。【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他们的心中还没有‘天命’的概念”错误,原文为“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
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可见他们心中是有天命的概念的选项曲解文意,也就没有了因果联系。B.“被当时的中国广泛接受”错,原文为“‘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
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是“中国北方”。D.“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错误,原文有“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孔子所理解的“知命”除了不计成败,还包括竭尽己力。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
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完全一致”错误,两者理解并不致。冯友兰借孔子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观点,认为世界存在无可改变,因而个人要不计成败;“天命靡常”意为上天的命令没有恒常不变的受命者,讨论的
是王权归属问题。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主要观点是人要知天命,即知道自己使命,同时要竭尽全力去践行使命。A.君子的使命。B.天命自有规律,不为人事所影响。C.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
天命的作用。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同:结合“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孔子……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可概括出,都认为天命自有主张,与道德相关
。异:结合“周人取得了天命……这可说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义超越人类力量的命运”“‘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可概括出,周人认为天命是一个朝代的政
治天命,是人类群体的命运;结合“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可概括出,孔子认为天命是个人使命,这一使命就是找到自己的“仁”。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可知,积极进取,相信自己,改变命运。结合“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
使命”“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可知,心怀使命,学有所成,建功立业。的结合“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可知,摆正心态,无畏成败,全力以赴。(要点为“不计成败”,来自孔子对知命的理解)结合“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
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有许多个别的仁人君子时,社会应当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会”“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可知,提高道德修养,成为仁人君子。(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
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亲人①(节选)王愿坚②离下班的时间还有半个多钟头,桌角上的电话铃突然急骤地响起来。曾司令员放下手里的红铅笔,伸手抓起听筒。电话是从将军的宿舍里打来的。公务员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说:“首长,你的父亲来了!”
父亲?将军不由得心里一震:“噢,他果然来了!”像一次石子投进湖水里,将军那平静而专注的心情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搅乱了,脑子里老是在翻腾着一句话:“他来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使将军困扰了差不多快半年了。去年五月
