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2.905 M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21)页,2.90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46f2c4d48838a22b05026ba4df310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阶段测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题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14Na-23Al-27Fe-56S-32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

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皆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pH试纸测得84消毒液的pH=9,故84消毒液显碱性B.浪漫民俗文化“铁树银花”指铁的焰色反应C.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属于胶体D.为使发面食

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答案】D【解析】【详解】A.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pH,A不正确;B.铁的焰色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浪漫民俗文化“铁树银花”是通过打铁时烧红的铁块在锤击下溅出火花而

发明出来的,B不正确;C.螺旋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只有分散质,没有分散剂,不属于分散系,所以不属于胶体,C不正确;D.制作发面食品时,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被面团包住,气体受热时发生膨胀,从而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D正确;故选D

。2.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含有的分子数为A0.1NB.2.6gC2H2和苯蒸气的混合物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为A0.2NC.pH3=的34HPO溶液中氢离子数目为3A10N−D

.1molCl2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答案】B【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HF呈液态,无法求出2.24LHF物质的量,也就无法求出其含有的分子数,A的不正确;B.1个C2H2和1个苯分子中分别含有2个C-H键和6个C-

H键,2.6gC2H2和2.6g苯蒸气中都含有0.2molC-H键,所以2.6gC2H2和苯蒸气的混合物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为A0.2N,B正确;C.pH=3的H3PO4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求出其含有的氢离子数目,C不正确;D.氯气和

水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Cl2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参加反应的Cl2小于1mol,所以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D不正确;故选B。3.检验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时,KSCN(C为4+价)会与酸性4KMnO溶液发生如下反应:42424422222KMnO10KSCN28HS

O16KSO22MnSO10CO5N28H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只有2NB.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2.4LN,转移22mol电子C.4KMnO在反应中体现氧化性D.检验2Fe+时,可用酸性4KMnO将2

Fe+氧化为3Fe+,再加稍过量的KSCN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KSCN中S为-2价、N为-3价,则反应中,KSCN中S、N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有硫酸根离子、2N,A错误;B.根据Mn由+7价降低为+2价,该反应转移电子为110e-,222

.4LN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标准状况下222.4LN,转移1105mol=22mol电子,B正确;C.4KMnO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在反应中体现氧化性,C正确;D.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变红,则检验2Fe+时,可用酸性4KMnO将2Fe+氧化为3Fe+,再加稍过量的KSCN

溶液,D正确;故选A。4.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23NaCO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23322OHCO3HHCO2HO−−+−++=+B.2332OHCO2HHCOHO−−+−++=+C.23222

OHCO4HCO3HO−−+++=+D.2322OHCO3HCO2HO−−+++=+【答案】C【解析】【详解】A.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则加入盐酸少量,先发生反应:2OH-+2H+=2H2O,2mol氢氧化钠消耗2mol

盐酸,再发生反应23CO−+H+=3HCO−,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23322OHCO3HHCO2HO−−+−++=+,故A与事实相符;B.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加入盐酸少量,先发生反应:OH-+H+=H2O,1mol氢氧化钠消耗1mol盐酸,再发生反应23CO−+H

+=3HCO−,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2332OHCO2HHCOHO−−+−++=+,故B与事实相符;C.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2mol氢氧化钠消耗2mol氢离子,剩余2mol

氢离子与2mol碳酸钠反应生成2mol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应为23322OH2CO4H2HCO2HO−−+−++=+,即2332OHCO2HHCOHO−−+−++=+,故C与事实不相符;D.设NaO

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加入盐酸过量,先发生反应:OH-+H+=H2O,1mol氢氧化钠消耗1mol盐酸,再发生反应23CO−+2H+=CO2↑+H2O,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2322OHCO3HCO2HO−−+++=+,故D与事实相符;故选C。5.向含amolNa

ClO的溶液通入bmolSO2充分反应(不考虑二氧化硫与水之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0<b<a/3时:SO2+H2O+3ClO-=24SO−+2HClO+Cl-B.当b=a时,SO2+H2O+