间,他突然接到了一封报社转来的一位江西农民写的信。他疑惑地把信拆开来,在信的开头,紧接着他的名字后面是四个粗黑的大字:“吾儿见字……”当时,司令员曾哈哈大笑着向政委说:“看,来认我做儿子了!……”但是,当他继续读着信的内容的时候,他那开
朗的笑容却被紧蹙的双眉代替了。信上写着:“……五年以前,白杨樟的广善回家了,他说你早就不在了,在过大草地的时候牺牲了。我难过,哭了一场又一场。可我又不信你会死。……前天听人说你在报上发表讲话了。天下重名重姓的人不少,可不能那么巧……我给你写这
封信,要是你是我的儿子,就给我来信,你要不是我的儿子……”显然,这位老人是错认人了。他按照老人来信的地址,写了一封信寄到县的民政科去查问。他那个和将军同名的儿子是一九三一年参加红军的,据调查,确实在过草地时牺牲了。接到信的当
天晚上,将军伏在桌上给老人写信了。他写了扯,扯了写。直到夜里一点多钟,当他在信的开头写下了“父亲大人”四个字,他才觉得自己的感情才能顺畅地表达出来。他写好了信,亲自跑到邮局去装上二十元钱的汇票,把信发出去了。当将军发信回来,公务员赵振国就忍不住悄悄地把这消息告诉了汽车司机老韩:“人家认儿认女,
可咱首长,高高兴兴地认了个老爷子!”其实,将军早就失去了父亲。早在二十多年以前,国民党军队向苏区进行四次“围剿”的时候,老人家就被害死在村南那道长满榕树的山坳里了。那么,老人的儿子呢?将军的思绪不由得转到过去那些在他
身边倒下的战友上。他呆呆地望着窗前那棵老槐树沉思起来。也许老人的儿子是当年的四班长曾庆良?他是在掩护部队渡湘江时牺牲的。或者是四连指导员曾育才?他是过大雪山抢救一个挑夫时掉下山沟去了……这些同志并不和他同名,可是不知怎的,他却总想把他们和这位老人联在一起……将军眼前慢慢地
幻化成了一片茫茫的绿野。那是大草地,到处是腐烂的水草、污泥,一汪汪的水潭,水面上浮泛着一串串黄绿色的水泡。他掉队了,正忍受着难耐的饥饿在蹒跚地走着,突然,脚下一软,一条腿陷下去了,他拼命一挣扎,另一条腿又陷了下去。整个身子在向下沉,水,淹过了大腿,淹上了肚子……就在这时,
一支枪托平伸在他的脸前。接着一个人用沙哑的嗓子喊,“快,快躺下,往外滚!”他连忙躺倒下来,就在这一瞬间他认出那人是六班的战士曾令标。借着这拖曳的力量,他滚出了烂泥。等他在一块硬实的泥堆上站起身,就看见曾令标因为全身用力,早已深深地陷进泥里,他
惊叫一声:“老曾……”慌忙摘下肩上的枪,已经来不及了。曾令标一声“再见”还没说完就沉进了泥水里,水面上只留下一只手高擎着步枪,枪筒上挂着半截米袋子。旁边,一串水泡和一顶缀着红星的军帽在浮动着……“我这条命是战友给的呵!”从
那个难忘的日子起到现在,无论是战斗、工作还是学习,将军总是严格地警醒着自己:“多干些!再多干些!”现在他却突然发现,这些还不就是一切,只要有可能,他似乎还应该担负起另一项义务。“要使这位失去唯一儿子的老人得到安慰,唯一的办法是还给他一个儿子!哪怕是暂时的儿子!”就怀着这种复杂的
感情,将军写下了那封回信。这以后,将军就成了赡养和安慰这位老人的亲人。每月,当他发下薪金的时候,不管工作有多忙,将军总要挤出一个夜晚用在写“家信”上。慢慢地,将军惊奇地发现,随着一封封信的往来,他和老人的心在一天天靠近,这陌生的老人简直已经成了他的家庭中
的一个重要的成员了。每当天气凉了,他就会告诉爱人高玫:“给老人织件毛衣吧?还得弄双毛袜子去!”每当家里谁伤风感冒了,他也会忙着写封信向老人问候……而老人的来信中流露出的每一点愉快的表示,将军也感到极大的
快乐。尽管这样,但将军却仍然暗暗不安,生怕书信中哪一个字会露了马脚,被老人发觉。特别是二月“父亲”来信说要来北京看望“儿子”的时候,他更加不安起来。他曾经连着写了两封信,要求老人不要来……并且肯定地告诉“父亲”:只要他工作一空,他会带着小孙孙去看他的。可是,毕竟将军对这
位老人思念儿子的心情体察得还不够周到,现在,老人竟不顾“儿子”的种种劝阻,还是来了。“现在,可怎么办呢?”将军苦苦地思索着。直到下班铃响了,他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还没有找出答案。汽车迎着晚霞,在秋风里平稳地驶着。将军怔怔地望着车窗外缓缓逝去的梧桐树,
忽然欠起身:“开得太快了!”他觉得这些树向后退得太快,简直像一株株倒下来似的。司机老韩笑着扭头望了司令员一眼:“不快呀!”说着,用指甲轻轻地敲了敲速度表。表针正在“20”和“40”之间微微颤动着。“慢点,再慢一点!”他实在希望慢一点到达宿舍,好让自
己有时间再把这件事想一想。车子渐渐驶近宿舍,将军怀着激动而又多少有些惴惴不安的心情,跨上楼,轻轻地推开了房门……【注】①小说有删改,故事后续:老人赶到北京和“儿子”团聚,因其眼睛在战争中受重创,加上时隔二十六载,他并未识破事情真相,血缘亲情在“伪装”下得以延续,小说在大团
圆中结束。②王愿坚(1929年—1991年1月25日),中国电影编剧、作家、战地记者。作品《党费》入选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给老人回信,从一开始的“写了扯,扯了写”到后来的“顺畅地表达出来”,反映了他的内心从犹豫不决变得坚定不移。B.将军
在过大草地时被老人儿子曾令标舍命相救而一直心怀愧疚、感激,所以不仅多干工作,还承担起冒充老人儿子回信的义务。C.小说叙写曾庆良、曾育才等人为救助他人而牺牲自己的事件,暗示有千千万万个“父亲”为了革命的胜利,痛失了“儿子”。D.无论是每月写信、