ClO-==2H++Cl-+24SO−C.当a/3≤b≤a时,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0<n(H+)≤2bmolD.当0<b<a时,反应后溶液中ClO-、Cl-和24SO−物质的量之比为:(a-b)∶b∶b【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如果bm

ol恰好被氧化为硫酸需要bmol次氯酸钠,生成bmol氯化钠,据此回答。【详解】A.当0<b<a/3时次氯酸钠过量,过量的次氯酸钠结合氢离子转化为次氯酸,即SO2+H2O+3ClO-=SO42-+2HClO+Cl-,故

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b=a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ClO-=2H++Cl-+SO42-,故B正确;C.当a/3=b时过量的次氯酸钠结合生成的氢离子转化为次氯酸,b=a时生成硫酸和氯化钠,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bmol,因此当a/3≤b≤a时,反应后溶液中

H+的物质的量:0<n(H+)≤2bmol,故C正确;D.当0<b<a时,次氯酸钠过量,SO2全部转化为bmol硫酸,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bmol氯离子,剩余的次氯酸钠是(a-b)mol,剩余的次氯酸钠结合氢离子转化为次氯酸,因此最终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小于(a-b)mol,

故D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明确反应的过程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过量的次氯酸钠与生成的硫酸反应过量计算讨论。答题时注意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进行分段讨论。6.研究小组探究22NaO与水反应。取221.56gNaO粉末加入40mL水中,充分反应得溶液A(液体体积无明显变

化),进行以下实验。编号①②③④操作现象溶液变红色,20秒后褪色i.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ii.溶液变红色,10分钟后褪色i.溶液变红色,10分钟后溶液褪色。ii.变红色溶液变红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②

中现象i可知,22NaO与水反应有22HO生成B.由③、④可知,②中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是()-cOH大。C.由②、③、④可知,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是()-cOH大D.向①中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5滴6mol/L盐酸,溶液最终不能变成红色【答案

】C【解析】【分析】1.56gNa2O2的物质的量=1.56g78g/mol=0.02mol,加入到40mL水中,充分反应得溶液A(液体体积无明显变化),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则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02m

olL20.04=1mol/L,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判断。【详解】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得到的溶液A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发生了分解

,说明Na2O2与水反应有H2O2生成,选项A正确;B.由分析知,②步骤ii中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mol/L,与③i中氢氧化钠的浓度相等,因此现象都是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色,10分钟后溶液褪色,ii中滴加几滴盐酸后,氢氧化钠浓度减小,溶液变成红色,由

④知,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化,说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较大时,一段时间后颜色会褪去,浓度较小时,不能褪色,说明②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c(OH-)大,选项B正确;C.根据B的分析可知,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溶液褪色需要10分钟,而①中溶液变红色,20秒后就褪色,说明溶液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不是c(OH-)大,而是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选项C不正确;D.①中过氧化氢已经将酚酞氧化了,因此褪色后的溶液再滴加5滴6mol/L盐酸,溶液不能变成红色,选项D正确;答案

选C。7.实验测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pH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固体的分解温度是45℃B.M点之前,升高温度溶液的pH减小,原因是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N点NaHCO3已完全分解D.若将N点溶液恢复到25℃,pH>8.62【答

案】D【解析】【详解】A.与左图对照,如果45℃时NaHCO3固体完全分解,则溶液的pH约为11.45,所以NaHCO3固体的分解温度不是45℃,A不正确;B.M点之前,升高温度溶液的pH减小,表明溶液中c(H+)增大,NaHCO3的水解是

吸热过程,水解平衡不可能逆向移动,则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B不正确;C.若N点NaHCO3完全分解,则溶液的pH约为11.45,与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不符,C不正确;D.由于N点时有部分NaHCO3转化为Na2CO3,所以若将N点溶液恢复到25℃,pH>8.62,D正确

;故选D。8.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Fe2++24SO−+Ba2++2OH-═BaSO4↓+Fe(OH)2↓B.4NH++Fe3++2

4SO−+Ba2++4OH-═BaSO4↓+Fe(OH)3↓+NH3•H2OC.2Fe3++324SO−+3Ba2++6OH-═3BaSO4↓+2Fe(OH)3↓D.34NH++Fe3++324SO−+3Ba2++6O

H-═3BaSO4↓+Fe(OH)3↓+3NH3•H2O【答案】C【解析】【详解】A.NH4Fe(SO4)2溶液中不存在Fe2+,A不正确;B.当4NH+、Fe3+为1mol时,24SO−应为2mol,此时参加反应的Ba2+应为2mol,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4NH++Fe3++224SO−+2Ba

2++4OH-═2BaSO4↓+Fe(OH)3↓+NH3•H2O,B不正确;C.当NH4Fe(SO4)2为2mol时,加入3molBa(OH)2,此时24SO−剩余1mol,4NH+未参与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Fe3++324

SO−+3Ba2++6OH-═3BaSO4↓+2Fe(OH)3↓,C正确;D.当NH4Fe(SO4)2为3mol时,加入3molBa(OH)2,4NH+与OH-的反应在Fe3+反应结束后发生,但由于OH-不足量,所以4NH+不参与反应,Fe3+、24SO−都过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为2Fe3++324SO−+3Ba2++6OH-═3BaSO4↓+2Fe(OH)3↓,D不正确;故选C。9.下列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有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及现象结论A比较2Cl、2Br、2I

的氧化性向10mL1mol/L的NaBr溶液中通入标况下222.4mLCl,充分反应后再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先变橙后变蓝氧化性222ClBrIB验证有机物中有醇羟基灼烧铜丝至其表面变黑、灼热,伸入盛有某

有机物的试管中,铜丝恢复亮红色该有机物中有醇羟基C验证某固体是23NaCO还是3NaHCO室温下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加入几滴水,温度降低该固体是3NaHCOD判断强酸和弱酸用pH计测量后,3NaHCO溶液显碱性,3NaHSO溶液显酸

性可以确定23HCO是弱酸,无法判断23HSO是否为弱酸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向10mL1mol/L的NaBr溶液中通入标况下222.4mLCl,充分反应后再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先变橙后

变蓝,在该过程中氯气少量和溴化钠反应消耗完,产生的溴单质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故出现先变程后变蓝,A正确;B.灼烧铜丝至其表面变黑、灼热,伸入盛有某有机物的试管中,铜丝恢复亮红色可能是因为醇羟基反应生成红色的铜,也可能是因为含有羧基将黑色

氧化铜反应掉剩余红色的铜,B错误;C.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故温度降低的是碳酸氢钠,C正确;D.用pH计测量后,3NaHCO溶液显碱性,3NaHSO溶液显酸性,只能说明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盐对应的碳酸是弱酸,不能说明硫酸氢钠对应的亚硫酸是强酸还是弱酸,因为硫酸氢钠显酸性对应

的硫酸是弱酸,当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大于水解时就显酸性,故不能说明是强酸还是弱酸,D正确;故选B。10.某铁的氧化物()xFe5.O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2112mLCl恰好将2Fe+完全氧化。x值为A.0.70B.0.75C.0.80D.0.85【答案】A【解析

】【详解】FexO中Fe的平均化合价为+2x价,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0.005mol×2×(1-0)=5.52g(56x+16)g/mol×x×(23x−),解得x=0.7,故A正确。答案选A。11.某些物质之间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

下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C含同种金属元素,则a可能是NaOH溶液,也可能是氨水B.若a为2O,则A可以为NH3C.若a为2CO,则A、B、C可以为NaClO、23NaCO、3NaHCOD.若a为2O,A为乙醇,B为乙醛,则C一定是乙酸【答案】

B【解析】【详解】A.若A、B、C含同种金属元素,A为氯化铝,B为氢氧化铝,C为偏铝酸钠,则a可能是NaOH溶液,但不可能是氨水,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故A错误;B.若a为2O,则A若为NH3,B为N2,N2与2O生成C,C为NO,氨气与氧气催化氧化能直接生成NO,故B正确;C.若a为2CO,则A为

NaClO,因为酸性:H2CO3>HClO>HCO-3,NaClO+CO2+H2O=HClO+3NaHCO,B只能为3NaHCO,不为23NaCO,故C错误;D.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且乙醇、乙醛

均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C可能为乙酸或二氧化碳,若a为2O,A为乙醇,B为乙醛,则C不一定是乙酸,也可能是CO2,故D错误;故选B。12.已知:①NO可与过氧化钠粉末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NO2,②NO能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成3NO−。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NaN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A需加热B.装置B中铜的作用是提高NO的生成率C.装置C中装的药品是CaCl2固体D.装置E中的酸性KMnO4溶液的主要怍用是吸收多余的NO【答案】C【解析】【分析】本实验