寄钱,还是织毛衣、送毛袜,以及多次要求老人不要来,都表明了将军已经将老人当做了自己的亲生父亲。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手法,生动传神地塑造了重情重义的将军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B.小说叙写
赵振国把将军回信认父亲的消息告诉汽车司机老韩一事,从侧面烘托将军对牺牲多年的父亲的思念之情。C.小说回忆将军的父亲在国民党围剿苏区时被害死,以及自己过草地时陷入沼泽被救的情形,都是对真实历史的再现。D.小说以“亲人”为题,
将两个失去亲人的陌生人联系起来,用反语的手法歌颂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军民友爱真情。8.从素不相识,到情同父子,将军对待“父亲”的态度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请加以梳理概括。9.俄国文学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曾经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请你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
主张的。【答案】6.B7.C8.①刚读来信时,哈哈大笑,不以为意。②了解情况后,谨慎对待,对于如何处理犹豫不决。③回忆革命后,坚定选择,下决心认下这个“父亲”,给他安慰。(由“就怀着这种复杂的感情,将军写下了那封回信”可知,回忆之后才写下第一封回信。)④多次
通信后,心在靠近,赡养安慰,体贴入微。9.(1)源于生活(取材于客观真实)①革命年代中华儿女舍生忘死的行为(父亲失去儿子,儿子失去父亲,很是平常);②军民家亲的良好关系;③人与人之间的善良真情和相互取暖的真实需求。(2)高于生活(选材后经过加工和提炼)①结构精巧:以书信串联起两个同姓陌
生人,并开启将军对革命的回忆,巧合带来大圆满结局。②主题情感:淡化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抓住其中的人性真情,情感细腻,温馨感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老人儿子曾令标”错,文中并未确定曾令标是老人的儿子。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
鉴赏能力。A.“小说运用了……肖像等描写手法”错,“我这条命是战友给的呵”是将军的心理描写,“忽然欠起身:‘开得太快了’”是对将军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文中没有肖像描写。B.“侧面烘托……思念之情”错,应是侧面烘托出将军对失去儿子的烈属的关爱D.“用反语的手法”错,小说以“亲人”为题
,将两个失去亲人的陌生人联系起来,这并非反语的手法。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由“司令员曾哈哈大笑着向政委说……”可见,刚读来信时,哈哈大笑,不以为意。由“接到信的当天晚上,将
军伏在桌上给老人写信了。他写了扯,扯了写”可见,了解情况后,谨慎对待,对于如何处理犹豫不决。由“‘要使这位失去唯一儿子的老人得到安慰,唯一的办法是还给他一个儿子!哪怕是暂时的儿子!’就怀着这种复杂的感情,将军写下了
那封回信”可见,回忆革命后,坚定选择,下决心认下这个“父亲”,给他安慰,于是写下第一封回信。由“这以后,将军就成了赡养和安慰这位老人的亲人。每月,当他发下薪金的时候……”“将军惊奇地发现,随着一封封信的往来,他和老人的心在一天天靠近,这陌生的老人简直已经成了他的家庭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员了。每当
天气凉了,他就会告诉爱人高玫:‘给老人织件毛衣吧?还得弄双毛袜子去!’每当家里谁伤风感冒了,他也会忙着写封信向老人问候……”可见,多次通信后,心在靠近,赡养安慰,体贴入【微。【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源于生活,即“取材
于客观真实”由“他那个和将军同名的儿子是一九三一年参加红军的,据调查,确实在过草地时牺牲了”“也许老人的儿子是当年的四班长曾庆良?他是在掩护部队渡湘江时牺牲的。或者是四连指导员曾育才?他是过大雪山抢救一个挑夫时掉下山沟去了……”“其实,将
军早就失去了父亲”可见,革命年代中华儿女舍生忘死的行为(父亲失去儿子,儿子失去父亲,很是平常);由“这以后,将军就成了赡养和安慰这位老人的亲人”可见,军民家亲的良好关系;由“要使这位失去唯一儿子的老人得到安慰,唯一的办法是还给他一个儿子!哪怕是暂时的儿子”可见,人
与人之间的善良真情和相互取暖的真实需求。高于生活,即“选材后经过加工和提炼”。本文结构精巧,以老人的来信和将军的回信串联起两个同姓陌生人,并开启将军对革命的回忆,如“将军眼前慢慢地幻化成了一片茫茫的绿野。那是大草地,到处是腐烂的水草、污泥,一汪汪的水潭……”巧合带来大圆满结局