的目的是制取NaNO2。装置A中制取的气体为NO2、NO、CO2的混合气,与Na2O2反应前,需除去NO2和水蒸气;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NO2,同时提高NO的生成率;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和CO2,防止参与后

续操作中的反应;装置D用于制取NaNO2,装置E用于尾气处理。【详解】A.在常温下,活性炭与浓硝酸不反应,所以装置A需加热,A正确;B.从装置A中逸出的气体为NO2、NO、CO2的混合气,在装置B中,NO2与水反应

,生成的稀硝酸能与铜反应生成NO气体,所以铜的作用是提高NO的生成率,B正确;C.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NO气体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而CaCl2固体只能吸收水蒸气,不能吸收CO2,所以应使用碱石灰,C不正确;D.NO是大气

污染物,能被KMnO4溶液氧化成3NO−,所以装置E中的酸性KMnO4溶液的主要怍用是吸收多余的NO,D正确;故选C。13.氟化镁可用于制造陶瓷、玻璃,还可用作铝金属的助熔剂、光学仪器中镜头及滤光器的涂层等。用纯净的Mg制备MgF2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

25℃时,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如下:物质MgF2MgCO3溶度积(Ksp)6.4×10-92.4×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器1中需通入过量的CO2B.反应器2中需适当升高温度C.沉淀池的上层清液中23-cCO=3750cF−()()D.从沉淀池中获取纯净MgF2的操作是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C【解析】【分析】反应器1中生成碳酸氢镁,其原理可理解为Mg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氢氧化镁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镁溶液,碳酸氢镁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镁和二氧化碳、水,由于氟化镁比碳酸镁更难溶,用HF可将碳酸镁转化成氟化镁。【详解】A.反应器1中得到

的是Mg(HCO3)2,故要通入过量的CO2,A项正确:B.反应器2中的Mg(HCO3)2转化为MgCO3,反应的条件是加热,B项正确;C.沉淀池的上层清液中,c(Mg2+)一定,则2-sp332-sp2

KMgCOcCO=3750cFKMgF=()()()(),C项错误;D.沉淀池中的沉淀为MgF2,通过过滤可得到其固体,然后洗涤、干燥即可,D项正确。故选C。14.Cl2O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可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一种制备Cl2O的

原理为HgO+2Cl2=HgCl2+Cl2O,装置如图所示。已知:①Cl2O的熔点为-116℃、沸点为3.8℃,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②Cl2O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置③中盛装的试剂是饱

和食盐水B.装置④与⑤之间可用橡胶管连接C.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OD.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小爆炸危险【答案】D【解析】【详解】A.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浓硫酸,保证

进入④中试剂无水,故A错误;B.因Cl2O与有机物或还原剂接触会发生燃烧并爆炸,则④⑤之间不用橡皮管连接,为了防止橡皮管燃烧和爆炸,故B错误;C.由沸点可知⑤中冷却分离,最后出来的气体为空气及过量的Cl2,Cl2O在⑤中转化为液态

,故C错误;D.通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少爆炸危险,减少实验危险程度,避免接触还原剂等而爆炸,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把握制备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①中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②为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的HCl,③中浓硫酸干燥氯气,通干燥空气可将氯气排入④中,④中发生HgO+2Cl2=HgCl2+Cl2O,因Cl2O与有机物或还原剂接触会发生燃烧并爆炸。15.向2mL0.2mol/LCuSO4溶液中滴加0.2mol/LNa2SO

3溶液时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经检验棕黄色沉淀中不含24SO−。通过实验探究棕黄色沉淀的成分。实验1:向棕黄色沉淀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变蓝,产生红色固体实验2:已知:24HSO2CuCuCu++→+稀,I2CuCuI−+⎯⎯→(白色)2I+。下列同学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正确的是A.实验1中加入稀24HSO后溶液变蓝可证实棕黄色沉淀中含有Cu+B.实验2中加入KI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可证实棕黄色沉淀中含有2Cu+C.实验2中加入淀粉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存在2Cu+D

.在I−的存在下,2Cu+与23SO−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uI沉淀和24SO−,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2Cu+和23SO−【答案】D【解析】【详解】A.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有Cu2+,可能固体中就有Cu2+,不能说明

棕黄色沉淀中含有Cu+,A错误;B.存在亚硫硫酸亚铜在碘负离子存在下发生沉淀转化的可能,进而生成碘化亚铜沉淀,故棕黄色沉淀中不一定含有Cu2+,B错误;C.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实验2加入淀粉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存在碘单质,不能说明不存在Cu2+,C错误;D.铜离子与碘负离子反应产生碘化亚铜与碘单质,

碘单质与亚硫酸根反应生成硫酸根,那总反应就可以写出铜离子与亚硫酸根反应生成碘化亚铜和硫酸根,D正确;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二、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计55分。)16.向100mL含Na2CO3、NaAlO2混合

溶液中逐滴加入HCl溶液,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的(1)已知3HCO−与2AlO−在溶液中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写出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a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d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加入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点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4)原混合溶液中的Na+与2A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5)另取Al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当()()3nOH:nAl7:2−+=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223233AlOHCOHOAl(OH)CO−−

−++=+(2)①.2AlO−②.3HCO−③.322HCOHHOCO−++=+(3)①.1mol/L②.3.9g(4)3∶1(5)33222Al7OHAl(OH)AlO2HO=+−−+++【解析】【小问1详解】3HCO−与2Al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则发生反应生成Al(OH)

3和23C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3233AlOHCOHOAl(OH)CO−−−++=+。【小问2详解】3HCO−与2Al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则2AlO−溶液的碱性更强,2AlO−首先与盐酸发生反应

,然后23CO−与盐酸反应生成3HCO−,3HCO−再与盐酸反应生成CO2和水,所以a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分别是2AlO−、3HCO−。d曲线表示3HCO−与盐酸反应生成CO2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22HCOHHOCO−++=+。【小问3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Na2CO3、NaAlO2的物质的

量都为0.05mol,则二者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05mol×2+0.05mol=0.15mol,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0.15L=1mol/L,M点溶液中沉淀为Al(OH)3,其物质的量为0.05m

ol,质量为0.05mol×78g/mol=3.9g。【小问4详解】原混合溶液中,Na2CO3、NaAlO2的物质的量都为0.05mol,则Na+与2A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5mol:0.05mol=3∶1。【小

问5详解】另取Al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当()()3nOH:nAl7:2−+=时,先生成Al(OH)3,过量OH-又将Al(OH)3部分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3222Al7OHAl(OH)AlO2HO=+−−+++。【点睛】弱酸盐

溶液中滴加盐酸,碱性强的盐先与盐酸反应。17.回答以下问题:(1)向Na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在反应:323223BrF5HOHBrOBr9HFO+=+++中,当有5mol水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由H2O还原的Br

F3为___________mol;由BrF3还原的BrF3为___________mol;总的被还原的BrF3为___________mol。(3)多硫化物()2xSx2~6−=在碱性溶液中被3BrO−氧化为24SO−,而3BrO−被还原为Br-,在反应中,消耗3BrO−和OH-的

物质的量比为2∶3,则该x值为_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Ba(OH)2溶液,写出两种溶液体积比不同时,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___________。(要求离子方程式中含N、Al、24SO−的微粒只有一种存在形式,相同的产物只写Ba(OH)2溶液用量最少的一个)【答案】(1)22322433SOClHOSO2Cl2HSO−−−−++=+

+(2)①.209②.109③.103(3)①.5②.2253423S16BrO24OH15SO16Br12HO−−−−++=++(4)3224432Al3SO3Ba6OH3BaSO2Al(OH)+−+−+++=+或322444332NHAl2SO2B

a4OH2BaSOAl(OH)NHHO++−+−++++=++或32244423222NH2Al4SO4Ba10OH4BaSO2AlO2NHHO4HO++−+−−++++=+++【解析】【小问1详解】向Na2

SO3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先生成Na2SO4和HCl,生成的HCl再与Na2SO3反应,生成NaHSO3和NaCl,离子方程式:22322433SOClHOSO2Cl2HSO−−−−++=++。的【小问2

详解】在反应:323223BrF5HOHBrOBr9HFO+=+++中,可建立如下关系式:3BrF3——5H2O——2H2O(还)——3H2O(未),当有5mol水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作还原剂的H2O物质的量为103mol,2BrF3(氧)——3H2O(还),则由H2O还原的BrF3为21