。从文章主题和情感来看,作者淡化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抓住其中的人性真情,如老人对儿子的期盼“可我又不信你会死。……前天听人说你在报上发表讲话了。天下重名重姓的人不少,可不能那么巧……”以及将军的回信写有“父亲大人”四个字,都体现了文章的情感细腻,温馨
感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宋襄公与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矣,楚人未及济,右司马购强趋.而谏曰:“楚人众而宋人寡,请使楚人半涉,未成列而击之,必败。”襄公曰:“寡人闻君子曰:‘不
重伤,不擒二毛,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厄,不鼓不成列。’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人毕涉成阵而后鼓士进之。”右司马曰:“君不爱宋民,腹心不完,特为义耳。”公曰:“不反列,且行法。”右司马反列,楚人已成
列撰阵矣,公乃鼓之。宋人大败,公伤股,三日而死。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夫必恃人主之自躬亲而后民听从,是则将令人主耕以为食,服战雁行也民乃肯耕战,则人主不泰危乎!而人臣不泰安乎!(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材料二:。苏子曰:《春秋》书战,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宋公,天子之上公。以天子之
上公,而当夷狄..之微者,至于败绩,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而《公羊传.》以为文王之战不过此,学者疑焉,故不可以不辩。宋襄公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而宋裹公执部子,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
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泓之役,身败国衄,乃欲以不重.伤.、不禽二毛欺诸侯。人能纷[注]其兄之臂以取食,而能忍饥于壶餐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以愚观之,宋裹公,王莽之流。襄公以诸侯为可以名得,王莽以天
下为可以文取也。其得丧小大不同,其不能欺天下则同也。其不鼓不成列,不能损襄公之虐;其抱孺子而泣,不能盖王莽之篡。使莽无成则宋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古人有言:“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襄公行王者之师,犹足以当桓公之师,一战之余,救死
扶伤不暇。此独妄庸耳。(节选自苏轼《宋襄公论》,有删改)[注]紾:弯转,扭曲。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君子杀一牛A犹不忍B而宋公戕一国C君若犬豕D然E此而忍为之F天下G孰有不忍者耶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
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趋,小步快跑,与《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趋”意思不同。B.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可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C.传,指传记,与《师说》中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传”意思不同。D.重伤,指再次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与现在所说的“造成重伤”并不一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襄公率兵与楚国交战,宋国的右司马购强建议,楚国战士比宋国多,如果宋国在楚国人渡河过半还没排好队列时发动攻击,就可以
打败他们。B.宋襄公因不采纳建议而受到右司马的批评,宋襄公命令说,你不回到队列中去就要接受军法处置;待楚国布好阵势再发动进攻,结果被打得大败。C.宋楚之战,《春秋》写宋襄公以高贵之身去做卑微的事,战败之罪显而易见;《公羊传》却赞誉他如周
文王。对其中的分歧疑义,苏轼认为有必要辩明。D.苏轼通过对宋襄公的评论,表达出统治者只有行王道才能成就王业的仁政思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人毕涉成阵