033mol=209mol;此时参加反应的BrF3为5mol,BrF3与BrF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BrF3共有5mol-209mol=259mol,3BrF3(还)——2BrF3(氧),则由BrF3还原的BrF3为22559mol=109mol;总的被还原的BrF3为209mol+1

09mol=103mol。【小问3详解】多硫化物()2xSx2~6−=在碱性溶液中被3BrO−氧化为24SO−,而3BrO−被还原为Br-,在反应中,消耗3BrO−和OH-的物质的量比为2∶3,设3BrO−的物质的量为2y,OH-的物质的量为3y,则可得反应方程式为22342

3S2BrO3OHSO2BrHO2−−−−++=++xyyyxy,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得:6x+2=12y、2x-3y=2,解方程组可得:x=5、y=83,从而得出x值为5,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2253423S16BrO24OH15SO16Br12HO−−−−++=++。【小问4详解】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Ba(OH)2溶液,当Al3+刚好完全沉淀时,NH4Al(SO4)2溶液与

Ba(OH)2溶液的体积比为2: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4432Al3SO3Ba6OH3BaSO2Al(OH)+−+−+++=+;当24SO−刚好完全沉淀时,NH4Al(SO4)2溶液与Ba(OH)2溶液的体积比为1:2,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322444332NHAl2SO2Ba4OH2BaSOAl(OH)NHHO++−+−++++=++;当Ba(OH)2溶液足量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44423222NH2Al4SO4Ba10

OH4BaSO2AlO2NHHO4HO++−+−−++++=+++。18.1841年美国学者Fremy首次合成了K2FeO4,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氧化剂”。某小组拟制备K2FeO4,并探究其性质。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7

.4g,K2FeO4的溶解度为11.1g。实验(一)制备K2FeO4,装置如图所示。(1)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2)甲装置中副产物为氯化钾。写出生成K2Fe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完毕后,对甲装置中混合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实验

(二)探究K2FeO4性质及应用。取10g草酸溶于40mL水中,加入5gK2FeO4粉末,充分混合,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黑色固体。将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经测定所得气体中还含有O2(3)实验完毕后

,将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黑色固体的成分。当黑色固体完全反应后,测得浓硫酸质量净增bg。当ab等于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时,黑色固体为Fe3O4。(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一定浓度的K

2FeO4稳定性(用24FeO−浓度表示)与pH关系如图,其消毒效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①根据左图得出结论___________。是②在相同条件下,K2FeO4作消毒剂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5)查阅资料可

知,K2FeO4溶液呈紫红色,为探究KMnO4和K2FeO4的电位相对大小,设计如下方案。(已知:电位一般指“电势”,用“”表示。氧化剂的电位是衡量其氧化性强度主要参数,电位越高,对应2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方案1:在Mn

SO4溶液中加过量的K2FeO4粉末,溶液呈紫红色。方案2:如图所示。关闭K时,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铂极产生红褐色物质,石墨极附近无色溶液变紫红色。实验___________(填“1”或“2”)能证明24423KFeOK

MnOFe(OH)Mn+。【答案】(1)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2)223423Cl10OH2Fe(OH)2FeO6Cl8HO−−−++=++(3)299(4)①.溶液pH越大,K2FeO4越稳定②.35℃(5)

2【解析】【分析】制备K2FeO4时,将Cl2通入Fe(OH)3与KOH溶液的混合物中,用搅拌棒不断搅拌,反应生成K2FeO4和KCl;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7.4g,K2FeO4的溶解度为11.

1g,提取产品时,需对甲装置中混合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另外,未反应完的Cl2是大气污染物,需使用NaOH溶液吸收。【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小问2详解】甲装置中副产物为氯化钾,则生成K2FeO4的

离子方程式:223423Cl10OH2Fe(OH)2FeO6Cl8HO−−−++=++。【小问3详解】若黑色固体为Fe3O4,发生反应为Fe3O4+4H2===高温3Fe+4H2O,则ab=232418=299

。【小问4详解】①从左图可以看出,溶液的pH越大,c(24FeO−)越大,从而得出结论是:溶液pH越大,K2FeO4越稳定。②从图上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K2FeO4作消毒剂最佳温度是35℃。【小问5详解】方案