而后鼓士进之。(2)使莽无成则宋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14.苏轼为什么认为宋襄公是一个想用不仁手段窃取“仁者”美名的人?【答案】10.BEF11.C12.C13.(1)现在楚军还未渡过河就攻击他们,妨害了道义。请让楚国
人完全渡过了河排好阵势然后击鼓向他们进攻。(2)假如王莽篡位不成功,他就是一个宋襄公;假如宋襄公得志了,他就是一个王莽。14.①宋襄公杀害鄫国的国君鄫子,就像屠杀猪狗一样,毫无仁义之心。②宋襄公是想用仁义的名声骗取诸侯霸主的地位。【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
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君子杀一头牛尚且不忍心,而宋襄公杀害一国的君主就像屠杀猪狗一样。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干得出来,天下的事情还有什么(是他)不忍心干的呢!前一句子的主语是“君子”,后一句子的主语是“宋公”,“而”表示转折,之
前应断开,因此在B处断开;“国君”为一个词语,指国家的君主,中间不能断开,同时,“若犬豕”修饰“宋公戕一国君”,独立成句,之后应断开,“然”用在句子开头,表示然而,因此在E处断开;“忍为之”意思是忍心干得出来,句式完整,之后应
断开,因此在F处断开。即在BEF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趋”,走向。句意:右司马购强小步快跑过来劝谏说
。/不分昼夜的削减、削弱,等待它渐渐趋于灭亡。B.正确。C.错误。“传,指传记”错误。意思相同,都是古籍注释体例之一,是替经书作注的著作。句意:而《公羊传》认为文王之战不过如此。/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D.正确。“造成重伤”“重伤”,严重的伤害
。句意:竟然想以“不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拿白发老人”为借口来欺骗各国诸侯。/使人的身体器官受到严重伤害。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宋襄公以高贵之身去做卑微的事”错误。根据原文“以天子之上公,而当夷狄之微者,至于败绩”,可知宋襄公是“以高贵的身
份”与楚国这样卑微的“夷狄”之国打仗,却打了败仗,是有罪的。而不是说的宋襄公做了“卑微的事”。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济”,渡,过河;“害”,妨害,损害;“鼓”,击鼓使……前进,名词活用为动词。(2)“使”,假使,假如;“无成”,不成功;“得志”
,成功;“亦一莽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结合“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可知,宋襄公杀害鄫国的国君鄫子,就像屠杀猪狗一样,毫无仁义之心。②结合“襄公以诸侯为可以名得”可知,宋襄公是想用仁
义的名声骗取诸侯霸主的地位。参考译文:材料一: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国人已摆好阵势,楚国人还没有完全过河,宋国的右司马购强小步快跑过来劝谏说:“楚国人多而宋国人少,请求(让军人)在楚国人渡河过半,还没有排好
队列时向他们攻击,一定可以打败他们。”宋襄公说:“我听君子说:‘不重复伤害伤兵,不捉须发斑白的老人,不把人推向危险的地方,不逼迫人到困苦的地步,不击鼓向没有排好阵列的敌军进攻。’现在楚军还未渡过河就攻击他们,妨害了道义。请让楚国人完全渡
过了河排好阵势然后击鼓向他们进攻。”右司马说:“您不爱惜宋国的民众,不保全国家的根本,只不过要表现自己的仁义罢了。”宋襄公说:“不回到你的队列里去,我将按军法处置你。”右司马回到队列里,楚国人已排好队列构成了阵势,宋襄公这才击鼓进攻。宋国人大败,宋襄公被射伤了大腿,过了三天
就死了。这就是追求亲自实行仁义的祸害。一定要依靠君主亲自去做而后民众才能听从,这样就要让君主耕种田地为自己谋食、排在队伍的行列里行军打仗民众才肯耕战,那么君主不是太危险了吗?而臣子不是太安全了吗?材料二:苏轼认为:《春秋》记载战争,没有像这样严谨而且全面的了。宋襄公,是
周朝天子(最为敬重)的上公。以天子尊敬的上公身份,去抵挡夷狄这样的卑微者,最终打了败仗,宋公的罪过显而易见了。而《公羊传》认为文王之战不过如此,学者们对此有怀疑,所以我不能不加以辩明。宋襄公不仅仅是行仁义而不能善终的人。他是以不仁的本质,窃取“仁者”的美名罢了。而宋襄公捉拿鄫国的国君
鄫子,并将他杀害用来祭祀睢水的神庙。君子杀一头牛尚且不忍心,而宋襄公杀害一国的君主就像屠杀猪狗一样。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干得出来,天下的事情还有什么(是他)不忍心干的呢!泓水之战,宋襄公负伤,宋国受到重创,竟然想以“不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拿白发老人”为借口来欺骗各国诸侯。
一个人能扭伤他兄弟的手臂夺取食物,却能够对着饭食忍饥挨饿,天下人都知道这不合情理。宋襄公能够忍心杀害鄫子,却不忍心攻击受伤之人和老年人,这难道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吗?在我看来,宋襄公就是王莽这类人。宋襄公以为诸侯的霸主地位可以通过名声取得,王莽以
为天下可以凭文诏获取。他们得失大小不同,但不能欺骗天下则是相同的。宋襄公不攻击还未列好阵势的敌人,并不能减损他本性暴虐的程度;王莽抱着孺子哭泣,并不能掩盖他篡夺权位的野心。假如王莽篡位不成功,他就是个宋襄公;假如宋襄公成功了,他就是
一个王莽。古人说过:“图谋王业没有成功,最差的结果也还能成就霸业。”宋襄公如果能行王者之师,还可以与齐桓公的队伍匹敌,何至战败之后,救死扶伤忙个不停。这只是他个人的昏妄平庸罢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面小题。利州①南渡温庭筠澹然②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注】①利州:在今四川广元,南临嘉陵江。②澹然:水波闪动
的样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渡江时景色,江面开阔,水波粼粼,弯弯岛岸接连远处青山,起笔自然。B.颔联写自己乘船到了江心听到马的嘶鸣声,回头看到岸边柳树下有人在等待渡江。C.颈联借鹭飞渲染了江边的清
旷和寂静,与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的诗句神韵同出。D.这首诗描写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江中岸上交替着墨,最后触景生情,思路清晰。16.这首诗的尾联蕴含着诗人多种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寻范蠡”表达诗人归隐之心;②“谁解”表达诗人无人理解的孤寂;③“独
忘机”表达诗人对世俗的厌恶。【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颔联写自己乘船到了江心听到马的嘶鸣声,回头看到岸边柳树下有人在等待渡江”错,“波上马嘶看棹去”是写自己在岸边等船时所看江中之景,“柳边人”包括诗人。故选B。【16题详解】本题
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两句的意思是:谁能像范蠡一样乘着小木船,在辽阔的江湖上面自由飘荡。尾联写诗人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寻范蠡”表达诗人归隐
之心,有淡泊遗世之意。“谁解”表达诗人无人理解的孤寂,言外之意是即便自己有淡泊遗世、忘却机心之志,也没有人能够理解。“独忘机”表现了诗人淡泊遗世、忘却机心的归隐之志,可谓感慨深切,同时表达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三)(6分)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间接称赞了公西华同时又指出其过分谦虚。(2)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正如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就是大自然恩赐给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3)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后世不少诗文对这些英杰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赤也为之小
②.孰能为之大③.(惟)江上之清风④.与山间之明月⑤.小乔初嫁了⑥.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
词的书写:赤、孰、初、樯橹、酾、槊。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作为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大运河之歌》通过实地走访,使现实与历史在故事发生地“相遇”。“现场实景+白
描动画”的手法,不仅体现了视听语言的创新,更体现了对大运河活态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层认识,真正实现了创作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欣欣向荣的今日运河,是活的历史,更是不断发展的中华文明的生动写照。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近年来,①一大批题材各异、形态
不同的优秀纪录片,②生动深入地讲述着中华文明故事,③深受广大观众所好评。④虽然这些优秀纪录片千姿百态,⑤却拥有一个显著的共性,⑥即深挖“新”与“常”,⑦于新处见常,于常处出新,⑧以守正创新呈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字”从