1:KMnO4、K2FeO4溶液都是紫红色,在MnSO4溶液中加过量的K2FeO4粉末,即便发生反应,溶液的颜色也没有明显的改变,无法进行正确判断。方案2:关闭K时,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铂极产生红褐

色物质,石墨极附近无色溶液变紫红色,表明K2FeO4得电子转化为Fe(OH)3,MnSO4失电子转化为KMnO4,所以实验2能证明24423KFeOKMnOFe(OH)Mn+。【点睛】K2FeO4在碱性环境中稳定性强。19.铍有

“核时代金属”之称,从含氟铍矿石(主要成分为3BeO•Al2O3•6SiO2,杂质为Fe2+、F-等)中提取铍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①铍和铝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相似:②适宜的浓度下,Be2+可以分别与F-、Cl-形成BeF24−和BeCl24−;③25℃时

,几种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如表。氢氧化物Fe(OH)2Fe(OH)3Be(OH)2Al(OH)3Ksp4.8×10-163.8×10-381.0×10-211.0×10-33回答下列问题:(1)“湿磨”的目的为______。(2)“除铁、铝”时,获得矾渣[主要成分为NH4Al(SO

4)2和(NH4)2Fe(SO4)2]的操作为______。(3)“深度除杂”时所加的试剂为______。已知此时滤液的pH=4.7,则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4)“沉铍”时,溶液中的铍元素转化为Be(OH)2沉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根据最终产物

中F元素的含量(如图)选择合适的“沉铍”条件为_______。(5)“碱洗”时,若所加NaOH溶液过量,可能导致的后果为______。(6)已知熔融态的BeO导电,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从BeO中得到金属Be分两步进行:①将BeO转化为BeCl

2;②用石墨电极电解NaCl-BeCl2混合熔盐制备金属铍,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答案】(1)“湿磨”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铍元素“酸浸”时的浸出速率和浸出率,减少扬尘(2)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3)①.双氧水(或氧气)和氨气(或氨水)②.1×10-5.1mol•L

-1(4)①.Be2++2NH3•H2O=Be(OH)2↓+2NH4+、BeF24−+2NH3•H2O=Be(OH)2↓+2NH4++4F-②.9%的氨水,沉淀温度为100℃(5)部分Be(OH)2固体溶于

NaOH溶液,BeO产率降低(6)BeCl24−+2e-=Be+4Cl-【解析】【分析】含氟铍矿石(主要成分为3BeO•Al2O3•6SiO2,杂质为Fe2+、F-等),加方解石碳酸钙熔炼反应生成硅酸钙、偏铝

酸钙,铍酸钙,熔炼后湿磨,加硫酸酸浸,过程中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铍、硅酸和硫酸钙沉淀,过滤除去硅酸和硫酸钙,滤液中加氨水,将来铁铝转化为沉淀,过滤滤液中主要成分为NH4Al(SO4)2和(N

H4)2Fe(SO4)2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钒渣;固体加氧化剂将铁氧化成三价铁,充分沉淀铁,滤液中加氨水沉淀铍,生成氢氧化铍,适量NaOH溶液洗涤沉淀,然后煅烧氢氧化铍得到BeO。【小问1详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铍元素“酸浸”时的浸出速率和浸出率,减少扬尘;【小问2详

解】“除铁、铝”时,铁、铝转化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过滤除去,滤液中主要含有NH4Al(SO4)2和(NH4)2Fe(SO4)2,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钒渣;【小问3详解】“深度除杂”时需加氧化剂,将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再调节溶液pH值,为不引入杂质,可用

双氧水(或氧气)氧化亚铁离子,用氨水调节溶液pH;滤液的pH=4.7,则Al3+的物质的量浓度=39.3335.11.0101.0110(.010)−−−=mol•L-1;【小问4详解】“沉铍”时,溶液中的铍元素转化为Be(OH)2沉淀,反应离

子方程式为:Be2++2NH3•H2O=Be(OH)2↓+2NH4+、BeF24−+2NH3•H2O=Be(OH)2↓+2NH4++4F-;由图可知当氨水浓度为9%、沉淀温度100℃时,m(F)m(BeO)的比最小,此时F元

素的含量最低,沉铍效果最好;【小问5详解】铍和铝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相似,可知Be(OH)2也为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若碱洗时NaOH过量,部分Be(OH)2固体溶于NaOH溶液,BeO产率降低;【小问6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