遇见你》单集5分钟,每集聚焦一个汉字,节奏明快,以说唱、动画等方式讲述汉字的独特性、延续性;《如果国宝会说话》基于对一件件文物细致独到的观察,让文物“自我表达”,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书简阅中国》通过30封古人书信,联通古人与现代人的共同情感,纸短情长;《鲜生史》通过
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与美食的渊源,展示美食里的中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纪录片创作的无穷宝藏。坚持守正创新,纪录片在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方面,拥有无限可能,令人期待。(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08月16日,有删改)18.下列各项中省略号用法与文中相同的是()
A.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蛐蛐儿叫铮铮……”B.他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有用……的人!”C.看着他留给我的这幅画,良久,我的心
底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D.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热,没有希望,没有光,没有温情……没有法律,没有人道。19.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
原意。20.优秀的纪录片的命名往往也很有艺术性,请结合文本,从“‘字’从遇见你”“大运河之歌”“鲜生史”三个片名中任选两个,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8.D19.③可改为:深受广大观众好评④可改为: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千姿百态20.①“‘字
’从遇见你”,通过谐音,在人们熟悉的句子中嵌入纪录片关键词——“字”,引发人们对汉字起源、演变的兴趣和对汉字背后故事的联想;②“大运河之歌”,用比喻手法,表明看此纪录片,就是聆听大运河的传奇故事,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同一首韵味悠长的歌,突出纪录片主题;③“鲜生史”,谐音双
关,新巧别致,纪录的是鲜美食物的故事,也是文化大家(先生)们的趣味历史故事,表明此节目是通过美食家们的经典“文人菜”展现悠久的饮食文化,视角独到。【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与文中省略号作用都是列举未尽。A.引文的省
略。B.语音的断断续续。C.语意未尽。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深受广大观众所好评”句式杂糅,成分赘余,可改为“深受广大观众好评”。④“虽然这些优秀纪录片千姿百态”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前后主
语一致,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改为: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千姿百态【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字’从遇见你”,“字”谐音“自”,通过谐音,在人们熟悉的句子中嵌入纪录片关键词——“字”,可以让人理解句意为:自从遇见“字”、你遇见了“字”等内容,从而引
发人们对汉字起源、演变的兴趣和对汉字背后故事的联想;②“大运河之歌”,用比喻手法,把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比喻为一首歌,从而生动表明看此纪录片,就是聆听大运河的传奇故事,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同一首韵味悠长的歌,突出纪录片主题;③“鲜生史”,谐音双关,新巧别致
,“鲜生”既指鲜美食材,又指那些和美食相关的“先生”们,“史”是历史,从而告诉观众,纪录片纪录的是鲜美食物的故事,也是文化大家(先生)们的趣味历史故事,二者结合,就是通过美食家们的经典“文人菜”展现悠久的饮食文化,视角独到。(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随着演出市场渐进高潮,①,其经典运作模式可划分为三种:一是利益输送。作为利益共同体,有的主办方、承办方暗中涨价,甚至批量销售门票给“特定用户”。这里的主办方,或为“第一手黄牛”
。②。“黄牛党”动用外挂程序,抢票速度秒杀人工操作。三是海量搜求。“黄牛”往往将集资而来的定金,用于招募人员或进行身份代持,以传统的人海战术抢票。显然,“黄牛党”的上述操作,不仅给演出市场的“报复性”复苏蒙上了阴影,也对文旅融合消费模式注入的“强心剂”发起了挑战。“黄牛”问题造
成的伤害,通常要由整个社会共同买单。抵制“黄牛”,主要要看有没有决心。我们相信,③,制防、技防、人防等真正同步发力,落地见效,演出市场的“黄牛”就只能“黄”,不能“牛”了,最终受益的会是演出市场和广大消
费者。21.文中画波浪线处语言极具表现力,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①通过拆词,将主体对象“黄牛”一词拆用,“黄”指事情失败、计划落空,“牛”指“威风、神气”,新颖灵动,耳目一
新;②“只能”“不能”斩钉截铁,表明治理黄牛的效果令人期待。22.①“黄牛”不择手段获取门票②二是技术入侵③若各方都下决心采取行动【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演出市场的‘黄牛’就只能‘
黄’,不能‘牛’了”一句中,通过拆词,将主体对象“黄牛”一词拆用为“黄”和“牛”两个词语,“黄”指做事情不成功、计划没有实现,泡汤、落空,“牛”属于形象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语言生动,指威风凛凛、神气活现。拆词的运用,使得句子
新颖灵动,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只能”“不能”两词仅一字之差,却形成鲜明对照,一正一反,态度鲜明,立场坚定,不容置疑,表明治理黄牛的效果令人期待,极具说服力,更能赢得读者信任。【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由后文
“其经典运作模式可划分为三种:一是利益输送……三是海量搜求……”可知,此处指“黄牛”的非正常手段,故填“‘黄牛’不择手段获取门票”。第二处,由后文“‘黄牛党’动用外挂程序,抢票速度秒杀人工操作”的解释以及前后文中的“一是利益输送”“三是海量搜求”可知,此处突出
“黄牛”的技术水平,故填“二是技术入侵”。第三处,由后文“制防、技防、人防等真正同步发力,落地见效……”可知,此处突出共同抵制“黄牛”之意,故填“若各方都下决心采取行动”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借鉴经验可
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有时也会限制我们走出新路。这两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
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指出可以借鉴的对象,并结合相关对象指出借鉴的价值,可以以前事为鉴,吸取教训,可以以他人为鉴,效法他人的贤德,可以以铜镜为鉴,看清自我。考生只要围绕“借鉴”来谈都符合题意。材料第二段阐述了“借鉴”的作用,它既可以
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有时也会限制创新。我们可以把“借鉴”作为写作的话题。可以思考借鉴的对象,如要鉴古,那可不可以鉴今?可以以人为鉴,能不能以事为鉴?可以以镜为鉴,还有何物可以为鉴?其实推而广之,万事万物皆可为鉴,因为所谓借鉴,无非是认识世界,然后反观自身。也可以思考
如何借鉴。认识世界应该以为我所用为目的,即以我观物,强调认识的主体性;反观自身,则应以对世界的认识为基础,即以物观我,强调自我观照的客观性。还可以思考借鉴的价值。可以从论说的现实性、时代性角度来说,比如今天中国的国策,如一带一路等从哪些地方获得过经验和教训等等。同时借
鉴可以是很多方面,无论是国家发展,还是企业进步,还是文学方面,其实都需要借鉴,比如鲁迅不但从题目上,而且从整体形式上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狂人日记》,创造了自己的《狂人日记》,思想内容方面更为“忧愤深广”。当然借鉴是第一步,借鉴是前行的阶梯。我国的市场经济就
是借鉴的成果。牛顿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站在巨人的肩头,就是借鉴,这样才前行的更远。但也要注意借鉴的两面性,它可以给我们提供经验,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它也可以限制我们的眼界和思维,不能
创新。行文构思上,可以由材料引出“借鉴”这一话题,由可以借助名言引出,如“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接着阐释“借鉴”的内涵,如“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
吸取经验或教训”,列举正反事例突出“借鉴”的意义,然后联系现实社会,结合中国的发展分析“借鉴”在当下的价值,最后呼应开头。立意:1.借鉴经验,择善而从。2.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3.借鉴是为了更好地创新。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